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初中数学“学优生”的受挫心理剖析及矫正策略的思考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4858206 上传时间:2017-11-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0.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镇初中数学“学优生”的受挫心理剖析及矫正策略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乡镇初中数学“学优生”的受挫心理剖析及矫正策略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乡镇初中数学“学优生”的受挫心理剖析及矫正策略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乡镇初中数学“学优生”的受挫心理剖析及矫正策略的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乡镇初中数学“学优生”的受挫心理剖析及矫正策略的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乡镇初中数学“学优生”的受挫心理剖析及矫正策略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镇初中数学“学优生”的受挫心理剖析及矫正策略的思考(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乡镇初中数学“学优生”的受挫心理剖析及矫正策略的思考新河中学 赵 远 223656摘要:“优生”指品学兼优的学生。然而,在“应试教育 ”的影响下,人们认的只是考试分数,在不少教师和家长眼中,所 谓“优生” 指的是学习成绩拔尖的学生。对学生的评价往往以分数论高低,强化了“学”的分量,无形中削弱了“品” 在“优生” 成长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少“优生”在“分数至上” 的情境中成长,逐渐产生心理偏差和行为缺陷。然而,这些偏差和缺陷,往往被老 师忽 视。对于这些存在思想偏差和行为缺陷的“ 优生” ,如不及时教育转化,将会对他们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影响。我们应当通过分析“优生”心理偏差和行为缺陷,选

2、择恰当的教育策略,培养他们成为德才兼备的优秀学生。关键词:优生 不良心里 教育策略 一、 “优生”的不良心理及行为特点 “优生”一般具有两重性:一方面,他们的行为习惯、学习成绩以及各种能力比一般学生好;另一方面,他们除了仍然存在着一般学生在这个年龄容易出现的毛病外,也存在着他们作为老师的“好学生” 、家长的“好孩子”所特有的一些毛病。(一)完美心理:自我要求高,追求完美 学优生非常重视学习,将分数、名次高低看得很重,通常认为只要学习好,成绩优,其它的都无关紧要。他们对自己要求高,认为“要做最好的自己”或“要做就做最好” 。虽然已经很优秀,但还是不满意,总感觉“做得还不够好”或“可以做得更好”

3、,即便一场不重要的考试,他们也会“全力以赴” ,因此他们的期望值也不断提- 2 -高,个人常常会感到很有压力。(二)自私心理:自我中心,关注他人的热情不够 学优生学习好,成绩优秀,一直处于学校和家庭关怀的中心,比“普通学生”得到更多的关心和爱护,久而久之,容易以自我为中心,一切为自己着想,只关心自己的学习和成绩,不愿帮助他人、不愿与人分享成功的经验。他们偏爱独立学习,崇尚个人奋斗,对他人、集体的事也毫不关心,遇事也经常是“单打独斗” 、 “孤军作战” ,不乐意与他人合作。 (三)虚荣心理:嫉妒心强,过于自负 教师的偏爱、同学的羡慕长期的荣誉感和优越感极容易转变成虚荣心,使学优生形成“光环依赖”

4、 ,主要表现在:喜欢别人表扬,经不起批评;自命不凡,总觉得自己比别人强;时时处处想表现自己,渴望得到周围人的赞赏和关注;小心眼、爱面子,看到他人比自己强,就感到不舒服,久而久之,容易形成自负、自大等消极心理。 (四)争胜心理:不能正确认识竞争与合作学优生通常有很强的竞争意识和成功欲望,他们争胜心强,处处争强好胜,事事想赶超他人,不能容忍别人超过自己。他们对同学间的正常竞争存在认识偏差,认为竞争的结果非胜即败,通常缺乏友好竞争、实现双赢的理念和心态。他们通常密切关注周围同学的学习并存“戒心” ,但不轻易与同学交流真实思想,缺乏合作学习、共同进步的良好心态。 - 3 -五)成就焦虑带来的失落心理

5、在“光环”的笼罩下,学优生通常有较高的成就焦虑:总想着要超过别人,或者担心被别人超过;尽管非常努力,但又担心考不好,担心发生令人害怕的事情,对失败恐惧和焦虑。 “想赢怕输”的心理重压,使学优生变得异常脆弱,偶然失误或老师的批评便一蹶不振,郁郁寡欢,进而怀疑自己,产生失落心理。(六)患得患失的矛盾心理学优生很少与他人分享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乐趣。他们有成就,但很少或不敢有成就感:既想“炫耀”自己的成绩,但又担心别人的议论,更担心“骄傲使人落后” ,怕万一考砸了,被大家嘲笑;既想与同学交往,但又不愿投入时间和精力,更担心会遭到拒绝;既想尽情地放松自己,却又担心会影响学习,所以学优生常给人以谦虚和谨慎

6、的感觉。以上几点,只是就一般“优生”的共性而言,不一定每个“优生”全都如此。 “优生”中存在的一些不良心理现象,如果任其发展,极易发展成为心理疾病,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学习成绩下降。二、 “优生”的教育策略1引导“优生”走出自我“优生”的学业成绩往往名列前茅,经常受到表扬,成为其他学生学习的榜样。久而久之,有的“优生”表现出骄傲自大情绪,甚至对教师评头论足,给任课教师出“难题” 。小王在初一期中考成绩排在全校第一,初二时出现上课讲小话、搞小动作等现象,抱怨- 4 -这个老师的声音不好听,那个老师的课太枯燥,取得成绩归功于自己聪明。针对他争强好胜的心理,我安排他给全班同学讲解数学解题技巧,在备课、

7、讲课的过程中体会老师的辛苦,以及同学们的长处。帮助这些学生克服自傲心理,一是要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取得的优异成绩的原因,认识到老师和同学对自己学习进步的重要作用;二是对他们的评价要注意分寸,在充分肯定优点的同时,及时指出其不足之处;三是要对这些学生适时调整目标,如在课堂上选一些高难度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在试卷讲评时介绍其他同学更好的解题方法,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不足,逐步养成虚心学习、共同进步的良好心态。2培养“优生”人际交往 有部分“优生”为了保持在班级中的考试名次,或明或暗地对同学封锁复习资料,对其他同学的请教表现出厌烦的情绪。有的“优生”对班级组织的各种活动漠不关心,有的甚至对家长和老师的关

8、心也非常冷漠。小张各科成绩都不错,但他很少在班里与同学交流,担心自己买的资料和问的问题被其他同学知道,平时见到老师也低头而过,不主动打招呼。我在肯定他勤学的同时,也指出有的问题是某些同学也可以解决的,与同学交流不仅可以共同进步,还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在班会课上,我给学生们讲我上学时给老师打水的经历;讲老师给学生送药的故事;讲为什么“信其道”必须“亲其师”的道理。我还做了个不成文的规定:必须主动向老师打招呼,同学之间不要吝惜“你好” “谢谢” “对不起”等文明用语。- 5 -让他们意识到人际交往是一种艺术,应该学会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体会到拥有“人气”是一件开心的事;凭借与他人和谐的关系,才能更

9、好地成就自己。3促进“优生”自我完善有一部分“优生”以“自我”为中心,对什么都不屑一顾,稍有不如意就使小性子,甚至在课堂上顶撞老师,更有甚者,以不做作业、不读书相威胁。小李就是这样的学生,课堂上经常讲小话,有时还起哄,作业有时不完成。但期考成绩不错,有的科目还得了满分,为此他更加得意。对这样的“优生” ,我的解决办法,一是单刀直入,指出他的错误行为,问他使性子的理由是什么;二是引导他设身处地,学会怎样处理问题;三是立足长远,指出他的这种行为会给别人造成什么影响,会给自己将来的人生带来什么后果。通过推心置腹的耐心引导,让他反思悔过,承认错误,并表态保证,逐步改掉任性狭隘的不良习惯。在管理班级时,

10、老师对“优生”和普通学生要一视同仁,切不可让“优生”产生偏激狭隘的优越感。 4提高“优生”心理素质个别“优生”像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生活上、学习上稍遇到一点困难或挫折就神情沮丧。小吴刚入学时英语、数学成绩突出,初一年级第一学期各科期考成绩处在全班前列,老师都非常看好她。到了第二学期,小吴因上课经常看课外书,期末考试退步了十几名;近期还发现她很沉默,上课经常思想开小差,各科成绩明显退步。我知道,她的自信心动摇了。我把正在上体育课刚- 6 -跑步停下来的她叫到操场边,揽着她的肩膀告诉她:“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越往高处走优势就越少,这才形成了竞争。比如跑步,你一个人跑,肯定不如别人追着你跑

11、得快。有竞争才能进步,有竞争成果才有含金量 ,好多人想追你呢,你慢下来,他们就更容易超过你了!”针对这类虚荣心较强、心理脆弱的学生,老师和家长要密切配合,选用适当的方式,在适当的场合,进行适度的批评,淡化他们的虚荣心与优越感,培植一个平和的心态。但是,和这类“优生”交谈时,语气要和蔼,措辞要有分寸,既不伤他们的自尊心,又使他们明白教师的良苦用心,从而正确看待自己的优点与不足,放下思想包袱,胸怀坦荡面对学习生活。5教育“优生”良性竞争 有的“优生”怕别人取得好成绩超过自己,听到老师表扬别人心里就不舒服,看到别人比自己进步快就冷嘲热讽,这种嫉妒心理使得他们变得心胸狭窄,情感脆弱,性格孤僻,也会影响

12、他们智力的发展。为防止和克服学生妒忌心理的产生,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当着全班学生的面,指出这种不良现象,以不点名的方式纠正这种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二是在主题班会课时,找一些刊载有团结协作、共同奋斗事迹的书报读给大家听,引导他们意识到个人的优异成绩离不开班集体的支持与协作,班集体的优秀才是真正的优秀,让大家明确竞争目的,提高竞争的思想境界。三是评价“优生”要注意公正性,在平时谈话或阶段性总结时,在辩证地分析学业成绩的同时,指出其在某一方面与其他同学的差距,让“优- 7 -生”看到各自的优缺点,注意取长补短。6激发“优生”发展潜能 教育家李镇西常对他的学生说:“本来可以得 100 分,却只得

13、了 99 分;本来可以考上名牌大学,却只考上了普通院校;本来可以成就一番辉煌的事业,却只是找到了一个谋生的饭碗造成这种种遗憾的原因当然很多,但其中重要的原因则是本人不具有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勇气、毅力和能力。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千万不要自己埋没了自己!”我们不能只看到“优生”与其他学生比相对优秀,而应该更多地关注他们与自身相比相对进步。我们应该因材施教,立足于“优生”自身的发展潜力,引导“优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人生目标,真正做到“志存高远” ,不断地超越自我,获得更大的发展。参考文献: 1马学果. 学优生的消极心理剖析及其疏导对策J 现代教育科学, 2008(10) 23-24。2刘芳.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M. 北京: 中国和平出版社,2008(7)。3 廖丽华. 学优生的心理缺陷问题不容忽视J 广西教育学院学 报。 4刘惊铎 体验,道德教育的主体,教育研究, 2007,(5)。5 叶积德. 学优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J 青海教育, 2006,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