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遂宁二中2012届高三数学辅导资料(18) 解斜三角形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47935362 上传时间:2020-10-1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遂宁二中2012届高三数学辅导资料(18) 解斜三角形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四川省遂宁二中2012届高三数学辅导资料(18) 解斜三角形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四川省遂宁二中2012届高三数学辅导资料(18) 解斜三角形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四川省遂宁二中2012届高三数学辅导资料(18) 解斜三角形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四川省遂宁二中2012届高三数学辅导资料(18) 解斜三角形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遂宁二中2012届高三数学辅导资料(18) 解斜三角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遂宁二中2012届高三数学辅导资料(18) 解斜三角形(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8) 解斜三角形知识梳理1.正弦定理: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角的正弦的比相等,即=.利用正弦定理,可以解决以下两类有关三角形的问题.(1)已知两角和任一边,求其他两边和一角;(2)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求另一边的对角.(从而进一步求出其他的边和角)2.余弦定理:三角形任何一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边平方的和减去这两边与它们夹角的余弦的积的两倍,即a2=b2+c22bccosA;b2=c2+a22cacosB;c2=a2+b22abcosC.在余弦定理中,令C=90,这时cosC=0,所以c2=a2+b2.由此可知余弦定理是勾股定理的推广.由可得cosA=;cosB=;cosC=.利用余

2、弦定理,可以解决以下两类有关三角形的问题:(1)已知三边,求三个角; (2)已知两边和它们的夹角,求第三边和其他两个角.3.三角形解的个数点击双基1.在ABC中,若2cosBsinA=sinC,则ABC的形状一定是( )A.等腰直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D.等边三角形2.下列条件中,ABC是锐角三角形的是( )A.sinA+cosA=B.0 C.tanA+tanB+tanC0D.b=3,c=3,B=303.ABC中,a、b、c分别为A、B、C的对边,如果a、b、c成等差数列,B=30,ABC的面积为,那么b等于( )A. B.1+ C.D.2+4.已知(a+b+c)(b+ca)=

3、3bc,则A=_.5.在锐角ABC中,边长a=1,b=2,则边长c的取值范围是_.6.(2011重庆理6)若ABC的内角A、B、C所对的边a、b、c满足,且C=60,则ab的值为_.典例剖析【例1】 ABC的三个内角A、B、C的对边分别是a、b、c,如果a2=b(b+c),求证:A=2B.【例2】已知锐角ABC中,sin(A+B)=,sin(AB)=.(1)求证:tanA=2tanB;(2)设AB=3,求AB边上的高.【例3】在ABC中,a、b、c分别是A、B、C的对边长,已知a、b、c成等比数列,且a2c2=acbc,求A的大小及的值.闯关训练1.在ABC中,“A30”是“sinA”的( )

4、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2.在ABC中, A=,,则ABC的面积为( )A.B. 16C.或16D. 或3.(2009广东)已知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是a、b、c,若,且,则( )A.2B. C.D. 4. 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是a、b、c,且,则ABC的形状( )A.直角三角形 B.等腰直角三角形C.等腰或直角三角形 D. 等边三角形5. (2011年四川理6)在ABC中则A的取值范围是 A(0, B,) C(0, D,)6.在ABC中,由已知条件解三角形,其中有两解的是( )A.b=20,A=45,C=80

5、B.a=30,c=28,B=60C.a=14,b=16,A=45 D.a=12,c=15,A=1207.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是a、b、c,若三角形的面积S=(a2+b2c2),则C的度数是_.8.在ABC中,若C=60,则=_.9. 在ABC中,有,则_.10.(2010全国高考)在ABC中,D为BC边上一点,BC=3BD,AD=,若AC=AB,则BD=_.11.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依次成等比数列,求y=的取值范围.12.已知ABC中,2(sin2Asin2C)=(ab)sinB,外接圆半径为.(1)求C;(2)求ABC面积的最大值.13.在ABC

6、中,BC=a,顶点A在平行于BC且与BC相距为a的直线上滑动,求的取值范围.14.若ABC三边长为、,面积为S,且,求面积S的最大值。15(2011湖北理16)设ABC的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已知()求ABC的周长()求的值(18) 解斜三角形(教师版)知识梳理1.正弦定理: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角的正弦的比相等,即=.利用正弦定理,可以解决以下两类有关三角形的问题.(1)已知两角和任一边,求其他两边和一角;(2)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求另一边的对角.(从而进一步求出其他的边和角)2.余弦定理:三角形任何一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边平方的和减去这两边与它们夹角的余弦的积

7、的两倍,即a2=b2+c22bccosA;b2=c2+a22cacosB;c2=a2+b22abcosC.在余弦定理中,令C=90,这时cosC=0,所以c2=a2+b2.由此可知余弦定理是勾股定理的推广.由可得cosA=;cosB=;cosC=.利用余弦定理,可以解决以下两类有关三角形的问题:(1)已知三边,求三个角;(2)已知两边和它们的夹角,求第三边和其他两个角.3.三角形解的个数特别提示两定理的形式、内容、证法及变形应用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通过向量的数量积把三角形和三角函数联系起来,用向量方法证明两定理,突出了向量的工具性,是向量知识应用的实例.另外,解三角形问题可能出现一解、两解或无

8、解的情况,这时应结合“三角形中大边对大角定理及几何作图来帮助理解”.点击双基1.(2002年上海)在ABC中,若2cosBsinA=sinC,则ABC的形状一定是( )A.等腰直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等腰三角形D.等边三角形解析:由2cosBsinA=sinC得a=c,a=b.答案:C2.下列条件中,ABC是锐角三角形的是( )A.sinA+cosA=B.0C.tanA+tanB+tanC0D.b=3,c=3,B=30解析:由sinA+cosA=得2sinAcosA=0,A为钝角.由0,得0,cos,0.B为钝角.由tanA+tanB+tanC0,得tan(A+B)(1tanAtanB)+

9、tanC0.tanAtanBtanC0,A、B、C都为锐角.由=,得sinC=,C=或.答案:C3.(2004年全国,理11)ABC中,a、b、c分别为A、B、C的对边,如果a、b、c成等差数列,B=30,ABC的面积为,那么b等于( )A.B.1+ C.D.2+解析:a、b、c成等差数列,2b=a+c.平方得a2+c2=4b22ac.又ABC的面积为,且B=30,故由SABC=acsinB=acsin30=ac=,得ac=6.a2+c2=4b212.由余弦定理,得cosB=,解得b2=4+2.又b为边长,b=1+.答案:B4.已知(a+b+c)(b+ca)=3bc,则A=_.解析:由已知得(

10、b+c)2a2=3bc,b2+c2a2=bc.=.A=.答案:5.在锐角ABC中,边长a=1,b=2,则边长c的取值范围是_.解析:若c是最大边,则cosC0.0,c.又cba=1,1c.答案:(1,)6.(2011重庆理6)若ABC的内角A、B、C所对的边a、b、c满足,且C=60,则ab的值为_.答案:典例剖析【例1】 ABC的三个内角A、B、C的对边分别是a、b、c,如果a2=b(b+c),求证:A=2B.剖析:研究三角形问题一般有两种思路.一是边化角,二是角化边.证明:用正弦定理,a=2RsinA,b=2RsinB,c=2RsinC,代入a2=b(b+c)中,得sin2A=sinB(s

11、inB+sinC)sin2Asin2B=sinBsinC=sinBsin(A+B)(cos2Bcos2A)=sinBsin(A+B)sin(A+B)sin(AB)=sinBsin(A+B),因为A、B、C为三角形的三内角,所以sin(A+B)0.所以sin(AB)=sinB.所以只能有AB=B,即A=2B.评述:利用正弦定理,将命题中边的关系转化为角间关系,从而全部利用三角公式变换求解.思考讨论(1)该题若用余弦定理如何解决?解:利用余弦定理,由a2=b(b+c),得cosA=,cos2B=2cos2B1=2()21=1=.所以cosA=cos2B.因为A、B是ABC的内角,所以A=2B.(2

12、)该题根据命题特征,能否构造一个符合条件的三角形,利用几何知识解决?解:由题设a2=b(b+c),得=,作出ABC,延长CA到D,使AD=AB=c,连结BD.式表示的即是=,所以BCDABC.所以1=D.又AB=AD,可知2=D,所以1=2.因为BAC=2+D=22=21,所以A=2B.评述:近几年的高考题中,涉及到三角形的题目,重点考查正弦、余弦定理,考查的侧重点还在于三角转换.这是命题者的初衷.【例2】 (2004年全国,17)已知锐角ABC中,sin(A+B)=,sin(AB)=.(1)求证:tanA=2tanB;(2)设AB=3,求AB边上的高.剖析:有两角的和与差联想到两角和与差的正

13、弦公式,结合图形,以(1)为铺垫,解决(2).(1)证明:sin(A+B)=,sin(AB)=,=2. tanA=2tanB.(2)解:A+B,sin(A+B)=. tan(A+B)=,即=.将tanA=2tanB代入上式整理得2tan2B4tanB1=0,解得tanB=(负值舍去).得tanB=,tanA=2tanB=2+.设AB边上的高为CD,则AB=AD+DB=+=.由AB=3得CD=2+,所以AB边上的高为2+.评述: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概念,两角和与差的公式以及应用,分析和计算能力.【例3】 (2004年春季北京)在ABC中,a、b、c分别是A、B、C的对边长,已知a、b、c成等比数列,且a2c2=acbc,求A的大小及的值.剖析:因给出的是a、b、c之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