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2020届高三化学适应性训练试题一(含解析)

上传人:精品****大师 文档编号:148270288 上传时间:2020-10-17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2.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2020届高三化学适应性训练试题一(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2020届高三化学适应性训练试题一(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2020届高三化学适应性训练试题一(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2020届高三化学适应性训练试题一(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2020届高三化学适应性训练试题一(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2020届高三化学适应性训练试题一(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2020届高三化学适应性训练试题一(含解析)(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2020届高三化学适应性训练试题(一)(含解析)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晰。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Mg-24S-32Cl-35.5Cu-64Ba-137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

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高科技材料与生活、生产、科技密切相关。下列有关重点发展的科技材料说法错误的是( )A. 生物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B. 用于3D打印材料的光敏树脂是纯净物C. 高性能分离膜可用于海水淡化D. 用于“天宫二号”的纳米陶瓷铝合金硬度大、强度高【答案】B【解析】【详解】A.生物塑料属于可降解塑料,在自然界中会发生降解,不会产生白色污染,故A正确;B.光敏树酯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属于混合物,所以用于3D打印材料的光敏树酯是混合物,故B错误;C.高性能分离膜的特点就是智能化,能有选择地使粒子通过,所以可用于海水的淡化,故C正确;D.纳米陶瓷铝合金属于新型材料,

3、具有高熔点、硬度大特点,则用于“天宫二号”的纳米陶瓷铝合金具有硬度大的特点,故D正确;故选B。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核磁共振仪、红外光谱仪、质谱仪、紫外光谱仪、元素分析仪等都是定性或定量研究物质组成或结构的现代仪器B. 聚四氟乙烯的单体属于不饱和烃C. 异丁烯及甲苯均能使溴水退色,且退色原理相同D. CH3CH(CH3)CH2COOH系统命名法命名为:2甲基丁酸【答案】A【解析】【详解】A核磁共振仪用于测定有机物分子中氢原子的种类和数目;红外光谱仪用于测定有机物的官能团;质谱法用于测定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紫外光谱仪、元素分析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都是定量研究物质组成或结构的现代仪

4、器,故A正确;B烃是仅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的化合物,聚四氟乙烯的单体为四氟乙烯,四氟乙烯含有氟元素,属于烃的衍生物,不属于烃,故B错误;C异丁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退色,甲苯不与溴水反应,因萃取使溴水退色,退色原理不相同,故C错误;D羧酸命名时,要选择含有羧基的最长碳链做主链,羧基的位次为首位,且不需要注明,则CH3CH(CH3)CH2COOH名称为3甲基丁酸,故D错误;故选A。3.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下列实验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A.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可加入碎瓷片或不时移动试管,以免暴沸伤人B. 在实验室中进行蒸馏操作时,温度计水银球应插入液面之下C. 中和滴定时,滴定管

5、用蒸馏水洗涤23次后即可加入标准溶液进行滴定D. 准确量取20.00mL酸性KMnO4溶液,可选用25mL碱式滴定管【答案】A【解析】【详解】A.试管内液体若受热不均匀,液体会冲出试管,为避免因液体冲出伤人,故要不时移动试管或加入碎瓷片,故A正确;B.在实验室中进行蒸馏操作时,温度计的水银球应与蒸馏烧瓶支管口相平,测定馏出物的温度,故B错误;C.中和滴定时,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23次后,应用标准溶液润洗,否则会稀释标准溶液,导致消耗标准溶液体积偏大,结果偏高,故C错误;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会氧化腐蚀橡胶管,不能用碱式滴定管,即准确量取20.00mL酸性KMnO4溶液应选用25mL酸

6、式滴定管,故D错误;故选A。4.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已知X的某种氢化物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X原子电子占据2个电子层;Y广泛作电池材料且单位质量的金属提供电子数目最多;实验室可用Z的简单氢化物的浓溶液和KMnO4固体在常温下制备Z的单质:向含W元素的钠盐溶液中通入x的氧化物,观察到沉淀质量(m)与X的氧化物体积(V)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Y的单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物和氮化物B. W一定位于周期表中第三周期IIIA族C. X的含氧酸的酸性可能比Z的含氧酸的酸性强D. Z和W组成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答案】C【解析】【分析】X的某种氢化物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

7、液褪色,X原子电子占据2个电子层,X为C元素;Y广泛作电池材料且单位质量的金属提供电子数目最多,Y为Li元素;实验室可用Z的简单氢化物的浓溶液和KMnO4固体在常温下制备Z的单质,Z为Cl元素;向含W元素的钠盐溶液中通入x的氧化物,产生沉淀且不溶解,W为Al或Si元素,据此分析解答。【详解】由上述分析可知:X为C元素;Y为Li元素;Z为Cl元素;W为Al或Si元素。A、Li在空气中燃烧不能生成过氧化物,故A错误;B、W为Al或Si元素,不一定位于周期表中第三周期IIIA族,故B错误;C、X为C元素,其含氧酸可能是碳酸,Z为Cl元素,其含氧酸可能是次氯酸,碳酸的酸性强于次氯酸,故C正确;D、Z为

8、Cl元素,W为Al或Si元素,Z和W组成的化合物可能为四氯化碳或氯化铝,两者都是共价化合物,故D错误。答案选C。【点睛】该题考查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化合物知识,根据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推断出元素是解题关键,特别注意W为Al或Si元素,要求熟悉元素及化合物知识。5.Y是合成香料、医药、农药及染料的重要中间体,可由X在一定条件下合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Y的分子式为C10H8O3B. 制备过程中发生的反应类型有消去反应、取代反应C. 由X制取Y的过程中可得到乙醇D. 等物质的量的X、Y分别与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答案】D【解析】【详解】A根据Y的结构式可以看

9、出分子式为C10H8O3,A正确;B根据题意,由X制Y需要两步,化合物X()中,1位置处的羟基在Y物质中消失,相应位置生成一条碳碳双键,故发生消去反应,X中2位置处的酚羟基与3位置处的酯基发生取代反应,形成Y物质相应位置的酯基,故两步反应中既有消去反应,又有取代反应,B正确;C根据B的分析,X中2位置处的酚羟基与3位置处的酯基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乙醇,C正确;D等物质的量的X、Y分别与NaOH溶液反应,X物质有两个酚羟基,一个酯基,需要消耗3molNaOH,Y有一个酚羟基,一个酯基,但酯基水解后又会得到一个酚羟基,故总共也消耗3molNaOH,所以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D错误;故选

10、D。【点睛】本题要注意B选项,由X得到Y需要经过两步,经过分析可得两步分别是消去反应和取代反应,通过题意来看,这两步的反应之间没有相互的干扰,即本题无法断定这两步进行的顺序,所以B答案只描述两步反应的类型,是正确的。6.自然界中时刻存在着氮气的转化。实现氮气按照一定方向转化一直是科学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如图为N2分子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的一系列转化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N2NH3,NH3NO均属于氮的固定B. 在催化剂a作用下,N2发生了氧化反应C. 催化剂a、b表面均发生了极性共价键的断裂D. 使用催化剂a、b均可以提高单位时间内生成物的产量【答案】D【解析】【详解】A.氮的固

11、定是指氮由游离态转变为化合态,N2NH3的反应为氮的固定,但NH3NO的反应没有氮气参与,不属于氮的固定,故A错误;B.由示意图可知,在催化剂a作用下,氮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氮气发生还原反应,故B错误;C.由示意图可知,催化剂a的表面只发生了非极性共价键的断裂,没有发生极性共价键的断裂,故C错误;D.使用催化剂a、b可加快反应速率,能提高单位时间内生成物的产量,故D正确;故选D。7.氮化硼(BN)是一种重要的功能陶瓷材料。以天然硼砂为起始物,经过一系列反应可以得到BF3和BN,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H3BO3在水溶液中发生H3BO3+H2OH+B(OH4),可知H3BO3是一

12、元弱酸B. 六方氮化硼在高温高压下,可以转化为立方氮化硼,其结构与金刚石相似,立方氮化硼晶胞中含有4个氮原子、4个硼原子C. NH4BF4(氟硼酸铵)是合成氮化硼纳米管的原料之一,lmolNH4BF4含有配位键的数目为NAD. 由B2O3可制备晶体硼,晶体硼的熔点2573K,沸点2823K,硬度大,属于共价晶体【答案】C【解析】【详解】A.由H3BO3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H3BO3+H2OH+B(OH4)可知,H3BO3是一元弱酸,故A正确;B.描述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叫做晶胞,金刚石晶胞是立方体,其中8个顶点有8个碳原子,6个面各有6个碳原子,立方体内部还有4个碳原子,金刚石的一个晶胞中含有

13、的碳原子数8+6+4=8,则立方氮化硼晶胞中应该含有4个N和4个B原子,故B正确;C.NH4BF4中,NH4+中含有氮氢配位键,BF4中含有硼氟配位键,则lmolNH4BF4含有配位键的数目为2NA,个C错误;D.共价晶体具有很高的熔沸点和很大的硬度,晶体硼的熔点2573K,沸点2823K,硬度大说明晶体硼属于共价晶体,故D正确;故选C。8.厌氧性硫酸盐还原菌(SRB)是导致金属微生物腐蚀最为普遍的菌种,腐蚀图解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8H+8e-=8H(吸附)、SO42-+8H(吸附)S2-+4H2OB. 正极区溶液的pH变小C. 生成1molFeS,转移6m

14、ol电子D. 若引入新细菌,一定会加速金属的腐蚀【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腐蚀原理示意图可知,该腐蚀过程中发生的是原电池反应,为电化学腐蚀,其中铁为负极,铁中的杂质碳为正极,由此分析解答。【详解】A、正极氢离子先变成8H,SO42-再与8H反应生成硫离子,相关的反应式为:8H+8e-=8H(吸附)、SO42-+8H(吸附)S2-+4H2O,故A正确;B、正极区消耗氢离子,故溶液pH增大,故B错误;C、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e+SO42-+4H2OFeS+3Fe(OH)2+2OH-,生成1molFeS,转移8mol电子,故C错误;D、若引入新的菌种,不一定能参与电极反应,故不一定会加速金属

15、的腐蚀,故D错误。答案选A。9.下列实验对应的现象及结论均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室温下,用pH试纸分别测定浓度均为0.1molL-1NaClO溶液和CH3COONa溶液的pHNaClO溶液的pH大于CH3COONa溶液HClO的酸性比CH3COOH的酸性弱B向盛有2mL0.1molL-1AgN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5滴0.1molL-1Na2CO3溶液,再往试管中滴加几滴0.1molL-1Na2S溶液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沉淀变为黑色Ksp(Ag2CO3)Ksp(Ag2S)C石灰石与浓盐酸混合共热,将所得气体通入苯酚钠溶液溶液变浑浊碳酸的酸性比苯酚强D向2mL0.01molL-1的KI溶液中滴入等体积等浓度的FeCl3溶液,将充分反应后的溶液分成三份,第一份滴入K3Fe(CN)6溶液,第二份滴入KSCN溶液,第三份滴入淀粉溶液滴入K3Fe(CN)6溶液后产生蓝色沉淀;滴入KSCN溶液后溶液变红色;滴入淀粉溶液后溶液变蓝色KI溶液和FeCl3溶液发生反应:2Fe3+2I-2Fe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