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行车知识》PPT幻灯片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8660770 上传时间:2020-10-21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1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行车知识》PPT幻灯片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安全行车知识》PPT幻灯片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安全行车知识》PPT幻灯片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安全行车知识》PPT幻灯片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安全行车知识》PPT幻灯片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行车知识》PPT幻灯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行车知识》PPT幻灯片(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六章 安全行车知识,2,掌握熟练的驾驶技能,称职的驾驶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与现代交通和行车安全有关的各种知识,交通事故的产生原因,车况 道路 交通环境 气候 驾驶员,心理及精神状态 身体生理状况 驾驶操作技术,3,第一节 驾驶员心理活动和个性心理对行车安全的影响,心理现象,心理过程 个性心理,认识过程 情感过程 意志,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个性倾向性 个性心理特征,:感觉、知觉 :思维、记忆,:喜、怒、哀、乐 :自觉性、果断、毅力,: 需要、动机、兴趣、信念 :能力、气质、性格,性格怪癖、急躁、抑郁 性格开朗、情绪稳定、责任心强,-易发生事故 -行车较安全,4,第二节 驾驶员身体状

2、况与行车安全的关系,保证行车安全的必要条件: 1、良好的职业道德; 2、熟练的驾驶技能; 3、充沛的精力; 4、清醒的头脑; 5、灵敏的反应; 6、健康的体质。,疲劳 疾病及药物 饮酒,5,第三节 道路条件对行车安全的影响,一、道路等级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 一般情况下,道路等级越高,其技术指标越好,通过能力越大,车辆运行速度越高,交通密度越小,事故率越低。,二、路面状况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不同路面对行车安全的影响程度不同。 需要注意的是:遇有雨、雪、雾天气时,路面状况发生显著变化,道路附着系数大为降低,制动距离延长,极易产生侧滑、跑偏等现象。,6,三

3、、道路线形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1)直线 直线具有视距良好,行车通畅,距离短捷的优点。但过长的直线由于其单调性,容易引起驾驶员疲劳和困倦,还会导致驾驶员超速行驶,发生事故。 (2)平曲线(弯道) 车辆在道路上转弯时,会出现车辆的离心现象,如果汽车行驶速度过快,就会可能发生横向翻车或滑移,降低了车辆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另外弯道超急,缩短了驾驶员前方视距,尤其是夜间不利于发现前方情况。 (3)竖曲线(坡道) 道路的纵坡度的大小及坡道的长短,对车辆的安全行驶有很大的影响。车辆在上坡时,会导致车速降低,发动机温度过高,油耗增加;下长坡时,由于需要长时间的制动减速,可能致使制动器发热失效,而造成交通事故。,

4、7,四、道路横断面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1)车道宽度 车道较宽,则事故较少,但车道过宽, 如大于4.5m,则会造成有些车试图利用富余的宽度超车,反而会增加事故。 (2)路肩 路肩在行车道外侧,可起到保护路面的作用又可以作为行驶车道的侧向余宽,并供停放车辆。一般情况下路肩宽则较安全,可以增大道路的净宽,给驾驶员的视觉、心理起良好的调节作用,因为充足的宽度和稳定的路肩给驾驶员以开阔、安全感,有助于避免驾驶员的紧张感,提高安全行车的通行能力。另外路肩结构对行车安全也有影响,土质路肩易造成车辆下陷,而硬质路肩较为安全。 (3)分隔带 为保证车辆安全行驶,在对向车流中间设置分隔带,以及在两侧设立机动车与非

5、机动车分隔带,避免了对向行驶的车辆发生碰撞,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相互干扰,对于提高车速和保障安全畅通起到重要作用。 (4)路拱 为了将路面的雨水排到边沟,路面必须设置一定的横向坡度,叫做路拱。路拱越大排水性能越好,但对安全行车不利,汽车在斜坡上行走稳定性差,后轮内外胎受力不均匀,影响车辆装载的均衡平稳,会造成跑偏、侧滑等现象,影响车辆的制动性能。,8,五、交叉路口 交织点和冲突点多,是交通流量的集散点,极易发生交通事故。,六、混合式交通与行车安全 由于车辆、行人混合行驶在同一条道路上,行驶速度差异很大,行走路线多变,相互影响和干扰严重,给行车安全带来较大的威胁,极易发生交通事故。因此,汽车驾驶

6、员应该掌握和了解各种不同车辆的行驶特点和行驶规律,以及骑车人、行人的心理特征,提高警惕,谨慎驾驶。,9,第四节 车辆技术状况对行车安全的影响,一、车辆转向装置的技术状况 (1)转向沉重 是指汽车在行驶中,由于转向费劲吃力,不能根据道路交通情况的变化躲避障碍物,不能适时地调整和回转方向,而使汽车失控、无法行驶,甚至发生事故。 (2)汽车摆头 是指汽车在行驶中出现左右摆振的现象,使汽车不能保持正常的运动轨迹,而出现蛇形,使方向控制困难,增加了汽车通过道路的宽度,易发生刮碰事故。 (3)行驶偏向 是指汽车直线行驶时自动偏向一边的现象,容易造成与同向或逆向车辆的刮擦事故。 (4)连接机件脱落 因转向横

7、、直拉杆连接部位的脱落,紧固螺栓松脱,以至造成转向器、转向盘脱落,会造成转向失灵,极易酿成重大事故。,10,二、车辆制动装置的技术状况 (1)制动距离延长 由于制动鼓与制动蹄片之间的正压力减小、间隙过大,制动器温度过高、浸水受潮,制动鼓失圆等,都会影响制动摩擦力,使制动距离延长,扩大制动非安全区,而造成事故。 (2)制动跑偏 汽车在制动时不按直线方向减速,自动向左或向右偏驶的现象,称为制动跑偏。制动跑偏的原因主要是汽车左右车轮特别是左右转向轮制动力不相等。 (3)制动侧滑 行驶的汽车因制动时某一车轴或两根车轴的车轮发生横向滑动的现象,称为制动侧滑。在潮湿或溜滑道路上紧急制动,侧滑尤为严重,极易

8、造成交通事故。,11,三、车轮及轮胎的技术状况 (1)轮胎爆裂 轮胎爆裂的原因主要有气压过低或过高、行驶时间过长、超载和超速以及频繁使用紧急制动,锋利的物品划伤轮胎等。 (2)轮胎磨损 表面磨损严重的轮胎,其表面变得光滑,使得其与路面的附着力变小,易出现车轮滑转与侧滑。 (3)车轮脱落 车轮脱落的原因主要有轮毂轴承锁紧或锁止螺母脱落,轮毂螺栓折断以及转向节主销和转向节折断等。一旦出现,往往会产生严重后果。,12,驾驶员应认真做好车辆检查,特别是出车前、行驶中、回场后的工作,及时发现故障或隐患,使车辆经常保持完好的技术状况,确保行车安全。,13,第五节 行驶速度与行车安全的关系,表2-1 汽车行

9、驶速度测算 每小时行驶公里每分钟行驶公尺每秒钟行驶公尺 15 250 4.17 20 333.33 5.56 25 416.67 6.94 30 500 8.33 35 583.33 9.72 40 666.67 11.11 45 750 12.50 50 833.33 13.89 55 916.67 15.28 60 1000 16.67 65 1083.33 18.06,14,表2-2 一般柏油路、水泥路、碎石路刹车距离 车 速(公里/小时) 刹车距离(米) 驾驶员反映时间内 停车距离(米) 车辆行驶的距离(米) 10 0.66 2.08 2.74 15 1.47 3.13 4.60 60

10、 23.61 12.50 36.11 80 42.00 16.67 53.67 注:驾驶员反映时间最快的为0.3秒,最慢的为1.5秒,大多数驾驶员的反映时间为0.7秒,此表根据1.3秒计算。,15,表2-3 结冰道路刹车距离 车 速(公里/小时) 刹车距离(米) 驾驶员反映时间内 停车距离(米) 车辆行驶的距离(米) 40 62.84 8.33 71.17 45 79.68 9.38 89.06 60141.66 12.50154.16 65166.20 13.54179.74 80252.00 16.67268.67,16,人在驾驶时对速度的感觉在感知程度上是有一定范围的。 例如人所能感知的

11、速度最佳范围为10km/h左右,在这种车速下驾车行驶,遇有紧急障碍物时,人具有充分回避的可能。 当车速提高到40km/h、50km/h乃至100km/h以上时,人对这样高的速度是不够习惯的。人在高速情况下的应变能力极度变差,因而高速行驶也常常导致一些重大交通事故。,17,驾驶员对速度感觉的好坏,关系到对速度估计的准确程度。白天驾驶与夜间驾驶时的速度感是不同的,夜间的要小。这是因为夜间驾驶时提供给视觉用以判断车速的情报线索比白天少,所以速度感比白天要小,从而也证实了视觉情报是影响速度感的一个主要因素。 另外,影响速度感的因素不仅是视觉情报,驾驶员在估计车速时还与听觉有关。,18,汽车驾驶员在行车

12、中,有80-90以上的信息是依靠视觉获得的。驾驶员的眼睛是保证安全行车的重要的感觉器官,眼睛的视觉特性与交通安全有密切关系。,驾驶员的视觉特性与交通安全,19,1.视觉生理 (1)视野 人的眼睛注视前方,头部的视线固定时所能看到的范围称为视野(静视野)。如仅将头部固定,眼球自由转动时能够看到的全部范围称为动视野。视野也可分为单眼视野和双眼视野。 人眼的视野可利用视野计进行检查。如果驾驶员的双眼视野过窄,不利于行车安全。当驾驶员驾驶汽车高速行驶时,会感到车外的树木、房屋等固定物体的映像在人眼视网膜上停留的时间太短,人眼来不及仔细分辨物体的细节,因此,随着车速的提高,驾驶员的有效视野会越来越狭窄。

13、,20,(2)驾驶视力 也叫视敏度,是指分辨细小的或遥远的物体或物体的细微部分的能力。在一定条件下,眼睛能分辨的物体越小,视觉的敏锐度越大,视敏度的基本特征在于辨别两点之间距离的大小,因此,也可以把它看作视觉的空间阈限。 静视力 静视力是指人和视标都在不动状态下检查的视力。在报考驾驶员时都要经过视力检查。我国通用E型视力表测驾驶员的两眼视力(中心视力),被试者距视力表5m远,在标准照明条件下,两眼视力(包括矫正视力)各为0.7以上即允许报考。用这种方法检查的视力反映驾驶员在静止状态下的视力,即静视力。,21,动视力 动视力是指人和视标处于运动(其中的一方运动或两方都运动)时检查的视力。汽车驾驶

14、员在行车中的视力为动视力。研究结果表明,驾驶员的动视力随着车速的变化而变化,一般来说动视力比静视力低1020,特殊情况下比静视力低3040。例如,以60km/h的速度行驶的车辆,驾驶员可看清前方240m处的交通标志;可是当车速提高到80km/h时,则连160m处的交通标志都看不清楚。,22,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静视力好是动视力好的前提,但是静视力好的人不一定就会有好的动视力。静视力为1.0的277人,其中动视力等于和好于0.5的有170人,占总人数的61。许多研究分析都认为,驾驶员的动视力与交通事故有更密切的关系,所以在视力检查时,不仅要检查静视力,还应重视对动视力的检查。,23,夜间视力 视力

15、与光线亮度有关,亮度加大可以增强视力。由于夜晚照度低引起的视力下降叫做夜近视,通过研究发现,夜间的交通事故往往与夜间光线不足、视力下降有直接关系。,24,2.视觉心理 (1)视觉与视知觉 人能根据眼睛获得的视觉信息进行加工和解释,从而更深刻地认识客观事物,这就是人的视知觉能力。例如当汽车在山区弯道上行驶时,由于山坡的遮挡,驾驶员眼睛看到的只是弯道的一部分,但驾驶员根据自己经验知道,道路并非到此为止,而是继续向前延伸。这样,驾驶员通过自己的视知觉,对山区弯道这一客观事物有了全面的认识。,25,虽然每人都具有视知觉能力,但由于处境以及生活经验、兴趣爱好等不同,不同人对于同一视觉信息的加工和解释可能有所不同,因而产生出不同的视知觉。人的视知觉具有如下特点: 优先知觉自己关心的、想要注意的事物,例如驾驶员很容易发现在前面行驶的自己同伴的汽车; 容易知觉曾有过亲身体验的事物,例如行车中曾见过同方向行驶的自行车调头猛拐,以后对同方向行驶的自行车便格外注意;,26,对于外界事物容易按照自己设想的方向去知觉,例如在路口前看见前车向左侧靠,便认为前车想要左转弯,而实际上前车很可能是在为右转弯作准备; 对于自己认为关系重大的事物容易知觉,例如在路口转弯时,有的驾驶员只注意其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