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新课标通用)专题综合检测:专题十四古今中外科技与文艺的发展Word版含解析修订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148492112 上传时间:2020-10-20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156.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新课标通用)专题综合检测:专题十四古今中外科技与文艺的发展Word版含解析修订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新课标通用)专题综合检测:专题十四古今中外科技与文艺的发展Word版含解析修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新课标通用)专题综合检测:专题十四古今中外科技与文艺的发展Word版含解析修订(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综合检测 (十四 )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 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9 广东百校联考 )尚书载:“臣下不匡,其刑墨。”礼记载: “史定墨扬火以作龟,致其墨。”物原载:“周宣王时的史始墨书于丝 绸。”这些记载表明 () A古代制墨技术高超 B墨的用途较为单一 C我国用墨历史久远 D周代书写材料广泛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 “刑墨 ”“ 史定墨 扬火以作龟 ,致其墨 ”“ 墨书于丝 绸”等信息可知涉及墨的用途,故可知我国用墨历史久远 ,C 项正确 。材料涉及墨 的用途广泛 ,并非是古代制墨技术高超 ,排除 A、B

2、 两项;材料中只有物原涉 及周宣王用墨书于丝绸 ,没有涉及周代书写材料广泛,排除 D 项。 2(2018 江苏沭阳期中 )“使原料多样化,还能化旧利废,取材方便,提高了 植物纤维的质量,便于普遍推广,成为书写的不可或缺的材料。”这种工艺带来 的变革 () A造出中国最早的纸张 B便利科学文化传播与推广 C为兴办太学创造条件 D奠定雕版印刷的技术基础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 ,东汉时期 ,蔡伦改进造纸术 ,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 革命,它便于携带 ,取材广泛 ,推动了中国 、阿拉伯 、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文化 发展,便利了科学文化的传播与推广,故 B 项正确 。材料反映的蔡伦改进造纸术, 而西汉时

3、已经出现纸 ,故 A 项错误;汉武帝时期兴办太学,而东汉时期 ,蔡伦改 进造纸术 ,故 C 项错误;隋唐之际 ,中国出现了雕版印刷术 ,且材料强调的是书 写,并不是书籍的印刷 ,故 D 项错误 。 3(2019 重庆巴蜀中学月考 )战国时期成书的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有 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公元前104 年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定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并用于农业生产。二十四节气的出现说明了() A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世界 B中国古代科技体系的成熟 C中国古代历法实用性强 D官府垄断古代历法的制定 答案C 解析从材料中 “公元前 104

4、年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定于历 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并用于农业生产”的信息 ,可以说明中国古代 历法服务于农业 ,实用性强 ,故 C 项正确 。材料仅仅介绍的是节气历法,不能推 导出古代科技领先世界和科技体系成熟,故排除 A、B 两项;“官府垄断古代历法 的制定 ”材料无法说明 ,排除 D 项。 4(2019 河北邢台月考 )英国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大 量引用出自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明朝末期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宋应星 的天工开物中的内容。这些著作被引用说明() A东西方的科技特点趋于一致 B科学发展需要开放精神 C中国科技推动了世界近代化 D中国科技领先于西方

5、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 “物种起源一书中大量引用出自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 术 、明朝末期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的内容”可知西 方科技吸收先进的中国科技,故中国科技推动了世界近代化,C 项正确 。A 项说法 错误,错在“趋于一致 ”,中国科技的特点是经验性的总结,而西方近代科技注 重实验 ,排除;材料没有涉及科学发展需要开放精神的信息,而是强调中国科技 推动了世界近代化 ,排除 B 项;材料只是体现西方科技吸收中国的先进科技,没 有存在中国和西方科技的比较,故不是中国科技领先于西方,排除 D 项。 5(2018 山东淄博一中期中 )根据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内涵表,判断下列四 个选项

6、属于“史料实证”的是() 核心素养内涵 唯物史观 要通过唯物史观对所认识的史事全面客观进行 考察 时空观念 要将所认识的史事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 考察 史料实证 要依据可靠的史料作为证据对史事进行推理和 论证 历史解释 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一种对过去事情的 解释 家国情怀 任何历史阐释都蕴含着一定的价值判断和人文 情怀 A北宋时期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B四大发明是古代中国对人类文化进程的重大贡献 C 金史中提到“火炮”,说明当时人们已将火药应用于战争 D指南针传入西方,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答案C 解析史料实证就是根据可靠的史料作为论据对史事进行推理和论证,只有 金史

7、是史料 ,“说明当时人们已将火药应用于战争”是根据可靠的史料作为 论据对史事进行推理和论证,故 C 项属于 “史料实证 ”。A、B、D 三项都是陈述 客观史实 ,没有根据历史资料推理和论证,不属于 “史料实证 ”,排除。 6(2018 福建永春一中期中 ) 项目甲骨文金文 时间盘庚迁殷至纣辛亡国殷商晚年至战国之末 识别字数一千多一两千 用途占卜 颂扬功烈庆赏,多有子孙永垂后 世之意 内容 农业、畜牧、货币、交通、家族 宗法、战争、国家起源、阶级关 系、土地制度等 祀典、赐命、征伐、契约、铭刻, 结尾常见“其子子孙孙永宝用” 等语 篇幅每篇一、二字到一百多字数十字到几百字 上表为有关甲骨文与金文

8、的比较。据此可知() A甲骨文是记述商王朝兴亡的史书 B金文的造字方法来源于甲骨文 C商朝的史料只有金文和甲骨文 D金文作为载体是有历史意识的 答案D 解析甲骨文只有一千多识别字数,并不是记述商王朝兴亡的史书,故 A 项 错误;材料内容并不能说明金文的造字方法来源于甲骨文,故 B 项错误; “商朝 的史料只有金文和甲骨文 ”说法过于绝对 ,故 C 项错误;金文主要 “颂扬功烈庆 赏,多有子孙永垂后世之意 ”,作为载体是有历史意识的,故 D 项正确 。 7 (2018 重庆一中期末 )南朝画家张僧繇善画佛道人物,右图是其作品(梁令瓒临 摹),画面凹凸,有立体感,画中人物“奇形异貌、殊方夷夏,皆参

9、其妙”。这反 映了当时 () A南方农业经济的发展状况 B以形写神的理论开始形成 C中外宗教、艺术交流融汇 D儒家的正统地位受到冲击 答案C 解析从材料 “南朝”“善画佛道人物 ”体现中外宗教 、艺术交流融汇 ,故 C 项正确 。材料未涉及农业经济发展问题,也不能直接体现儒家正统地位受冲击, 故 A、D 两项排除 。材料中不能体现以形写神,并且以形写神的理论由东晋顾恺 之始创 ,故 B 项错误 。 8(2019 河南滑县联考 )初唐诗坛有传世作品的作家约三百多人,如果选一代 表诗人的话,应首推唐太宗李世民, 全唐诗收有唐太宗诗作88 篇。唐太宗创 作的诗作 () A有利于唐朝文学繁荣B促进了科

10、举制的完善 C推动了盛世局面出现D推动帝王文学的形成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科举制考诗赋是在唐玄宗时期,故 B 项错误;盛 世局面出现是在唐玄宗时期,故 C 项错误; “帝王文学 ”魏晋时期就已经出现 , 故 D 项错误 。唐太宗创作的诗作起到了示范作用,有利于唐朝文学繁荣 ,故 A 项 正确。 9(2019 湖北仙桃期中 )在中国戏曲中,昆曲被称为雅乐正声,明万历年间更 是被视为“官腔”。随着乾隆末年四大徽班进京,京剧的形成终结了长期以来的 “花雅之争”,以昆曲为代表的“雅部”衰落了下去。清中叶以后昆曲没落的主 要原因是 () A市民阶层发展的必然 B统治阶层旨趣的变化 C民众文化

11、水平的下降 D社会等级观念的弱化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 ,市民阶层壮大 ,昆曲不适应人 们的文化需求 ,所以清中叶以后日趋衰落 ,故 A 项正确; B、D 两项不符合史实 , 排除; C 项不是主要原因 ,排除。 10(2019 广东茂名联考 )1949 年,中国高校学习文、法、商、教育等文科的 学生占 331%;到 1953 年,文科学生的比例降为149%;经过 1956 年前后的 进一步调整,这一比例下降为9%;1962年,这一比例最低,仅为68%。这一变 化说明当时 () A国民经济计划影响教育布局 B新中国教育仿照苏联的模式 C管理人才较多,科技人才缺乏 D改

12、变了近代重文轻理的现象 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 ,随着时间的推进 ,文、法、商、教育等文科专业在高 校招生所占比例逐年降低,结合所学可知 ,这是受到了中国工业化的影响,需要 大量的理工科人才 ,因此这体现了国民经济计划影响教育布局,故 A 项正确 。B 项错误 ,这种变化是受到国家需要的影响,与苏联模式无关; C 项错误 ,依据材料 可知,此时期学习理工科的学生占到较大比重,文科学生不能等同于管理人才, 不能得出此时管理人才较多,科技人才缺乏; D 项错误 ,依据材料可知 ,1949年, 中国高校学习文科的学生占331%,这说明 1949 年之前 ,中国高校中学习理科 的人数就超过了学习文科

13、的人数,这表明重文轻理的现象不是建国后得到改变的。 11(2019 河南洛阳期中 )新中国成立前,由于为数众多的旧产婆采用落后的 接生办法,造成了严重的产妇和婴儿死亡问题。1955 年,中国农村通过训练和改 造旧产婆,实行新的接生法,使儿童的成活率明显提高。这说明当时() A优生节育已经成为国家战略 B农村妇女乐于接受新生事物 C科学扫盲推动社会改造深入 D党和政府工作重心仍在农村 答案C 解析优生节育成为国家战略是在新时期,故 A 项错误;材料只反映了新的 接生法 ,不能得出农村妇女乐于接受新生事物,故 B 项错误;根据材料 “采用落 后的接生办法 ,造成了严重的产妇和婴儿死亡问题”“实行新

14、的接生法 ,儿童的 成活率明显提高 ”可得出科学扫盲推动社会改造深入,故 C 项正确;七届二中全 会后,党和政府工作重心由农村向城市转移,故 D 项错误 。 12(2018 陕西城固期中 )1979 年历史研究连续发表了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文章若干篇,反响强烈:以姜铎为代表的甲方坚持洋务运动存在进步与反动的两 点论;以李时岳为代表的乙方则“高高举起洋务运动全面进步论的大旗”。当时 掀起这场大讨论的背景为 () A洋务运动促进近代教育的发展 B文化大革命“左”倾思想泛滥 C邓小平重新强调“双百”方针 D实行“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 答案C 解析根据时间 “1979 年”可知,这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 ,

15、对洋务运动的评 价存在不同观点 ,这属于历史研究问题的不同见解的争论,属于学术问题 ,体现 了“双百”方针的精神 ,背景应该是邓小平重新强调“双百”方针,故 C 项正确 。 洋务运动的时间是19世纪 6090年代,不是 1979 年掀起这场大讨论的背景,排 除 A 项;1976年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 ,B 项错误;1995 年提出 “科教兴国 ”的发 展战略 ,时间不符合题意 ,排除 D 项。 13(2019 安徽合肥调研 )1951 年,教育部曾宣布“五一劳动节”同时为“教 师节”,但执行的结果是教师节没有了。1985 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将每年的 9 月 10 日定为教师节。这一变化 ()

16、 A说明传统文化忽视教师地位 B推动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形成 C有助于形成重教的社会风气 D依据科教兴国的战略构想提出 答案C 解析1951 年,教育部曾宣布 “五一劳动节 ”同时为 “教师节 ”,1985年, 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将每年的9 月 10日定为教师节 ,说明国家对教育对教师的重 视,有助于形成重教的社会风气,故 C 项正确 。材料无法体现 “传统文化忽视教 师地位 ”,排除 A 项;材料只是反映教师节的问题,无法体现完整的国民教育体 系的形成 ,B 项错误; 1995年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 ,D 项时间不符合题意 ,排除。 14(2018 天津高考 )16 世纪,西班牙医生塞尔维特因解剖人体进行血液循环 研究,被宗教裁判所火刑处死。 而达尔文在 19世纪中期相继发表 物种起源 人 类的由来,虽遭教会激烈反对,但并未受到教会的人身迫害,其原因在于() A进化论已被人们普遍接受 B教会失去原有权威 C进化论被证明是科学理论 D教会实行宽容政策 答案B 解析由材料中的 “16 世纪”“19 世纪中期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随着文 艺复兴 、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以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