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才工作的经验文章汇总6篇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48210051 上传时间:2020-10-1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人才工作的经验文章汇总6篇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关于人才工作的经验文章汇总6篇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关于人才工作的经验文章汇总6篇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关于人才工作的经验文章汇总6篇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关于人才工作的经验文章汇总6篇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人才工作的经验文章汇总6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人才工作的经验文章汇总6篇(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人才工作的经验文章汇总6篇【篇一】*市围绕新兴产业发展需要,找准人才和产业发展契合点,促进人才集聚与重点产业发展、重大项目建设相结合,充分发挥了人才在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创建聚才平台。围绕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大与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力度,全力打造创新载体,创建了中科院*稀土研发中心、上海交大*材料研究院、北大*创新研究院、浙大*工研院等新型研发机构,柔性引进院士、海外高层次人才等领军人才30名,成功研制并转化了世界首条稀土硫化物着色剂连续化隧道窑中试生产线等一批创新项目。创新聚才模式。坚持以新兴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平台,精准引进院士和

2、博士后科研团队,推进高层次人才与本土科研院所、企业对接合作,把科研成果转换为企业生产力,推动科研院所核心技术研究和企业科技创新有效衔接。全市现已建成院士专家工作站46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9家,涉及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多个领域,柔性引进院士46名,先后开展项目研究231个,取得授权发明专利234项,为*市成功解决了包钢贝氏体钢轨性能波动等技术难题38项,联合培养硕博371人。搭建聚才桥梁。积极发挥牵头组织作用,通过举办高层次领军人才*行、海外博士*行等品牌活动,近两年来以项目合作的方式引进高层次领军人才16人、引进海外博士27人。通过定期组织重点企业赴国内重点高校开展招才引智活动,近两

3、年为企业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954名,其中硕士研究生以上192名。科研创新人才的引进集聚,有效推动了企业技术创新,中核北方公司建成了世界首条工业规模高温气冷堆核电燃料元件生产线等一批国际领先产业项目。【篇二】*市*坚持“人才向脱贫攻坚一线汇集,力量向脱贫攻坚一线倾斜”的思路,充分发挥组织优势,激发人才活力,积极引导各类人才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为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搭建平台”优化发展环境聚合力。制定出台了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若干政策,涵盖了人才培养、引进、激励等五大部分26条政策举措,优化了人才政策环境,有效激发了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建立了*人才服务绿色通道实

4、施办法,发放“人才服务卡”,为42名优秀人才提供健康医疗、文化旅游、子女入学等13项优惠政策和便利服务。在锡尼镇民乐社区打造“*人才驿站”,举办人才沙龙系列活动,搭建人才对话交流平台,人才通过分享经验、做法,从而使观点、思维碰撞,激发人才创新活力,进一步营造尊重人才、见贤思齐的社会环境。在*政务服务大厅设立“人才服务窗口”,实行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等制度,为各类人才提供政策咨询、业务办理等一站式、优质高效服务。“筑巢引凤”吸纳高端人才激活力。创新技术合作、对口支援、远程协作等灵活多样的人才柔性流动政策;抓住高职扩招的有利契机,配合高校在全*村“两委”干部、新型职业农民等社会群体中招生85名,着

5、力提高本土人才的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借助各类招考引进人才,*年至今引进优秀全日制研究生19名、紧缺专业技术人才631名。与袁隆平院士专家团队和青岛九天智慧农业公司在盐碱地改良和耐盐碱水稻技术攻关方面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启动了中华拓荒人行动计划*站,以独贵塔拉镇1000亩盐碱地稻作改良为示范引领,大力推广盐碱地水稻种植、稻蟹共养等特色产业。依托*市驻京、驻沪、驻深人才工作站以及*上海招商工作站等平台,引进上海科技创新型人才刘宁博士团队,并与*商会签订*招商引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为*项目推荐、精准招商奠定了良好基础。“跟进培养”优化人才服务添动力。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向支撑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行业协

6、会、企业自主创新的创新创业人才倾斜,向基层一线急需紧缺人才倾斜,大力开展农牧民职业教育。2020年,认定*级就业扶贫车间18家、就业扶贫驿站4家,吸纳周边农牧民实现就近就业635人。开展“自立自强、感恩奋进”主题教育活动暨实用技术和公益性岗位培训8期,开发保洁员、草原管护员等公益性岗位205个。开展电子商务培训、“农牧民夜校”等培训班18期,培训6300余人次,提升操作应用能力。鼓励重点领域人才、高层次人才到基层一线设立科研工作站和服务基地,组织专家人才下乡帮扶、进园区、进企业开展服务活动,协助农户和企业增产增效,让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第一线磨炼意志、增长才干的同时,推动*现代产业创新发展,助推

7、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篇三】*市牢固树立高标准服务理念,将人才服务作为公共服务事项纳入政务服务电子平台,在*率先开发建成“一站式”网上人才服务平台,实现引进人才购(租)房补贴、配偶就业、子女入学(园)、医疗保健服务、人才计划申报等事项“一窗受理、一表申请、一网通办、一次办成”,真正把服务做到人才心坎上。“一窗受理”全程代办。在市政务服务中心设立人才服务专门窗口,配备人才服务专员,为引进人才提供政策咨询、表格填报、资料上传、业务代办等服务。涉及人才服务的所有申请事项统一在一个窗口受理,人才服务专员受理审核后,通过后台分发至各相关职能部门,免去申请办理人多头跑路的麻烦,全程只需对接一个窗口,便可实

8、现事项办结,人才办事满意度和获得感实现倍增。“一表申请”信息共享。对人社、住建、卫健、教育等相关职能部门办理事项所需材料清单进行梳理,删繁去重,精简压缩,整合形成一套表格,实现一次填报、信息共享,申请人所需提供材料由过去的11项压减为3项,有效提高服务效能。“一网通办”无缝衔接。按照“一件事一次办”和“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改革理念,在市人才服务平台推行网上申请、网上受理、网上审批、网上办结全链条审批流程,各环节渐次推进,无缝衔接。如,引进人才申请房屋补贴,申请人登录人才服务平台在线阅知办事指南、填报申请信息和上传申请材料,由人才服务专员线上审核材料,受理后自动推送至人社部门进行人才类别认定,再由

9、住建、房产、不动产三个部门并联审核申请人房产情况,最后由住房保障部门审核并上报审批结果,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程在线、一网通办”。“一次办成”高效服务。依托人才服务平台将“线下办”和“网上办”有效整合,通过优化流程、精简材料,最大程度减少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时限,实现了“一件事一次办”。申请人只需在网上提交一个申请表格、一套材料,部门全流程在线审批,将审批时限由90个工作日压减到7个工作日,为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重点产业项目发展急需紧缺人才提供优质快捷服务,切实把“一站式”“定制式”服务落到实处。【篇四】近年来,*聚焦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突出抓好牧区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培养、使用、激励、服务

10、等措施,推动人才资源向牧区集聚,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人才支撑。一是推动机制创新,为乡牧区人才振兴“保驾护航”。研究制定了*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年度人才工作要点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例会制度等一系列人才政策,一个个“引才红包”释放着强烈的思才爱才信号。督促和协调各单位制定完善了人才使用、管理的相关制度,并通过定期听取汇报,及时了解掌握工作动态,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为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提供了制度保证。进一步探索创新“本土化人才”的培养开发新模式,从人才队伍结构、布局和创新能力与全*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角度出发,通过建机制、重培育、强关怀,进一步盘活乡土人才资

11、源,奋力推进全*经济高质量发展。二是拓宽招引渠道,为牧区人才集聚“造血输氧”。*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战略,为专业化人才提供专业化的培训服务,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工作,扎实推进人才分类评价制度改革工作,有效激发和释放专业技术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制定了*实用人才三年培育规划,力争三年内培育一批本土高技能人才和牧区实用人才,形成人才资源服务全*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格局。编撰出版了人才图册智在塔木沁,收录了自建*以来,不同历史时期全*各行各业涌现出的杰出人才代表,展现了他们为我*的发展所做出的卓越贡献,激发广大知识分子干事创业的热情。*年有针对性地开展企业经营管理、牧区适用技术、新型职业牧民等知识培训,共

12、举办集中培训班6期,培训各类人才612人次;组织牧区实用人才赴外地考察共2次,参加人数12人次。三是丰富培育载体,为牧区人才成长“浇水施肥”。优化党政人才队伍素质结构,通过选调优秀大学生到基层任职,招募西部大学生志愿者、“三支一扶”、民生志愿者、特岗教师等多种方式引进人才,并向教育、医疗、重点项目等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领域和*镇、*(社区)倾斜。*年,我*新招募公务员、选调生、“三支一扶”、社区民生志愿者共29人,人才引进培养的数量和质量在短期内实现了质的飞跃。先后选派了教育、科技、农牧、卫生、文化等五个领域的643名专业技术人才深入基层开展服务和技术指导120次,在助力脱贫攻坚的同时,也为专家

13、人才发挥本身优势搭建了平台、提供了舞台。人才引进培育带来的良好效应,在全*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次第开花。【篇五】为进一步营造基层能成才、干好有出路的干部人才使用导向,*市拿出专项编制,面向*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开展事业编制人员选聘工作,有效提升了基层党组织书记岗位吸引力和基层一线的人才活力。“硬核激励”出实招市委组织部、市委编办、市民政局、市人社局等部门联合出台选聘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为事业编制人员工作办法(试行),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把政治素质考察前置,明确年龄、学历、任职年限等资格条件和选聘程序,首批选聘43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纳入事业编制管理。“优中选优”重实绩把工作实绩作为

14、考核评价干部的重要依据,*村书记重点考察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特别是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工作中的实绩实效。社区书记重点考察基层党建、社会治理等工作中的带动作用和工作成效,把政治过硬、实绩突出的干部选出来,形成“激励一个、带动一批”的良好氛围。“动态管理”求实效按照“总量控制、动态管理”的原则,建立“编制周转池”,制度化、常态化开展选聘工作,让更多想干事、会干事、能成事的*村、社区书记有目标、有盼头。选聘人员在*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岗位继续工作5年以上,未达到规定服务年限的,不得向上级机关借调或调动,确保人员队伍稳定。【篇六】*市*县牢固树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定位,立足区位优势,紧跟产业布局

15、,进一步开拓视野,转变观念,通过培养、储备、引进各类优秀人才,扎实推进人才强县战略,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人才基础。完善政策体系,提供制度保障。围绕*党委构建“一心多点”人才格局,结合我县实际,进一步完善县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进一步完善人才政策体系,积极探索“党建+人才”专项述职制度,压实“第一责任人”抓“第一资源”责任。进一步强化工作落实,对现有人才政策制度执行情况进行回头看,确保各项人才政策措施“落地生根”。拓展交流平台,提升综合素能。利用北京市延庆区与*县对口帮扶合作交流平台,今年共选派4名科级干部、15名骨干教师、

16、14名科室医生到延庆区进行挂职锻炼、跟岗培训,通过建立延兴两地对口帮扶、交流合作机制,推动各类人才有效互动,增进交流,促进两地在科技、教育、医疗、农牧业、旅游业等领域开展深层次的对接与合作,有效提升各类人才的综合素能,为多领域合作交流提供人才保障。创新服务平台,助力脱贫攻坚。以组织开展“千名专家服务基层”活动为契机,用好用活教育、卫生领域专业人才,选择专业基础好、业务能力精、发展潜力强的骨干人才,鼓励引导他们深入贫困地区开展长期服务活动。今年以来,*县共申报8名专业技术人才,其中申报卫生领域骨干专家5名,教育领域骨干专家3名。通过开展讲学、专题授课、技术培训、对口指导等工作,有效缓解基层公共服务体系人才不足瓶颈,助推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