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水利融合解决方案

上传人:nj****e 文档编号:148251022 上传时间:2020-10-17 格式:PPTX 页数:23 大小:1.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能水利融合解决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智能水利融合解决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智能水利融合解决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智能水利融合解决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智能水利融合解决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智能水利融合解决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能水利融合解决方案(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利融合信息应用解决方案,目 录,智慧水利信息化现状,水利信息化现状,接入服务(语音、互联网) 传输电路、组网,水利总机、视频会议、 外部服务,防汛指挥决策系统,水利电子政务和公众服务,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智慧水利,已经与各级水利 开展合作的领域,正在配合各级水利 进行试点和应用的领域,正在跟踪,期待与各级水利 合作的领域,2010,2009,时间,2011,对水利信息化建设的理解(1/2),信息化建设目标,对水利信息化建设的理解(2/2),利用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网络视频监控加强水利部门管理力度,实现现代水资源管理。,借助安全认证的无线VPDN,保障水利部门敏感数据的通

2、信信息安全。,由运营商提供电路组网及网络监控与维护外包一体化服务,提供部分IT资产的维保服务,灾备中心等服务,信息化 需求,通过信息化咨询服务,协助水利部门对信息化工作进行持续优化,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利用有线、无线等各类通信手段为水利部门提供通信服务,保障水利监测、防汛抗旱等业务的进行。,利用物联网、 CDMA定位和网络视频监控等技术,开展山洪灾害的监测预警,推进防灾减灾工作,服务社会公众。,信息化 需求,目 录,融合信息应用,助力水利监管、服务与行政信息化,通过移动网、固定网融合优势,为水利部各级单位提供全方位信息化服务,涵盖从基础通信电路到ICT服务及以及水务、水文观测等应用,助力水利信

3、息化建设,加强监管监测力度,提升服务工作效率。,1.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应用,助力水利防灾预警信息建设(1/2),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是通过有线和无线相结合的方式远程对降雨量,水库、闸坝水位、水利工情进行实时监测,结合气象、水文和国土信息,当雨量和水位达到一定警戒值的时候,发出预警预报。,无线通信,利用网络优势,支持水利部门实现中国山洪防治规划的目标:初步建成山洪灾害重点防治区以监测、通信、预报、预警等非工程措施为主,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减灾体系。,1.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应用,助力水利防灾预警信息建设(2/2),预警管理子系统 :通过对监测数据的统计,一旦有暴雨、溪河洪水、地质灾害等隐患的预警点被

4、触发时,自动发布手机短信、电话和广播预警,监测子系统 :通过有线和无线的方式实现对雨情远程实时监测,并扩展到水库、河道、闸坝水位监测、水利工程安全监测、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的实时监测,决策支持子系统 :统计和分析给出相应的统计报表、地图专题图等,根据统计报表,地图专题图以及预案管理,同时结合气象、国土等相关部门的数据为决策者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监测数据、现场实时视频,预警发布,2. 现代水资源管理应用,建立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对重点水功能区、饮用水源地、农业用水重要口门的取水量、水位、水质等进行实时监控。采用视频与数据相融合的综合监控手段,提升水资源管理的信息化水平。,电信网络,取水量等信息,水资

5、源管理,取水口,实时视频,3. 融合网络优势,助力水利监测及防汛抗旱,调动覆盖最广泛的网络资源,从有线到无线,从卫星到微波,全面支持各地水文监测站网信息采集传输,以及防汛抗旱通信,满足高速率、低时延、高质量、安全性等方面的需求。,水利监测站网,全球最大的固定网络 全球最大的CDMA无线通信网络 卫星通信业务 安全认证的无线VPDN,4.无线VPDN保障水利信息安全,CDMA技术保密性强被美国应用到军事通信中,后由转化为商用通信技术; 客户专线通道; 端到端隧道加密:L2TP、IPSEC等方式; 获得了中国信息安全产品评测认证中心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信息安全认证”证书; 唯一一家通过该安全

6、认证的无线安全产品。,多重信息安全保证,5. 固网与移动融合、通信与应用融合的高效协同工作新体验,管理层,外勤部分,全国范围内基于固话/手机/电脑,可以实现: 总机语音通信 OA公文处理,电子邮件的及时处理 电话会议、数据会议、视频会议 即时消息 通信录查询/点击拨号 短信、传真,互联网手机,固定电话,无线高效协同: 加强外勤执法部门之间的协同,方便快捷沟通,内部高效协同: 通过融合信息应用,提高内部协同工作效率,各种应用系统,视频会议终端,内部员工,桌面电脑,笔记本电脑,6. 提供信息化咨询服务,助力水利信息化持续优化,将成立专门的信息化咨询项目团队,通过调研了解水利信息化发展思路,借助在信

7、息化建设历程中的成功经验,协助水利信息化持续优化和发展。,网络规划与优化,IDC建设规划,信息化整体规划,信息系统建设方案咨询,信息化项目后评估,咨询服务内容,自2008年8月成立专业化咨询公司以来,我们已经陆续为湖南省政府、珠海市政府等10多个政府提供了信息化规划、无线数字城市建设方案咨询等咨询服务,并为中海油、国家开发银行等超过20家集团型企业提供了信息化咨询服务。,7.网络监控维护外包服务,助力水利部门减轻IT运行维护工作强度,融合客户、资源、业务的统一管理平台,网络、主机、业务信息综合概览,客户安全统一管理,资源综合管理,8.灾难备份与业务连续服务,助力水利部门实现数据安全与业务不间断

8、运行,基于ITIL的运营管理体系 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认证,1.建立数据中心,2.已有数据中心 建立备份中心,3.建立灾备中心 确保业务连续,数据存储,数据安全,业务连续,DC/DR 服务 满足客户不同类型需求 十年专业服务,值得信赖,全国水利信息化规划纲要提出进行水利数据中心建设,要求建设备份中心,保证在天灾等不可预见的情况下,数据仍在异地得到保护。,9.1 DDOS攻击防护服务,助力水利部各级单位网站安全,9.2安全等级保护评估与咨询服务,助力水利部多快好省地建设符合要求的信息系统,公安部等保测评中心,北京公安局网监处,北京研究一所,管理职能: 监管和备案管理,技术支持单位: 定级

9、、测评,安全厂商、服务商,服务实施单位: 咨询、实施、产品、运维,北京公安局网监处,当地公安局等保测评,北京研究一所,国家等保测评单位,安全厂商、服务商,安全厂商、服务商,政策、宏观管理、协调,在等级保护服务中定位于安全服务商,协助客户进行等级保护咨询、实施、服务、运维。并在等级保护四个阶段都提供相应的服务。,服务策略:依托电信等保业务支撑平台,协助客户通过等级保护备案、改造、管理等一系列工作,并通过系统安全等级划分和安全管理,提升客户信息系统的安全风险防御水平。,支持服务水利信息化的整体优势(1/3),一站式移动、固定全业务解决方案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应用 现代水资源管理应用 水利监测及防汛抗

10、旱 安全无线VPDN 融合通信办公 网络规划咨询服务 网络维护外包服务 灾备服务 系统集成服务 IT资产维保服务,专业ICT服务能力,项目实施和售后,专业评测,产品研发,强大ICT研发,专业ICT集成,一站售前/中/后,集中运营分散服务,全国三级体系: 5万大客户服务人员 首席客户经理制 一站式体系,一点咨询、支持、受理、结算、故申和服务 全国大客户服务排名领先,应用集中运营: 平台和运营人员集中 专业网络管理、安全运营,保障业务连续性,服务管理集中,分散执行: 7*24小时专业呼叫中心 现场服务,三大研究院: 负责行业应用跟踪和研发 新产品试验基地,集团系统集成公司: 全国ICT业务收入排名

11、第一 各省均设有分公司 ISO9001质量认证 四一级资质 中通服 通信工程设计、监理、专业承包甲级资质 国家认可的执业资格证书共1651人,中电领航: 信息咨询服务,21家软件公司: 负责行业应用开发、集成和运营 CMMI-L5 1家、L4 3家、L3 5家,支持服务水利信息化的整体优势(2/3),拥有以光网络、3G移动网络为主,卫星和数字微波为辅的全方位、大容量、多手段、高速率、安全可靠的立体通信传输网络。,卫星通信、卫星宽带,大型、车载及 便携地面站,3G移动通信,微波通信、集群通信,话音,短消息,定位服务,互联网应用,多媒体交互,高速数据传输,宽带互联网,PON光纤网络,512Kb/s

12、8Mb/s,100Mb/s1Gb/s,支持服务水利信息化的整体优势(3/3),目 录,支持服务水利信息化建设,未来合作项目:,战略合作协议:与水利部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共建信息化美好明天。 信息化评估及咨询服务 :借助在信息化建设历程中的成功经验,协助水利信息化的持续优化和发展。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全力支撑水利防灾减灾信息化,融合物联网技术与视频等综合监测监控方式,开展灾害监测、分析预警、辅助决策;并通过灾害预警的发布服务社会公众。 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利用网络视频监控、CDMA定位等技术加强水资源管理的手段,提升监管工作效率。 水利监测及防汛抗旱:利用优质的网络资源和专业维护服务水利监测和防汛抗旱。 专业维护外包、安全、灾备等专业服务:凭借丰富的专业经验,为水利信息化提供维护外包、安全、灾备、视频会议、协同办公等服务,深化原有应用,提升使用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云计算/并行计算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