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交通信息采集 微波交通流检测器-编制说明

上传人:木** 文档编号:148234717 上传时间:2020-10-17 格式:PDF 页数:28 大小:654.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交通信息采集 微波交通流检测器-编制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2020交通信息采集 微波交通流检测器-编制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2020交通信息采集 微波交通流检测器-编制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2020交通信息采集 微波交通流检测器-编制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2020交通信息采集 微波交通流检测器-编制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交通信息采集 微波交通流检测器-编制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交通信息采集 微波交通流检测器-编制说明(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国家国家标准标准 交通信息采集交通信息采集 微波交通流检测器微波交通流检测器 (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编制说明 标准起草组标准起草组 2 2020020 年年 9 9 月月 1616 日日 目 录 一、工作简况 . 1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论据 . 3 三、主要试验的分析、综述报告,技术经济论证,预期的经济效果 . 21 四、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程度,以及与国际、国外同类标准水平的 对比情况 . 24 五、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关系 . 25 六、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 25 七、标准作为强制性标准或推荐性标准的建议 . 25 八、贯

2、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过渡办法等内容) . 25 九、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 . 25 十、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 26 1 一、工作简况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一)任务来源 微波交通流检测器是一种重要的交通流信息采集设备。它通过对检测区域 内的运动车辆发射低能量的微波信号, 并接收回波信号, 根据回波信号的特点, 可检测出多条车道上的机动车流量、占有率、平均车速等交通流参数。 国家标准交通信息采集 微波交通流检测器 (GB/T 206092006)实施 至今已有 14 年了。该标准对断面车流量、平均车速、车道占有率等交通流参数 的检测进行了规定,对规范微波交通

3、流检测器产品的设计、生产和产品质量的 提高齐了重要推动作用,促进了交通信息化的发展。但随着交通流采集产品在 交通领域的推广应用、微波检测新技术和新工艺的不断发展,以及长期工作实 践的经验总结,在交通流检测功能要求、天线性能要求、通信接口与规程、电 源、存储容量等方面,现行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已不适应交通信息采集的需求。 为规范产品设计与生产,强化交通流检测产品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提升微 波交通流检测器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引导用户选用优质产品,限制劣质产品的 生产,对 GB/T 206092006 在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测规则等方面作出相应 的补充、完善和修改是必要的。全国智能运输系统标准化技术委

4、员会于 2015 年 提出修订并申报。 2020 年 1 月,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计划下达(计划号: 20194274-T-469), 由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负责本标准的修订工作。 本标准由全国智能运输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二)协作单位(二)协作单位 参加标准起草的单位有:北京木牛领航科技有限公司、芜湖森思泰克智能 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川速微波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慧昌智能交通系统有限公司。 (三)主要工作过程(三)主要工作过程 2020 年 1 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达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计划 号:20194274-T-469。 2 2020 年 1 月2020 年 4

5、 月,成立标准起草组,起草组组织调研国内相关企 业,了解微波交通流检测器的应用情况和功能等,并开始编制征求意见稿修订 稿; 2020 年 5 月2020 年 9 月,起草组根据调研和征求相关单位意见,起草组 完成标准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初稿,提交标委会秘书处。 (四)(四)标准标准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工作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工作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及所做工作见表 1。 表 1 起草人员及所做的工作 姓 名 单 位 主要工作 刘 楠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组织完成标准的修订工作,搜集相关领域标准, 对功能要求和检测环境部分进行修改。 衣 倩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搜集相关领域标准、整理编写指南

6、。 杨凤满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搜集相关领域标准、编辑修改标准。 岑晏青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指导标准的修订工作。 宋向辉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指导标准的修订工作。 程 瑾 北京木牛领航科技有限公司 整理和修改相关领域设备性能、指标和测试方 法,配合牵头单位共同完成标准起草工作。 李彦兵 北京木牛领航科技有限公司 整理和修改相关领域设备性能、指标和测试方 法,配合牵头单位共同完成标准起草工作。 冀连营 北京木牛领航科技有限公司 整理和修改相关领域设备性能、指标和测试方 法,配合牵头单位共同完成标准起草工作。 李彦龙 芜湖森思泰克智能科技有限公 司 整理和修改相关领域设备性能、

7、指标和测试方 法,配合牵头单位共同完成标准起草工作。 范文旭 芜湖森思泰克智能科技有限公 司 整理和修改相关领域设备性能、指标和测试方 法,配合牵头单位共同完成标准起草工作。 华 斌 北京川速微波科技有限公司 搜集整理相关领域设备及设备应用资料, 配合牵 头单位共同完成标准起草工作。 谢晓鹏 北京川速微波科技有限公司 搜集整理相关领域设备及设备应用资料, 配合牵 头单位共同完成标准起草工作。 徐建华 上海慧昌智能交通系统有限公 司 搜集整理相关领域设备及设备应用资料, 配合牵 头单位共同完成标准起草工作。 3 二、标准二、标准编制编制原则和确定标准原则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主要内容的论据论据 (

8、一)标准(一)标准编制编制原则原则 本标准的编制原则如下: 1.坚持以需求为导向, 根据交通信息采集实际需求的变化和技术的发展及时 更新和修订标准内容,在总结国内公路建设、运营管理的经验基础上,确定标 准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要求,为交通信息采集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 2.体现指导性、 方法性的基本思路, 以科学试验为依托, 以试验结果为依据, 力求标准内容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有利于指导产品的设计与生产,促进 行业发展和技术进步; 3.充分考虑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借鉴国内同类产品标准、规范,广泛征求 生产企业和使用单位的意见和建议,澄清模糊概念,总结得出规律性结论。 (二)(二)确定标准确定标准主

9、要内主要内容的依据容的依据 此次修订标准替代 GB/T 206092006 交通信息采集 微波交通流检测器 , 与 GB/T 206092006 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更改了“微波交通流检测器”的定义内容(见 3.1,2006 年版的 3.1) ; 删除了“频率容限”术语和定义(见 2006 年版的 3.3) ; 更改了“占用带宽”的定义内容(见 3.4,2006 年版的 3.5) ; 删除了“平均功率(无线电发信机的) ”术语和定义(见 2006 年版的 3.6) ; 增加了“等效全向辐射功率” 、 “分车道车流量” 、 “分车道平均车速” 、 “排队长度”术语

10、和定义(见 3.5、3.7、3.8、3.9) ; 更改了“车头时距”的定义内容(见 3.10,2006 年版的 3.8) ; 删除了“车辆间距”术语和定义(见 2006 年版的 3.9) ; 更改了功能要求的总体要求(见 4.1.1,2006 年版的 4.1.1) ; 增加了“车流量” 、 “平均车速” 、 “分车道车流量” 、 “分车道平均车速” 、 “分车道时间占有率” 、“排队长度” 6 项具体功能要求 (见 4.1.2、 4.1.3、 4 4.1.4、4.1.5、4.1.6、和 4.1.7) ; 将“检测距离”改为“有效检测距离”,并更改了有关规定(见 4.2, 2006 年版的 4.

11、1.2.1) ; 删除了“检测精度”的有关规定(见 2006 年版的 4.1.2.2) ; 将“无线性能要求”改为“射频性能要求” (见 4.3,2006 年版的 4.2) ; 更改了“中心频率”有关规定(见 4.3.1,2006 年版的 4.2.1) ; 删除了“频率容限”有关规定(见 2006 年版的 4.2.2) ; 更改了“占用带宽”有关规定(见 4.3.2,2006 年版的 4.2.3) ; 增加了“等效全向辐射功率”有关规定(见 4.3.3) ; 删除了“平均功率”有关规定(见 2006 年版的 4.2.4) ; 更改了“杂散发射”有关规定(见 4.3.4,2006 年版的 4.2

12、.5) ; 删除了“天线性能要求”有关规定(见 2006 年版的 4.2.6) ; 更改了通信接口要求的有关规定(见 4.4.1,2006 年版的 4.3.1) ; 更改了通信速率的有关规定(见 4.4.3,2006 年版的 4.3.3) ; 更改了数据采集传输的要求(见 4.4.4,2006 年版的 4.3.4) ; 删除了“同步方式” 、 “内部时钟”的有关规定(见 2006 年版的 4.4.1、 4.4.3) ; 更改了“同步要求”的有关规定(见 4.5,2006 年版的 4.4.2) ; 更改了“电源”的参数要求(见 4.10.1,2006 年版的 4.9.1) ; 将“存储容量”改为

13、“存储要求” ,并更改了参数要求(见 4.10.2,2006 年版的 4.9.2) ; 更改了工作温度的规定(见 4.10.3.2,2006 年版的 4.9.3.2) ; 增加了“有效检测距离测试”的要求(见 5.3) ; 将“无线性能参数的要求”改为“射频性能参数的测试”并更改了规定 (见 5.4,2006 年版的 5.3) ; 更改了“接口测试”的规定(见 5.5,2006 年版的 5.4) ; 增加了“同步测试”的规定(见 5.6) ; 更改了“电源适应性”的检测方法(见 5.11.1,2006 年版的 5.9.1) ; 更改了存储的规定(见 5.11.2,2006 年版的 5.9.2)

14、 ; 5 更改了“检验项目”的规定(见表 1,2006 年版的表 1) ; 更改了包装的要求(见 7.2.1,2006 年版的 7.2.1) ;增加了包装尺寸 要求(见 7.2.2) ; 更改了包装箱内携带文件要求(见 7.2.3,2006 年版的 7.2.2) ; 更改了“功率计”规格的要求(见 A.1,2006 年版的 A.1) ; 更改了“频率计”规格的要求(见 A.2,2006 年版的 A.2) ; 更改了“微波信号源”规格的要求(见 A.3,2006 年版的 A.3) ; 更改了“测试天线”规格的要求(见 A.5,2006 年版的 A.5) ; 删除了“测试环境要求”中的测试功能概述(见 2006 年版的 B.1) ; 更改了“测试环境及项目”表的规定(见表 B.1,2006 年版的表 B.1) ; 更改了“真实路段测试环境示意图” (见图 B.1,2006 年版的图 B.1) ; 更改了真实路段检测器安装要求、车流量采样要求(见 B.1.4、B.1.5, 2006 年版的 B.1) ; 更改了“试验场测试环境示意图” (见图 B.2,2006 年版的图 B.2) ; 更改了试验场检测器采样要求、测试样本量要求(见 B.1.8、B.1.9, 2006 年版的 B.1) ; 增加了“车流量的测试”方法的适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