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论据的叙述(上、下)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8261401 上传时间:2020-10-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论据的叙述(上、下)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精选)论据的叙述(上、下)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精选)论据的叙述(上、下)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精选)论据的叙述(上、下)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精选)论据的叙述(上、下)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选)论据的叙述(上、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论据的叙述(上、下)(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论据的叙述(上)议论文,顾名思义,就是议事论理之文。议事得有事,事依靠叙述,因此,就产生一个如何叙事的问题。众所周知,叙事是记叙文的基本手段,但在议论文中,它只是借用的表示方式,只能起辅助作用为论述道理提供必需的不可或缺的基本事实。对此,我们必须明白一个道理,议论文的叙述是为议论服务的,是接受议论制约的议论需要的事则叙,议论不需要的回避;议论需要具体内容时多叙,议论只需要简单事实时少叙。概而言之,叙述的内容一字一句、一言一语都为论点服务,离开论点的叙述是多余的,无用的,消极的。那么,如何叙述呢?一、寻方向论据叙述,为了论点,朝向论点,支持论点在各类事实论据中,除了一部分寓言故事表意比较单一外

2、,多数材料都具有表意的多向性。多向性说明它既可以用于证明甲论点,也可以用于证明乙论点,还可以用于证明丙论点它就像中药一样,一个方子甲乙丙等病人均为适用这为我们选择论据提供了广泛性、灵活性。当然,它也为我们的叙述出了难题如同中医一样,虽然一个方子可同时用于几个病人,但医生不是照抄照搬,必须根据病人们的身体状况,为配方加加减减,微调配方的分量,以便确实做到对症下药;事实论据也如此,整体搬来搬去不合适,会造成论据和论点不相吻合,甚至会背离脱节,使观点和材料相差甚远,因此也要做微调、加工整理的工作。这就是定向叙述法,即在叙述材料时,要根据论点的需要,有所侧重,有意识地突出强调所述事例与论点一致的地方,

3、尽量将材料往论点上靠。具体地说,在写作实践中,要切实做到:其一,着眼内在,准确把握材料与论点意义上的一致性,不得出岔道;其二,着眼外在,多使用一些标志性词语,在语言上拉近材料与观点的关系。唯有如此,材料与观点才能统一而吻合。1、针对论点,瞄准要素;定向叙述,字斟句酌:论点是既定的,论据是借来的,论据只能唯论点的马首是瞻。为什么?论证的过程就是举例子、引理论来证明观点的过程。请先明确如下几点:其一,论点是谁的?作者的。其二,例子、理论是谁的?别人的。其三,例子、理论与论点原来有联系吗?没有。其四,那么,现在要建立联系,二者应该谁向谁靠拢?只能例子、理论向论点靠拢,因为观点是目的,例子、理论是工具

4、;例子、理论可以更换,观点不能改变。由此,我们要得出一个结论:事物虽有多面性,一个故事可以说明很多道理;但今天这个故事要用来说明眼前这个道理,就得朝着论点叙述。请看下面一个例子:放弃是一种选择,没有明智的放弃就没有辉煌的选择。(提出论点,要素:放弃、辉煌)古今中外,有多少著名人士正是懂得放弃,能够放弃,才终于彪炳史册。(概括例证:放弃,彪炳史册)李白放弃了富贵,却留住了“安能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气节;(具体例证之一:放弃、留住气节)司马迁放弃了尊严,以强烈的忧愤写成了恢宏史诗史记;(具体例证之二:放弃、恢宏史诗)钱学森放弃了美国优厚的待遇,毅然回国,成为了“两弹一星”之父;(具体例证

5、之三:放弃、两弹一星)德国前总理勃兰特放弃总理的身份,双膝跪地,为纳粹德国的罪行赎罪,最终赢得了世界人民的赞誉。(具体例证之四:放弃、赢得赞誉)这样的放弃,是对精神藩篱的一次突围,是对生命行囊的一次清理减负,是一种寻求主动,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进退从容,积极乐观,必然会迎来光辉的未来。(小结,深化论点)这是一段成功的叙述。论点的要素是“放弃”与“辉煌”,各个事例的叙述都紧扣这两点。请看,五个例子无一例外,均明显出现“放弃”的字眼;“辉煌”二字虽未再现,但五个例子均以不同的语词表达出“辉煌”的意思。内在的角度与外在的标志始终朝向论点。再看下面两个语段,思考一下,哪个语段的叙述更合适一些?为什么?

6、 例一:远大的目标要与扎实的行动相结合才能取得成功。(提出论点)勾践被困会稽山时,绝望到几乎自杀的地步,幸有大夫文种进言劝其向夫差示弱,并以西施为饵实行美人计。而夫差骄傲自大,不信忠臣伍子胥的谏言,结果给了勾践喘息的机会。越王勾践以俯首帖耳取得夫差的信任得以回国后,就确立了兴越灭吴的奋斗目标,并坚信这个目标可以实现。他卧薪尝胆,励精图治,坚持不懈,矢志不渝,“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富国强兵,苦心人,天不负,终于在公元前473年一举灭掉吴国。(叙述事例论据)例二:远大的目标要与扎实的行动相结合才能取得成功。(提出论点)一般地说,远大目标是美好的,引人的,不易到达的,需要不懈奋斗,艰苦努力,脚踏实

7、地地奋斗。(阐述论点)越王勾践回国之后,就确立了兴越灭吴的奋斗目标。为了这一目标,他“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为了这一目标,他屈尊下顾、礼贤下士;为了这一目标,他亲自耕作,与百姓同甘共苦。这远大的目标加上长达十年一步一步的行动,终于使他最后一举歼灭吴国,成就一代霸业。(叙述事例论据)可想而知,勾践如果不是一手体恤人民,唤起民心,一手组织生产,发展经济,则远大的目标只能是泡影。(小结、反证)先看论点:必须抓住三大要素:目标、行动、结合。三者之中,“目标”一语带过即可;“行动”的核心要素,那是论点的关键;“结合”看论点论据是否吻合,吻合了就

8、是结合了;二看语言表述,稍加强调即可。再看例一:例证从被困稽山落笔,太远了。前面三句话写的都是确立目标之前的事,游离题外,所占文字接近一半,不妥!叙述时先后以夫差和勾践作为叙事主体,笔墨分散,方向错误(夫差部分的内容纯属多余)。后面所写的“行动”很抽象空洞,没有实际内容,对论点支持不力。除了论点之外,整个段落有叙无议,以叙代议,属于典型的“论点+事例”模式。总之,短短一小段,文字不多,错误不少。后看例二:例证从勾践回国确立目标写起,贴近论点,恰到好处。连续使用三个“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句式,引出勾践的三方面行动,内容充分,表述具体,紧扣论点,对论点的支持十分得力。叙述时自始至终以勾践作为叙事主

9、体,笔墨集中,方向正确。前面在提出论点之后,立即加以分析阐述;中间叙事事例时注重夹叙夹议,叙议结合;后面作出反证,兼对事例作出小结点染,整个段落议论气氛浓厚,说理性强。在语言表述上,多次出现“目标”这一标志性用词,一连串动词则有力地体现“行动”二字,三个“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排比句深刻体现了目标与行动的“结合”,论点与论据的连接十分紧密。还有一些其他优点,值得细细体味。2、一例多用,多个论点;一个例子,多个方向:同一个事实材料,用于证明不同的论点时,叙述的侧重点要有明显不同。最根本的是要依据不同论点,调整叙述的方向,追求有针对性的叙述。例如,同样是“愚公移山”的事例,用于证明不同论点,叙述方式

10、就大为不同:例一:困难何所惧,只要有勇气。(提出论点)难与不难,因人而异,在某些人面前很难,难以逾越;在某些人面前则不难,容易克服。为什么?各人客观条件不同当然是一方面原因,但主观精神则更为重要。(分析论点)年且九十的老翁愚公要铲平“高万仞”的太行、王屋二山,手下仅有“子孙荷担者三夫”,外加“邻人京城氏之孀妻”“始龀”的“遗男”。(叙述论据)难吗?难!他们有优越的条件吗?没有!那么,他们凭什么挖山不止呢?凭“子子孙孙无穷匮”、“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的信念与勇气!(分析论据)上天有眼,这勇气直冲云天,感动天帝,派天神加入了移山大军。(小结)例二:信念是强大的心力,是成功的前提。(提出论点)成

11、功来自人的力量,心理的力量,信念的力量。有了坚定不移的信念,一切困难都不在话下。(阐述论点)愚公移山的困难之大,可想而知;可他为什么能够坚持?信念!面对妻子的质疑,他们的回答是:“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多么响亮,多么干脆,多么自信!(夹叙夹议之一:突出态度)面对智叟的笑止,愚公坚决反击:“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多么理直气壮,多么底气十足,多么不可遏止!(夹叙夹议之二:突出认识)这份底气何来?来自“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的自然规律!正是这种不可抗拒的自然力,这种不可阻遏的意志力,迫使“河曲智叟亡以

12、应”,同时也感动“天帝”派人背走大山。(夹叙夹议之三:突出规律)信念,战胜了大自然,也战胜了落后意识。(小结,深化论点)同样以“愚公移山”为论据,两个不同的论点,两种截然不同的叙述,很值得玩味。细细体会,可以从中领悟到诸多道理;先看例一:论点的核心要素有二;困难,勇气。作者是如何突出“困难”的一一分解出整个例子的各个“难”点:一是愚公年岁之大,二是太行王屋之高,三是客观条件之差。作者又是如何突出“勇气”的作者引用愚公那句掷地有声的豪言壮语。两大要素都突出了,加上论点之后作分析阐释,例证之后的议论揭示,论点得到了很有力的支持。再看例二:论点的核心要素有二:信念,成功。为了突出“信念”,文章照样可

13、以点明“困难”,因为愚公的信念是战胜困难的信念,但作者只是一语带过因为这是众人皆知的老材料,无需重复,故而立即进入正题,高明!紧接着,作者分三段夹叙夹议,由浅入深,层层突出“信念”,因为“信念”是第一要素,够力!作者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叙述事例,很成功,因为如果采用单纯叙述论据的方式,会显得枯燥乏味。以上两个例子论点很接近,但叙述例子的方法却大不相同,认真对照比较,从中接受启发,会有收获的。3、以议带叙,以叙促议;叙议交融,联为一体我们说叙议结合,就是叙述事例与分析议论相结合。如何结合?人们的办法很多,最常见的是一段叙述之后,紧接着立即加以分析、评论、揭示;有的是将一个事例分为几个细小片断叙述,

14、每一个片断都加以分析议论,就是我们常说的夹叙夹议,前面已有不少这样的例子,不再举例;有的则是叙述语言中含有议论,议论语言中含有叙述,叙述与议论融为一体。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可以有效淡化叙述的意味,有力强化议论的色彩。请看下面例子:例一:面对某些血管里流淌着炎黄血液、嘴巴里吮吸着黄土地母亲乳汁、口腔里残存着华夏口腔,刚刚拿到某国绿卡就数典忘祖,对祖国母亲说三道四的逆子们,(交到背景)我们要高声疾呼:“爱国之心是最伟大的民族之魂。”(提出论点)古往今来,为国家为民族抛头颅、洒热血的仁人志士、先辈先烈不可胜数。(概括例证)当代爱国者中,最让我们敬佩的是钱学森先生了。钱学森先生不怕美国特务的跟踪监控,

15、不怕进监狱,毅然决定回国;不顾师友们的善意挽留与自己的学术前途,坚决回到科学技术十分落后的祖国;不考虑个人经济上生活水平上的得失,坚决启程回到还没有解决温饱的祖国。(叙述事例)这种爱国主义精神值得我们好好学习,更应该让那些民族的逆子们汗颜!(归纳小结,回应论点)例二:面对某些血管里流淌着炎黄血液、嘴巴里吮吸着黄土地母亲乳汁、口腔里残存着华夏口腔,刚刚拿到某国绿卡就数典忘祖,对祖国母亲说三道四的逆子们,(交到背景)我们要高声疾呼:“爱国之心是最伟大的民族之魂。”(提出论点)古往今来,为国家为民族抛头颅、洒热血的仁人志士、先辈先烈不可胜数。(概括例证)当代爱国者中,最让我们敬佩的是钱学森先生了。当

16、美国特务紧紧盯上、监狱大门朝他洞开的时候,钱学森这位被称为顶得上五个师兵力的爱国者,与他们斗智斗勇,毅然决定回国,这是何等可敬的爱国情怀;(叙议交融之一:政治上)当师友们苦苦相劝、真心挽留的时候,钱学森这位学有所成前景看好的科学巨匠,婉言谢绝,断然启程回归毫无学术氛围可言的祖国,这是何等崇高的爱国情怀;(叙议交融之二:学术上)当美国当局以优厚待遇、良好条件相诱的时候,钱学森这位在美国整整生活了二十年的他乡游子,挥手告别,决然回到尚未解决温饱问题的祖国,这是何等高尚的爱国情怀!(叙议交融之三:生活上)钱学森的精神是什么精神?是伟大的爱国之魂!这足以让那些民族的逆子们汗颜!(小结,回应论点)例一是常规性写法,前面叙述例子,后面简单议论,结果很不理想:其一,叙大于议,论证色彩淡薄;其二,论据材料陈旧,平平淡淡,没有特色,缺乏征服力。例二所用的论据材料与例一完全相同,只是方法不同:其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