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警察和赞美诗》导学案 苏教版选修之《短篇小说选读》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47994590 上传时间:2020-10-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警察和赞美诗》导学案 苏教版选修之《短篇小说选读》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 《警察和赞美诗》导学案 苏教版选修之《短篇小说选读》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 《警察和赞美诗》导学案 苏教版选修之《短篇小说选读》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 《警察和赞美诗》导学案 苏教版选修之《短篇小说选读》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警察和赞美诗》导学案 苏教版选修之《短篇小说选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警察和赞美诗》导学案 苏教版选修之《短篇小说选读》(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警察和赞美诗导学案一、作者介绍:欧亨利(18621910),美国著名作家。他创作的短篇小说共300篇,其中以描写纽约曼哈顿市民生活的作品最为著名。他把那儿的街道、小饭馆、破旧的公寓气氛渲染得十分逼真,故有“曼哈顿的桂冠诗人”之称。由于他在纽约星期天世界报这类通俗报纸上发表作品,读者大都是小市民,这就影响了他创作的格调。他对社会与人生的观察和分析并不深刻,有些作品比较浅薄,但他一生困顿,常与失意落魄的小人物同甘共苦,又能以别出心裁的艺术手法表现他们复杂的思想感情,因此他最出色的短篇小说被列入世界优秀短篇小说之列,代表作品有麦琪的礼物、警察和赞美诗,他和莫泊桑、契诃夫并称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他的

2、小说常以“含泪的微笑”来抚慰生活失意的小人物的心灵创伤,善用夸张、嘲讽、双关等幽默手段。擅长以诙谐的笔调,幽默俏皮的语言来刻画人物的思想性格,被誉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的百科全书”的作家. 他的小说常在故事末尾笔锋一转,让主人公的命运突然起意想不到的变化,在看似荒唐的结局中给读者以深层的思索和启迪。这一巧妙的构思方法被誉为“欧亨利手法”。对当时及后人的短篇小说创作有较大影响。警察和赞美诗,正是这一手法的代表作品。二、关于警察和赞美诗1.故事梗概:请同学根据预习复述。警察和赞美诗是他优秀短篇小说之一,作品写到流浪汉苏比在冬天来临之际,想方设法到监狱过冬,他六次犯事,为非作歹,可是都没有如愿,正当他听

3、到教堂赞美诗,决定重新做人时,却被莫名其妙逮捕了,小说的矛头直指当时美国社会,真实的反映了不明是非,颠倒黑白的社会的现实。2.写作背景西欧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开始衰落的时候,美国现实社会的深刻变化(南北战争之后)引起文学的变化,这就是现实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它出现在美国资本主义日趋腐朽的阶段,即由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的时代。当时社会贫富对立,阶级矛盾日益激化。这时期一些出身于中小资产阶级的作家,从自身的阶层出发,一方面,谴责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描写人民的悲惨生活,反映人民对资产阶级统治的不满情绪;另一方面,他们又对美国资产阶级的民主存有幻想,提出种种改良措施。可是当帝国主义的浊流来到时,他们又

4、怀着悲观绝望的情绪探索个人的命运和归宿。然而,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也引起较大震动,使美国作家群体分化,一些来自下层而又倾向进步的作家,受到工人运动的影响,经历了思想探索的过程,为社会主义理想所吸引,参加了工人运动,开始创作一些较先进的文学作品。作品取材于现实生活,反映了下层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揭露了垄断资产阶级残酷的本性,控诉了统治者对人民的迫害。内容丰富,揭露深刻,手法多样,是美国文坛上不可少的一支生力军,在美国文学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三、基础积累 引吭高歌hng 狩猎shu 绯色的梦fi 绯闻fi 潜移默化qin 醍醐灌顶t h 煊赫一时xun 掸去dn 胜券在握qun (2)积累成语1

5、衣冠楚楚:形容穿戴得十分整齐漂亮。冠:帽子。楚楚:鲜明、整洁的样子。例句:他看见雪茄烟店里一个衣冠楚楚的人对着摇曳的火头在点烟。2不名一钱:一个钱也没有,非常贫穷。名:拥有,占有。例句:最舒服的莫过于在哪家豪华的餐馆里美美地吃上一顿,然后声明自己不名一钱,这就可以悄悄地、安安静静地给交到警察手里。3醍醐灌顶:佛教用语,比喻给人灌输智慧,使人彻底醒悟。醍醐,酥酪上聚集的油,味甘美。例句:一刹那间,新的意境醍醐灌顶似地激荡着他。4煊赫一时:名声很大,声势很盛。例句:他要做个煊赫一时的人。5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例句:明天他要到熙熙攘攘的商业区去找事做。6迫在眉睫:比喻事情临近眼前,十分

6、紧迫。例句:每当雁群在夜空引吭高鸣,每当没有海豹皮大衣的女人跟丈夫亲热起来,每当苏比躺在街心公园长凳上辗转反侧,这时候,你就知道冬天迫在眉睫了。7.潜移默化:指思想或品性受环境等的影响,不知不觉地发生了变化。例句:苏比这时敏感的心情和老教堂的潜移默化会合在一起,使他灵魂里突然起了奇妙的变化,他猛然对他所落人的泥坑感到憎厌。四、合作探讨1、小说在结局安排上的特色?参考答案:这样的结局安排新颖别致,给人以奇峰突起之感。从故事的结局和情节的发展,显然是相矛盾的,苏贝干了许多破坏的勾当,希望落入法网,而警察不理他;在他愿意改邪归正时,反倒被警察逮捕,判刑三个月,这“不合常情”的精妙构思,正是作者的成功

7、之笔。揭示了在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之下,美国现实生活里就是这样的颠倒黑白。美国的法律极其虚伪,深刻地揭露了美国社会的黑暗。2、题目的两个概念,风马牛不相及,放在一起有什么含意?参考答案:“警察”和“赞美诗”从表面上看是两个不相干的概念,但读过全文后,就不难发现它们是有着内在联系的。它们在对待苏贝时是多么和谐一致。它们在有效地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家的安宁。它们一个从肉体上摧残、镇压;一个从精神上毒害、麻醉。它们残害穷人的本质是完全一致的,它们是资本主义社会统治人民的得力工具。3、在语言的运用上有什么主要特色?参考答案:在语言运用上,欧亨利以幽默著称。他善于用风趣而俏皮的语言。他熟练地运用拟人、比喻

8、、排比、双关等修辞手法,使文字生动、活泼、富于幽默感。这种讽刺幽默的语言,不仅具有强烈的刺讽作用,也使读者感到主人公遭遇的辛酸,体现了“含泪的微笑”的特色。这篇小说语言最大的特点是“幽默”,幽默是一种语调轻松但却包含深刻意义的讽刺,它不同于一般的俏皮话,而是为内容服务的,它表现了作者对人物的情感倾向和事件的态度。小说中通过夸张、比喻、拟人、反语等修辞手法,来使语言达到幽默的艺术效果。有些幽默语言看似轻松,实则沉重。例如“多年来,好客的布莱克威尔岛监狱一直是他冬季的寓所。”这里用反语“好客”、“冬季寓所”,说得幽默轻松,实际上揭示了下层劳动人民悲惨的生活境遇,蕴含着无家可归的流浪汉的无限的辛酸。

9、类似的例子在上文谈苏比的反常心理时已举过很多。有些幽默的语言直接讽刺社会现实,看似风趣,实则辛辣尖刻。4、有人说苏贝是个好人,有说苏贝原来不是一个好人。你是怎样看待这个人物?参考答案:对苏贝这个人物,不能简单的用“好人”或“坏人”的绝对概念来概括他。像苏贝这样的人物,他有劳动力,也有就业的机会,但他游手好闲。为了免于挨冻、免费食宿,就不择手段丑化自己的人格。他是一个心理和行为反常的流浪汉。作者塑造这个人物,通过他的思想和行为,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畸形的社会心理,讽刺、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是非混淆、善恶颠倒的黑暗现实。我们对这个人物的态度,应该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五、课内语段阅读 分析课文第一部分:开端部分(15自然段)。1. 苏比躺在麦迪生广场他的那条长凳上,辗转反侧。说明了什么?2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什么?3. 苏贝为什么不请求慈善机关的布施,而愿意进监狱?4.苏比瞧不起慈善事业名下对地方上穷人做得布施,说明苏比什么样的性格特征?4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