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怀化市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10月联考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精品****大师 文档编号:148659394 上传时间:2020-10-2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怀化市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10月联考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湖南省怀化市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10月联考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湖南省怀化市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10月联考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湖南省怀化市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10月联考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湖南省怀化市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10月联考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怀化市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10月联考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怀化市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10月联考试题【含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省怀化市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10月联考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跨文化研究成为显学,是与当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分不开的。在汉语的解读中,“跨”有超越、凌驾的意思。因此,跨文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命题便是谁的文化在跨越谁的文化?换言之,应该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文化的交流、碰撞与融合? 跨文化现象并不是今天才有的。众所周知,儒家文化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文化,而佛教文化却是从印度来的外来文化。但在唐初和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儒家文化反而退为其次,这其中大约有两个原因:一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不一定对

2、以汉族为主的儒家文化感兴趣,出于政权的自尊,他们更倾向于选择另一种文化如佛教来作为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借以排斥或压制儒家文化。否则,他们对人口众多且一向以文明悠久自傲的汉族就缺乏自信,没有心理上的优势。二是战争的大环境有利于佛教的传播。南北朝时期,政权对峙,战火频仍,人民痛苦不堪,甚至连一些封建君王也厌恶无休止的战乱。为了求得心灵的平衡和安稳,人们便自觉不自觉地选择了佛教文化。因为佛教中的忍让思想、来世思想和色空观念,在相当程度上是有利于和平的。 然而,儒家文化并没有从此一蹶不振。以儒家文化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其他文化难以比拟的包容性。作为外来文化的佛教文化虽然一度凌驾于儒家文化之上,但最终

3、还是从主流位置上退了下来。佛教能够彻底中国化,显然离不开儒家文化的宽宏包容。在中国的许多著名寺庙,儒、释、道三种思想的外在象征均供奉于一殿、一庭、一山之中,这不能不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包容性的一个注释。 中国传统文化的长期格局是:儒家文化为主,佛教文化和道家文化为辅,三家各展所长,共同维持着封建社会的主要价值观念体系。不过,这种千年之久的思想文化格局,在近代社会的中外文化碰撞中遭遇了差不多是粉身碎骨的结果。伴随着资本扩张而闯进中国的西方文化,表现出一种凌驾于人的咄咄逼人态势。在西方文化的挤压下,中国文化节节退让。新文化运动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而郭沫若的“凤凰涅槃”说,无异于呼唤中国文化的

4、新生。 中国历史上的跨文化和不同文化的融合与交流状况表明,首先,中国本土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它不容易被外来文化吃掉或消灭;相反,由于拥有强大的包容性,外来文化最终反而被中国本土文化纳入自己的体系和框架之内,逐渐被同化。其次,外来文化之所以能在中国生根、发芽、结果,是因为中国社会产生了某种文化需求。如果没有这种文化需求,外来文化只不过是中国文化大门之外的一位匆匆过客而已。再者,中国本土文化也曾跨过别国文化,即曾给东亚地区和世界的文明与进步带来过积极而重大的影响。这个历史过程,既可以说是跨文化现象,也可以说是不同文化的融合与交流。最后,中国文化的发展需要外来文化的刺激。古代佛教文化、近代

5、西方文化都对中国文化的丰富和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都为中国文化增添了新鲜血液。没有外来文化的刺激,中国文化的脉搏就不会像今天这样有力。 如果说过去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文化的交流、碰撞与融合,一定的国家和民族还有相当的选择权和自主权的话,那么,在今天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其选择性和自主性的空间已愈来愈小。一方面,这是由于我们当下所处的变动,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上都要复杂得多、深刻得多、宽泛得多,高新传播技术的发展使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在范围、速度、强度、种类等方面都达到了以往历史上未曾有过的高度和规模;另一方面,西方发达国家凭借自身的经济、科技优势所带来的话语霸权,大肆推销、宣扬和传播西方主流文

6、化及其价值观念,贬损甚至摧残发展中国家的历史与文化,力图使发展中国家的历史与文化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不是失语就是被边缘化。 (摘编自尹韵公跨文化现象与中国文化) 材料二: 李安执导的卧虎藏龙是跨文化电影的经典案例:取材本土故事,定位全球市场,尝试开拓中国故事的跨文化传播路径,且在海外取得较高的票房成绩。其跨文化传播策略和中国形象的塑造手段对今后中国故事的跨文化讲述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与借鉴意义。 相比其他类型题材的电影,独特的民族电影往往可以更好地反映一个民族的性格、意识形态和精神。武侠电影是中国独有的电影类型,具有较强的表现中国文化内涵、构建中国文化身份的能力。 武侠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包

7、含与中国文化形象紧密相连的特定符号,如道教、服饰、京剧、武术等。卧虎藏龙巧妙且充分地利用中国武侠文化提供的文化道具,强调影片的文化身份认同。例如,中国古代社会文化习俗中的孝道、男权社会、严苛的等级制度等纷纷出现在影片的讨论之列。卧虎藏龙通过视觉形象表现了具有民族文化特征的景观:新疆的广阔沙漠、河北的苍岩山、浙江的竹林以及成都的古代宅邸,这些自然人文景观增加了影片的视觉吸引力,直观地呈现出影片画面中的民族性,进而间接传达出隐含其中的特殊含义。 (摘编自李佳琪电影(卧虎藏龙)与(长城)的跨文化现象分析)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当今跨文化研究的研究对象是应该如何应

8、对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背景下文化的交流、碰撞与融合。 B作为外来文化的佛教文化曾凌驾于儒家文化之上,是因为儒家文化具有其他文化难以比拟的包容性。 C新文化运动“打倒孔家店”的口号、郭沫若的“凤凰涅槃”说,证明当时社会产生了新的文化需求。 D所有跨文化电影中,武侠电影是中国独有的电影类型,最能反映中华民族的性格、意识形态和精神。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儒、释、道三种思想的外在象征均供奉于一殿、一庭、一山之中”表明:外来的佛教文化已中国化。 B跨文化现象,可能使本土文化在全球化进程中失语或者边缘化,也可能促进本土文化的丰富与发展。 C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具备经济、科技优

9、势的国家文化,在跨文化交流融合中,往往更具备输出优势。 D卧虎藏龙在海外取得较高的票房成绩,表明:传播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需要用好武侠元素。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没有涉及跨文化现象的是(3分) A.电影长城 B.神话“夸父追日” C六祖坛经 D戴望舒雨巷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跨文化武侠电影”下一个简要定义。(4分)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6分)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睡在麦田里的父亲郭光明 父亲这一觉儿,一睡就是二十多年。直到现在,也没醒。而且,再也不会醒来。但父亲睡觉的这块麦田,却一直鲜活在我的心间。 每年秋天,稻谷有序撤离,麻

10、雀在稻茬间紧张觅食。父亲总是早早起床,模着黑,趿拉着破胶鞋,给我家的老黄牛拌好草料,再撒上一把黑豆,卷上一根又粗又硬的旱烟卷,一边吸着,一边瞅着老牛吧嗒吧嗒地吃个肚儿圆。母亲抱怨说,黑灯瞎火的,咋能看见耕?父亲是不作理会的,执意犁翻深深浅浅的稻茬,好像要让疲倦的稻田晒晒太阳。稻田晒到了半干,父亲却没有摸黑儿套牛,而是等到天亮。我不只一次看到,父亲弓着身,一手扬着牛鞭,一手拽着缰绳,站在铁齿朝下的木耙上,驱赶那头老黄牛,将海浪般起伏的田垄耙碎。我发现,父亲甩起的鞭子,声音很响、很亮、也很脆,但响在田野、脆在半空,没有一次打在牛背上。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适宜。这句农谚,合辙押韵,像首诗,丰

11、满而凝重,是父亲告诉我的。但我记到了现在,虽然我不种麦已有好多年,但父亲起埂、条垄、耧种的影子,有些像摄影家镜头里的庄稼汉。田埂笔直,麦垄方正。寒霜如期而至时,变成麦田的稻田,像绿透了的春天,幸福地平躺着,懒洋洋地晒着太阳。麦苗用了一个冬天、一个春天、半年夏天来生长,父亲跟着麦苗的脚步,弓身除草,弓身施肥,弓身呵护每一棵麦苗的拔节打苞和抽穗。东南角的那棵柳树,粗大的树干,布满皱纹,像父亲的额头。这棵柳树,是父亲种下的。没有柳树之前,麦田是盐碱地,是荒草滩,不长一棵麦。那年冬天的一个中午,母亲“忽悠”我:你是个小男子汉,愿不愿意帮大人做点事?我上了母亲的“当”。我挎着母亲递给我的篮子,按母亲指给

12、我的方向给父亲送饭,却不知走了多远,才隐约望见,一头牛影儿,一个人形儿,一个在前,一个在后,一个伸长了脖子,一个佝偻着身子,弓步推着铧犁,像朱仙镇的那组耕牛图木版画,许久才见他们动上一动,像睡着了一般。午时的阳光,撩拨着沧桑的烟尘,漫漶苦涩的味道。太阳底下,父亲一边吃,一边用粗糙的跟老树皮没什么两样的手,擦一擦脸上的汗水。他的裤脚和胶鞋上沾满了黄土。牛的浑身,也是湿漉漉的,鼻孔和嘴巴,同父亲的一样,像是冒着烟;而柳条篮子里的瓦罐,装着母亲熬出的粥,早已温凉不沾,冒出的热气,不及父亲脸上的汗珠。而且,父亲的汗珠,不但有热度,更有力度,摔在地上,像他干涸的嘴唇,丝丝的声响,洇湿一片白花花的盐碱。那

13、年,我不到八岁。盐碱怕汗,父亲说的。他说汗流多了,盐碱自然就没了。这么多年,父亲的汗水像着了法力,淌到春天,麦苗绿得透明;淌到夏天,稻谷娉婷袅娜;而稻花弥散、稻香缭绕时,父亲的汗水淌进了麦田,压低了碱,洗去了盐,却没有削减父亲变了形的十指骨节的疼痛,洗白父亲黝黑的脸。弯月不锈,锈了的是岁月。麦子收获了一茬,父亲老去了一年。父亲老去了一年,麦子又收获了一茬。周而复始,父亲像麦子的时令,白露耕地,秋分播种,立冬要给麦子浇灌过冬水。过了年,一开春,父亲不是给麦子浇返青水,就是给麦子施拔节肥,总之,父亲忙不得闲,而他的腰,弯得更像一把弓。又一年,布谷鸟拖着长长的颤音,俯视这片麦田,但“咕咕咕”地叫了半

14、天,也没看到那把磨得如明月般的镰刀,更没看到“弓”一样的身影,只看到柳树的旁边,隆起了一堆孤寂的土包,慈眉善目的,似是向布谷鸟招手,又像为骄阳下炸响的麦粒送行。这是一座坟茔,但不是我家的祖坟,却埋藏了父亲的憧憬。母亲说,这块麦子地,是你爹的生命,既然他累了,就让他在这歇歇吧。说这话时,蓄在母亲眼睛里的悲恸泪水,哀痛不堪地涌出,顺着她粗糙的脸颊,吧嗒吧嗒地掉到了麦田里,而麦穗黄澄澄、金灿灿的,压弯了麦秆,像父亲的腰。那年的冬天,雪下得有点旺,合了父亲的心意。他常说,冬天雪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馍馍睡。就像他是雪中的一棵麦。但是,父亲不能再说话了。而且,永远也不会再说。然而,父亲给我描绘出一个美妙的世

15、界,尽管那个美妙的世界里,都是些草芥的事物,却蕴藏着奇妙的生命密码,在我心中生长出了淳朴、善良和憨厚!今年的清明节,我又来到这块麦田。麦苗依旧绿色,柳丝依旧金黄,依旧散发着泥土的芳香。父亲的墓碑前,一束牙白的菊花,安静地绽放着,映衬着墓碑黑色的光,显得菊花的瓣更加淡雅,鹅黄的花蕊更加精彩。微风拂过,花叶微微点头,仿佛,通了灵性。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题中“睡”内涵丰富,指父亲在麦田里昼夜劳作,对这片土地眷恋深沉,也指父亲最后埋葬在这块土地里。 B“东南角的那棵柳树,粗大的枝干,布满皱纹,像父亲的额头”,这句对柳树的描写,既是对父亲形象的刻画,也是为引出下文关于麦田由来的交代。 C作者给在盐碱地开荒的父亲送午饭,“不知走了多远”,可能因当时年幼记忆模糊,但主要是借此突出父亲开荒之难与劳作之辛。 D“像朱仙镇的那组耕牛图木版画,许久才见他们动上一动,像睡着了一般”,该处描写是为了表现烈日下劳动者的疲惫。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让疲倦的稻田晒晒太阳”,“疲倦”修饰稻田,比拟修辞,土地供养了一季作物,肥力疲倦;可是 “疲倦”的劳作者却没有止息。 B“撩拨着沧桑的烟尘,漫漶苦涩的味道”,阳光本无味道,也无从撩拨,但浸透了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