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绿色》说课稿ppt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8533426 上传时间:2020-10-20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1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迎接绿色》说课稿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迎接绿色》说课稿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迎接绿色》说课稿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迎接绿色》说课稿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迎接绿色》说课稿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迎接绿色》说课稿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迎接绿色》说课稿ppt课件(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迎接绿色第二课时 说课设计 马昌营小学 韩春生,一、说教材,1,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语文课标中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 “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我在讲读课文时,以“绿色”为主线,以“迎接绿色,向往绿色”为核心,贯穿于教学的始终。抓住文章重点内容 人们是怎样爱护这株野生丝瓜的及作者生活环境的描写,感受人们对绿色的向往和珍惜,从而突破难点感受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一、说教材,1,单元地位及承载任务,迎接绿色是北京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这一单元共有4篇课文,都是描写动、植物的,所以教学这一单元,要使学生感受在现代

2、生活中,人们对绿色的向往和珍惜,懂得热爱、保护动物,从小树立环保意识。同时,继续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能够提出不懂的问题。,一、说教材,主要内容,迎接绿色是一篇精读课文。文章以楼房为背景,以一株丝瓜为主线,讲述了平时不大来往的邻居,因为这株野生的丝瓜而加强了联系,表现了现代城市生活中的人们对绿色的向往和珍惜,表达出对生活的热爱。全文寓情于景,整篇文章让人们在一株丝瓜的引导下,很自然地抒发情感。,一、说教材,3,表达特点,本篇课文语言朴实精美,情感细腻真实。 1、借景抒情。课文借一株野生丝瓜的描写,表达了人们对丝瓜的无微不至的关爱,从而让我们体会到了人们对于绿色的渴望和

3、向往。 2、衬托作用。 文中的2、3、4自然段写了作者周围的环境,让学生体会环境描写在文中起的作用。,二、学情分析,这篇课文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学生或多或少都有农村生活的经历,对丝瓜及其生长过程也比较了解。但是对于丝瓜给人们带来的生活乐趣与和谐的邻里关系不容易领会。 因为他们感受不到城市生活中人与人交往的距离,感受不到生活的压抑。对于“一株野生的丝瓜”所引起的人们行为表现的变化,学生较难理解与感悟。因此,教学中要努力把孩子带进文章的情境中,深刻理解现代城市生活中的人们对绿色的向往,对和谐生活的向往。在学习中要给孩子提供相关资料,让学生有所体验,有所感受。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绿色的可爱,

4、人们是怎样爱护它,珍惜它的,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三、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1、理解内容,了解人们是怎样爱护这株野生的丝瓜的,感受人们对绿色的向往和珍惜,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2、能联系课文的内容理解句子的意思。 3、体会第2、3、4自然段的衬托作用。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目标,三、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内容,了解人们是怎样爱护这株野生的丝瓜的,感受人们对绿色的向往和珍惜,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三、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学难点,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这道自然的风景,这道人间的风景,给生活增添了乐趣,使这里充满了生机”的意思。,四、说教法与学法,教 法,本课我以“绿色”为线索,

5、以“迎接绿色,向往绿色”为核心,,“以感受绿色的美好导入感受绿色的美丽感受人们怎样爱护绿色的感受无绿色和有绿色生活的变化”为思路。,四、说教法与学法,教 法,1.抓重点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以读代讲,读中感悟。,四、说教法与学法,学 法,“自主、合作、探究” 读、思、划、写、议,教学时,我积极、灵活、大胆地使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掌握语文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同时,注重全面素质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在注重语言基本功训练的同时,让学生掌握学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五、说教学手段,教师的准备:我结合教学设计自制教学课件;运用白板软件辅助教学,并熟知本课相关的背景资料。 学生

6、的准备:课前布置学生预习,借助工具书独立掌握本课生字、新词,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熟读课文;和住楼房的同学或老师了解居住情况。,六、说教学过程,同学们,我们平时都说迎接什么? 今天我们说迎接绿色,在这里绿色指的是什么?(丝瓜) 那这是一株怎样的丝瓜呢? 引出第一自然段。(其实只是株丝瓜,野生的。)学生读。 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丝瓜的平淡无奇,丝瓜的普通,很不起眼儿。) 你从哪感受到的? (把“其实”“只是”加点的句子出示出来)让学生感受到是这样一株普通的很不起眼的丝瓜给我们带来的绿色。,环节1 激情导入,感受绿色(4分钟),方式: 师生对话 作用: 消除紧张感 激发阅读兴趣,六、说

7、教学过程,1. 出示自学提示:默读课文,思考我和邻居怎样爱护这株丝瓜的?围绕这个问题,学生自主思考、批画然后小组内合作学习交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书,边读边想边画边思考,同时简单做一些批注。这既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又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实效。,环节2 整体感知,质疑引探(25分钟),六、说教学过程,1.感受人们对丝瓜的爱护,我把重点放在重点词语的分析上和学生朗读。出示相应语句,让学生体会重点词语,从而体会人们对丝瓜的爱护。抓住重点词语,适当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引导学生在朗读和咀嚼语言文字的实践中,积累语言,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在学生比较和推敲语

8、言文字的实践中,体悟文章语言的精妙及字里行间蕴含的人文美。,环节3 细读课文,感受理解。(10分钟),解决 教学重点,六、说教学过程,2. 感受丝瓜的美丽可爱。出示课文的第五自然段和第八自然段。从颜色美、动态美、形态美、味儿美几方面,让学生从读中感受丝瓜的美丽与可爱。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中,不仅体会到了绿色带给人们的美,而且也领悟到了作者运用语言文字的精当与生动,学到了表达方法,积累了语言,升华了情感。,环节3 细读课文,感受理解。(10分钟),六、说教学过程,3. 感受绿色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 返回到课文的第2、3、4自然段,体会在文中的衬托作用。思考人们为什么这么热情地迎接绿色?

9、(人们需要绿色,向往绿色) 这些是对周围环境的描写,如果不写着几个自然段行不行?为什么? 生活在井一般的环境中,过着井底之蛙的生活,人们多么渴望绿色,多么渴望自然,所以人们看到这蓬蓬勃勃的丝瓜,这样的关爱它,这样热情地迎接它。,环节3 细读课文,感受理解。(10分钟),六、说教学过程,设计意图:写出我们的生活环境,更衬托出人们对绿色的向往,对绿色的渴望。进一步拉近学生与文本的关系,使学生进入到文本之中,理解这些住在“钢筋水泥包围”之中的人对绿色生命的渴望,对和谐生活的向往。深入感受到人们需要绿色渴望绿色的心情。,环节3 细读课文,感受理解。(10分钟),六、说教学过程,4.理解自然的风景和人间

10、的风景含义。这株丝瓜改变了人们怎样的生活呢? (出示句子)“这道自然的风景,这道人间的风景,给生活增添了乐趣,使这里充满了生机。” 这道自然的风景指什么?(这株丝瓜生机勃勃的景象)这道人间的风景指什么?(使邻居之间关系和谐融洽,这是一道很美的人间风景,人们关爱这株丝瓜热情地迎接它,这也是一道很美的人间风景) 正是这株野生的丝瓜,在人们照顾下长大开花,也正是因为这株丝瓜,使这些平日里不大来往的邻居,加强了联系,关系融洽了。邻居之间生活很快乐,人们也更加的热爱生活!使我们的生活充满了生机。,六、说教学过程,回到文章的题目:迎接绿色,重新理解课题,你觉得这个题目包含了作者什么样的希望呢? (迎接绿色

11、环境,倡导丰富多彩的生活,和睦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沟通) (设计意图:文章是一个整体,引导学生读文后再来品味课题,使学生在纵,横联系中深刻解读文本,升华情感。)知道作者为什么要以“迎接绿色”为题;再次强调文章要表达的强烈愿望,调动学生的情感。进而领悟到了人们“迎接绿色”的真正含义,感受到了人们对绿色的向往和珍惜,对和谐,美好的追求。,环节4 反顾课题,升华认识(5分钟),直接对话 升华情感,六、说教学过程,面对这道自然的风景,面对这道人间的风景,你想说什么?把你想说的写下来。 (设计意图:读写的结合,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使学生在读写结合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环境的向往,从而实现思想教育和学习语言的有机结合。),环节4 拓展延伸随堂小练笔(5分钟),直接对话 升华情感,六、说教学过程,17、迎接绿色 自然风景 人间风景 藤 罩 花 搭 叶 留 样子 伸 钓 (板书设计意图:让学生能一目了然的看出自然风景和人间风景指什么,有助于学生对重点句子和本课难点的理解 ,对于学生背诵重点段也有一定的帮助。),环节5 板书设计,简明扼要 清晰直观 理清脉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