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论我国内部控制研究最新进展--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8259677 上传时间:2020-10-1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论我国内部控制研究最新进展--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精选)论我国内部控制研究最新进展--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精选)论我国内部控制研究最新进展--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精选)论我国内部控制研究最新进展--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精选)论我国内部控制研究最新进展--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论我国内部控制研究最新进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论我国内部控制研究最新进展--(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摘 要我国内部控制的研究起步较晚,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社会意识形态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推进,才开始相关的研究。在此背景下,本文对内部控制制度演变等内容加以阐述,认真梳理了我国现阶段内部控制的最近研究,并提出了笔者自己的见解。关键词:内部控制;研究进展AbstractThe research of internal control in our country started late, until the 80s of last century, social ideology from planned economy to market economy, began to study. I

2、n this context,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evolution of the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and carefully combs the recent research on the internal control in our country, and puts forward the authors own views.Key Words: internal control;Research progress目 录1绪论21.1 研究背景21.2研究思路31.3研究方法32 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42.1 内部控制的概

3、念42.2 内部控制的构成要素52.2.1内部环境52.2.2风险评估52.2.3控制活动52.2.4信息和沟通52.2.5内部监督63 文献综述63.1关于内部控制本质方面的文献综述83.2关于企业内部控制概念方面的文献综述113.3关于企业内部控制目标方面的文献综述153.4关于企业内部控制要素方面的文献综述164 企业内部控制的发展演变184.1内部控制制度的演变184.2企业内部控制要素的发展194.2.1COSO报告的内控“五要素”194.2.2 ERM框架的风险管理“八要素”204.2.3新COSO报告的内控“五要素”205 结论与启示20参考文献221绪论1.1 研究背景内部控制

4、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话题。说它古老,是因为早在我国西周时代就产生了内部控制思想的启蒙;说它年轻,是因为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发展,内部控制正在被不断赋予新的思想与内涵。然而,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经济环境瞬息万变的今天,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是保障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升风险防范能力、并最终实现战略目标的根本途径。 内部控制理论的研究在西方国家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尤其是以 COSO 委员会(the 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相继于 1992 年、2004 年、2013 年分别发布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和更新版本的内部控

5、制整合框架,一步步造就了内部控制理论研究的学术巅峰。此外,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及之后的一系列内部控制规定也对内部控制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比西方国家,尽管我国的内部控制思想起源非常古老,但现代意义的企业内部控制却是在建国之后才逐步开展。目前我国的内部控制研究成果多是以美国COSO 框架和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为基础而展开,尚未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我国政府在近几年连续出台了多部相关的法律法规,以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最具代表性,被称为“中国版的萨班斯法案”,从法制层面和制度层面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了要求和指导,但很多企业在内部控制的实际工作中仍感觉没有抓手,不知从何做起。因此,无论是在理论研究方面,还

6、是在企业实践方面,都十分有必要对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1.2研究思路本文共分为5章,研究框架与基本内容如下:第1章,绪论。概述本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提出本文具体的研究方法,阐述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结构内容。第2章,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从内部控制的五个要素分别进行阐述。第3章,文献综述。对国内外有关企业内部控制的本质属性与概念范畴、目标与要素及其构成体系等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系统梳理,评述现有文献的贡献与不足,为后文的主题研究提供参照物。第4章,企业内部控制的发展演变,本章主要从实践方面阐述了国际上发达国家以及我国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主要经验、做法和未来发展趋势。第5章,结论与启示。

7、1.3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是通过查阅、分析、整理文献,全面正确地了解研究的事物或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力图寻找事物本质属性,从而发现关键问题的一种研究方法。本文搜集了许多关于内控的相关资料,包括国内文献以及国内的相关法律法规,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学习可以使笔者更好的把握近期的研究方向和动态并展开进一步研究。(2) 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是通过对比国内外内部控制研究进展,找出不同点,继而在今后设计内控制度上,为今后企业内控制度的借鉴提供参考。2 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2.1 内部控制的概念 内部控制是由内部牵制思想发展而来的,虽然大量学者和实务界的专家都对内部控制进行了研究,但对于内部控制

8、的确切定义一直未达成有效共识。直到 1992 年COSO 颁布了内控框架,才得到了学者与实务工作者的普遍认可。整体框架指出内部控制是由董事会、管理层与其他人员实施的旨在为企业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一个过程。内部控制目标则包括经营、报告与合规三个部分。内控框架由以下九个部分组成,即诚信道德价值观念和胜任能力、控制环境、控制目标、风险评估、控制程序、变化的管理、信息系统、沟通和监控活动。后来在考虑调查者的意见后对要素进行了筛选,最终修改为五个要素。2008年6 月我国在借鉴西方内控理念的基础上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规范指出内部控制指的是由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与所有员工共同实施的,为完成企业控制

9、目标的过程。 2.2 内部控制的构成要素2.2.1内部环境内部环境是内控的基础部分,是其他内控要素实施的前提,可以加强或削弱其他内控要素的作用。内部环境包含公司治理结构、管理层的管理理念、人力资源政策及其执行、企业文化等方面。2.2.2风险评估风险指的是对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包括不确定的收益和不确定的损失。风险评估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及面对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内部控制的目标包括运营目标、报告目标与合规目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企业必然会面对诸如经营风险、信息真实性风险与法律风险。机遇与风险并存,企业发展过程中难免遇到内部和外部风险,没有风险,内部控制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因此,恰当的识别和评估企业发

10、展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只有正确地评估风险的可能性及风险的影响程度,才能针对风险采取应对措施。2.2.3控制活动通过风险评估,企业对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了分析,但如何采取措施应对这些风险对企业的发展更加重要,控制活动就是针对这一问题而设计的。控制活动依据目标性质不同可分为经营性、财务报告与遵循性三大类,控制活动之间也是彼此联系的,一项控制活动可能既有助于满足报告目标,又有助于企业合规性目标的实现。另外,不同的企业由于性质、规模与行业特点等不同,所面临的风险也千变万化,企业应根据情况设计一套适合自身的风险管理目标与应对策略。2.2.4信息和沟通信息和沟通是内控制实施的主要载体

11、,可以帮助员工了解与自身相关的内控信息,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责任。信息沟通包括信息与沟通两个方面,其中信息又包括内部信息与外部信息。存在于企业内部并随着经营活动而产生的信息属于内部信息,而存在于企业外部却需要企业给予关注的信息如法律信息、市场信息等则属于企业的外部信息。2.2.5内部监督内部监督是对内控执行情况的再控制,主要是发现内控执行中出现的偏差,并采取措施对出现的偏差加以改正的过程。内部监督在执行过程中应体现风险导向原则与成本效益原则。内部控制是一个整体,要素与要素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的。内部控制一项要素的建立与执行情况影响着其他要素的建立和执行情况,乃至决定着内控整体的运行质量。企业内部控制建

12、设应从整体的观点出发,基于企业目标,将内部控制各要素融入到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并随着环境而改变,才能最有效地降低成本,提高内部控制的运行效率。3 文献综述3.1关于内部控制本质方面的文献综述在国内,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亚新科集团内控管理程序修正课题组(实际上把内部控制看作内控制度,并认为内控制度实际上是一种授权体系和责任体系,是一种最优化、最简捷和最理性合乎逻辑的作业方式或作业标准。蔡吉甫(2006)认为在现代企业不完全契约的特征下,内部控制实际上是为弥补企业契约不完全性而产生的一个控制系统,是企业契约本质的实现机制。1林钟高和郑军(2007)认为内部控制的本质属性是一种持续均衡利益关系的契约装

13、置,是企业内部各个控制主体之间为实现作为专业化结果的交换收益,是其财富最大化而作出的合约安排。欧阳电平等内部控制其实质是“人控制人”,它涉及公司治理结构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人事制度的改革、企业文化建设、员工的道德观和激励机制等。2张宜霞(2007)认为弥补企业契约组合的不完备性,实现企业内部的均衡和有效运作,应当是企业内部控制的真正本质。3李心合(2007)认为内部控制应是以公司价值创造为主要目标、以可接受的风险水平为出发点、以价值链分析为基础、以管理信息系统为平台、体现控制全过程一个开放型系统。4谢志华(2009)认为,企业在发起设立时会形成平等契约关系,而在运行时会形成科层等级关系,以及

14、同一科层各环节之间的平等契约关系。以契约关系为基础,所形成的企业内部控制的本质是制衡;以科层关系为基础,所形成的企业内部控制的本质是监督。5丁友刚、胡兴国(2007)把风险控制分为外部控制和内部控制,他们认为内部控制本质上是组织的内部风险控制机制。徐虹等,从交易成本理论和组织内合作理论出发,认为内部控制就是企业内部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和委托人之间为实现财富最大化而作出的合约安排。它的本质属性是一种持续均衡利益关系的契约装置。6戴文涛(2010)认为内部控制的本质应当是一种风险控制活动,在内部控制是一种风险控制活动和内部控制目标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以及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情况下,如何管理风险、控制风险

15、成了内部控制学的本质特征。7杨雄胜(2011)认为“内部控制是运用专门手段工具及方法,防范与遏制非我与损我,保护与促进自我与益我的系统化制度”。古淑萍认为,内部控制本质上是具有控制职能的企业管理活动集合,是围绕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与实施的一个动态过程。李桦和周曙光认为内部控制的本质是一种风险控制机制。8周继军(2011)内部控制的本质是弥补不完全契约的一组制度安排,目的在于节约交易成本和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9贺伊琦(2011)认为内部控制是企业免疫系统。10樊行健、肖光红(2014)运用哲学的方法对内部控制的概念进行了反思,认为内部控制包含技术性与社会性两种属性,内部控制既与专业能力有关,同时也与其所处的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息息相关。我国应立足我国国情,在吸收西方先进的控制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建设中国特色的内部控制体系。113.2关于企业内部控制概念方面的文献综述在国内,1997年,财政部发布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九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指出:“内部控制是被审计单位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年月日,财政部发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