中心城区交通拥堵问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调研报告

上传人:木**** 文档编号:148664641 上传时间:2020-10-2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心城区交通拥堵问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心城区交通拥堵问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心城区交通拥堵问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心城区交通拥堵问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心城区交通拥堵问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心城区交通拥堵问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心城区交通拥堵问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调研报告(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心城区交通拥堵问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调研报告城市交通是城市品位和文明程度的直接反映,是建设经济发展、民族团结、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优美的宜居宜业宜游美丽新xx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前,中心城区道路交通仍存在交通拥堵问题,特别是个别路段、重点区域、特殊时间内拥堵现象尤为突出,为此,结合xx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开展文明xx提升行动目标要求,我们近期就中心城区交通拥堵问题进行了调研,并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建议。一、中心城区交通现状近年来,xx区委、区政府紧紧围绕打造甘肃省域副中心城市、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陕甘宁三省区域中心城市发展定位,大力实施中心城区“东扩、西控、北展、南延”战略,进

2、一步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大力推进实施城区道路交通文明畅通提升和道路交通管理精细化水平提升工程,中心城区交通秩序、交通组织、交通基础建设、交通出行供给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一是道路交通条件明显改善。坚持把城区道路建设作为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的核心,加大资金投入,大力实施道路交通扩容提质工程,完善路网结构布局,截止目前,以xx北路、xx大道、xx大道、来远路、东西大街为骨干的“四纵九横”道路框架已经形成,中心城区道路总长度达到x公里,道路面积x万平方米,其中:x条主干路,已建成道路长度x公里;x条次干路道路,已建成道路长度x公里;x条重要支路、支路x条,已建成道路长度x公里。二是城区公共交通发展较快。坚持

3、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优化升级城区公交线路布局,不断加大政府财政补贴和营运车辆投入力度,中心城区共有公交车x辆,运营线路x条,运营总里程x公里,xx年城市公交客运量超过x万人次,日均客运量达到x万人次;现有出租车x辆,xx年客运总量x万人次,日均客运总量x万人次。三是城区交通管理不断强化。大力推进道路交通秩序综合整治,坚持把集中整治与日常监管、阶段性工作与建立长效机制结合起来,截止目前,共查处各类道路交通违法行为x起,超速x起,不按规定礼让行人x起。同时,着眼完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设施设备,积极筹资对视屏监控、隔离带、交通标志标识等进行改造完善,目前,中心城区共设红绿灯x处,电子警察x处,测试卡口x

4、处,交通标识牌x余块,交通标线约x万余延米。二、中心城区交通存在的问题尽管近年来中心城区交通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但一些路口、路段、时段交通拥堵和秩序混乱问题仍较突出。一是部分路段交通拥堵情况。交通拥堵路段主要集中在东西大街、北门什字、南门什字、新民路什字、红旗街、xx大道与广成路什字、xx大道与定北路什字等路段。车辆出行高峰期,xx坡车流量为x辆小时,xx大街车流量为x辆小时,定北路车流量为x辆小时,市二院门前东西大街车流量为x辆小时,xx路车流量为x辆小时,xx大道高峰时段车流量为x辆小时。交通拥堵时段,主要是每天上午8:009:00,中午11:3012:30,下午14:0015:00和17:

5、3018:30四个特定时间段,以及主要节假日和降雨降雪天气。目前,交通拥堵已由主要路段逐渐蔓延至次干道、支路和背街小巷。二是停车泊位情况。中心城区现有机动车保有量约x万辆,而中心城区有路内外、企事业单位配建、住宅小区修建停车泊位x万个,停车场数量及提供的泊位,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停车需求。三是车辆管理情况。中心城区载客汽车x万辆,摩托车x万辆,低速汽车x辆,低速三轮车x余辆,但全区共有交通警察x名,其中辅警x名,按每万辆车配备x名交通警察来看,警力配置仍显不足;其次,机动车驾驶人安全行车意识不强,违章转向、随意调头、见缝插针、随意停行现象屡见不鲜,电动车、低速三轮车在道路上肆意穿行,行人乱穿马路

6、、闯红灯,人车抢道现象到处可见。三、中心城区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通过实地调研和汇总分析,导致中心城区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七个方面,具体表现在:(一)城市功能分布不均衡。规划建设滞后造成学校、医院、行政事业单位等大多集中东西大街及红旗街沿线,仅西门口到人民广场这一区域内,分布着市区x多个单位,中小学校达x所、学生约x万名,职工上下班、学生上下学时间集中出行,形成交通拥堵。(二)城区路网结构不合理。城区大部分道路基本上还是混行交通的格局,主干路、次干路基本不具备级配,东大街、西大街、中山街等越是交通集中区道路越狭窄,加之,城区环线尚未完全连通,支路、背街连通性低,无法成网,造成主干道交通负荷过大

7、。(三)车辆道路矛盾日益凸显。全区机动车保有量以年均23%的速度递增,城区道路的增长速度远远赶不上车辆增长的需要,况且,近三年来新增道路主要分布在郊区,相对来讲,中心城区的道路面积率反而略有下降。城市部分道路未能及时延伸,导致出现断头路(如:xx路),致使道路衔接不到位,形成交通瓶颈。(四)立体交通设施不足。除3座人行过街天桥外和1处人行过街设施外,中心城区没有设置地下通道,其余如解放路、柳湖路中段等主要交通干道天桥、地下通道等立体交通设施为零,导致这些路段红绿灯过多、车辆通行缓慢,影响了道路通行能力。(五)停车泊位严重匮乏。根据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标准,每百辆机动车停车位一级标准需达

8、到20个,按此标准,中心城区对公共停车泊位需求最低为2.8万个。据统计,xx区现有停车泊位与汽车保有量之比约为0.4:1,近60%的车辆处于随意停放状态,城区车辆停放的供求矛盾突出;社会公共停车泊位严重缺乏,距畅通工程国家最低标准25个/百辆仍存在差距。(六)公交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据xx年底,中心城区现有人口33余万人,按公交车10标台/万人的标准计算,公交车至少应该达到330标台,才能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城区运营的公交车只有187标台,陆续接回的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105标台,仍存在一定缺口。公交线路覆盖率不高,平凉中心城区共有公交站点291个,主干道上300米站点覆盖率达到80%以上,但

9、次干道及城区副干道上300米站点覆盖率低于50%的规范标准,公交线网密度为3公里平方公里,个别新建小区和支路仍缺乏公交服务,不方便区域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公交车停靠、上下客只能占用人行交通道路,影响了其他车辆、行人通行。(七)交通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各部门之间联动配合有时不够紧密,对影响交通的乱停乱放、占道经营、马路市场等整治不够到位,广成花园什字路口、文化街新湖小区西侧、新风巷及各中小学、幼儿园门口及周边区域,临街摊贩多、接送学生的家长和车辆多,高峰时段拥堵严重;对车辆乱变道、乱抢道、乱插队、乱调头、乱压线、乱超车等行为的处罚震慑力不够,对行人、自行车、电动车违反交通法规行为处罚警示不够力,

10、对违规营运三轮车、老年代步车清理取缔工作推进缓慢。在市政维修工程影响交通秩序、轻微事故造成交通拥堵等方面的沟通机制也不完善。交通警力仍然不足,城区交通出行高峰时段、路段,交警上岗执勤力量不足,难以及时分流疏导,造成交通拥堵。四、破解中心城区交通拥堵难题的几点建议中心城区交通拥堵问题影响着全区的对外开放形象,关系着广大群众的生活质量。切实破解中心城区交通拥堵难题,是加快宜居宜业宜游美丽新xx建设、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补齐发展短板的重要任务。解决这一难题,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尊重城市发展规律,结合中心城市发展实际,全力优化交通供给、不断提升宜居魅

11、力。第一,完善规划体系,做到科学引领城市交通。一是适时修订提升总体规划。统筹考虑城市功能区分布,适时修订提升城市总体规划,完善城市新建居住区学校、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疏解老城区交通压力。以城市总体规划为指引,做好中长期城市交通发展规划和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的修订,充分发挥规划对城市交通建设的指导作用。二是及时编制完善分项规划。优化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加大规划指导下的城市道路结构调整改造,构筑与城市发展相适应、高效快捷的城市道路网络系统。完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规划,将城市公共交通配套设施及出租车停靠点等公共设施建设纳入城市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规划,大力发展大容量、快节奏的城市公交。编制城市停车系统规划

12、,形成以配建停车为主体、公共停车与路内停车为补充的城市停车系统。三是强化规划执行过程监督。进一步制定出台促进城市交通各项规划落实的地方办法,把城市交通各项规划指标的落实作为区域详规审查的重要内容,加强规划执行过程中的监管,加强规划实施结果的监管,积极引导群众和社会参与,做到阳光规划、开门规划,让群众了解规划过程、决策过程,监督规划落实情况,更加热爱自己的城市;加大违规项目的查处和惩戒力度,对任意更改规划的行为要严厉查处、进行曝光,组织专门的规划督察执法,切实维护规划的权威和公众的利益,真正使城市交通建设步入科学化、规范化轨道。第二,加快硬件建设,提高城区道路通行能力。一是加快中心城区路网建设。

13、推动城市主干道升级改造,专设非机动车道,实现行人、非机动车、机动车分流。尽早打通西景园西段、南环路、新民北路、新科路、和阳路、永康路、北大路、临泾路等断头路,形成交通环线。在学校、医院、大型商场等行人流量大的交通要道,建设更多的地下通道、天桥等过街设施,在保证行人安全的同时提升机动车通行效率。加大城市次干道、支路、背街小巷交通基础设施的改造力度,改善城区道路微循环。二是加快重点路口改造。对果园路xx大道什字、柳湖路解放路什字、新民北路xx大道什字、广成路xx大道什字进行改造,减少拥堵发生;拓宽交通瓶颈,优化双拥路,拓宽路面单向宽度,优化非隔离绿化带,单向拓宽北侧路面,解决交通梗阻。三是加快停车

14、泊位建设。结合棚户区改造、老旧住宅楼改造、住宅小区开发、商贸设施建设等项目,规划建设一批地上、地下、立体停车场。加快重点商业区、行政区、休闲区、旅游区停车场建设,同时利用闲置空地设置临时停车场作为资源补充,适当规划建设立体非机动车停放点;盘活现有停车位,统一标准、规范管理,建立不同区域公共停车位的限时收费制度,提高公共场所停车位使用的周转率;合理施划道路两侧停车位,在西门口至新民路主街道,禁止慢车道停放车辆,其他街道一律单侧停车;引导有条件的单位、社区开放一定的停车场所,并通过价格机制给予一定的补偿,弥补停车场建设不足的矛盾;出台优惠政策,鼓励社会投资建设经营性停车设施,促进停车产业化。第三,

15、发展城市公交,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设立城市公共交通发展专项资金,并逐年提高投入比例,对公交企业执行政府指令性任务、开通冷僻线路、承担社会福利等形成的政策性亏损,以及在公交场站建设、新能源车辆购置、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投入给予补偿补贴。对新建公交停车场及其用房、车辆保养场、首末站、枢纽站等项目的规费给予减免,城市公用事业附加费、基础设施配套费等政府性基金使用向公共交通倾斜。二是优化公交网络布局。优化公交线网和站点布局,有效高站点覆盖率,体现公交的公益性和便捷性,增强公共交通的吸引力。不断更新、添置公交车辆,增加班次、缩短发车间隔时间,改善公交乘车环境,推出公交运行状态实时查

16、询平台等措施,有效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公交分担率,努力形成以公共交通为主、个体交通为辅的交通出行基本方式。适度增加出租车数量,严肃查处出租车宰客、拒载等违规经营行为,打击非法运营“黑车”,为市民提供方便、快捷出行工具。三是保障公交路权优先。科学设置公共交通优先车道、专用车道、路口专用线、单向优先专用线和专用指示信号,确保公交车辆优先通行。第四,创新交管工作,保障城市交通安全畅通。一是创新管理方式。在中心城区道路改建、扩建、新建过程中,对交通安全设施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使用,建立起交通安全设施建设、使用、维护管理机制和交通安全设施维护经费逐年递增机制。加快智慧交通管控系统和指挥平台建设,逐步建立起一套集交通控制、道路通行监控、拥挤路段自动跟踪显示、交通诱导、交通违法自动抓拍等技术于一体的交通指挥控制系统,提高交通管理的科技含量。二是创新执法模式。适当增加交警和协警人员,合理调配上路执勤力量,在上下班交通高峰时段,延长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