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武胜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精品****大师 文档编号:148270380 上传时间:2020-10-17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7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武胜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四川省武胜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四川省武胜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四川省武胜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四川省武胜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武胜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武胜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武胜烈面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2小题,共44分)1. 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 2H2(g)O2(g)=2H2O(g) H483.6 kJ/molB. 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 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 含20.0g 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kJ的热量,则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NaOH(aq)HCl(aq)=NaCl(aq)H2O(l) H57.4 kJ/molD. 己知2C(s)2O2(g)=2CO2(g) H1,2C(s)O2(g)=2CO(g

2、) H2,则H1H2【答案】C【解析】【详解】A、燃烧是放热反应,H H2,D项错误;答案选C。2.根据热化学方程式:S(g)O2(g) SO2(g) HQ kJmol1,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1mol S(g)与1 mol O2(g) 的总能量比1 mol SO2(g)的总能量低QkJB. 1mol S(g) 与1 mol O2(g) 反应生成1 mol SO2(g)放出Q kJ的热量C. S(s)O2(g)SO2(g) HQkJmol1D. 1个S(g)与1个O2(g)完全反应可以放出QkJ的热量【答案】B【解析】【详解】A.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则1mol S(g)

3、与1mol O2(g)的总能量比1mol SO2(g)的总能量高Q kJ,A项错误;B.根据热化学方程式,1mol S(g) 与1mol O2(g)反应生成1mol SO2(g)放出Q kJ 的能量,B项正确;C.固体硫变化为气体硫吸热,焓变为负值,S(s)+O2(g)=SO2(g)H-QkJmol-1,故生成1molSO2(g)放出的热量小于QkJ,C项错误;D.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分子个数,D项错误。答案选B。3.下面均是正丁烷与氧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5、101kPa):C4H10(g)+ O2(g) 4CO2(g)+5H2O(l);H=-2 878kJ/mol

4、C4H10(g)+O2(g) 4CO2(g)+5H2O(g);H=-2 658kJ/molC4H10(g)+ O2(g) 4CO(g)+5H2O(l);H=-1 746kJ/molC4H10(g)+O2(g) 4CO(g)+5H2O(g);H=-1 526kJ/mol由此判断,正丁烷的燃烧热为()A. 2878kJ/molB. 2658kJ/molC. 1746kJ/molD. 1526kJ/mol【答案】A【解析】【分析】燃烧热指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反应物中CCO2(气),HH2O(液),SSO2(气)等。【详解】正丁烷的燃烧热是1mol正丁烷完全燃烧生成C

5、O2(气),H2O(液)放出的热量,故热化学方程式C4H10 (g)+ O2(g)4CO2(g)+5H2O(l)H=-2878kJmol1,符合燃烧热的概念,所以正丁烷的燃烧热为2878 kJmol1。故选A。4.已知下列反应的反应热:(1)CH3COOH(l)+2O2(g)=2CO2(g)+2H2O(l) H1=-870.3kJmol-1(2)C(s)+O2(g)=CO2(g) H2=-393.5kJmol-1(3)H2(g)+O2(g)=H2O(l) H3=-285.8kJmol-1则下列反应的反应热为( )2C(s)+2H2(g)+O2(g)=CH3COOH(l)A. H=+488.3k

6、Jmol-1B. H=-244.15kJmol-1C. H=-977.6kJmol-1D. H=-488.3kJmol-1【答案】D【解析】【详解】由中C、的化学计量数为2,可推出:即得,选项D正确。答案选D。5.可逆反应:2NO22NO+O2在密闭容器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1)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2(2)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3)用NO2、NO、O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4)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5)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A. B. C. D. 【答

7、案】C【解析】【分析】(1)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O2,同时生成2nmol NO2,说明反应v正=v逆;(2)未体现正与逆的关系,不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3)从反应开始就符合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4)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说明NO2气体的浓度不变;(5)当达到平衡时,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则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详解】(1)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O2,同时生成2nmolNO2,说明反应v正=v逆,达到平衡状态,故(1)正确;(2)生成n mol O2,生成2n mol NO,表示的均为正反应过程,未体现正与逆的关系,不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故(2)错误;(3)任意时刻,同

8、一个化学反应中用不同的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等于计量数之比,所以不能说明达平衡状态,故(3)错误;(4)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说明NO2气体的浓度不变,达到平衡状态,故(4)正确;(5)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各物质均为气体,总质量不变;反应前后物质的量变化。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的时候,说明总物质的量不变,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变,达到平衡状态,故(5)正确;答案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难度不大,注意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为0。6.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A(?)B(g)C(s),达到化学平衡后,升高温度,容器内气体的密度增

9、大,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若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则A为非气态B. 若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则A为非气态C. 在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C,该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 改变压强对该平衡的移动一定无影响【答案】A【解析】【详解】A.若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则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要使密度增大,则A一定不是气体,A正确。B.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则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要使密度增大,A一定是气体,B不正确。C.C是固体,改变质量,不影响平衡状态,C不正确。D.反应前后体积一定是变化的,改变压强,平衡一定会发生移动,所以D不正确。答案选A。7.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

10、 氯水中有下列平衡Cl2+H2 OHCl + HClO,当加入AgNO3溶液后,溶液颜色变浅B. 对2HI(g)H2(g)+I2 (g),平衡体系增大压强可使颜色变深C. 反应CO+NO2CO2+NO H 0,升高温度可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 合成NH3反应,为提高NH3的产率,理论上应采取降低温度的措施【答案】B【解析】【详解】A.因为勒夏特列原理适用的对象应存在可逆过程,氯水中有下列平衡Cl2+H2 OHCl + HClO,当加入AgNO3溶液后,Cl-浓度减小,平衡向右移动,氯气的浓度减小,溶液颜色变浅,符合勒夏特列原理,故A不符合题意;B.对可逆反应,因该反应的反应前后气体计量数之

11、和不变,改变压强,平衡不移动,增大压强体积减小,碘浓度增大,从而气体颜色加深,与平衡移动无关,所以不能用勒夏特里原理解释,故B符合题意;C.反应CO+NO2CO2+NOH0B. 自发反应的熵一定增大,非自发反应的熵一定减小C. 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凡是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D. 反应2Mg(s)+CO2 (g)C(s)+2MgO(s)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H0【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断分析,反应自发进行,反应不能自发进行。A. 常温下反应C(s)+CO2 (g)2CO(g)不能自发进行,因该反应,所以,故A正确;B.根据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断依据反应自发进行,焓变和熵变共同决

12、定反应是否能自发进行,故B错误;C. 根据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断依据反应自发进行,焓变和熵变共同决定反应是否能自发进行,故C错误;D.因反应2Mg(s)+CO2 (g)C(s)+2MgO(s)能自发进行,该反应的,能自发进行,说明,故D错误;故选A。【点睛】根据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断依据,反应自发进行,反应不能自发进行分析。9.下表是几种弱酸常温下的电离平衡常数:CH3COOHH2CO3H2SH3PO41.810-5K1=4.310-7K2=5.610-11K1=9.110-8K2=1.110-12K1=7.510-3K2=6.210-8K3=2.210-13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碳酸的酸性

13、强于氢硫酸B. 多元弱酸的酸性主要由第一步电离决定C. 常温下,加水稀释醋酸,增大D. 向弱酸溶液中加少量NaOH溶液,电离常数不变【答案】C【解析】【详解】A由表格数据可知,碳酸的K1氢硫酸的K1,则碳酸的酸性强于氢硫酸,选项A正确;B多元弱酸分步电离,以第一步为主,则多元弱酸的酸性主要由第一步电离决定,选项B正确; C常温下,加水稀释醋酸,=,则不变,选项C错误; D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与温度有关,与浓度无关,则向弱酸溶液中加少量NaOH溶液,电离常数不变,选项D正确。答案选C。【点睛】本题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为高频考点,把握电离平衡常数的影响因素、酸性比较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选项C为解答的难点,= ,Ka、Kw均只与温度有关,故不变。10.一种用于驱动潜艇的液氨液氧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如图,下列有关该电池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电池工作时,每消耗转移3mol电子B. 电子由电极A经外电路流向电极BC. 电池工作时,向电极B移动D. 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中液氨液氧燃料电池可知,本题考查原电池,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