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中图版)生物大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第二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基因分离定律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8055005 上传时间:2020-10-16 格式:PPT 页数:101 大小:2.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高考(中图版)生物大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第二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基因分离定律_第1页
第1页 / 共101页
2016高考(中图版)生物大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第二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基因分离定律_第2页
第2页 / 共101页
2016高考(中图版)生物大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第二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基因分离定律_第3页
第3页 / 共101页
2016高考(中图版)生物大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第二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基因分离定律_第4页
第4页 / 共101页
2016高考(中图版)生物大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第二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基因分离定律_第5页
第5页 / 共1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高考(中图版)生物大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第二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基因分离定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高考(中图版)生物大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第二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基因分离定律(10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 第一章基因的分离规律,【考纲考情】,【知识梳理】 一、分离规律试验 1.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P(紫花白花) F1 F2 (1)杂交过程的处理方式:去雄_套袋。 (2)F1的表现型是_。 (3)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_。 (4)在亲本的正交实验与反交实验中,F1、F2的性状表现相同吗? _。,套袋,人工授粉,紫花,紫花白花=31,相同,2.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1)生物的性状由_决定,体细胞中其_存在,配子中其 成单存在。 (2)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_,随配子 独立遗传给后代。 (3)受精时,雌雄配子_结合,结合方式有_种。,遗传因子,成对,相互分

2、开,随机,4,3.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1)画出测交实验的遗传图解:,1,1,(2)测交后代的性状及比例取决于_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 例。 二、伴性遗传(以红绿色盲为例) 以“女性正常(XBXB)男性色盲(XbY)”为例,完善下列问题: 1.子代XBXb个体中XB来自_,Xb来自_。 2.子代XBY个体中XB来自_,由此可知这种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是 _。 3.如果一个女性携带者的父亲和儿子均患病,这说明这种遗传病的遗 传特点是_。 4.这种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是_。,杂种子一代,母亲,父亲,母亲,隔代遗传,男性患者多于女性,交叉遗传,【小题快练】 1.易错判断: (1)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

3、人工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 ) 【分析】豌豆是自花闭花授粉植物,即豌豆在开花之前就已经完成授粉,所以杂交过程中应该在花成熟前去雄,而不是在开花时去雄。 (2)(2012江苏高考T11C)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1 的基因型。( ) 【分析】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除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外,也可以用于检测亲本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和比例。,(3)运用假说演绎法验证的实验结果总与预期相符。( ) 【分析】在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像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证明假说正确,反之,说明假说错误。

4、(4)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 ) 【分析】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新出现的性状是隐性性状。利用性状分离可以判断性状的显隐性。,(5)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在形成配子时彼此分离,互不干扰。( ) 【分析】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形成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彼此分离,随配子遗传给后代。因此,分离规律中,基因具有随机性和独立性。 (6)性染色体相同的个体所代表的生物均为雌性个体。( ) 【分析】在人和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中,雌性个体的两条性染色体相同,为XX。而在鸡的性别决定方式中,性染色体相同的个体(ZZ)所

5、代表的生物个体则为雄性。,(7)X、Y染色体上不存在等位基因。( ) 【分析】在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基因是成对存在的,即存在等位基因,而非同源区段则不存在等位基因。,(8)(2012江苏高考T10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 【分析】性染色体上有决定性别的基因,但不是其上所有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例如,色盲等伴性遗传病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却与性别决定无关。,2.下列各组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水稻的早熟和晚熟B.豌豆的紫花和红花 C.小麦的抗病与易染病D.绵羊的长毛与细毛 【解析】选D。相对性状是指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水稻的早熟和晚熟、豌豆的紫花和红花及

6、小麦的抗病与易染病均为相对性状,而绵羊的长毛和短毛,细毛与粗毛分别为相对性状。,3.下列杂交组合(遗传因子E控制显性性状,e控制隐性性状)产生的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的是() A.EEeeB.EEEeC.EEEED.EeEe 【解析】选D。杂合体自交产生的后代发生性状分离。由于EE为显性纯合体,不管与哪种个体组合,其后代均表现为显性性状。,4.基因型为Aa的豌豆植株所产生的(雌雄)配子间的数量关系可表示为() A.=B.Aa=11 C.Aa=11D. 【解析】选C。生物产生雌雄配子的方式为减数分裂,一般情况下雌配子的数量远少于雄配子的数量。Aa的植株在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A与a发生分离,使得雌配子

7、中携带A基因和a基因的数量相当,雄配子中携带A基因和a基因的数量也相当。,5.对摩尔根等人得出“果蝇的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这一结论没有影响的是() A.孟德尔的遗传规律 B.摩尔根的精巧实验设计 C.萨顿提出的遗传的染色体假说 D.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则 【解析】选D。起初摩尔根对孟德尔的遗传的基本规律和萨顿提出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的正确性持怀疑态度。摩尔根利用白眼果蝇进行实验,得出结论证明了以上两个观点。故A、B、C正确。D项,该结论与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即中心法则无关,故错误。,6.下列有关性别决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含X染色体的配子数含Y染色体的配子数=11 B.XY型性

8、别决定的生物,Y染色体都比X染色体短小 C.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数量相等 D.各种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可分为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 【解析】选C。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数量相等;含X染色体的配子数(含X染色体的精子+卵细胞)多于含Y染色体的配子数(只有精子含Y染色体);果蝇是XY型性别决定,其Y染色体比X染色体大;无性别区分的生物体内没有性染色体。,【速记卡片】 1.三类性状: (1)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2)显性性状:F1中表现出来的性状叫显性性状。 (3)隐性性状:F1中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叫隐性性状。,2.三种基因: (1)相同基因:基因所

9、包含的遗传信息相同。 (2)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3)非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上或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3.基因型与表现型: (1)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2)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4.纯合体与杂合体: (1)纯合体:由含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合子,发育成的个体。 (2)杂合体:由含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合子,发育成的个体。,5.分离规律的实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6.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五大特点: (1)隔代遗传。 (2)交叉遗传。 (3)男性患者多

10、于女性患者。 (4)女性患病,其父亲、其儿子必患病。 (5)男性正常,其母亲、其女儿均正常。,7.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的五大特点: (1)代代遗传。 (2)交叉遗传。 (3)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4)男性患病,其母亲、其女儿均患病。 (5)女性正常,其父亲、其儿子均正常。,考点一 遗传学的核心概念及相互关系 1.与性状有关的概念: (1)性状:生物所表现出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 (2)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3)显、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纯种亲本杂交,F1中表现出来的性状叫显性性状,F1中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叫隐性性状。 (4)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

11、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2.与基因有关的概念:,(1)相同基因: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控制同一性状的相同基因,如图中的A和A。 (2)等位基因:生物杂合体中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如图中的C和c。 (3)非等位基因:有两种,一种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如图中的A和D;还有一种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如图中的A和b。,3.基因型与表现型: (1)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2)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4.纯合体与杂合体: (1)纯合体: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如DD、dd、AABB、aabb等。 (2)杂合体:由不同基因

12、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如Dd、AaBB、AaBb等。,5.与杂交方式相关的概念及其作用:,6.核心概念的相互关系:,【提分技巧】性状显隐性的判断方法 (1)根据子代性状判断。 甲乙只有甲甲为显性性状。 甲甲甲+乙乙为隐性性状。 (2)根据子代性状分离比判断:甲甲F2中甲乙为31甲(分离比为3的性状)为显性性状。,(3)实验法判断:,【考题回访】 1.(2015菏泽模拟)在豌豆杂交试验中,高茎与矮茎杂交得F1,F1自交所得F2中高茎和矮茎的比例为787277,上述试验结果的实质是 () A.高茎基因对矮茎基因有显性作用 B.F1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 C.控制高、矮茎的基因不在一对同源

13、染色体上 D.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解析】选D。杂交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在遗传学上叫做性状分离,这种现象的实质是控制这一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2.下列有关概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两纯合体杂交,后代一定是纯合体,不含等位基因 B.孟德尔分离规律体现在杂合体体内 C.性染色体上不可能存在等位基因 D.外界环境的影响不可能影响表现型,【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需要明确遗传的核心概念及以下三个关键点: (1)纯合体自交后代一定是纯合体,但两纯合体杂交后代则不一定是纯合体。 (2)等位基因存在于杂合体中。 (3)表现型是

14、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解析】选B。两纯合体杂交,如AAaa,后代为杂合体(Aa),体细胞中含等位基因;孟德尔分离规律体现在杂合体产生配子的过程中;性染色体上有同源和非同源片段,所以可能存在等位基因;外界环境和基因型决定生物的表现型。,【延伸探究】B项中孟德尔分离规律的实质是什么?发生于什么时期? 提示: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3.(2015威海模拟)豌豆花的顶生和腋生是一对相对性状,根据下表中的三组杂交实验结果,判断显性性状和纯合体分别为() A.顶生;甲、乙B.腋生;甲、丁 C.顶生;丙、丁D.腋生;甲、丙,【解题指南】解答本题可按以下思路分析

15、: 设性状A、B为一对相对性状,【解析】选B。根据甲(顶生)丁(腋生)子代全为腋生,可判断花腋生为显性性状,花顶生为隐性性状,因此,甲性状为隐性性状。只要隐性性状出现则为纯合体,乙和丙均为杂合体;甲丁的后代全为腋生,丁一定为显性纯合体。,【延伸探究】若上题中乙、丙杂交,后代花腋生和顶生的数量比大约是多少?为什么? 提示:31。乙和丙均为杂合体,两者杂交,从理论上分析,后代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比例为31,即花腋生和顶生的数量比大约是31。,4.(2015济宁模拟)用下列哪组方法,可最简捷地依次解决的遗传问题() 鉴定一株高茎豌豆是否为纯合体 区别女娄菜披针型和狭披针型的显隐性关系 不断提高小

16、麦抗病纯合体的比例 A.自交、杂交、自交B.自交、测交、测交 C.杂交、测交、自交D.测交、杂交、自交,【解析】选A。鉴定豌豆是否是纯合体的最简捷的方法是自交,若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说明该豌豆是纯合体,否则是杂合体。让豌豆进行自交,省去了母本去雄、套袋、授以父本花粉等杂交措施。判断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可以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体进行杂交,F1所表现出来的性状为显性,未表现出来的性状为隐性,此时不可以进行测交,因为测交是让被测个体与隐性性状的个体杂交,但是此时显隐性关系未确定。不断提高小麦抗病纯合体比例的方法,是不断让小麦进行自交。,【易错提醒】(1)自交自由交配。 自交强调的是相同基因型个体的交配,如基因型为AA、Aa群体中自交是指:AAAA、AaAa。 自由交配强调的是群体中所有个体进行随机交配,如基因型为AA、Aa群体中自由交配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