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技术白皮书

上传人:nj****e 文档编号:148262041 上传时间:2020-10-17 格式:PDF 页数:75 大小:4.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慧城市技术白皮书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智慧城市技术白皮书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智慧城市技术白皮书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智慧城市技术白皮书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智慧城市技术白皮书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智慧城市技术白皮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慧城市技术白皮书(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智慧城市技术白皮书 1 项目概述 1.1 项项目目背景背景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等技术的成熟,智慧政务已经成为我 国电子政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基本方向。加快国家信息化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为顺 应世界信息化发展趋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政务信息化建设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 要组成部分。 “十二五”时期,我国政务信息化建设快速推进,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 经过多年努力,围绕各级党委、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关政务机构、政府部门以及政协、 法院、检察院有关政务机构的重要领域和重点业务信息化、网络与信息安全基础设施 保障开展的一系列信息化工程建设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各级政务网站成为信息公开、 网上办

2、事、便民服务的重要渠道,对于保障政务部门高效运转,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 深度融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采用信息化手段在政府内部以及政府与企业、 市民建立沟通平台, 加强政府内部、 政府与企业和市民之间的联系,实现政府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和家庭信息化之间的无 缝连接,向政府、企业、市民提供方便、快捷、全方位的信息化沟通渠道和服务,是 智慧政务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 2006-2020 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提出,要逐步建立以公民和企业为对象、 以互联网为基础、 中央与地方相配合、 多种技术手段相结合的电子政务公共服务体系; 推动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延伸到街道、 社区和乡村; 逐步增加服务内容,

3、 扩大服务范围, 提高服务质量,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 指出,到“十二五”期末,初步建成共享开放的国家基础信息资源体系,支撑面向国 计民生的决策管理和公共服务,显著提高政务信息的公开程度。 1.2 建建设设依据依据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 务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217 号);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见 (中办发200434 号);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国发200410 号)和国务院办 公厅关于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 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

4、国信20062 号);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06-2020 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 的通知;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的通知(中办发200618 号); 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刘鹤在电子政务建设部门工作会上的讲话统一 认识、分工协作,扎扎实实地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国信办200258 号); 2004 年 1 月 2 日国信办、公安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税务总局、国 家 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人口基础信息共享试点工作的通知(国 信 办200362 号); 关于开展行政审批电子监察工作的通知(中纪发200620 号);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

5、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从 2007 年 9 月 1 日起施行; 国家建设部行业标准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单元网格划分与编码规则 (CJ/T 213-2005); 国家建设部行业标准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管理部件和事件分类、编码及 数据要求(CJ/T 214-2007); 国家建设部行业标准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地理编码(CJ/T215-2005); 国家建设部行业标准 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建设规范 (CJJ/T106-2005); 国家建设部建城客函2005100 号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试点实施方案; 国家建设部建办城函200742 号关于加快数字化城市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

6、;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监察部等部门关于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意见的通知 (国办发2008115 号); 1.3 建建设设原则原则 整体方案的设计上基于以下设计原则: 基础架构的建设:建立一个安全的、易于扩展的智慧政务综合平台。在随后 的建 设中将进一步提高并丰富系统的功能及相应的性能。这就意味在初期的建设 中将 重点放在基础架构和基本功能的实现。未来的系统的扩展则是以插件的方式 对系 统进行扩展和优化, 从而避免对系统可能的颠覆性的修改, 保护用户的投资。 采用多层体系结构:应用服务应架构于中间件之上,客户端通过统一的浏览 器 界面访问整个系统,保持接口统一、访问简单、易升级、易扩充的特点 可

7、扩展性:优良的体系结构设计对于系统是否能够适应将来新业务的发展至 关 重要。在满足现有需求基础上,我们还考虑到系统应当有充分的可扩展性,以满 足未来的业务发展。因此,在我们的方案设计中,所有推荐的产品均考虑到应用 逐步丰富、系统不断扩展的要求,以形成一个易于管理、可持续发展的体系结 构。 实用性:根据系统需求出发,按照系统投入结合具体运用和实际情况来设计 系 统, 最大限度的满足各项功能要求, 确保实用性, 系统应具有良好的性能价格 比。 先进性:系统要采用国际上先进、成熟、实用的技术,既保证系统实现的功 能, 又保证系统在未来的五年内,其技术仍能满足应用发展的需求。 集成性:系统的各个部分,

8、既要是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又能实现相互之间必 要 的信息交换,可实现自上而下、集中统一的网络、设备监控和管理。 成熟性:提供的技术以及选择的产品都是经过了市场上大量客户的考验。 标准性和开放性:我们认为系统的核心技术应当是标准的并且被 IT 业界广泛 支 持的,而非某一家公司的专利,以提高系统未来发展的灵活性。在系统中将采 用 跨 平 台 的 JAVA 语 言 , 数 据 库 接 口 遵 循 JDBC 及 ODBC , 消 息 传 递 将 遵 循 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从而使未来系统可以平滑地升级并能 与 各种同样开放的未来系统相集成。 安全性:必须保证

9、系统和信息的高安全性,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使整个系 统 受到有意、无意的非法侵入而造成系统破坏的可能性降至最低程度。 容错性:根据设备的功能、重要性等分别采用冗余、容错、备份等技术,以 保 证局部的错误不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 易维护性:系统的管理、维护和维修应具有简易性和可操作性。 2 建设目标 按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等相关法律、 法规的规定和要求,采用先进 的网络信息技术和行政管理理念,建设标准规范、统一入口、功能完善、高效快捷、 安全可靠的智慧政务系统,实现政务服务中心行政审批服务的统一管理;整合政务信 息资源,优化行政许可服务的程序和行政业务流程,提高政府管理效能;健全和完善

10、“一站式”网上行政审批系统的功能模块,开发网上查询、网上咨询、网上投诉、网 上业务办理、 网上审批与流转、 效能监督与管理等功能, 同时结合系统提供并联审批、 一表制审批等新型行政审批服务模式,创新政府服务;系统向上与上级政务服务平台 衔接,向下推广街道、社区服务应用,实现四级服务体系的建设。 总体建设目标具体包括: 1、 建设 “一站式”的行政审批服务平台, 用于整合政府各部门的业务、 信息与 服 务,实现区政府各部门行政许可的网络化电子化审批、跨部门协同及资源共享,完 成 政府行政许可职能的网上平移和网上创新,以提高政府部门依法行政的能力。 2、以一站式行政审批系统为支撑,为行政服务中心的

11、运转及各项业务提供全方 位的服务, 包括有各类行政审批服务、 信息查询与咨询服务、 投诉与评价服务、 通知 与 提醒服务等机制,使各项服务制度落到实处。 3、实现网上行政审批的业务管理与效能监察,为科学决策提供数据分析,为提 高政府部门的管理效能和科学决策能力提供支持。在效能监察功能方面,对各个业务 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许可行为的效率、效能、效益及质量等方面,实现实时监控 功能、 综合查询功能、 统计分析功能、 效能测评功能、 和信息服务功能, 以提高行政 效 能,建设一个高效、透明、廉洁的行政审批服务体系。 4、以互联网为基础构建一个“网上办事平台”为公众提供涉及行政审批的便民 服务,实现

12、政务公开、网上查询、网上导航、网上申请、网上咨询、 网上投诉等服务, 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和社会公众的满意程度,促进管理型政府逐步向服务型政府转 变,打造阳光政府。 5、 为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 转变政府职能, 提高行政审批工作效率, 为 重 点投资及建设项目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推进重点及重大项目建设步伐,项 目 建设将发挥信息系统在并联审批方面的优势,开发绿色通道审批模式,为重点投资 及 建设项目开辟一条以公正透明、高效便捷、特事特办、全程监督、跟踪服务为主要 内 容的行政审批办理通道。 6、以一站式行政审批系统为基础,向上与上级政务服务平台进行衔接,事项行 政审批服务相关信息的

13、上报;向下面向街道政务服务中心、社区政务服务中心两级服 务机构,推广街道政务服务系统、社区政务服务系统,使信息化的行政审批服务进一 步延伸至各街道、各社区,最终形成一条连接市、区、街道、社区与企业、群众之间 的 办事服务链,切实提高政府的服务质量及行政效能。 3 需求分析 智慧政务是以现代管理理论为依据,以 IT 技术作为基本工具,以政府管理为对象, 以政府善治为目标,为各级政府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的,为各类使用者提供高效、优 质服务的人机系统。 在智慧政务的推进过程中, 各类深层次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首先, 各个行政 单 位都建立了各类政务应用系统,由于单位划分限制,为这些应用系统配套的基

14、础设 施 不能进行跨单位共享复用, 其安全性也无法得到统一保障。 其次, 受技术架构不一 致、 接口规范不统一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应用系统之间大多无法实现数据共享及流程 互通, 各类政务数据分散在若干独立系统中,数据一致性也难以得到保证。最后,各 类政务 系统积累了大量城市运营数据,但没有一个统一的接口向社会公众开放,政务 数据的 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与此同时,我们在进行需求分析时还要关注业务功能之外的,可能引发系统故障 甚至崩溃的性能、安全、接口等其他方面的需求。其中包括: 1. 性能需求: 也就是系统的性能指标。 例如: 需要处理的业务数据量的范围、 数 据 存储容量限制、系统运行的响应

15、时间,支持在线用户和并发用户数量要求,业务峰 值 的时间段和放大倍数等。这些因素对于系统的结构设计和软硬件配置设计都有非常 重 要的影响,特别是设计 B/S 结构的系统,性能指标对于项目的成败更加至关重要。 2. 环境需求:详细了解系统运行时所处环境与条件,并提出具体的要求。例 如: 主机与终端设备的数量和配置、系统软件的配备,网络的带宽,也要了解使用部 门在 管理制度、操作人员的技术能力、对计算机知识水平上具有什么样的条件,等 等。 3. 可靠性需求:按实际的运行环境条件,分析了解系统投入运行后的无故障需求。 对于涉及关键数据处理,因操作失误或运行失效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的子系统,应当 提出较

16、高的可靠性要求和具体指标,以期在设计开发的过程中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 系统能够高可靠性稳定运行。 4. 安全保密需求: 电子政务系统一般都会对安全保密提出较高的要求。 为此在操 作 的权限控制、数据的安全、网络的隔离、系统的抗攻击、抗入侵的能力都要与客户 达 成共识,进行明确的定义,以便在系统中给予特殊的设计,使开发成果在安全保密 方 面的性能得到必要的保证。 5. 用户界面需求: 系统界面的友好性和操作的方便性是用户能够有效、 愉快地使 用所建系统的关键因素之一,尤其是电子政务类项目,代表着政府的形象,更加强调 界面风格及布局的美观、 合理、 人性化。 因此, 必须在需求分析时, 详细了解用户对 界 面喜好与要求。最好在系统设计前期,制作一个突出主要界面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云计算/并行计算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