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教案第四单元山乡牧童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8492145 上传时间:2020-10-20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3.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教案第四单元山乡牧童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人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教案第四单元山乡牧童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人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教案第四单元山乡牧童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教案第四单元山乡牧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教案第四单元山乡牧童(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 9 第四单元 xx 牧童 教学要求 一.单元总要求 这是以 牧童为中心的主题单元,通过欣赏、演唱不同形式、不同体裁、不 同地区的音乐作品,感受了解音乐所表现的不同意境;了解我国著名音乐作曲 家贺绿汀生平秩事及他的相关作品,丰富学生的文化视野。 通过唱歌、欣赏和个表演等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音乐传达给人们的 不同情绪,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二.具体要求 1.鼓励学生体验、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引导学生用真挚自然的歌声表现歌 曲。 2.继续进行二声部合唱的训练。 3.通过学唱歌曲牧童和欣赏童声合唱山童,感受和唱歌曲带给人的 美妙和声以及不同国家的音乐风格。 4.欣赏牧童短

2、笛,掌握作品的曲式结构,理解作品所表现得意境。 5.了解我国著名音乐作曲家贺绿汀生平秩事及他的相关作品。 教学准备 1.教具:有关音乐、歌曲的范唱带。 2.录像资料:有关我国著名音乐作曲家贺绿汀的资料和其它录音作品。 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二声部歌曲。通过学习歌曲牧童,加强二声部的训练,使学生具有二 声部演唱的能力。培养合作意识,因用歌声表现歌曲描绘得意境。 2 / 9 2.用运自主学习的方式,了解我国著名作曲家贺绿汀生平秩事及他的相关作 品。 二.教学难点: 学习二声部歌曲牧童。 教学课时 五课时 教材分析 1.牧童 牧童是一首斯洛伐克民歌,旋律流畅,节奏轻快,加上简单和谐的二

3、声部合唱把小牧童在美丽牧场欢快放牧的情景展示在人们眼前。歌曲结构规 整,分为四个乐句,一、二、四乐句节奏完全相同,演唱起来十分轻松;第三 乐句连续运用切分节奏使音乐富有动感,整首歌曲充满活力。 2.牧童短笛 贺绿汀( 1903-1999),我国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代表作品有游击 队歌、春天里、摇篮曲、森吉德玛等脍炙人口的歌曲。 牧童短笛是一首短小、精致的钢琴小品。全曲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 部分用对位手法写成,左右两手各演奏一个声部。音调纯朴、清雅,意境恬 静,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第二部分的情绪与第一部分形成鲜明的对照。此处 节奏较快,音调活泼、跳跃,好像笛子在吹奏,又好像牧童在田野中追逐嬉

4、 戏。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再现,音调稍稍作了装饰变化,情绪显得十分安 谧,使乐曲更加充满着诗情画意。 3.xx 合唱山童 这是一首采用西南地区风格音调谱写成的童声合唱曲,歌唱曲调生动活 泼,作曲家在音乐中采用诸多滑音、倚音、变音,构成了作品特有的风格。歌 3 / 9 曲以我的视角,歌唱了色彩斑斓的大自然和富有生机的世界。旋律欢快、节奏 自由,情绪活泼。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牧童。 教学目标 这是一节以声乐教学为主的综合课。通过学习,让学生正确掌握歌曲的旋 律、节奏,培养学生演唱二声部合唱的能力。感受切分音节奏,并在教师的指 导下,把这种节奏所表达的快乐情绪用歌声表达出来。 教学过程 一

5、、音乐游戏。 1.听音模唱。教师弹奏单音,学生用u 模唱音高。 2.和声练习。教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竞赛。教师演唱一个音,学生演唱这个 音的上方三度音 (例如,教师唱 1,学生演唱 3;教师演唱 2,学生演唱 4)。 二、感情导入。 1.谈话。 2.欣赏牧童乐曲。 3.提问:这首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三、学习歌曲 1.旋律记忆 再听音乐。提问:你觉得乐曲可以分成几句?你能够记住并哼唱那句? 2.视唱歌谱 4 / 9 以小组为单位 ,学习歌谱。 视唱高声部旋律。 提问:你觉得乐曲描写了什么样的情景? 3.突破节奏难点:你觉得歌曲的那一句最富有跳跃感? 4.介绍曲名。 5.学唱二声部旋律。 A.再

6、完整地 xx。提问: B.教师出示二声部旋律,视唱二声部旋律。 C.完整演唱歌曲旋律。 6.视唱歌词。 四、总结。 五、作业 寻找 xx的相关材料。 六、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继续学习歌曲牧童。2.欣赏歌曲山童。 教学目标 继续学习歌曲牧童,在教师的指导下,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 生创造性的表现歌曲。欣赏歌曲山童,了解、感受中外不同风格的同一题 材和体裁的艺术作品。 5 / 9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分组汇报 xx 的相关材料。 斯洛伐克位于欧洲心脏地带,是东、西、北欧和巴尔干文化的交汇处。斯 洛伐克不仅有着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遗迹,还有丰富的民间文化和艺 术,民歌、民

7、乐、民间服饰和舞蹈、抒情的和表现热烈的诗歌,绚丽多彩,因 地而异。 斯洛伐克的民歌常常是以四小节为单位的旋律,据对称构造。和声以三和 弦为主,具舞蹈性。 三.演唱歌曲:学生运用已掌握的音乐既能填唱歌曲。 教师对较难得地方进行指导。 四.用不同形式演唱歌曲。 1.提问:歌曲运用了哪两种形式的不同的效果? 2.选用不同的速度演唱歌曲,引导学生展开积极的想象。 3.用较快的速度、明亮的音色,表现早晨牧童高高兴兴地去放牧;用稍慢 的速度,宽厚的音色,描写傍晚夕阳西下的牧童牵着牛回家。 五.欣赏牧童的不同演唱形式。 教师应指导学生在欣赏不同形式的演奏中,体验音乐带来的不同感受,已 达到丰富情感体验,扩大

8、音乐视野的目的。 六.欣赏歌曲山童。 1.初步感受体验中外歌曲的不同风格。 2.这是一首中国作品,它是一首描写山里孩子的歌。提问:这首歌曲的情绪 怎样?它和牧童在演唱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6 / 9 七.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活动:创编 xx的歌谣。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采集生活中的声音,结合音乐作品中对其地描述,积极发挥学生 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自己创编山林的歌谣。 教学过程 一.播放歌曲山童。 二.导入:歌曲中描写了那些林间的声音? 三.展示学生自己收集的声音。 四.多声部节奏:将学生收集的声音,转成节奏模仿,再改为二声部、三声 部等。 如: xx:哗哗哗哗马蹄:嗒嗒嗒嗒 小草:

9、习习嗦嗦小鸟:叽喳叽喳 xx:哗哗哗哗 小鸟:叽喳叽喳 小草:习习嗦嗦 五.旋律写作练习 1.歌曲中是怎样描述这些声音的?再听歌曲山童。 2.以小组为单位,选一种形象创编旋律。 7 / 9 要求:选用书上给定的节奏型,在旋律写作上只用do re mi sol la 3.小组展示。 4.根据学生情况,将学生创作的单声部旋律,组合二声部旋律。 六.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牧童短笛感受乐曲不同段落的情绪,了解乐曲的结构;联想 乐曲的情景,发展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播放歌曲牧童。 提问:歌曲的曲名?大家一起来唱一唱。 二.初听乐曲牧童

10、短笛。 提问:乐曲可以分成几段?几段的速度有什么不同? 三.分段欣赏:仔细体会各乐段的情绪,并机异地一段的主旋律。 1.第一乐段:乐曲的速度、情绪是怎样的?你联想到了什么? 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 出示第一段的主旋律,并在教室的伴奏下哼唱主旋律。 2.第二乐段:乐曲的速度发生什么变化?情绪是怎样的?你联想到什么?请 你用线条表现音乐旋律的特点。 8 / 9 (快速、旋律跳跃、节奏欢快、情绪热烈) 3.第三乐段:听一听,这一段与前面的那一段相似?有什么不同?(与第一 段相似,音多了,节奏密集) 四.完成书上的练习。 五.完整欣赏:请学生谈一谈自己对这部作品的感受?

11、六.引导学生运用诗歌、绘画、律动等方式表现作品。 以小组为单位,发挥各组优势,选择一项进行活动。 七.课后反思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 活动:音乐家贺绿汀 教学目标 了解我国著名音乐家贺绿汀生平,聆听他的主要代表作品。通过小组学 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如学会搜索、整理、处理资料的能力。在本节 课活动中继续进行小组竞赛活动,要求全员参与,在小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合 作精神和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播放乐曲牧童短笛。 提问:这首乐曲的曲名?它的作者是谁? 二.介绍作曲家贺绿汀。 1.请研究这个专题的小组汇报学习情况。 2.请其他同学补充。 9 / 9 3.教师将学生的学习进行概括性总结。 三.

12、贺绿汀的主要代表作品。 1.请研究这个专题小组的同学汇报学习情况。 2.请其他同学补充。 3.教师将学生的学习进行概括性总结。 四.贺绿汀的主要作品。 1.请研究这个专题小组的同学汇报学习情况。 2.欣赏游击队歌。愉快、活泼的军队进行曲节奏,表现出游击队员英 勇、顽强、机智、乐观的精神风貌;间接明朗、铿锵有力的歌词,描绘出游击 队员英勇善战、神出鬼没、机智灵活、朝气蓬勃的鲜明生动形象。 3.欣赏森吉德玛。根据内蒙古民歌改编的一首具有浓烈民族风格的乐器 作品。 4.欣赏肯春泥。采用了湖南花鼓调的调式,吸取了民间歌曲中劳动号子 的因素,风格清新,旋律动听,使它当之无愧的成为我国早期无伴奏合唱曲中 的经典曲目之一。 5.欣赏嘉陵江上。反映东北人民思念沦陷的家乡。大胆借鉴西洋歌剧咏 叙调的创作手法,并与中国语言的韵律、节奏相结合,去得了很好的效果,成 为几十年来歌唱家的保留曲目。 五.你还知道牧童短笛其他演唱形式吗? 六.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