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洛斯的维纳斯教学设计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4866042 上传时间:2017-11-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0.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米洛斯的维纳斯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米洛斯的维纳斯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米洛斯的维纳斯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米洛斯的维纳斯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米洛斯的维纳斯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米洛斯的维纳斯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米洛斯的维纳斯教学设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米洛斯的维纳斯教学设计授课时间 2006、6、19 课时 一课时专业 装潢设计 班级 04 装潢课题 米洛斯的维纳斯教材分析本文选自人教版中职语文第一册(实验本) ,是关注艺术单元的必学课文,非本年级所用教材。选用的意图,是想通过对维纳斯雕像的欣赏,让学生懂得虚实相生的美学原理。本文是篇译文,繁琐的长句较多,学生初读时会感觉艰涩难懂,缺少兴趣。若是引导学生理清本文思路,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作者观点,便能化难为易。个别专业性强的术语可以存疑, “不求甚解”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面临实习 ,需要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思维能力、专业素养满足社会需求,尤其是综合能力。教学设想 设计时结合本班专业,从雕塑

2、、绘画艺术中挖掘资源运用于语文教学,借助专业语言品读课文,通过品读指导绘画,使学生在绘画艺术与语言艺术的交融体验中,汲取语文素养,唤起审美体验。教学目标1、 研读文本,抓住重点句,探究作者观点,把握残缺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阅读习惯。(重)2、 难处设疑,鼓励学生发表个性化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3、 探究领悟残缺美、虚实相生、文学空白的“余味”美,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难点)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师教法 引导法、 释疑法、比较法、举例法、赏析法、归纳法学生学法 质疑法、探讨法、想象法、综合法、实践法教学过程 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课前准备1、 搜集网上资料,制作成米洛斯的维纳斯研读资料发到班级

3、 QQ群,向学生提供搜索其它网上资料的方法,有兴趣的学生可由此获得更多的资料。多选入一些能引导学生探究质疑的资料,启发他们形成自己的见解。2、 梳理学生预习时提出的问题。3、 制作多媒体课件。1、上网查阅资料,了解有关维纳斯的神话传说及“ 断臂维纳斯”雕像的特征,把握维纳斯雕塑的形体美。2、通读全文,划出重难点句子。3、质疑探究,将预习感受和疑问,课前用电子稿传给老师。导入课文 1、 投影维纳斯各个不同侧面的图片并简介雕像的来历:1820 年 4 月的一天,希腊 爱琴海的米洛斯 岛上,一个 农民发现了一个洞穴,洞穴里有尊半裸女大理石雕像,因失去了双臂,后人称她为“ 断臂的 维纳斯”或 “米洛斯

4、的 维纳 斯”。这座雕像 经过一番周折,最后被法国买下,藏在法国罗浮宫美术博物馆,和胜利女神 雕像、油画 蒙娜丽莎的微笑一起被法国人誉为“卢浮宫 三宝” 。2、维纳斯美吗?她美在哪里?3、欣赏专家的点评:雕像的各部分比例几乎都蕴含着黄金分割的美学秘密。 爱神的身材端庄秀丽,肌肤丰腴(y),美丽的椭圆型面庞,希腊式挺直的鼻梁,平坦的前额和1、观赏感受介绍雕像:2、从专业的角度探寻美,表达感受到的美。3、思考自己的感受与专家赏析的异同4理清思路质疑探究丰满的下巴,平静的面容,她那微微扭转的“S”型螺旋上升体态,使半裸的身体富有音乐的韵律感,充 满了巨大的魅力。她的表情和身姿是那 样的庄 严崇高而端

5、庄,又是那样的柔美和妩媚。她的双臂,虽然已经残断,但那雕刻得栩栩如生的身躯,仍然给人以浑然完美之感。一百多年来,雕刻家们一直尝试为维纳斯复原断臂,可是没有一个方案让绝大多数人满意。在这场有关复原的争论中,有些人完全反对。本文的作者清冈卓行就是其中的一位。请大家速读此文,看看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观点的? 阅读时请划出中心论点句和分论点句。 本文初读时会感觉艰涩难懂,若是理清了思路,就容易把握作者观点了。1、从文中找出最能概括作者观点的一句话。“她为 了如此秀 丽 迷人,必须失去双臂。 ”2、引导学生研读发现:作者的观点至少包含了两个问题,一是“双臂为什么必须失去?”二是 “为什么失去的必 须是双臂

6、?”一、维纳斯的双臂为什么必须失去?1、维纳斯双臂的失去给了作者什么样的感受?(喜欢失去) 人们称为美术作品命运的 、同创作者毫无关系的某些东西正出神入化地烘托着作品。 是一次从特殊转向普遍的毫不矫揉造作的飞跃。 是一次借舍弃部分来获得完整的偶然追求。 正浓浓地散发着一种难以准确描绘的神秘气氛。 正深深地孕育着具有多种多样可能性的生命之梦。 出乎意料的获得了一种不可思议的抽象的艺术效果。 向人们暗示着可能存在的无数双秀美的玉臂。 是向着无比神妙的整体美的奋然一跃。2、 作者对复原双臂方案有什么看法和感受?(厌恶复原) 复原双臂方案是些倒人胃口的方案,全是些奇谈怪论 人们对丧失了的东西已经有过一

7、次发自内心的感动之后,恐怕再也不会被以前的、尚未丧失的往昔所打 动了吧。 这一方是包孕着不尽梦幻的“无” ,而那一方却是受到限制的、不充分的“有” 一种恐惧、空虚的感觉袭上心来。 选择的任何一种形象根本不能产生超越“丧失” 的美感 如果发现了真正的原形,我对 此无法再抱有一丝怀疑而只能相信时,那我将怀着一腔怒火,否定掉那个真正的原形,而用得正是艺术的名义。3、比较“有臂”与“无臂” ,用自己的话概括。有定型的、一双、一览无余、受到限制无无形的、无数双、风光无限、包孕着不尽的梦幻作者认为断臂维纳斯美的原因在于她以现实生活中的“无” 赢得了想象中的“有 ”,用她的残缺为我们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 间,

8、激发起人的美好想象!于是一千个观众心目中就有一千双完美的玉臂。二、为什么失去的必须是双臂?1、 “失去了身体的其它部分难道就不美了吗?”想象如眼睛被捅坏了,鼻子缺落了,或是腿断的等等美不美?在预习的基础上速读,划出中心句和重点句跟随师的引导理清本文脉络小组代表展示研讨结果,其它同学在文中划出相应的重点语句,然后品读语句的含义,若时间充足生齐读小组代表展示研讨结果,其它同学在文中划出相应的重点语句,然后品读语句的含义,若时间充足生齐读在师的引导下比较概括5归纳总结拓展延伸“这座雕像兴许就不可能放射出 变幻无穷的生命光彩了。 ”2、 “为什么失去的必须是双臂”?手在人的存在中具有象征意义。手有着实

9、体和象征之间的一定程度的调和,但他是人同世界、同他人或者同自己进行千变万化交涉的手段。米洛斯的维纳斯正是丢失了她的双臂,才奏响了追求可能存在的无数双 手的梦幻曲。3、谈谈自己对失去双臂的理解,想象维纳斯失去双臂前的姿态。残缺的断臂散发着一种神秘感, 这 种神秘诱发人们对失去的双臂进行各种想象,想象中人们可以欣赏到无数双秀美的玉臂。残缺带给人的美感是在人们的想象中实现的。既然作者 认为 断臂可以激发人们的想象,那我们就试着来想象一下维纳斯遗失的双臂究竟是什么样子。每一双手的背后,都可能幻变出无数个故事 如果手持着苹果,那么也许她正准备递给她的孩子,或 许 她想献给她的爱人,如果我 们把她想象成正

10、搭着别人的肩膀,那她搭的又是 谁的肩膀呢?所以作者说:米洛斯的维纳斯正是丢失了她的双臂,才奏响了追求可能存在的无数双手的梦幻曲。用自己的话谈谈维纳斯为什么如此秀丽迷人?1、断臂的维纳斯 产生了“可能存在无数双秀美的玉臂”的艺术效果。2、“无”臂的美包孕着不尽的梦幻。3、手千变万化,最富表现力,只能是断臂,才使维纳斯魅力无穷。总之,残缺激发了想象,变幻无穷的想象又赋予了维纳斯神秘多姿的美,这种美与中国山水画的“虚实相生”美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一、中国山水画:虚实相生人但知有画处是画,不知无画处皆画,画之空处全局所关,即虚实相生法.虚实相生的关键是“无画处皆画 ”。中国传统画家认为:实景有限,虚景无

11、穷.1、八大山人的一幅画:(描述画面,点评妙处)一张白纸的中央,寥寥数笔,画着一条栩栩如生的小鱼,周 围再无他物。鱼以实出,水以虚生,使人觉得满纸江湖,烟波无限, “无画处皆成妙境”的境界,给人以广 阔的想象空间。 (配 图)齐白石国画的虾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配图)2、蛙声十里出山泉:(描述画面,点评妙处)淡淡地抹了几座远山,一股急流从山间乱石中泻出,流水中浮动着几只蝌蚪. 画上没蛙,但是浮游在急流中的几只蝌蚪,让人们自然地联想到十里以外的蛙声这蛙声不是立即可“听” 见 的,要在数周后,十里山泉出山的溪水中。这种妙思,令人遐想。 (配图)根据诗句意境用虚实相生法构图:(画面使人产生丰富想象)

12、 一、二组以深山藏古寺 为题:平:古庙画在山腰间;古庙画在从林深处;只画出庙的一角或庙的一段残墙断壁。奇:崇山峻岭之中,一股清泉飞流直下,跳珠溅玉。泉边一老态龙钟的和尚,一瓢一瓢地舀了泉水倒进桶里。和尚挑水,让人联 想到附近一定有 庙;和尚年迈, 还得自己挑水,让人想表达各自的理解想象双臂的姿态小组代表用自己的话总结对作者观点的理解欣赏感悟交流构思画面表达交流6归纳总结结束赠言课后作业象到庙的破败老旧。画上无 庙,一定是“ 藏”在深山。这样构思,更合题意,含蓄深邃。三、四组以踏花归来马蹄香 为题: 平:一人骑马在花瓣上行走,表现春游之后的愉快心情;精心地画了一匹骏马,一人 骑马从花 丛中疾驰,

13、 显 得很有气势;突出腾空的马蹄, “马蹄”旁花瓣纷飞。奇:一少年黄昏时骑马归去,马蹄抬起 处,几只蝴蝶追着 马蹄飞舞。人们看到此画,会 产生丰富联想:蝴蝶恋花,为何恋腾越的马蹄呢? 马蹄太香,才引来蝴蝶。马蹄又为何“ 香” 呢?踏花的缘故。抓住“香” 字,体 现主旨,构图新颖。二、文学作品的“空白艺术”1、作家莫泊桑项链 ,当路瓦栽夫人告诉玛蒂尔德夫人项链是假的时,小说却结束了,这样的结尾把绝妙的东西和深刻的内涵留给读者去思考和想象,达到“言虽尽而意无穷”的效果。2、美国著名的科幻小说家曾经创作了一个被称为最短的科幻小说的作品,只有一句话:“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这时忽然响起了敲门

14、声”思考:1)驰骋想象,为这部最短的小说设想无数种可能。2)补上结局后和原文相较,哪种效果更好?“维纳斯”的“残缺美” 、中国画的“虚实相生”和文学的“空白艺术”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启发学生归纳总结)残缺美的残是一种“无” ,虚 实相生的略是一种 “虚”,文学作品的断是一种“空 ”,它们共同构成了 艺术形象的虚无空 间,激发欣赏者永无止境的想象力,为 欣 赏者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想象空间,起到了余味无 穷的艺术效果。这节课我们欣赏了残缺美,虚实相生美。通过探讨,同学们展示了富有创意的想法和构思。希望今天这一节课,能使你们受到启发,在装潢设计中能更好地运用这些理念,使你们在工作中表现的更出色。任选

15、其一:1、假如你去买维纳斯石膏像,商店有两种:一种是双臂残缺的,一种是双臂完好的。你准备买哪一种,为什么?试写一篇短文谈谈自己对“ 残缺”与“ 完美”的认识。3、以竹锁桥边卖酒家 为题构画,描述画面并说说如此构图的好处。回想以前学过的课文思考空白的妙处想象情景构思结局比较思考表达交流讨论交流后经师引导后总结选做其一宋徽宗和画/一老中。SR要说宋徽宗是北宋最昏庸的皇帝不假,靖康耻的鞠躬章上就有他的一半,但他却是中国帝王史上最杰出最有名的画7家。自十六、七岁师从花鸟画名家吴元瑜开始,到做了皇帝,几十年在花坛画坛耕耘不止,广收自三国到北宋的的历代名画,计达 1500 件,列为 14 类,编成 100

16、 套,名曰“宣和睿览集” 。此君看人是两眼一抹黑,奸佞小人能败家的他都用上了,但对花鸟鱼虫的观察却细致入微。一次,宣和殿里荔枝结果、孔雀也来凑热闹欲蹬藤墩,小徽子就招来画师做画。有几个哥儿们画完后献给小徽子评点,徽子指着其中几幅曰:不对,不对。大家都莫明其妙,徽子说:孔雀蹬墩,先抬左腿,你们几个的鸟咋是解放军的开步呢?修龙德宫时,他令众画师画屏风,找来找去都不满意,终于地终于看上了一幅“斜枝月季” ,大为赞赏,大家未知所以然,徽子曰:月季很少有人能画好,因为春夏秋冬清晨黄昏所开的花蕊和叶全不相同,此画是春天中午开的月季,蕊叶丝毫不差。还有一次,有人献上一“梅花图” ,画得非常高超,画师们无不叹服,小徽子看了一会,说:村梅罢了。满眼的不屑。此画是画梅专家扬无咎画的,他的画在当时名满天下,小徽为何不买帐?原来要害不是在“梅”上,而是在“村”上,村梅者,野梅江梅是也,无咎的画表现了野梅独立寒秋,傲然霜天的所谓梅标清骨的品格,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