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行业管理某某旅游资源普查水域风光类报告

上传人:蜀歌 文档编号:148183980 上传时间:2020-10-17 格式:PDF 页数:156 大小:1.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行业管理某某旅游资源普查水域风光类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56页
旅游行业管理某某旅游资源普查水域风光类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56页
旅游行业管理某某旅游资源普查水域风光类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56页
旅游行业管理某某旅游资源普查水域风光类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56页
旅游行业管理某某旅游资源普查水域风光类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旅游行业管理某某旅游资源普查水域风光类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行业管理某某旅游资源普查水域风光类报告(1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水域风光类资源的形成与演化背景第一章水域风光类资源的形成与演化背景 第一节地理概况第一节地理概况 一、地理位置和面积一、地理位置和面积 浙江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在东经 1180012300、北 纬 27123131之间,东濒东海,南接福建,西与江西、安徽相连,北与上 海、江苏为邻。浙江东西与南北的直线距离均为 450 公里左右。全省陆域面积 10.18 万平方公里,为全国面积的 1.06%,是全国面积最小的省份之一。 二、地形条件二、地形条件 浙江省地形有以下三个特征: 1西南高、东北低 浙江省地势西南高, 东北低。 西南山地高峻, 谷地幽深, 主要山峰海拔均在 1500

2、米上,龙泉县境内的黄茅尖,海拔 1929 米,是浙江省第一高峰;庆元县的百山 祖,海拔 1856 米,为浙江第二高峰。中部多为海拔 100500 米的丘陵盆地,错 落于低山之间,地形显得低矮而破碎。东北部为堆积平原,海拔都在 10 米以下, 地势低平,水网密布,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2山地多、平原少 浙江省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原次之。山地丘陵约占全省面积的十分之七强,而平 原连同水面(不包括海域)的面积约为十分之三弱。山地地形复杂多变,小气候 条件十分多样,生物资源丰富,水能蕴藏量丰富。 3海岸曲折、岛屿众多 浙江省海域广阔,海岸曲折,海岸线长约 2200 多公里。沿海岛屿星罗棋布, 共 21

3、00 多个, 约占全国岛屿总数的三分之一, 是我国岛屿最多的省份,面积在 500 平方米以上岛屿达 3061 个。岛屿岸线长约 4000 多公里。 浙江省陆域山地和丘陵占 70.4%,平原和盆地占 22.4%,河流和湖泊占 5.2%, 海涂占 2%,土地类型多样。 三、水文条件三、水文条件 浙江省境内主要有钱塘江、瓯江、甬江、灵江、飞云江、鳌江、苕溪,以及 人工运河京杭大运河等八大水系,其中苕溪流入太湖。钱塘江全长 605 公里,其 中在省境内长 360.68 公里。流域面积 4.88 万平方公里(其中在省境内的流域面 积 4.20 平方公里) ,占全省面积的 42,是本省第一大江。浙江省江河

4、众多,多 年平均年径流量 937.67 亿立方米,流域面积在 100 平方公里以上的有 238 条。 浙江北部的杭嘉湖平原和杭州湾南岸的宁绍平原, 以京杭运河和杭甬运河为主干, 天然湖泊星罗棋布,河湖相连,水网密布,素有“水乡泽国”之称。其中,杭州 西湖、绍兴鉴湖、嘉兴南湖、鄞州东钱湖、湖州太湖为浙江名湖,而千岛湖为新 安江水电站建成后形成的一个巨大人工湖,水域面积达 573.00 平方公里,已经 成为山水相宜的风景湖泊。 四、气候条件四、气候条件 浙江地处东南季风剧烈活动的地区,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总特点 是:冬夏季风交替显著,气温适中,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 空气

5、湿润。同时,因濒临海洋,受明显的海洋气候影响,温、湿条件比同纬度的 内陆季风区优越,是我国自然条件最优越的地区之一。 全省冬季受蒙古冷高压控制,盛行西北风,以晴冷天气为主,是低温少雨季 节;夏季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以东南风为主,从海洋带来充沛的水汽,空 气湿润,是高温强光照季节;春秋两季为过度时期,气旋活动频繁,锋面降水丰 富,冷暖变化较大。冬夏时间长,春秋时间短,各季之间天气差异明显,全年四 季分明。全省年均气温自北向南在 15.318.3C 之间,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 最热月份为 7 月(海岛为 8 月) ,最冷月份为 1 月(海岛为 2 月) ,年极端最高气 温各地在 3343C

6、之间,地区差异较大,总体分布内陆高于沿海、浙西高于浙 东。年极端最低气温在-2.2-17.4C 之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各地的年降水 量在 9802000 毫米之间,分布特点是海岛、平原少,丘陵、山地多。79 月沿 海热带风暴活动频繁。各地无霜期 230270 天,普遍浙南多于浙北,平原多于 山区,其中东南沿海最长,杭嘉湖平原最短;10C 积温 47005600C,从南 向北逐渐递减。年均蒸发量 600900 毫米。主要灾害性天气有夏秋的热带气旋、 梅季暴雨、伏秋干旱和冰雹、大风等。 五、土壤条件五、土壤条件 浙江土壤种类繁多,据全省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可分为 10 个土类,21 个 亚类。浙

7、江省土壤在中国土壤地理分区上属“江南红壤黄壤水稻土大区” 。地带 性土壤为红壤、黄壤、棕黄壤。低山丘陵还零星分布着一些岩性土,如石灰土、 紫色土、铁(镁) 粘土(基岩性土) 等。滨海平原盐渍地区、河谷平原冲击地区、 水网平原河湖相沉积地区多为盐土、潮土、水稻土等平原土壤(见表 11) 。 表 1.1 浙江省土壤分类面积比例表 土 壤 类 型 红壤黄壤紫色土石灰土粗骨土 基性岩土 和山地草 甸土 潮土 滨海 盐土 水稻土 所 占 比 例 40.06%10.62%3.54%1.64%14.09%0.04%3.80%4.10%21.95% 六、植被条件六、植被条件 根据中国植被区划的划分,浙江全省范

8、围均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 东部(湿润)常绿阔叶林亚区域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地带性植被 为常绿阔叶林。但由于浙江开发历史悠久,人类活动频繁,目前除少数地方外绝 大多数原生植被已被人为影响下的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所代替。浙江的主要植被 类型有针叶林、针阔叶树混交林、阔叶林、灌丛和灌草丛、沼泽和沼泽化草甸、 水生植被、人工植被等。其中针叶林则是浙江森林中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植被 类型,并且多为层次单一的常绿针叶林。 七、地质灾害七、地质灾害 浙江地理位置优越,开发历史悠久,人类活动频繁。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人口增加,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人们对自然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多,对地质环 境的影响和破坏

9、也越来越大,导致了沿海平原地面沉降、山区地质灾害频发、水 土流失、岩溶地面塌陷、景观破坏、水土污染等重大环境地质问题,使原本比较 脆弱的地质环境日益恶化,严重影响我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浙江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但时空分布不均,多集中 在 4 月9 月的春雨、梅雨和台风雨季节,常形成暴雨、旱涝等气象灾害。在山 区,暴雨常诱发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河流多沿构造线发育, 主要有钱塘江等七大自然水系,皆属“雨源型”河流。 第二节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形成的背景条件第二节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形成的背景条件 一、水文地理分区一、水文地理分区 水文现象千变万化,都是在极其复杂的

10、自然地理条件下发生的,因此,任何 地区,任何水体的水文现象,都不能脱离该地区、该水体的自然地理条件。水文 是自然地理诸要素之一,它们都具有共同的特性,即区域性。水文地理区是按水 文现象在区内的相似性和区际的差异性来分区划片,进而阐明区内水体的分布及 共水文现象的分布变化规律,并指出存在问题和提出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向。 多年平均年径流深,最能反映水文要素的地区性规律,因而作为划分水文地 理区的主要依据。同时考虑地貌特征、径流的季节变化、悬移质假定蚀模数、潮 汐影响等,把浙江省划分为以下四个水文地理区:浙北平原区、浙西南山区、浙 中丘陵盆地区、浙东滨海岛屿区。 (一)浙北平原区(一)浙北平原区 本区

11、包括杭嘉湖平原和宁绍平原。南部基本上以多年平均年径流深 600 毫米 为界,大致从西苕溪的范家村,经德清、瓶窑,然后跨越富春江,经临浦、绍兴、 余姚、宁波到镇海;北部、东北部与江苏、上海为界。 区内地势平坦,属长江三角洲的一部分,海拔在 20 米以下,河湖交错密布, 年降水量在 1400 毫米以下,年径流深小于 600 毫米,陆面蒸发量约 800 毫米, 水面蒸发量在 9001000 毫米之间,为浙江省降水量和径流量最小而蒸发量最大 的水文地理区。 径流主要集中在 5、6 月和 8、9 月,河水流速缓慢,水位变幅小,河口受潮 汐影响,悬移质侵蚀模数小于 150 吨/平方公里。为浙江省河流含沙量

12、最小的地 区之一。 杭嘉湖平原由于地势低洼,原有的排水河道不断堵塞,太湖等湖淀水面积日 益缩小,常年水位逐年增高,每逢梅雨、台风雨季节,排水不畅易形成内涝,且 时间较长。宁绍平原主要河流均发源于会稽山和四明山,每当上游发生洪水,下 游亦易成灾,但为期较短。当夏秋连日无雨,温度高,蒸发强,往往出现旱象。 因而,解决杭嘉湖的排水出路和宁绍平原的水源不足,则成为本区水文和水利工 作和重要任务。 (二)浙西南山区(二)浙西南山区 本区位于浙江西部和南部山区,大致从瓶窑、经临安、分水、新安江水库至 江山,再折向东经遂昌、丽水直至临海,大致以 1000 毫米的年径流深等值线为 界;东部与滨海岛屿区为界,大

13、致从临海往南经梅岙、永和至水头。 区内全为山区,一般海拔在 1000 米以上,多“V”型河谷,峡谷浅滩断续分 布,水流湍急,洪水暴涨暴落,为山溪性河流。 本区地势高,且多数处在迎风面上,年平均降水量大于 1600 毫米,年径流 深在 1000 毫米以上,为浙江省降水与径流最丰富的水文地理区。陆面蒸发量小 于 700 毫米, 有些地区只有 500 毫米, 为本省最小的地区。 水面蒸发量 8001000 毫米。悬移质侵蚀模数除少数地区较高外,皆在 250 吨/平方公里以下。 径流年内分配多集中在 5、6 月和 8、9 月,但各地差异明显。西部的常山港、 江山港、乌溪江、龙泉溪等河流,5、6 两月径

14、流量可占年径流总量的 4046%; 8、9 两月仅占 611%。南部的飞云江、鳌江等水系,5、6 月占 2531%;而 8、 9 两月高于 5、6 月,可占年径流总量的 2936%。西北部的苕溪、分水江等河流, 5、6 两月的比重图高于 8、9 两月,前者约占 2532%;后者在 1722%之间。 由于本省西部和西北部受梅雨控制,台风影响小,夏秋干旱严重。梅雨期间 虽有洪水发生,但河谷两岸没有大片农田,灾害并不严重。区内水力资源极为丰 富,有待今后重点开发。 (三)浙中丘陵盆地区(三)浙中丘陵盆地区 本区位于浙江省中部,北界与浙北平原区相连,西部和南部与浙西南山区相 接,东部大致从鄞县、奉化至

15、临海一线,与浙东滨海岛屿区为界。 区内为丘陵盆地,降水少,蒸发强,故地表径流较少。年降水量一般在 14001600 毫米之间,年径流深多数地区在 1000 毫米以下,盆地中心只有 600 毫米。陆面蒸发量为 700800 毫米,水面蒸发量大致为 9001000 毫米。 径流年内分配不均,位于本区西部的浦阳江、东阳江、衢江等河流,5、6 两 月的径流量可占年径流总理的 3540%; 8、9 两月仅占 814%。位于本区东部的 曹娥江、永安肖、剡江等河流,5、6 两月占 2734%; 8、9 两月由于台风影响比 西部强,则所占比重较大,为 2528%。本区洪、枯水比值很大,流量变率大于 其他水文地

16、理区。 本区盆地多为第三纪红砂岩,植被少,悬移质侵蚀模数在 200500 吨/平方 公里之间,为浙江省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水文地理区。 盆地内分布大片农田,7 至 8 月雨量稀少,气温高,蒸发强,农田需水量大, 常出现严重干旱,沿江两岸亦易发生洪灾。因而,必须继续搞好各种蓄水、引水 等水利工程,提高防御水旱灾害的能力,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加强水土保持,防 止水土流失,建立良好的生态平衡。 (四)浙东滨海岛屿区(四)浙东滨海岛屿区 本区包括浙江省东部滨海平原和沿海岛屿,滨海平原,地势平坦,海拔较低, 多港湾,河口深受潮汐影响。沿海岛屿河流短小。流量不大。 区内降水和径流等值线,大致与海岸平行,年降水深大致自西 1600 毫米向 东递减为 1400 毫米, 年径流深从 1000 毫米下降为 600 毫米, 水面蒸发 9001000 毫米,悬移质侵蚀模数小于 150 吨/平方公里。 二、水系二、水系 (一)水系(一)水系 浙江省江河众多,流域面积大于 1 万平公里的河流有两条,300010000 平 方公里的有四条。独流入海有的钱塘江、甬江、灵江、瓯江、飞云江、鳌江;流 入太湖的有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