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下数学各单元复习资料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7998424 上传时间:2020-10-15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146.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数学各单元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数学各单元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数学各单元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数学各单元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四年级下数学各单元复习资料(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 15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数学各单元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小数的意义 1、 小数的意义:把单位“ 1”平均分成 10份、100份、1000份取其中的 1 份 或几份,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份之几的数,叫小数。 2、 分母是 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表示十分之几的小数是一 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的小数是两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的小数是三位小数 3、小数的组成:以小数点为界,小数由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组成。 4、 小数的数位、计算单位、进率: 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 0.001与整数一样,小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2、小数部分最大的计算单位是十分之一,小数部分没有最小的计数单位。 小数的数位是无限的。 在一个小数中,小数点后面含有几个小数数位,它就是几位小数。小数部分 末尾的零也要计入其中。 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整数部分 小 数 点 小数部分 数 位 万 位 千 位 百 位 十 位 个 位 十 分 位 百 分 位 千 分 位 万 分 位 计 数 单 位 万千百十一 ( 个 ) 十 分 之 一 百 分 之 一 千 分 之 一 万 分 之 一 2 / 15 5、小数的读写:读小数时,从左往右,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整数部分 是 0 的读作“零”),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顺次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即使

3、是连续的 0,也要依次读出来。写小数时,也是从左往右,整数部分按照整数 的写法来写(整数部分是零的写作“0”),小数点点在个位的右下角,小数部分 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6、 理解 0.1与 0.10的区别联系: 区别:0.1 表示 1 个 0.1、0.10表示 10个 0.01、意义不同。 联系:0.1=0.10两个数大小相等。运用小数的基本性质可以不改变数的大小,改写 小数或化简小数。 7、 整数部分是 0 的小数叫做纯小数;整数部分不为0 的小数叫做带小数。 测量活动(名数的改写) (1) 1 分米=0.1米,1 厘米=0.01米,1 克=0.001千克学会低级单位与高级单 位之间

4、的互化(长度单位,面积单位,重量单位).低级单位单名数化为 高级单位时,先将这个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 数,再把分数写成小数的形式,并在后面加上所要化成的高级单位的名称。 (2)复名数改单名数:抄相同,改不同。 (相同的单位抄在整数部分,不相同的单位按照上面的改写方法写在小数部分)。 (3)其他改写方法:单名数互化 低级单位名数进率 =高级单位名数。 高级单位名数进率 =低级单位名数。复名数与单名数之间互化:抄相同,改不 同(同单名数互化方法) 如:3 米 2 厘米=()米。相同的单位米,抄在整数部分,整数部分是3;改写不 同:2 厘米 100=0.02米(厘米与米

5、之间的进率是100) (4)生活中常用的单位: 3 / 15 质量:1 吨1000千克;1 千克 1000克 长度:1 千米1000米 1分米=10 厘米 1 厘米=10 毫米1 分米=100毫米 1 米10分米 100厘米 1000毫米 面积:1 平方米 100平方分米1 平方分米 100平方厘米 1 平方千米 =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 人民币: 1 元=10角 1 角=10 分1 元=100分 比大小(比较小数的大小) 1、比较两个小数大小的方法: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小数就大;整数部分 相同,再看小数部分的十分位,十分位上数字大的小数就大 2、把几个小数按顺序排列: 要先

6、比较它们的大小。 再按照题目的要求按顺序排列。 当单位不统一的几个数量比较大小时,要先将这几个数量的单位统一,再按小数大 小比较方法进行比较,最后答题应按照最目中给的原数进行排列顺序。 小数的加减法 1、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小数加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 小数加法的意义: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小数减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2、 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 0”,小数的大小不变。 3、 小数加减计算法则:小数点对齐;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计算。从末位算起;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如果被减数的小数末尾位数不够

7、,可以 添“0”再减,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一,在本位上加十再减;得数 的小数点要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 4、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同级运算,从左往 右;有括号的,先里后外。 4 / 15 5、 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加减法。 第二单元:三角形 “空 间 与 图 形”知 识 1. 认识图形 按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分; 把平面图形按图形是否由线段围成来分,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由曲线围成的, 一类是由线段围成的。 按图形的边数来分。 2. 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性质: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平行四边形具有易变形(不稳定性)的特点。 三角形分类 1、把三

8、角形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类,并说明分类依据。 (1)按角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 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 (2)按边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任意三角形。 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每个内角都是60度。 2、通过分类发现: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三角形内角和、三角形边的关系 1、任意一个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一个三角形最多有3 个锐角,最少有2 个 5 / 15 锐角。直角三角形的2 个锐角等于

9、90度。钝角三角形的 2个锐角小于 90度。 2、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3、 能应用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和三角形边的关系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4、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 5、用 2 个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6、用 2 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长方形、一个大三角 形。 7、用 2 个相同的等腰的直角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正方形。一 个大的等腰的直角的三角形。 四边形的分类 1、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叫作四边形 。四边形中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 形是平行四边形 ,只由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 2、长方

10、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3、正方形、长方形、等腰梯形、菱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圆形是轴对称 图形。(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数学各单元 复习资料 长方形有 2条对称轴。 菱形有 2条对称轴。 等腰梯形有 1 条对称轴。 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四边形 梯形 平行四边形 长方形 正方形 6 / 15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数学各单元复习资料 【知识框架】 1、文具店(小数乘整数) 2、小数点搬家(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 3、街心公园(两个乘数小数位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4、包装(小数乘法的竖式计算) 5、爬

11、行最慢的哺乳动物(小数乘法的竖式计算及小数估算) 6、手拉手(小数乘法的混合运算及简算) 小数乘小数的意义表示求一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是多少。 1、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可以说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 运算,也可以说是求这个小数的整数倍是多少。如:2.35 表示求 5 个 2.3 的和是 多少。也可以表示求2.3的 5 倍是多少。 2、 乘法的变化规律: 1) 在乘法里,一个因数不变,另外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a倍,积也扩大 (或缩小) a倍. 2) 在乘法里,一个因数扩大a (a0)倍,另外一个因数扩大b(b0)倍,积就 扩大 ab倍。在乘法里,一个因数缩小a 倍,另外一

12、个因数缩小b倍,积就缩小 ab 倍。 3) 在乘法中,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n 倍(或缩小到原来的) (n0),另一个因 数缩小到原来的( n0)(或扩大到原来的n 倍),积不变。 (积不变规律:在乘法 里,一个因数扩大 a 倍,另外一个因数缩小a 倍,积不变。 ) 4) 在乘法里,如果一个因数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另外一个因数缩小 7 / 15 10倍、100倍、1000倍,那么积的扩大或缩小就看a和 b 的大小,哪个大就顺从 哪个。 3、一个因数小于“ 1”时,积小于另一个因数。一个因数大于“1”时,积大于另 一个因数。一个因数等于“1”时,积等于另一个因数。 小数乘法的法则 1

13、. 计算小数乘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 从积的末位起向左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结果能化简的要化简。 2. 小数乘法估算: 先将两个因数四舍五入保留整数,然后再相乘。 3.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同级运算,从左 往右;两级运算,先二后一;有括号的,先里后外。 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同样适用于小数乘法,应用这些运算定律,可以使 计算简便。 乘法交换律 ab=ba 乘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分配律 a(b+c)=ab+ac;a(bc)=ab - ac 4、积的近似数:保留a位小数,就看第a+1位,再用四舍五入的方

14、法取值。 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 看十分位上的数; 保留一位小数: 表示精确到十分位, 看百分位上的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看千分位上的数; (2)按实际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积的近似值。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1.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 两位、 三位 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10 、1/100 、 1/1000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 三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 倍、100倍、1000 倍 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 倍。 8 / 15 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

15、0倍。 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 10 1 。 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 100 1 。 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 1000 1 。 2. 小数点右移,位数不够时,要添“0”补位,小数点移动完后,整数最高位前边 的“0”要去掉;小数点左移,位数不够时,也用“0”补足,点上小数点,若整数 部分没有数,用“ 0”表示,若小数末尾有0,根据小数的性质,应把末尾的“0” 去掉。小数的末尾添上0 或去掉 0,小数的大小不变。 小数点的后面添上0 或去掉 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句话是错误的。 3. 积的小

16、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在小数乘法中,两个乘数一共有几位小 数,积就有几位小数。积的小数位数等于乘数的小数位数之和。 第四单元:观察物体 1、观察位置由低到高变化,所观察到物体的画面也发生相应变化。观察物体的时 候,站得越高,看到的物体越完整。 2、观察位置由远及近变化,所观察景物的范围也相应变化。观察物体的时候,距 离越近,观察到的景物越大,观察景物范围越小;距离越远,观察到的景物越小, 观察景物范围越大。由远到近看景物,看到的范围越来越(小),但看的物体越来 越(大) 。从远处看物体,看到的范围要(大) ,但看的物体比较(小) 。 3、识别和判断打拍摄地点与照片中的对应关系:可以假设自己在拍摄地点处,根 据图中景物特点,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想想究竟能看到什么,再下结论。判断照 9 / 15 片拍摄的先后顺序时可以假设自己随着拍摄者的行走路线游览,想象自己先看到哪 些景物,再看到哪些景物,从而判断出照片拍摄的先后顺序。 第五单元:小数的除法及计算法则 知识框架: 1、精打细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