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解析版内蒙古鄂尔多斯市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48654691 上传时间:2020-10-21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467.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解析版内蒙古鄂尔多斯市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精编解析版内蒙古鄂尔多斯市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精编解析版内蒙古鄂尔多斯市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精编解析版内蒙古鄂尔多斯市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精编解析版内蒙古鄂尔多斯市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解析版内蒙古鄂尔多斯市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解析版内蒙古鄂尔多斯市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内蒙古鄂尔多斯市 2020 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题,每题题,每题 1 分,共分,共 25 分)(共分)(共 25 题;共题;共 25 分)分) 1.秦实现统一后,在地方上建立了郡县制,郡县长官由朝廷直接任免。这说明秦朝( ) A. 实行了中央集权制度 B. 发展地方经济 C. 建立了各自为政的地方政权 D. 推行分封制度 2.“无有张骞通异域,安有佳种自西来。”诗中描述的历史现象的意义是( ) A. 开始对西域的行政管辖 B. 实现了与大月氏的联合 C. 开辟了“丝绸之路” D. 密切与匈奴的友好关系

2、3.据记载,文成公主入藏时,携带的嫁妆有释迦佛像、珍宝、经典、金鞍玉辔、绸帛、种子、营造与工技 著作、医学论著等。丰富的嫁妆说明唐朝( ) A. 社会风气兼容并包 B. 民族交融成为主流 C. 经济文化的繁荣 D. 开元盛世成就辉煌 4.蒙古族的史学巨著蒙古秘史对 12 世纪的蒙古草原有这样的描述:“天空在旋转,都落在征战,老百 姓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结束这一局面的历史事件是( ) A. 铁木真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B. 忽必烈建立元朝 C. 元灭南宋,统一全国 D. 蒙古灭西夏和金 5.阅读下图,这一时期棉花等进口货物税率(关税)的变化是由于清朝( ) A. 积极推进对外贸易 B. 自然经济逐

3、渐开始走向解体 C. 手工业水平的落后 D. 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 6.圆明园被誉为“万园之园”“理想与艺术的典范”。它被西方列强毁灭于(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下图中,中国民院资本主义增长最快阶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与西方列强签订辛丑条约 B. 帝国主义国家忙于“一战” C. 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限制 D. “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8.武汉有“首义之城”的美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重镇。民主革命时期发生在武汉的重大事件有( ) 诞生了近代钢铁工业 辛亥革命 “八七会议” 国民党组织会战抵抗日军 A. B. C. D.

4、9.1902 年清政府有学堂 35787 所,1906 年猛增到 59117 所。近代学堂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 民主观念深入人心 B. 废除了科举制 C. 民族危机日益加重 D. 传统思想盛行 10.“扩大会(议)最后作了下列的决定:(一)毛泽东同志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四)取消三人 团(博古、李德、周恩来) ,仍由最高军事首长朱周(朱德、周恩来) 为军事指挥者。”材料中的“扩大会( 议)”在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地位是( ) A. 推动了中国革命开始转危为安 B. 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权 C. 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D. 开始形成“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11

5、.时空观念是历史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图是小明设计的年代尺,他学习的主题是( ) A. 正面战场战史 B. 红军作战史 C. 敌后战场战史 D. 国共合作史 12.诗歌和图片可以生动形象地反映历史。下列图片与对应诗句描述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列,应该是( )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雄赳赳, 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双十协定应运生,中华人民主浮沉。” “红船一叶 破迷蒙,辟地开天气若虹。” A. B. C. D. 13.“塔斯社莫斯科三十日电:一九四七年后半年的特点,就是中国内战战线上情势已根本改观。”材料中开 始实现“根本改观”的军事行动是( ) A. 转战陕北 B. 淮海战役

6、 C. 挺进大别山 D. 平津战役 14.一个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大 批英雄模范人物。下列人物及评价不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 A. 焦裕禄“党的好干部” B. 王进喜“铁人” C. 雷锋“解放军好战士” D. 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 15.历史在曲折中前进“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给我们的主要教训是( ) A. 一切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 要尊重客观规律 C. 一切要以人民利益为中心 D. 要健全民主和法制 16.“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中国企业先后有三次创业的高潮,分别是 1984 年、1992 年和 2001 年。 下

7、列史实与催生第二次创业高潮有直接关联的是( ) A. 海南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的设立 B. 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 D. 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17.古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下列与古印度文明有关且提出“众生平等”的是( ) A. 佛教 B. 伊斯兰教 C. 种姓制度 D. 汉谟拉比法典 18.下图是意大利艺术家达芬奇创作的肖像画,该画作体现的是( ) 蒙娜丽莎 A. 现实主义 B. 人文主义 C. 浪漫主义 D. 蒙昧主义 19.大西洋曾经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但是在 1500 年左右,它变为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大西 洋从“栅栏”变为“桥梁”的意义在

8、于( ) A. 造船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B. “罗盘”导航技术传到欧洲 C. 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 D. 世界开始从孤立走向整体 20.英国权利法案 规定“不经议会批准,国王既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 美国 1787 年宪法规定“国会可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被总统否决的法律”。上述条文所体现的共同目的是( ) A. 建立联邦制国家 B. 确立“三权分立”原则 C. 防范个人专制 D. 实现君主“统而不治” 21.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下表处应填写( ) 史实史论 成立法兰西第一帝国捍卫资产阶级利益,成为资产阶级“皇帝” 以法律形式整理法国大革命以来的立法成果 对外战争既打

9、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也损害了被侵略人民的利益 A. 人权宣言 B. 拿破仑法典 C. 1791 年宪法 D. 三级会议 22.列宁指出:“这本书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巨著,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 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这本书是( ) A. 共产党宣言 B. 资本论 C.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 独立宣言 23.1872 年,日本参考西方各国的学制,对教育制度进行全面改革,企图通过发展教育来保证国民对国家 的忠诚,又能使日本成为一个近代化国家。这反映了明治维新的措施是( ) A. 文明开化 B. 废藩置县 C. 全盘西化 D. 殖产兴业 24.1942 年初,英

10、美盟军在东南亚作战受阻。为此,中国组建远征军入缅作战,有力地配合了英美盟军的 行动,并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这一国际合作是由于( ) A. 珍珠港事件 B. 盟军实施诺曼底登陆 C. 波茨坦会议 D. 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25.小明通过网络搜索到“雅尔塔会议”“1945 年 10 月”“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等关键词。他想要了解的国际 组织的标识是( ) A. B. C. D. 二、材料题(本大题共三题,二、材料题(本大题共三题,26 题题 12 分,分,27 题题 11 分,分,28 题题 12 分,共分,共 35 分)(共分)(共 3 题; 共 题; 共 35 分)分) 26.世界近现代史上,

11、人类社会先后经历了三次全球性的科技革命,人们的生产、生活和世界的面貌发生了 深刻的变化。 材料一 (这场革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一幅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它在不过三代人的时间里,改变了 整个英格兰的面貌;从家庭手工业过渡到大工厂生产,从手工劳动过渡到机器劳动,从乡村社会过渡到都 市化社会,从经验社会向科学技术社会过渡。 这两个国家(美国和德国)发展以电力等为中心的工业技术,使它们的工业生产突飞猛进。到 1914 年 ,在世界制造业产量当中美国占 51.8%,德国占 21.3%。英国由 1870 年的第一位下降到第三位,1895 年美 国的机器已经大量向英国出口,而且在技术上也超过了英国。

12、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为阻断疫情向校园蔓延,教育部要求 2020 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并提出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在线学习,实 现“停课不停学”。 (1) 材料一中,“这场革命”指的是哪一事件?“这场革命”的政治前提和催生的生产组织形式是什么?欧洲 文明的发祥地是古代的哪个国家?雅典城邦在哪位人物主政时期,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2)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次工业革命中的动力机器分别是什么?、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这次工业革命将资本主义推进到什么新的 历史阶段?列举一项美国在此期间的重要发明。 (4)材料二反映的科技革命标志着人类开始进入

13、什么时代? (5)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科技与社会”为主题谈一谈你的认识。 27.“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思想。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民族谋复兴,为人 民谋幸福。 材料一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 材料二 材料三 1976 年,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的粮食产量为 35000 斤, 人均口粮 318 斤, 人均分配收入 32 元 ; 到 1979 年,粮食产量 132300 斤,人均口粮 1150 斤,人均分配收入 200 多元。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体现了儒家学派的什么思想?这种思想的核心是什么?汉武帝推崇儒家 思想的主要目的和造成的深远影响是什么?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汉武帝还在政治上采取了什么措施?(5 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 1 文件所规定的土地政策是什么?这一政策在当时起了什么作 用?图 2 和图 3 分别反映了哪种土地所有制形式?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小岗村农民收入的增加与哪项政策有关?当时实现农民致富和农 村现代化的新路是什么? 28.中国近现代史是一部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复兴史。 材料一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