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精品****大师 文档编号:148270274 上传时间:2020-10-18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河北省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河北省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河北省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河北省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北省邢台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i:28 Cu:64一、单选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50分)1.在具有下列电子排布式的原子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A. 1s22s22p63s23p1B. 1s22s22p1C. 1s22s22p3D. 1s22s22p63s23p4【答案】A【解析】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知,A和D电子层数都是3,B和C电子层数是2,所以A和D的原子半径大于B和C,A的原子序数小于D,同一周期元素,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所以A的原子半径大于D,则

2、原子半径最大的是A,故选A。点睛:明确原子半径与电子层数、原子序数(相同电子层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关键,通常主族元素的原子的电子层数越多,其原子半径越大,相同电子层数的原子,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2.元素周期表中,按照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顺序排列错误的是( )A. Al、Mg、NaB. Mg、Ca、KC. He、Ne、ArD. N、O、C【答案】A【解析】【详解】A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有增大趋势,同周期第A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 A族,第一电离能MgAlNa,故选A;B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有增大趋势,第一电离能CaK,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减小,第一电离能Mg

3、Ca,故不选B;C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减小,第一电离能HeNeAr,故不选C;D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有增大趋势,同周期第A族元素第一电离能大于A族,第一电离能NOC,故不选D;选A。3.有X、Y、Z、Q、T五种元素。X原子M层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且无空轨道;Y原子的特征电子构型为3d64s2;Z原子的L电子层的p能级上有一个空轨道;Q原子的L电子层的p能级上只有一对成对电子;T原子的M电子层上p轨道半充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元素Y和Q可形成化合物Y2Q3B. T和Z各有一种单质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形C. X和Q结合生成的化合物可形成离子晶体D. ZQ2是极性键构成的非

4、极性分子【答案】C【解析】【分析】有X、Y、Z、Q、T五种元素。X原子M层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且无空轨道,则X为S,Y原子的特征电子构型为3d64s2,则Y为Fe,Z原子的L电子层的p能级上有一个空轨道,则Z为C,Q原子的L电子层的p能级上只有一对成对电子,则Q为O,T原子的M电子层上p轨道半充满,则T为P。【详解】A元素Y(Fe)和Q(O)可形成化合物Fe2O3,故A正确;B白磷和金刚石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形,故B正确;CX和Q结合生成的化合物SO2或SO3都可形成分子晶体,不能形成离子晶体;故C错误;DZQ2即CO2是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故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C。4.下列有关物质结构

5、与性质的说法中合理的是( )A. 根据VSEPR 理论可知H2O、NH3、CH4分子内键角依次减小B. CO与CN结构相似,含有的键与键个数此均为1:2C. 铜的电负性为1.9,氯的电负性为3.0,氯化铜为离子化合物,溶于水能完全电离D. HF比HCl更稳定是因为HF分子间存在氢键【答案】B【解析】【详解】A根据VSEPR 理论可知H2O、NH3、CH4分子内键角依次增大,因为其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相同,但其孤对电子数依次减小,故A不合理;BCO与CN-结构相似,均含有叁键,含有的键与键个数此均为1:2,故B合理;C铜的电负性为1.9,氯的电负性为3.0,电负性的差小于1.7,氯化铜为共价化合物

6、,故C不合理;DHF比HCl更稳定是因为H-F键能大于H-Cl,故D不合理;选B。5.硼和镁形成的化合物可刷新金属化合物超导温度的最高记录。下图是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单元:镁原子间形成正六棱柱,且棱柱的上下面还各有一个镁原子;6个硼原子位于棱柱的侧棱上,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A. Mg3B2B. MgB2C. Mg2B3D. Mg2B【答案】C【解析】Mg原子处于晶胞顶点与面心上,顶点上Mg原子为6个晶胞共用,面心上的Mg原子为2个晶胞共用,B原子位于棱柱的侧棱上为三个晶胞共用,故晶胞中镁原子个数=12+2=3,B原子个数=6=2,所以镁原子和硼原子个数比为3:2,则其化学式为Mg3B

7、2,故选C。点睛:理解均摊法计算晶胞组成结构是解题关键,Mg原子处于晶胞顶点与面心上,顶点上Mg原子为6个晶胞共用,面心上的Mg原子为2个晶胞共用,硼原子位于棱柱的侧棱上为三个晶胞共用,根据均摊法计算晶胞中Mg原子数目和硼原子数目,再根据原子数目之比确定化学式。6.下列实验事实中,能用共价键强弱来解释的是( )稀有气体一般较难发生化学反应 金刚石比晶体硅的熔点高氮气比氯气的化学性质稳定 通常情况下,溴是液态,碘是固态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稀有气体原子最外层有8个电子(He有2个电子)结构稳定,所以稀有气体一般较难发生化学反应,与共价键强弱无关; 金刚石、晶体硅都是原

8、子晶体,熔化需要破坏共价键,C-C比Si-Si键能大,金刚石比晶体硅的熔点高,与共价键强弱有关;氮气分子内含有氮氮三键,氮氮三键比Cl-Cl键能大,氮气比氯气的化学性质稳定,与共价键强弱有关; 通常情况下,溴是液态,碘是固态,与分子间作用力有关,与共价键强弱无关;故选C。7.关于SiO2晶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通常状况下,60 g SiO2晶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NA(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B. 60 g SiO2晶体中,含有2NA个SiO键C. 晶体中与同一硅原子相连的4个氧原子处于同一四面体的4个顶点D. 因为硅和碳属于同一主族,所以SiO2晶体与CO2晶体类型相同【答案】C【解析】【详

9、解】A、SiO2晶体是原子晶体,不存在分子,故A错误;B、1mol SiO2晶体存在4mol Si-O键,所以60g SiO2晶体即1mol SiO2晶体含有4mol Si-O键键,故A错误;C、晶体中一个硅原子和四个氧原子,形成四面体结构,四个氧原子处于同一四面体四个顶点,故C正确;D、SiO2晶体是原子晶体,CO2晶体是分子晶体,故D错误;故选C。8.下图为甲烷晶体的晶胞结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烷晶胞中的球体只代表一个碳原子B. 晶体中1个分子有12个紧邻的甲烷分子C. 晶体熔化时需克服共价键D. 一个甲烷晶胞中含有8个分子【答案】B【解析】【详解】A晶胞中的球体代表的是1

10、个甲烷分子,并不是1个碳原子,A选项错误;B以该甲烷晶胞为单元,位于顶点的某1个甲烷分子与其距离最近的甲烷分子有3个,而这3个甲烷分子在面心上,因此每个都被共用2次,故与1个甲烷分子紧邻的甲烷分子有38=12个,B选项正确;C甲烷构成的晶体是分子晶体,熔化时需克服范德华力,C选项错误;D甲烷晶胞属于面心立方晶胞,甲烷晶胞中的球体代表1个甲烷分子,该晶胞含有甲烷的分子个数为8+6=4,D选项错误;答案选B。9.下列关于晶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晶胞是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 含有离子的晶体一定是离子晶体 共价键的强弱决定分子晶体熔沸点的高低分子晶体的熔点一定比金属晶体低 MgO远比NaCl的晶格能大

11、 含有共价键的晶体一定是原子晶体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晶胞是晶体中最小的重复单元,故正确; 金属晶体中含有金属离子和电子,离子晶体中含有阴阳离子,所以含有离子的晶体不一定是离子晶体 ,故错误; 共价键的强弱决定原子晶体熔沸点的高低,分子间作用力决定分子晶体熔沸点的高低,故错误;分子晶体的熔点不一定比金属晶体低,如固体碘是分子晶体,碘熔点高于金属汞,故错误; Mg2+、O2-比Na+、Cl-所带电荷数多、半径小,所以MgO比NaCl晶格能大,故正确; 氢氧化钠中含有共价键,氢氧化钠是离子晶体,故错误; 不正确的是,选B。10.有关晶体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

12、是( ) A. 在图1晶体中,距粒子B最近且等距的粒子A有6个B. 在CO2晶体中,每个晶胞平均占有12个原子C. 在金刚石晶体中,碳原子与碳碳键个数的比为12D. 该气态团簇分子的分子式为EF或FE【答案】D【解析】【详解】A根据图示,中距粒子B最近且等距的粒子A有6个(红圈标出的6个A),故A正确;B根据均摊原则,每个晶胞平均占用二氧化碳分子数是,CO2晶体中,每个晶胞平均占有12个原子,故B正确;C在金刚石晶体中,1个碳原子形成4个碳碳键,每个碳碳键被2个碳原子共用,所以碳原子与碳碳键个数的比为12,故C正确;D是1个分子,该气态团簇分子中有4个E、4个F,所以分子式为E4F4或F4E4

13、,故D错误;选D。11.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说法正确的是A. 有机物的名称是2,3,5,5-四甲基-4-乙基己烷B. 乙酸乙酯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称为皂化反应C. 有机物中所有碳原子一定共面D. 乙醛和丙烯醛()不是同系物,分别与足量H2反应后的产物是同系物【答案】D【解析】【详解】A的主链上有6个碳原子,从离支链近的一端给主链上碳原子编号,在2号碳原子上有2个甲基,在4号和5号碳原子上各有一个甲基,在3号碳原子上有1个乙基,故名称为:2,2,4,5-四甲基-3-乙基己烷,故A错误;B皂化反应特指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故B错误;C有机物中苯环和碳碳双键为平面结构,但碳碳单键可以旋转,因此

14、中所有碳原子不一定共面,故C错误;D乙醛和丙烯醛()的结构不相似,二者不是同系物,乙醛和丙烯醛与足量H2加成均可生成饱和一元醇,产物依次为CH3CH2OH、CH3CH2CH2OH,生成的产物结构相似,且分子组成上相差1个CH2原子团,生成的产物互为同系物,故D正确;故选D。12.冠病毒(如图)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核酸由核苷酸组成核苷酸的单体由五碳糖( C5H10O5) 、磷酸基和含氮碱基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蛋白质、核酸和糖类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B. 蛋白质和五碳糖中含有的元素种类相同C. 五碳糖与葡萄糖互为同系物D. NaClO等含氯消毒剂可用于杀死新冠病毒是因为它们能使病毒蛋白变性

15、【答案】D【解析】【详解】A蛋白质、核酸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糖类中的单糖、二糖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A错误;B蛋白质中含有C、H、N、O等元素,五碳糖中含有C、H、O三种元素,故B错误;C五碳糖(C5H10O5)结构为与葡萄糖结构不同,不是同系物,故C错误;DNaClO等含氯消毒剂可用于杀死新冠病毒,是因为它们具有氧化性,能使病毒蛋白变性,故D正确;选D。13. 使用哪组试剂,可鉴别在不同试剂瓶内的1-己烯、甲苯和丙醛A. 酸性KMnO4溶液和溴的CCl4溶液B. 银氨溶液和溴的CCl4溶液C. FeCl3溶液和银氨溶液D. 银氨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答案】B【解析】【详解】A酸性KMnO4溶液与上述三种物质均发生反应而褪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