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金榜学案精练精析:课时作业(二) 第1章 第2节化学研究些什么(沪教版九年级上)

上传人:二少****畔 文档编号:148651203 上传时间:2020-10-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金榜学案精练精析:课时作业(二) 第1章 第2节化学研究些什么(沪教版九年级上)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中化学金榜学案精练精析:课时作业(二) 第1章 第2节化学研究些什么(沪教版九年级上)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初中化学金榜学案精练精析:课时作业(二) 第1章 第2节化学研究些什么(沪教版九年级上)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金榜学案精练精析:课时作业(二) 第1章 第2节化学研究些什么(沪教版九年级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金榜学案精练精析:课时作业(二) 第1章 第2节化学研究些什么(沪教版九年级上)(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课时作业(二)化学研究些什么(30分钟4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混合物,后者是纯净物的是()A.盐水食醋B.海水二氧化碳C.液氧人呼出气体D.氮气水蒸气2.(2011扬州中考)下列能量转化过程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电热器取暖B.天然气燃烧C.水力发电D.太阳能供热3.下列描述中,能说明纸张燃烧是化学变化的是()A.发光、放热B.产生黄色火焰C.生成水和二氧化碳D.纸张的面积变小4.(2012滨州中考改编

2、)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被授予以色列科学家丹尼尔谢赫曼,以表彰他在发现准晶体方面所作出的突出贡献。准晶体可能具有下列性质,其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密度低B.耐磨损C.导电性差D.不可燃5.下列各组物质中必须利用化学性质的不同才能区别的是()A.水和澄清的石灰水B.铁和铁锈C.铁和铝D.酒精和食醋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25分)6.(4分)有以下几种物质:氧气食醋五氧化二磷纯牛奶氧化汞新鲜的空气(1)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2)氧气和空气中的氧气化学性质(填“相同”或“不相同”);(3)请选出一种混合物并分析其中的成分 ;(4)请再举出生活中常见的两种混合物 。7.(3分)设计实验鉴

3、别下列物质(操作、现象、结论):(1)水和酒精利用物理性质鉴别: ;利用化学性质鉴别: 。(2)氧气和二氧化碳利用化学性质鉴别: 。8.(9分)取一块木炭做如下实验:(1)观察木炭的颜色、状态;(2)另取一块体积相仿的煤块,比较它们的质量,可知木炭比煤块质量小;(3)点燃木炭并检验生成了二氧化碳;(4)将木炭粉碎;(5)将木炭放入水中,木炭漂在水面上。来源:上述各项中发生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填序号),理由是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填序号),理由是 ;由此可知,木炭的物理性质有 ;木炭的化学性质有 。来源:9.(9分)(探究创新)某科学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得知镁可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可在氮

4、气中燃烧生成氮化镁,于是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验证。来源:步骤1:用盛水的水槽、无底的废广口瓶、燃烧匙、蒸发皿、橡皮塞等装配成如图所示的装置。另准备一个有一根铜丝穿过的橡皮塞,铜丝末端固定一根镁条。步骤2:引燃燃烧匙中足量的红磷,塞好橡皮塞。待充分冷却,观察到广口瓶内水面上升的体积约占原瓶内水面上方空间的1/5左右。步骤3:往水槽中加水使广口瓶内外水面相平。点燃镁条,更换橡皮塞,镁条在广口瓶内继续燃烧,发出红光,放出热量。待冷却后广口瓶内水位继续上升。(1)步骤2的目的是 。(2)在步骤3“待冷却后广口瓶内水位继续上升”是由于瓶内气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气压。来源:(3)拓展应用

5、通过该实验可知,(填“能”或“不能”)用镁条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若使用镁条,则测得结果(填“偏大”或“偏小”);由此实验可知,选取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可燃物应具有的性质为 。答案解析1.【解析】选B。A中盐水和食醋均属于混合物;B中海水属于混合物,二氧化碳属于纯净物;C中液氧属于纯净物,人呼出气体属于混合物;D中氮气和水蒸气均属于纯净物。2.【解析】选B。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电热器取暖、水力发电、太阳能供热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天然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生成了新物质,是化学变化,故选B。3.【解析】选C。化学变化的特征是生

6、成了新物质,变化中伴随的现象不能作为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故选C。4.【解析】选D。本题考查对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区别,解答本题需明确物质的性质是否需要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为化学性质。密度、耐磨性、导电性都不需要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为物理性质;不可燃需要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D。5.【解析】选A。铁和铁锈的颜色不同,铁和铝的硬度和密度不同;酒精和食醋的气味不同,而颜色、硬度、密度和气味属于物理性质;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与水作用时无明显现象,据此现象可对水和澄清石灰水进行区别,而该性质属于石灰水的化学性质。来源:6.【解析】纯净物只由一种

7、物质组成,可以用专门的化学符号表示,如氧气、五氧化二磷、氧化汞;食醋中含水、醋酸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纯牛奶中含有水、蛋白质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混合物中各成分性质互不影响;空气无论新鲜与否一定是混合物。答案:(1)(2)相同(3)新鲜的空气,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答案合理即可)(4)澄清石灰水、大理石(或海水等)7.【解析】根据物质不同的性质进行鉴别。(1)酒精和水的气味不同,酒精具有可燃性而水没有;(2)氧气有助燃性,而二氧化碳没有。答案:(1)分别取样品闻气味,有酒香气味的是酒精,没有气味的是水分别将样品点燃,能燃烧的是酒精,不能燃烧的是水(2)将燃着的木条伸入样品中,燃烧更旺的是氧气

8、,熄灭的是二氧化碳8.【解析】(4)中将木炭粉碎,只是木炭的形状发生改变,属物理变化;(3)中木炭燃烧生成了新物质二氧化碳,属化学变化;经实验(2)可知木炭的密度比煤小;经实验(5)可知木炭的密度比水小,且不溶于水,这些性质属物理性质;由实验(3)可知木炭在空气中能被点燃,即可燃性为木炭的化学性质。答案:(4)只是木炭的形状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3)木炭燃烧生成新物质二氧化碳黑色的固体、密度比煤和水都小、不溶于水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9.【解析】步骤2燃烧匙中有足量的红磷,红磷燃烧消耗了瓶内的氧气,剩余气体主要是氮气;点燃的镁条可在氮气中燃烧,由于瓶内氮气被消耗,故冷却后广口瓶内气压降低,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槽内的水进入广口瓶;由于镁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同时发生反应,会使测得的结果偏大,故选用的可燃物只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答案:(1)除去广口瓶内空气中的氧气(2)小于(3)不能偏大只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