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水县涟西中学简史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4859426 上传时间:2017-11-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0.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涟水县涟西中学简史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涟水县涟西中学简史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涟水县涟西中学简史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涟水县涟西中学简史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涟水县涟西中学简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涟水县涟西中学简史(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涟水县涟西(南)中学校史简介峥嵘岁月(1928-1952)涟西中学的前身为 1928 年由民主人士创办的茂公中学,校址在梁岔镇沟南村(现梁岔镇士流村)。淮水汤汤,皂角累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校园内的一棵皂角树上就曾拴过粟裕大将的战马(此棵皂角树现列为淮安市二级文物重点保护对象),著名教育家朱一苇曾任学校校长,在艰苦卓绝的年代里,一批有志青年把梨园大地当课堂,读书宣传革命,革命创造生活。他们积极响应战斗号令,坚定地奔向救国救亡的战场。学校曾先后用名:淮涟中学、涟水中学、淮海一中、涟水中学沟南分校,1952年 9 月,涟 水中学沟南分校改为涟西中学。莘莘学子为校争光、为国争光,涟西中学培

2、养了一大批国家栋梁人才。涟西成为“ 农家子弟成才的摇篮” 。风雨历程(1953-1977)文革前,戴占元、姜兰桥、潘成功等先后任 涟西校长,学校着力校园建设,开挖护校沟,建起大礼堂,校舍由北向南扩建,班级人数不断增多,此时名师云集,教学成效显著,图书馆和实验室也具有相当的规模。1966 年,初一招收了四个班级的新生,刚发了录取通知书,文化大革命开始,这一级学生直到两年后的 1969 年秋天才得以到学校报到上课。文革中,学校图书室、实验室被砸,凳子、桌子被烧,学校经历了一场浩劫。这一期间,军代表、工人阶级、 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姜兰桥、潘成功、王 师牧等学校领导人和教师中的所谓“地富反右坏 ”被游

3、街批判。文革后期,朱士久、郑恩露、戴洪俊先后任校长,1969 年下半年初、高中皆以“ 连”为编制单位,高中编为一、二连,初中编为三、四、五、六连,在校生 400人。学校贯彻 五七指示,学工学农学军,学生到沟南、街东、张楼等地参加生产劳动。背语录 ,学唱革命歌曲, 陈东昇老师组织 学生编排样板戏,分赴梁岔、成集、前进、高沟和 涟水演出。这一时期知名教师有郝明树、周井、沈良石、陈克家、王哲真、高朝贵、王登程、秦方波、袁洪恩、张庆 生、左 鹤池、边亚南、孙万清、吴庆明、唐宝珠、巴密华等。学制为两年,学生入学以推荐为主,学生春季毕业。文化课程大量减少,教学时常受到政治风浪的冲击,耽误了一代青少年的成长

4、。粉碎“四人帮 ”以后,学校出台了一些应对教育教学的措施。重点南迁(1978-1981)1978-1980 年戴洪俊、程树春先后任涟西党支部 书记。校领导班子有何平、王恒泰、李尊福、孙智春、郭东如、王登程、 张金富、万井楼。1979 年戴洪俊、王恒泰、李尊福调出涟西,程树春接任党支部书记,孙智春任副校长。1981 年张成文任党支部书记。1978 年涟西被认定为淮阴地区重点中学。1979 年 7 月起,何平同志根据县文教局指示,负责学校重点南迁。高一年级四个重点班随即搬迁至原梁岔农中旧- 2 -址,是时涟西有两处校址:一处为梁岔镇沟南村(现在的士流村),称作涟西北校,占地 156 亩。11 个班

5、级,700 名学生。一 处为梁岔镇东南首 300 米农中旧址,称作涟西南校(重点校),占地 203 亩,18 个班级,学生 1100 人。虽说校址两处,但同一校印,同一支部,同一团委。涟西南校重点校创建初期,办学条件比较艰苦,校舍简陋,为解决师生用水问题,建起了一座水塔。全校师生热情奔放,苦教苦学,1980 年高考朱九成、徐幼平、谢军 、左昌富、何洪明、朱春芹、卢立 东、 张成华、王济奎等榜上有名。1981年毕业班班主任为纪兆州、戴庆友。高考再上新台阶,左扬松、刘素香、李超、王苏、刘广军 、盛中 华等 19 人跨入高校大门。张成文同志任党支部书记时,领导班子廉洁奉公,书记一间宿舍还兼做学校广播

6、室。扬帆远航(1982-1984)1982 年张成文书记借调县招办工作,何平同志由教导主任被提拔为副校长、校长, 1984 年 3 月何平校长调县文教局,张金富副校长主持学校工作。1982-1984 年郭东如、冯春贤先后任北校校长 。1982-1984 年是涟西高考喜获丰收的时期,82 年有 78 名同学考入高等学校,毕业班班主任有戴庆友、纪兆州、沈达元、谷士祥、李国富;83 年有 66 名同学考入进入高等学府;84 年有 164 人金榜题名,付出艰辛劳动的班主任有李国富、徐永祥、张明 贤、王 兰会、余春池。1982 年涟西北校高中部终止。稳步前进(1984-1989)1984 年 9 月-1

7、989 年 8 月,潘俊担任南校校 长。1985-1988 年郑如松、陈士春、冯春贤先后任北校校 长。南校在校生 1200 人,教职工 110 人;北校在校生 700 人,教职工 47 人。这一时期,南校张金富副校长主抓业务,教导处支耀忠、纪兆州两位主任教学教研一肩挑。高考年年有惊喜,1985 年 133 人、1986 年 106 人、1987 年 74 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1986 年潘昌峰同学考入北京大学。成绩背后,浸透着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的心血。发展壮大(1989.9-2000.9)1989.9-1992.7 年曾兆亮同志出任涟西南校校长。1989 年-1991 年,余春池任北校校长。冯

8、春贤 任书记。1991-1996 年姜东风任北校校长,余春池任书记 。是时南校初中两轨、高中四轨,在校生 1300 人;北校 900 人。1984 年南校承担县田径运动会。是时老完中改造拉开序幕。盖校舍、建围墙,铺设水泥路。三年苦干, 涟西大有改观。 这一 时期学校办学思想、教育理念的探索有了一定的方向。形成了良好的校风、学风、班风。高考在县同类学校领先。1992-1996 年张建文同志担任南校校长。92 年下半年,南校初中由二轨改为四轨,高中扩为六轨,在校生 1838 人,教- 3 -职工 211 人。北校在校生 400 人,教职工 47 人。南校教风、学风浓厚,高考在市同类学校领先。199

9、5 年 6 月“淮阴师范 专科学校教育实习基地” 在涟西揭牌。为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学校校办厂上马,左扬华同志任校办厂厂长。1996-2000 年王恒林同志任南校校长,吴洪军 同志任书记。1996-1998 年曾兆平任涟西北校校长。1998-2000 年梁中平任北校校长。南校在校生 2000 人,北校在校生 600 人。南校坚持“三个面向 ”,以“ 两个创建”(创市德育先进校、创市重点中学)为主攻方向,积 极改善办学条件,铺设了 800 米水泥路,盖起了可供千人就餐的简易餐厅,新建两个水泥球场,投资 10 万元重新改造了 9 间实验室、18 间宿舍、24间教室,投 资 2 万元在主干道上安装了路

10、灯,投资 10 万元购买了 18 台投影仪、两台一体化印刷机。1996 年学校大胆启用年轻干部,施跃平、何军、郑大年、王敏慧等年轻教师迅速成长起来。1998 年高考历史、语文、化学、数学全县校平第二,高考连续 16 次蝉联市县农村中学之首。挑战自我(2000-2007)2000 年,唐平华同志出任南校校长。2001-2005 年,陈海龙、周成荣、周培 跃先后在北校任校 长。南校在校生 2331 人,教职工 144 人,其中高级教师 9 人、中级教师 46 人。北校在校生 200 人。2000 年 4 月南校晋升为淮安市重点中学,并顺利通过淮安市示范初中评估验收。2004 年学校高中部由淮安市重

11、点中学转为“二星级” 高中,2005 年跨入省示范初中行列,2007 年通过市优秀学校验收。由于教育城的兴起,涟西教师出现“孔雀东南飞 ”,学校 办 学遇到了很大的挑战。学校兴建了三幢教学楼计 4436 平方米,修建围墙 500 米,添置学生电脑 140 台,购置图书 8200 册。2005 年,薛同树同志出任涟西南校校长,这一年上半年,朱从军书记主持学校工作。2005-2006 年刘志训、厉海棠担任北校校长。2006 年 10 月涟西北校撤并到南校。是时南校在校生 2100 人,教职工 143 人,2006 年高一招生 420 人,2007 年高一招生 450 人。学校大手笔规划,新建二层学

12、生大餐厅,建筑面积 1860 平方米,有座位 1500 张。大智慧谋划,提出两年调整、三年盘活做强、五年重现辉煌的办学目标,引进 22 名本科大学生充实教师队伍,主动和涟中“ 联姻”,送 10 名同学到涟中“ 开小灶” ,着手艺术生培养,走涟西特色之路。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实行初一至高三六个级部的管理模式,学校呈现出向上的态势。这一时期,南校成为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西部教育顾问。特色兴校(2007-2012)2007 年 9 月至 2009 年 8 月韩大勇担任涟西(南)中学校长。- 4 -2007 年县政府对学校领导班子进行调整,校长 1 人,副校长 4 人。在校生 2000 余人

13、,高中学生 1204 人,教职工 147 人。08 年高一招生 545 人,09 年高一招生 425 人。2008 年新建一幢女生宿舍楼 978 平方米,全校校舍面积达 4821 平方米,住校生 1200 余人。在县政府和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全校上下一心,负重拼搏,精细严实,规范管理,特色构建,高考成绩喜人,学校受到县委县政府贺信嘉奖及市教育局表彰。2009 年魏玉金同志担任涟西(南)中学校长。学校通过二星级高中复审工作。全校学生 2052 人,高中 25 个班,1270 人,高一 8 个班、高二 10 个班、高三 7 个班。教职工 152 人。学校占地 134781 平方米,建筑面积 173

14、17 平方米,配有音乐室 2 口、美术室 3 口、理化生实验室 8 口、电脑 125 台, 设有信息技术测试点。图书 6.8 万册。学校精心打造的“阳光体育 ”成为涟西靓丽的 风景。艺术统考三年三大步。2010 年 9 月孙明权同志出任涟西中学校长。在校学生 1600 人,初一至初三各 4 个班,高一 3 个班、高二 7 个班、高三 9个班。教职 工 163 人。2010 年 9 月新调进本科大学生 11 人。“大张旗鼓抓 质量,全力以赴抓教学 ”成为涟西教育教学工作的主旋律。朱敬明、王国干等一批教师受到艺术班学生尊崇。枯木逢春(2012.8-现在)2012 年 8 月颜廷华同志出任涟西中学校长。全校共 20 个班,在校学生 667 人,初一、初二各 3 个班,初三 4 个班,高二7 个班,高三 3 个班。教职工 146 人。学校把“每天 进步一点点 ”作为校训,整 顿校风、学风,打造全新的“四、五、六” 课堂模式,营造绿色文化校园。政府投入 1500 万元兴建综合楼、宿舍楼、300 米塑胶跑道,学校在推进现代化教育的进程中,确立初中校片区校地位,成集、余圩并入涟西年报数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