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简单运动-教案(北师大版)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4841865 上传时间:2017-11-0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质的简单运动-教案(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物质的简单运动-教案(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物质的简单运动-教案(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物质的简单运动-教案(北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物质的简单运动-教案(北师大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质的简单运动-教案(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质的简单运动-教案(北师大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课题 物质的简单运动 共 4 学时导学内容 本节内容 运动与静止课型 学时第 1 学时课程标准(内容)本节教科书从学生熟悉的“坐在行驶的列车上,树木风驰电掣般向后运动”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等运动现象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知识 与 能力(1)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2)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3)知道机械运动可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过程 与 方法(1)通过分析机械运动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视频让学生了解运动相对性在相关领域的运用。导学目标(三维)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求知

2、欲和探索自然现象的兴趣。(2)通过认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培养学生要从多个角度去分析问题。重点 机械运动概念,物体运动或静止的判断。导学重难点难点 参照物的概念及参照物的选择,运动静止相对性。导学设计意图本节课从学生的表演中提出问题:书动了吗?从而引起学生对书是运动还是静止的不同看法,在这种争议之下自然而然地引出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就是要研究如何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而要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就必须选择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再让学生利用各种事例学习如何利用参照物来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而后通过播放气球的上升和跳伞运动员的视频,使学生知道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最后通过学生的表演活动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

3、行总结。教具准备 多媒体图片、视频、教室中的物体导学设计过程教师导学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一、新课教学1.新课的引入组织同学查看视频和图片“小小竹筏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提问:竹筏在运动吗?青山呢?有人说青山没动,也有人说青山在走?这两种观点谁对谁错?还是都有道理?2.参照物 (1)组织学生思考上述问题,讨论得出自己的看法。小结:这两种说法都有道理。因为他们在研究青山的运动情况时,选定的作为标准的物体不同。教师小结:在描述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同一个物体是运 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定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3.机械运动(1)什么

4、是机械运动?运动是个多义词,物理学里讲的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人在台阶上行走时,人相对台阶位置变化; 水从山上流下,水相对山位置变化。物理学里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机械运动,通常简称为运动。来源:学.科.(2)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运动。提问并组织学生回答:举例说明我们周围的物体哪些是在做机械运动。对于回答中所举机械运动实例,教师要明确指出是哪个物体相对什么物体有位置的改变。组织同学思考并提问:生活中有哪些物体在做机械运动?思考视频中的情景,激起学习兴趣列举平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从其中领会机械运动的涵义答:比赛中的运动员、列车、人造卫星、银河系都在不停地做机械运动。问:铁

5、轨、地球上的树木、高山,我们教室中的课桌和椅子是运动的吗?来源:Zxxk.Com答:它们都在跟随地球自转,同时绕太阳公转,它们也在做机械运动。小结: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板书:1. 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板书: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2)出示图片,请同学们思考,说它是运动,所选什么物体为参照物;说它是静止,又是选的什么为参照物。学生回答:提问:请你解释法国飞行员能顺手抓住一颗子弹的道理。要求学生用相对静止的道

6、理予以解 释。教师指出:参照物可以任意选择,在研究 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常选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举例说明当所选的参照物不同时,物体的运动情况一般 不相同。例如列车中的乘客以地面为参照物是运动的,以车厢为参照物是静止的。三、课堂小结1. 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机械运动。2. 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参照物,要求能够用参照物解决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3.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知道参照物在机械运动中的重要性,在机械运动中逐步掌握参照物的选择方法,并会依据参照 物判断运动和静止情况在判断运动和静止过程中,明白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也即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理解相对

7、静止4. 掌握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的步骤。5. 知道怎样选择参照物。四、当堂检测1.下列各运动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 飞机升空B 人体细胞的新陈代谢C 同步卫星D 行驶的火车2.当载有卫星的火箭腾空而起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卫星是( ) ,以火箭为参照物,卫星是( )3.在新建的大型百货公司内有自动扶梯,当你站在开动着的自动扶梯上上楼时,说你是运动的,是以_为参照物的;说你是静止的,是以_为参照物。4. 2003 年 10 月 15 日, “神舟” 5 号飞船发射成功,中国第一航天人杨利伟在运动的飞船内相对哪一个参照物是静止的( )A.太阳 B.地球 C.月球 D.工作舱五、布置作业1、课本第

8、 61 页作业。对本次课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巩固学生思考,独立完成检测,老师抽点学生回答,了解学生课堂知识掌握情况课后反思大课题 物质的简单运动 共 4 学时导学内容 本节内容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课型 学时第 2 学时课程标准(内容)本节内容包含三个问题:一是学生实验:用停表测量时间;二是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落实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目标;三是使学生明确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概念速度,主要体现在知识与技能的教学目标中。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一系列活动学会定性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知识 与 能力(1)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的概念和公式。(2)知道速度的单 位会进行 ms、kmh 之间的单位换算。(3)知

9、道变速运动,知道变速运动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度的计算方法。过程 与 方法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现象的主要特征,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导学目标(三维) 情感态度 与 价值观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具有初步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 速度的物理意义、概念、公式和单位导学重难点难点 用速度公式进行计算导学设计 意图本节课通过观众和裁判对刘翔获得冠军的评判,知道了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两种,在此基础上提出:若运动的时间和路程均不相同呢?从而引入课题。然后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开展实验探究活动,最后得到速度的初步概念,再让学生通过计算速度,进一步加强学生对速度概念的理解。教

10、具准备 学生分组实验器材(小车、斜面、停表 、刻度尺)动画百米赛跑比较运动的快慢导学设计过程教师导学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一、提出问题1百米赛跑中怎样比较谁跑得快?2在未到达终点前怎样比较谁跑得快?二、设计方案教师提供两辆不同规格的玩具小汽车 A、 B,长木板、钟表、刻度尺等工具a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定性比较小车 A、 B 运动快慢的方案讨论的参考题目有:1如何定性比较两辆小车运动的快慢?可以有 哪些方法?2怎样保障两辆小车能做直线运动?b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定量比较小车 A、 B 运动快慢的方案讨论的参考题目有:1怎样测量两辆小车运动的不同距离?2怎样测量两辆小车运动的不同距离?3怎样记录小

11、车运动的时间?三、实验操作四、交流讨论教师讲 解: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需要用路程和时间两个物理量,把“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称为速度” 速度的计算公式是什么?单位又是什么?例题(课本课后作业 2)说明用物理公式解决问题的规范步骤学生讨论得出:来源:学*科*网 Z*X*X*K谁先到达谁跑的快(路程相同,时间短的快)谁跑在前头谁跑的快(时间相同,路程长的快)学生讨论出方案并设计记录表格方案:a比较两辆小车在相同时间内,哪辆行 驶的距离长,或让小车行驶相同的距离,看哪辆用的时间短b记录下两辆小车行驶的时间 t1、 t2,测量出它们行驶的相同距离 s,分别计算出 s/ t1、 s/ t2的比值

12、,比较它们的大 小;还可以记录下两辆小车在相同的时间 t内行驶的不同距离 s1和s2,分别计算出 s1/ t、 s2/ t 的比值,比较它们的大小 学生设计表格并小组讨论交流学生分组实验小组内和小组之间交流观察到的现象,讨论比较 A、 B 小车运动快慢的依据和条件;交流讨论得出的定性结论来源:Zxx学生分组实验:让玩具小车在直木板上 做快慢不变的直线运动,从某一时刻起,测量出跟时间相对应路程的一组数据: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描点法画出 st 时间图像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图像的物理意义:说明过原点的一条直线,代表车行驶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即 s/t 是个恒量学生分组实验、设计数据记录表格、描点连线画

13、 出图像课后反思大课题 物质的简单运动 共 4 学时导学内容 本节内容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课型 学时第 3 学时课程标准(内容)本节的重点是使学生通过大量的实例知道平均速度是运动物体的平均快慢程度,它与某一段时间或某一段路程相对应。对于瞬时速度,教科书通过事例介绍,只要求学生知道实际运动中的具体例子就可以了知识 与 能力知道用平均速度描述变速直线运动快慢初步了解平均速度是表示运动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或某一段路程内的平均快慢程度初步了解瞬时速度是表示运动物体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快慢程度过程 与 方法使学生体会做变速运动物体中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形成过程导学目标(三维) 情感态度 与 价值观通过平

14、均速度的学习养成物理知识与实际相联系的意识和习惯,在实际物理情景中体会物理过程、学习物理知识。重点 平均速度的物理意义导学重难点难点 公式V=S/T s=vt t=s/v的应用导学设计 意图本节课通过比较百米赛跑运动员和游泳运动员的快慢,引入本节课的学习,然后讨论建立对变速运动快慢的理解,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具体的例子来区别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在实例分析中,使学生会看列车时刻表,会利用列车时刻表计算列车的平均速度。教具准备 多媒体视频、图片、PPT导学设计过程教师导学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再现刘翔夺冠情景,提出问题情景 1:为了进一步提高刘翔的运动成绩,科研人员已经对刘翔夺冠过程进行了精细的研究

15、,描出了全过程的速度曲线情境 2: 下表是刘翔及某物体匀速运动的一些数据记录距离 (m)时间 ( s )速度 (m/s)匀速运动的物体 11012 秒91 8.52刘翔(2004 年) 110 12 秒91 8.52刘翔(2006 年) 110 12 秒888.54归纳总结:(在表格中填“相同”或“不同” )速度不同时刻不同时间段不同路程段匀速直线运动变速运动一、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1、平均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段路程内(或某一段时间内)的快慢程度。表达式: 21tsv意义:粗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将某一段路程内(或某一段时间内)物体的变速运动看成了匀速运动。2、瞬时速度: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时的速度。意义:精确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3、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表示下列每段距离的平均速度情景 1:(1)刘翔在跨不同栏的速度相同吗?(2)刘翔在 110 米的跨栏过程中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吗?情景 2:(3)物体在前 50 米的速度是 米/秒;在后 50 米的速度是 米/秒;在终点的速度是 米/秒。(4)刘翔在前 50 米的速度 8.52 米/秒吗?在后 50 米的速度是 8.52米/秒吗?在终点的速度是 8.52 米/秒吗? (5)根据以上信息总结变速运动物体的速度有什么特点?并填写下列表格nt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