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轮复习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7915956 上传时间:2020-10-14 格式:PPT 页数:113 大小:4.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轮复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13页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轮复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13页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轮复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13页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轮复习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13页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轮复习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轮复习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轮复习课件(1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新课标 人教版 必修(三),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西 汉,宋 明,明 清,专题十四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1、主要流派和主要代表 道:老子、庄子 儒:孔子、孟子、荀子 墨:墨子 法:韩非子,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2、出现原因:,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1)经济:,(2)政治:,诸侯纷争,新的统治者未有绝对权威,思想束缚弱,(3)阶级关系:,“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4)思想文化:,私学兴起,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舆论阵地),(1)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形成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 (2)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

2、放运动,3、意义:,1、孔子,(1)思想: 哲学: A、 “仁” (核心),子曰:“仁者爱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互相爱护,融洽相处,要待人宽容,B、人性论:性相近,习相远。,二、儒家思想的形成,C、敬鬼神而远之: “未知生,焉知死?”,政治:,“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论语为政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颜渊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A、以德治民。 统治者爱惜民力,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进步) B、克己复礼,恢复周礼,维护等级制度。(保守),子曰:“有教无类。” (论语

3、卫灵公) 子曰:自行束修十条干肉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论语为政);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教育:A、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全面发展,B、重视对文化典籍的整理,“仁”(核心)和“礼” “中庸” “为政以德”(德治) “敬鬼神而远之”(注重政治和人事),创办私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全面 发展,言论被总结为论语 整理文化典籍,儒家五经,知识梳理,1988年全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讨论新世纪世界的前途,他们竟然都得到这样的结论,认为21世纪人类要过和平幸福的生活,就应该回

4、到2500年前中国的孔子哪里去吸取智慧。,2、历史地位: A、孔子是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 B、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发展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C、在世界思想文化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 “仁政”,提出“政在得民” “民贵君轻”(民本思想) 伦理观:“性本善”,A、“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人人皆有善端。”,2、孟子,(1)思想主张:,“亚圣”,3、 荀子的思想,A、“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

5、 B、“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C、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1)思想主张:, “仁义”和“王道”、“礼法并用” “君舟民水” 伦理观:“性本恶” 朴素的唯物思想:天行有常,不为尧舜,不为桀亡;制天命而用之,思考3:比较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异同,爱人,为政以德,性相近,仁政,仁义,民贵君轻,君舟民水,性善论,性恶论,仁的思想,民本思想,人性论,儒学思想中哪些具有现实意义?,正身自省、修己安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学习探究,教育理论:,个人修养:,维护社会稳定:,伦理道德:,有教无类、学思结合、因材施教等,孝、仁义、诚信等(社会主义荣辱观),仁、德治、民本思想等(取消农业

6、税),三、道家,A、世界万物的本原是 “ 道 ”,1、老子,道是先天地生,无声无息, 生天地万物。,哲学思想,(1)思想,(朴素的辩证法思想),B、 事物是相互依存和不断转化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无,有,政治主张: A、无为而治(反对礼治,法治,反对新兴地主阶级的“有为”主张),邻国相望,鸡犬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B、提倡恢复到小国寡民的状态。,伦理观: 顺其自然,清静无为,知足寡欲,是一种悲观消极的人生观,代表了没落旧贵族的利益,2. 庄子,A、自然天道观 : 天地万物由

7、道派生,生而不有,学而不恃,长而不宰。,(1)思想,B、政治 :无为而治 C、哲学:“齐物论” 事物相对 好坏、正误、高低没有绝对界限。,人生如梦,反对一切进步 没落奴隶主贵族的代表,(2)申不害 ,为了防备大臣操纵权力、玩弄法柄建议最高统治者必须用术,君主应以“独视”、“独听”、“独断”的手段来实行统治,(4)李悝,他收集当时诸国刑律,编成法经6篇。,(1)商鞅 ,在秦实行两次变法主张用严刑重罚以杜绝犯,四、法家,(3)慎到 ,是法家中强调“势”治的一派,主张君主可以“握法处势”,“无为而治天下”。,1、代表人物:,2、韩非思想,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生杀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此人

8、主之所执也,君执柄以处势,故令行禁止。柄者,杀生之制也;势者,胜众之资也。,A、以法治国,法、术、势相结合,法不阿贵。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人世之事,因为之备。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B、历史是发展的,统治者应因时而变,C、巩固封建土地私有制,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迎合大一统专制国家发展趋势,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 (战争)春则废民耕稼树艺,秋则废民获敛百姓饥寒而死者,不可胜数。 尚贤者,政之本也。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 墨子,1、思想主张: 兼爱 非攻 尚贤 尚节,五、墨家墨子,(2014 广东韶关一调)13

9、战国时期一位儒者认为人生来就是有感官上的要求,饿了要吃饭,冷了要穿衣,这就形成了人们“好利”“好声色”的本性需求。下列选项与这一观点最接近的是: A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 B孔子的“性相近,习相远” C孟子的“性善论 ” D荀子的“性恶论”,D,(2014 解析余江一中二模)8礼记中庸中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段话不适合用来形容 A新文化运动中蔡元培的办学思想 B苏俄1921年实行的新经济政策 C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讲话 D杜鲁门主义的实质,D,(2014 广东江门一摸)14“中国文明,这个唯一在任何时候都韦产生过祭司阶级的伟大文明,具有独特的现世主义。固然,皇帝也是祭土

10、,他为了所有臣民的利益而向苍天献祭,但是,他履行的宗教职责比起他的统治职责来,始终居于次要地位。”与中国的“现世主义”关系最小的是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B,22014天津卷 齐民要术自序:“盖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尧命四子,敬授民时,舜命后稷,食为政首。殷周之盛,诗书所述,要在安民,富而教之。”这段话主要强调() A儒家对农业的重视 B改进生产工具的意义 C历法与农业的关系 D农业技术的重要性,A,(2014 广东茂名一摸)12“中国古代山水面以自然而然合乎本性为美,在位置的经营上讲究留向、计白当黑,也是有无相生、虚实相象在艺术实践中的体现。”该作者认为古代山水画的创作理念受到哪一

11、思想的影响? A道家 B佛教 C程朱理学 D陆王心学,A,(20132014四川成都石室中学一诊)1.老子中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左传中记载:“夫民,神之主也。民之所欲,天必从之。”以上资料的共同点是 A体现了中国古代讲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B体现了中国古代的人文思想 C说明中国古代没有宗教和神学 D说明了中国古代要求统治者重视民意,B,一、从“无为”到“有为”,2、目的: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1、背景: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破坏严重,3、政策: “黄老之学” 与民休息,道家-黄老之学-“无为而治”思想,黄老之学始于战国盛于西汉,假托黄帝和老子的思想,实为道家

12、和法家思想结合,并兼采观点而成。 其中,黄帝之学主要指的是 黄帝四经,老子之学主要指道德经,黄帝,老子,黄老思想的内容,黄老之学基础 黄老之学的核心,治身(养生)、治国,早期道家理论,结合阴阳五行、儒、墨、 法等各家学说,“无为而无不为”,对外 : 与匈奴“和亲”,对内 : 轻徭 薄赋 减轻田租; 免自卖为奴婢者为庶人; 让大量士兵回家,授予田宅,并免除一定的赋税和徭役等,表现:,一、从“无为”到“有为”,2、目的: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1、背景: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破坏严重,3、政策: “黄老之学” 与民休息,4、结果:积极 消极,(一)“无为”,“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事,非遇水旱,则

13、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乘牸牝(母马)者而不得会聚。 后汉书.食货志,积极:经济逐渐恢复和增强,社会繁荣,国力日盛;,消极:,王国问题,土地兼并问题,匈奴问题,放纵、姑息,中央软弱无力,民族矛盾尖锐,1、原因:国力日盛;割据势力,土地兼并,匈奴威胁 2、目的:加强中央集权, 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形势,3、表现,政治: (1)加强中央集权:颁布推恩令(2)加强皇权:用身边做侍从、秘书工作的人任尚书令、侍中,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 经济:实行货币官铸、盐铁专卖、物价管理、向工商业

14、者加征重税 军事:成功反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二)“有为”,文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春秋繁露,董仲舒三次书面应答策问,即“天人三策”,阐述他的儒学思想。把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了新儒学体系。,材料: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罢黜百家,春秋大一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君命顺,则民有顺命;君命逆

15、,则民有逆命。,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加强君权,材料二: “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与天同者,大治”,天降祥瑞;“与天异者,大乱”,天降灾祸。“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春秋之大义也。” -天人三策,仁政,董仲舒形成了一套以“三纲”“五常”为核心,以天人感应和阴阳五行说为理论基础的系统化、理论化的伦理思想体系。,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五项品德标准,是人们为人处世的品德规范。,君臣、父子、夫妻之间,尊卑秩序永恒不变,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

16、,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他大力提倡孝道,认为孝是天经地义,(1)思想,“春秋大一统”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君权神授”,“天人合一”,“仁政”:限田、薄敛、省赋役,“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评价,大一统:国家之需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不可取,应鼓励各种学术思想的争鸣,“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唯心主义,无稽之谈,但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利于封建统治长久,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利于中国封建经济的发展,也对今天中国农民负担过重的现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三纲:封建意识,应当扬弃。 五常:推崇仁义礼智信应该弘扬,大一统:国家之需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不可取,应鼓励各种学术思想的争鸣,“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唯心主义,无稽之谈,但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利于封建统治长久,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利于中国封建经济的发展,也对今天中国农民负担过重的现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2)教育:,教科书:儒家经典五经 教官:五经博士 儒学垄断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