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为例ppt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8197354 上传时间:2020-10-17 格式:PPTX 页数:43 大小:14.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为例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为例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为例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为例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为例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为例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为例ppt课件(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从珠江入海口逆流而上,两岸便是方圆1.1万多平方千米的郁郁苍苍的珠江三角洲。在这块位于广东南部的三角洲平原上,山丘散步、河道纵横、蔗甜鱼肥、桑嫩蚕壮,很早以前,勤劳的三角洲人民就在这里生息、开发、建设,使之成为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养蚕之乡”、“蔗糖之乡”、“果蔬花木之乡”。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突飞猛进,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快和最活跃的地区。“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珠江三角洲成为中国经济发达地区的代名词。,歌曲中的老人是谁?在中国南海边的圈是什么? 你还记得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吗?其中的那几个位于珠江三角洲? 我国的改革开

2、放为什么选择东南沿海? 是工业化推动了城市化还是城市化推动了工业?,知识准备,1.何为产业?,第一产业:包括农、林、牧、渔等 第二产业:包括工业和建筑业等 第三产业:包括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 如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商业饮食、金融、保险、房地产、旅游、教育、文化、科学研究、体育和社会福利等,3.何为城市化?,知识准备,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 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转变的过程,2.何为工业化?,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活动取得主导地位的发展过程,一、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1、工业化、城市化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2、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3、发展中国家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一般做法

3、?,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促进,一、珠江三角洲概况,1.位置 珠江三角洲由西江、北江、东江冲积而成。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 2.自然条件 地势低平;河网密集;常夏无冬,雨热同期;农业原料充足,海洋资源丰富。 3.社会经济条件 大亚湾和岭澳核电站核电站以及西电东送(南部通道)提供充足动力;铁路、高速公路、海运构成便捷水陆交通网络;劳动力资源丰富;科技实力强;是我国著名的侨乡。,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主要侨乡,位置特征,市场,管理,技术,资金,对外开放前沿,二、对外开放的前沿,1、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原因,第一、二产

4、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三大产业) 劳动力、资源密集型产业比重下降,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上升(工业内部),产业升级,产业转移,珠江三角洲 优惠政策,吸引外资进行工业化与城市化,契机,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原因,劳动力、资源密集型,劳动力密集型 工资支出比重高,是选厂主要考虑因素 国家和地区间工资差别大 资源密集型 发达国家一些资源开采成本过高 为了保护本国资源和环境,向充足廉价 劳动力地区 转移,向外国资源 丰富地区转移,二、对外开放的前沿,2、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5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优越的政策:,如降低税率、土地租金等,14个对外开放城市,大连、秦皇岛、天津、

5、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先机,二、对外开放的前沿,3.良好的区位,位于我国南部沿海 毗邻港澳 靠近东南亚,发挥劳动力丰富、 地价低廉的优势,接受港澳产业扩散 参与国际分工,4.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与港澳同胞、海外华侨有共同文化背景和亲密血缘关系,利于吸引投资、招商引资,为推动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内因,内因,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的条件,活动,1. 表4.3 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城市化条件类比分析,区位、侨乡,国际经济环境,2.对外开放政策,3.从地理区位上:南部面向大海,具有开放性和便利的海运,为开放型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6、另外,此地人们思想观念开放,愿意与外界交流,互通有无。 经济发展环境:珠江三角洲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易受他们影响。当改革开放政策明确之后,首先接受了先进的技术、大量的资金和现代经济管理方式,走上了经济快速发展的道路。,第一发展阶段,三、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进程,1.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进程,第二发展阶段,19791990年,1990年以后,原有工业基础薄弱 矿产资源贫乏,政策优势不明显劳动 力、土地成本优势丧失,劳动力、土地资源丰富 政策优势侨优势发达国家 与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时期,工业实力增强发达国家 和地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 整时期,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较慢,较快,外商投资规模小劳动密

7、集型产业附加值低,外商投资规模扩大高新 技术产业的附加值较高,成为我国生活用品生产基地,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子信息 产业基地,2.珠三角早期外资工厂生产模式,3.港澳与珠三角合作模式为“前店后厂”。港澳利用自由贸易港,承接海外订单,珠江三角洲地区则利用土地、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优势,进行产品的加工、制造。,发达为落后提供:,落后为发达提供:,产品,资金、原料、设备、技术等,“前店后厂”,4.产业升级,所谓产业升级,是指产业结构的改善和产业素质与效率的提高:如产业结构从轻工业重工业高新技术产业。,民 工 潮,5.思考:为什么会有大量民工来到珠三角?,城市有较高的收入 城市工业迅速发展提供了众多的就业岗位

8、 城市优越的生活环境,四、珠三角城市化进程,回忆城市化的标志 城市人口增多 城市规模扩大,数目增多 城市人口占众人口比重上升,描述19852002年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进程 城市数量猛增城市规模扩大,2.描述2002年珠江三角洲城市分布的特征,是我国城市网密度最大的地区;总体分布不均匀;主要分布在珠江入海口;主要沿河流分布、沿海分布,描述点状事物空间分布:总体均匀、不均匀;相对密集区、稀疏区;分布趋向如沿河谷、沿交通线分布等;不同级别事物的分布差异。,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珠三角模式,温州模式,苏南模式,东北模式,共同点:工业化,城市化,3.我国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云南德宏模式,

9、苏南模式,与“珠江三角洲模式”不同,“苏南模式”是一种依靠“内向”型经济起步,既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包括生产因素的聚集、产品市场的获得,主要不是依靠国外,而是依靠地域内部和国内市场,其外向性是在区域内部和国内市场发展壮大的必然结果 “苏南模式”是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业产业,推动农村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而带动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乡镇企业的发展是这一模式的核心和主体。 “苏南模式”中乡镇企业的发展,是为大中城市的工业配套和补缺起步,逐步推动这一区域的经济结构调整、升级和优化。,温州模式,与发展乡镇企业起家的“苏南模式”不同,温州模式的发起者和创业者是千千万万的农民,农民办企业,经营企业,承担风险

10、,个体和私营经济的发展是“温州模式”的核心和主体. 位置在浙江南部山区丘陵地区,交通闭塞,资源缺乏.与内地相比,唯一的优势是沿海但是又远离经济中心,发展经济的优势不多. 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把小商品做大,把小企业做大做强,以小商品为主的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逐渐占领了国内国外相当大的市场份额,是温州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定的品牌效应,这是”温州模式”的突出特点.,东北地区城市的发展,20世纪30年代以后,随着煤炭、铁矿资源的开发,铁路和港口的建设,出现了一批以重化工工业为主的城市. 1949年国家重点建设的工业城市:长春、吉林、哈尔滨等. 国家工业项目的布局改变出现了一些以重工业为主的城市:石油开

11、发的大庆等,化工为主的辽阳等. 城市化水平为46.55%(全国为26.08%),云南德宏的边境贸易,1985年德宏州全州开放为边境贸易区后,边境贸易迅速发展,不仅为地方开辟了新的财源,加快了口岸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为国家和整个大西南地区开辟了一个新产品销售市场和可供利用的原料基地,使德宏一跃成为云南乃至大西南对外开放的前沿.,四、问题与对策,1、产业升级面临困境,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基础、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都处于劣势。 外商投资区位的选择也由原来追求降低成本转变为扩大市场规模,而珠江三角洲地区由于南岭的阻隔,国内的腹地范围较小,支撑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的动力正在减弱。,

12、四、问题与对策,2、城市建设相对落后,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严重滞后 城市规模结构不合理,城市之间缺少分工合作,城市竞争力下降。 对外来人口管理跟不上,引发了居住、交通、教育和治安管理等一系列问题,“城中村”的现象普遍。,四、问题与对策,3、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大气污染日益加剧,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成为全国酸雨中心之一; 水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 噪声扰民,城市生存环境质量下降; 耕地锐减,土壤肥力下降; 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日趋严重。,对策 1,产业结构调整,以产业基础较好的广州市为基地,发展石化、钢铁、汽车、造船等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以此推动地区的产业升级。,对策 2,构建

13、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加强相互分工与合作,构建以香港、广州、深圳为核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对策 3,加强规划与管理,加强了交通、通信、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污染的治理。 对于外来人口加强管理 要求企业依法办理招工备案手续,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对私招滥雇的企业加大查处力度; 出台一系列的相关政策,保障外来员工的合法权益。,补充:经济发达地区的环境问题的解决措施,做好区域规划与调整,合理布局城镇,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发展模式; 搞好城镇规划,市人口、工农生产规模与当地环境承载力相适应; 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优化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设生态工业园,P84“活动”1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

14、的等级规模结构是合理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形成了大中小城市发育完善、级配完整的密集城市带。不同等级的城市各有其不同的定位,能够实现各级城市之间的合理分工,发挥城市群的整体优势。 长江三角洲城市等级规模结构完整(五个级别均有),形成了多中心、多层次的城市等级体系。以上海为中心,以南京、杭州为二级城市中心,兼顾、辐射其他城市,是单核模型。珠江三角洲城市等级规模结构相对单调,缺少规模巨大的“龙头”城市。以广州、深圳为区域中心,是双核模型。,P84“活动”2 长江三角洲城市等级规模结构完整(五个级别均有),形成了多中心、多层次的城市等级体系。以上海为中心,以南京、杭州为二级城市中心,兼顾、辐射其他城市,是

15、单核模型。珠江三角洲城市等级规模结构相对单调,缺少规模巨大的“龙头”城市。以广州、深圳为区域中心,是双核模型。,P84“活动”2 距离上海较远的城市,因缺少腹地支持,地位很难发挥。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的协调发展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P84“活动”3 南京应呼应上海,辐射周边。一方面呼应上海,另一方面南京要形成新的辐射,南京与周边的镇江、扬州、马鞍山、芜湖和滁州等地,已形成了“一小时车程范围的都市圈”;南京又同上海、武汉、重庆一起,构成了长江流域四大区域经济中心,这使得南京担当了向西辐射和传递上海辐射的“纽带”。,P84“活动”4 三者在科技、文化、区位、经济等方面都有不同的优势,应根据各城市的特点,发挥区位优势,关键是突出长三角的窗口示范性,京、津、唐的科技性和珠三角的外向型经济。,我国五大经济区域的对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