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安全技》PPT幻灯片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8662193 上传时间:2020-10-21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气安全技》PPT幻灯片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电气安全技》PPT幻灯片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电气安全技》PPT幻灯片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电气安全技》PPT幻灯片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电气安全技》PPT幻灯片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气安全技》PPT幻灯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气安全技》PPT幻灯片(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七章 电气安全技术,2,第一节 电击,电流对人体的伤害可以分为电伤和电击。 电伤:是指由于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和机械效应对人体的外表造成的局部伤害,如电灼伤、电烙印、皮肤金属化等。 电灼伤:一般分为接触灼伤和电弧灼伤两种。 电烙印:发生在人体与带电体之间有良好的接触部位处。在人体不被电击的情况下,在皮肤表面留下与带电接触体形状相似的肿块痕迹。 皮肤金属化:是由于高温电弧使周围金属熔化、蒸发并飞溅渗透到皮肤表面形成的伤害。 电伤在不是很严重的情况下,一般无致命危险。,3,第一节 电击,电击:是指电流流过人体内部,造成人体内部器官的伤害。 电击致死的原因: 流过心脏的电流过大、持续时间过长

2、,引起“心室纤维性颤动”而致死; 电流大,使人产生窒息、或因电流作用使心脏停止跳动而死亡。,4,第一节 电击,电击伤害影响的因素 电流强度及电流持续时间 人体电阻 作用于人体的电压 电流路径 电流种类及频率影响 人体状态的影响,5,第一节 电击,(1)电流强度及电流持续时间 感知电流:使人体能够感觉,但不遭受伤害的电流。人对交、直流电流的感知电流最小值分别为0.5mA、2mA。 摆脱电流:人体电击后能够自主摆脱的电流。 致命电流:人电击后危及生命的电流。一般认为,工频电流30mA以下及直流50mA以下,对人体是安全的。,6,第一节 电击,(2)人体电阻:体内电阻和表皮电阻组成。 (3)作用于人

3、体的电压 (4)电流路径:最危险的是左手至脚。 (5)电流种类及频率影响:当电压为250300V以内时,触及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比触及相同电压的直流电的危险性大34倍。通常,5060Hz的交流电对人体的危险性最大。 (6)人体状态的影响,7,第一节 电击,电击方式:直接接触电击、间接接触电击 1、人体与带电体的直接接触电击 单相电击:是指人体在地面或其他接地导体上,人体某一部分触及一相带电体的电击事故。 两相电击:是指人体两处同时触及两相带电体的电击事故。,8,第一节 电击,2、人体与带电体间接接触电击 是由于电气设备绝缘损坏发生接地故障,设备金属外壳及接地点周围出现对地电压引起的。包括跨

4、步电压电击和接触电压电击。,9,第一节 电击,跨步电压电击:当带电体有接地故障时,有故障电流流入大地,电流在接地点周围土壤中产生电压降。人在接地点周围,两脚之间出现的电压即为跨步电压。由跨步电压引起的电击事故为跨步电压电击。 发生高压设备、导线接地故障时,室内不得接近接地故障点4米以内,室外不得接近接地故障点8米以内。,10,第一节 电击,接触电压电击:接触电压是指人体触机、及漏电设备的外壳,加于人手与脚之间的电位差,由接触电压引起的电击叫接触电压电击。,11,第二节 防止电击事故措施,防止人身电击的技术措施有 绝缘和屏护措施 在容易电击的场合采用安全电压 电气设备进行安全接地,12,第二节

5、防止电击事故措施,1、绝缘和屏护:将带电体进行绝缘,为保证人身安全,一方面要选用合格的电器设备或导线,另一方面要加强设备检查,掌握设备绝缘性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止发生电击事故。 2、采用安全电压:安全电压是指不会使人体发生电击危险的电压。为交流42V、36V、12V、6V,直流安全电压上限是72V。,13,第二节 防止电击事故措施,3、接地保护:包括电气设备保护接地、工作接地。安全接地是防止电击的基本保护措施。 保护接地:是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配电装置的金属框架等外露可接近导体与接地装置相连。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的保护接地。,R0 Rb Rr Rb=4,14,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保护接地,

6、15,工作接地: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供电系统,将电气设备的中性线与接地装置相连。,16,第二节 防止电击事故措施,4、安全接地注意事项 将接地电阻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 N线主干线不允许装设开关或熔断器。 各设备的N线不允许串接,应各自与线N的干线直接相连。 在低压配电系统中,不准将三眼插座上接电源N线的孔同接PE线的孔串接,否则就会使设备金属外壳带电;若N线和相线接反,也会使外壳带上危险电压。 三相五孔插座,作用是将N线和PE线分开连接。,17,5、接地应用范围 供配电系统中的下列设备和部件需要采用接地保护: 电机、变压器、断路器和其他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或基础; 电气设备的传动装置; 互感器

7、的二次绕组; 屋内外配电装置的金属或钢筋混凝土构架; 配电盘、保护盘和控制盘的金属框架; 交、直流电力和控制电缆的金属外皮、电力电缆接头的金属外壳和穿线钢管等; 居民区中性点非直接接地架空电力线路的金属杆塔和钢筋混凝土杆塔或构架; 带电设备的金属护网; 配电线路杆塔上的配电装置、开关和电容器等的金属外壳。,18,6、采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电器作附加防护 在低压配电系统中,直接接触电击防护采用额定动作电流不超过30mA、无延时动作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作为直接接触电击保护的补充防护措施,以便在直接接触电击的基本防护措施失效时,作后备防护。 在规定条件下,当剩余电流保护器的动作电流值达到或超过给定的

8、电流值时,能自动切断电源,通常用于故障情况下自动切断电源的防护。 特别指出:正常工作条件下的直接接触电击防护,主要靠的是基本防护措施,而不是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它只是在基本防护失效后发挥补充防护的作用。 规定:在直接接触电击防护中必须安装剩余电流保护装置。,19,第三节 电气安全用具,电气安全用具就其基本作用分为绝缘安全用具和一般防护安全用具两大类。 一、绝缘安全用具 是用来防止工作人员直接电击的安全用具。分为基本安全用具和辅助安全用具。 基本安全用具是指那些绝缘强度能长期承受设备的工作电压,并且在该电压等级产生内部过电压时能保证工作人员安全的工具。如绝缘杆、绝缘夹钳、验电器等。 辅助安全用具

9、是指主要用来进一步加强基本安全用具绝缘强度的工具。如绝缘手套、绝缘靴、绝缘垫等。,20,第三节 电气安全用具,(一)基本电气安全用具 1、绝缘杆:主要用于接通或断开隔离开关,跌落保险,装卸携带型接地线以及带电测量和实验等工作。 一般用电木、胶木、环氧玻璃棒或环氧玻璃布管制成。在结构上分为工作、绝缘、握手三部分。 绝缘杆的绝缘部分用硬塑料、胶木、玻璃钢制成,有的用浸过绝缘漆的木料制成。,21,第三节 电气安全用具,2、绝缘夹钳;是用来安装和拆卸高压熔断器或执行其他类似工作的工具,主要用于35kV及以下电力系统。 结构:工作钳口、钳绝缘部分、握手等。 使用注意事项: 使用时绝缘夹钳不允许装接地线;

10、 在潮湿天气只能使用专用的防雨绝缘夹钳; 绝缘夹钳应保存在特制的箱子内,以防受潮; 绝缘夹钳应定期进行试验,试验方法同绝缘杆,试验周期为1年。,22,第三节 电气安全用具,3、携带型电压指示器(验电器) 高压验电器根据使用电压制成10kV 和35kV 两种。 结构:指示器和支持器两部分。 注意事项: 使用前确认验电器电压等级与被验设备或线路的电压等级一致; 验电前后,应在有电的设备上试验,验证验电器良好; 验电时,验电器应逐渐靠近带电部分,直到氖灯发亮为止,不要直接接触带电部分; 验电时,验电器不装接地线,以免操作时接地线碰到带电设备造成接地短路或触电事故; 验电时应戴绝缘手套,手不超过握手的

11、隔离护环。,23,第三节 电气安全用具,(2)回转式高压验电器;是利用带电导体尖端电晕放电产生的电晕来驱动指示叶片旋转,从而检查设备或导体是否带电,也称风车式验电器。 结构:回转指示器、长度可以自由伸缩的绝缘杆组成。 使用注意事项,24,第三节 电气安全用具,(3)声光高压验电器:由声光显示器和全绝缘自由伸缩式操作杆组成。 使用方法: 使用注意事项:,25,第三节 电气安全用具,(二)辅助电气安全用具 1、绝缘手套和绝缘鞋 2、绝缘垫 3、绝缘站台,26,第三节 电气安全用具,二、一般防护安全用具 没有绝缘性能,主要用于防止停电检修的设备突然来电工作人员走错间隔、误登带电设备、电弧灼伤、高空坠

12、落等事故的发生。 一般防护安全用具有:携带型接地线、临时遮拦标示牌、安全牌、近电报警器。,27,第三节 电气安全用具,1、携带型接地线、临时遮拦标示牌、安全牌、近电报警器,28,第三节 电气安全用具,2、临时遮拦 3、标示牌,29,第三节 电气安全用具,4、安全牌 5、近电报警器,30,第四节 电气工作安全管理,一、电气工作安全组织措施 工作票制度; 工作许可制度; 工作监护制度; 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制度。,31,第四节 电气工作安全管理,(一)、工作票制度: 工作票指将需要检修、试验的设备填写在具有固定格式的书面上,以作为进行工作的书面联系,这种引有电气工作固定格式的书页称为工作票。 工作

13、票制度是指在电气设备上进行任何电气作业,都必须填用工作票,并依据工作票布置安全措施和办理开工、终结手续,这种制度称为。,32,第四节 电气工作安全管理,1、执行工作票制度方式 2、工作票种类及适用范围 3、工作票正确填写与签发 4、工作票的使用 5、工作票中有关人员安全责任,33,第四节 电气工作安全管理,(二)工作许可制度 是指凡在电气设备上进行停电或不停电的工作,事先都必须得到工作许可人的许可,并履行许可手续后方可工作的制度。未经许可人许可,一律不准擅自进行工作。,34,第四节 电气工作安全管理,1、变电所工作许可制度 审查工作票 布置安全措施 检查安全措施 签发许可工作,35,第四节 电

14、气工作安全管理,2、电力线路工作许可制度 电力线路填用第一种工作票进行工作,工作负责人必须在得到值班调度员或工区值班员的许可后,方可开始工作。 严禁约时停、送电。 约时停电是指不履行工作许可手续,工作人员按预先约定的计划停电时间或发现设备失去电压而进行工作; 约时送电是指不履行工作终结制度,由值班员或其他人员按预先约定的计划送电时间合闸送电。,36,第四节 电气工作安全管理,3.工作许可注意事项 工作负责人、工作许可人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安全措施,值班人员不得变更有关检修设备的运行接线方式。,37,第四节 电气工作安全管理,(三)工作监护制度 是指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工作负责人始终在工作现场

15、,对工作人员的安全认真监护,及时纠正违反安全的行为和动作的制度。,38,第四节 电气工作安全管理,1、监护工作要点 工作监护人要对全体工作人员的安全进行认真监护,发现危及安全的动作立即提出警告和制止,必要时可暂停工作。 监护人因故离开工作现场,应指定一名技术水平高且能胜任监护工作的人代替监护。 监护人一般只做监护工作,不兼做其他工作。 专人监护和被监护人数。 允许单人在高压室内工作时监护人的职责。,39,第四节 电气工作安全管理,2、监护内容 部分停电时,监护所有工作人员的活动范围,使其与接地部分之间保持不小于规定的安全距离。 带电作业时,监护所有工作人员的活动范围,使其与接地部分保持安全距离

16、。 监护所有工作人员工具使用是否正确,工作位置是否安全,操作方法是否得当。,40,第四节 电气工作安全管理,(四)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制度 是指工作间断、工作转移和工作全部完成后所作的规定。 1、工作简断制度 2、工作转移制度 3、工作终结制度,41,第四节 电气工作安全管理,二、电气工作安全技术措施 是指工作人员在电气设备上工作时,为了防止停电检修设备突然来电,防止工作人员由于身体或使用的工具接近邻近设备的带电部分而超过允许的安全距离,防止工作人员误走带电间隔和带电设备等而造成电击事故,对于在全部停电或部分停电的设备上作业,必须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42,第四节 电气工作安全管理,在全部停电和部分停电的电气设备上工作时,必须完成的技术措施有: 停电 验电 挂接地线 装设遮拦和悬挂标示牌,43,第四节 电气工作安全管理,(一)停电 1、工作地点必须停电的设备 检修的设备; 工作人员在进行工作时,正常活动范围与带电设备的距离小于规定值的设备; 在44kV以下的设备上进行工作,工作人员正常活动范围与带电设备的距离大于表7-3规定的值,小于安全规程规定的设备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