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四制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1_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7910197 上传时间:2020-10-14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42.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五四制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1_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青岛版五四制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1_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青岛版五四制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1_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亲,该文档总共5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青岛版五四制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1_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五四制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1_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精品范文青岛版五四制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1_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第一单元 南极小客人来到南极 100以内数的认识来到南极 例2及自主练习信息窗二 观察贼鸥(一)信息窗二 观察贼鸥(二)南极小客人 我学会了吗第二单元 下雨了学看钟表下雨了 学看钟表综合练习课 我学会了吗?第三单元 农夫与牧童农夫的一天 方位牧童与牛 认识图形综合练习课我学会了吗?第四单元 绿 色 行 动信息窗一 校园护绿校园护绿 100以内数的减法(不退位)信息窗二 保护环境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练习信息窗三 绿色行动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练习绿色家园 信息窗四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综合练习我学会了吗 小熊做客实践活动奇妙的

2、回形针五、小小存钱罐信息窗一认识人民币人民币的认识练习课信息窗二人民币的计算人民币的认识练习课第六单元 大 海 边大海边 信息窗一大海边 100以内数的加减练习大海边 两位数减两位数大海边 两位数的减法练习大海边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练习参观水族馆10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练习课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的减法的练习课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进、退位)的混合练习课大海边 信息窗五大海边 混合运算练习课大海边 混合运算练习课大海边 回顾整理(一)大海边 回顾整理(二)大海边 回顾整理(三)实践活动:小小信息员第七单元 阿福的新衣信息窗一 厘米的认识信

3、息窗二 厘米和米的关系综合练习课 我学会了吗第八单元 我们的鞋码课外实践 我学会了吗第九单元 儿童乐园中心板块 对全册知识的回顾和整理左上角板块 学看时间内容的回顾与整理左下角板块 统计内容的回顾与整理(一)左下角板块 统计(二)右上角板块 厘米、米的认识右下角板块 复习元、角、分方位与图形内容的回顾与整理数学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分为九个单元:1、由“情景串”引出“问题串”。2、构建开放型的具有一定思维跨度的“板块式”编排方式,为教与学留有尽可能大的思维空间。3、把解决问题与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融为一个过程。4、突出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5、倡导探索合作交流式的新型学习方式

4、,本教材采用了“小单元”“板块式”设计,强化基本教学思想方法的运用,扩大教与学的空间。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情景图寻找数的信息,认识一百以内的数,恰当让学生体会用数表示。2、重视学具操作,量的多少到数的大小,中介体会一一对应的比较方法3、帮助学生继续体会加、减法的意义,算法多样化。4、培养学生空间概念和判断能力。5、引导学生主动提问,合作探究,解决问题,使学生学到解决问题的策略,体验到探索的乐趣。6、培养学生对钟表问题的理解能力,感受数学问题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兴趣,养成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7、认识人民币,理解人民币之间换算关系,理解人民币与人们生活的联系。8、认识厘米和米,理

5、解米和厘米之间的换算关系,能在生活中用到米和厘米,能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学重难点 :重点: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注意扩充练习内容和形式,重视渗透性的练习。2、加强练习,切实提高口算能力,鼓励学生使用“我会算”、“我会看”、“我发现”等自信的信息。难点:1、用活情景图,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学习知识。2、注重实际操作,尊重学生个性化学习,真正体验数学好玩,数学有用。教学措施: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尤其是实物展台的应用,让知识更生动,更形象。进度安排:一、南极小客人:9课时二、下雨了:6课时三、农夫与牧童:6课时四、绿色行动:15课时五、小小存钱罐:5课时六、大海边:17课时七、阿

6、福的新衣:4课时八、我们的鞋码:2课时九、儿童乐园:5课时应注意的问题:1、实现多维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教学过程要体现活动性3、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4、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是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5、教师应创造性的开发、利用课程资源6、实施多元化的评价采取措施:1、由情境串引发出问题串2、把解决问题与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融合在一起。第一单元 南极小客人单元分析 一、教学目标1、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能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物体的个数。2、在数数的过程中,认识计数单位“百”,了解数位(个位、十位、百位)的意义及顺序,能正确地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7、及组成,会比较它们的大小。3、结合100以内数的组成,能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4、能用100以内的数描述身边的事物,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感受数的作用,并能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建立初步的估计意识,培养数感。二、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100以内数的认识,是认数的继续和发展。它不仅是学习100以内数的计算的基础,也是今后学习万以内数及亿以内数的基础,对发展学生的数感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在整个小学数学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有:100以内数的数数、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数位的意义、数位的顺序和数

8、的大小比较;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理解数的意义。本单元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1、选取的素材真实、新奇、有趣。1986年,北京六年级学生杨海兰和上海初中一年级学生吴弘代表全国少先队员登上南极长城站进行了实地考察。本单元素材以这一真实的事件为背景,创设了一系列在南极考察的情境,带领学生走进那神奇的南极世界,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2、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逐步建立数的概念。教材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提供了数一数、摆一摆、估一估等认数、数数活动,使学生在经历大量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抽象出数的概念。3、重视估计意识的培养。估计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

9、应用,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技能是发展数感的重要方面。本单元在教学数数的过程中,始终将估与数结合起来,培养了学生的估计意识,发展了学生的数感。本单元设有两个信息窗,第一个信息窗呈现的是两个小朋友来到南极的情境,引出了“有多少只企鹅?”和“有多少只海豹?”等问题,从而激起学生数数的欲望。在数数的过程中,认识计数单位“百”,知道10个十是一百及100以内数的数位顺序,掌握数的组成。在自主练习中,利用“估一估、数一数、说一说”等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发展学生的数感。第二个信息窗在故事情节上是第一个信息窗的延续,在学生的认知结构上,由“数数记数”是认数的发展。教材借助两个小朋友观察记录贼鸥的情

10、境,引起学生对读数、写数及数的大小比较的学习,并借助自主练习中的100以内数序表了解百以内数的顺序,借助小棒图学习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借助三个小朋友拍球图学习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来描述100以内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巩固对100以内数的认识。三、教学建议1加强观察、注重操作,让学生经历数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对一年级学生来讲,百以内的数对他们来说就算是大数,在其生活中虽然有所接触,但机会比较少。所以,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两幅现实、有趣的情境,组织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数一数情境中的南极动物,并借助小棒、计数器等学具进行操作,然后抽象、概括,让学生经历

11、数的概念的形成过程。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用学具代替情境中的动物,摆一摆、数一数,并借助计数器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体会计数单位“百”的意义,理解100以内数的组成,从而形成数的概念。2注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时,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自主学习100以内的数,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主动建构。3、注重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发展学生的数感。标准中强调:“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用数来表达和交流的作用,

12、初步建立数感。”教材为让学生建立数感提供了较为丰富的教学资源,如信息窗1中的企鹅、贼鸥、海豹图,5页第6题、9页第6题等。通过数一数、比一比或用比一个数“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词语描述数的大小关系,帮助学生建立起100以内各数的大小概念。另外,教材还安排了估计一些物品的数量,展示用数来表达、交流的有关内容等。教学中要实施先估后数的策略,除了用足用好教材中的资源外,还可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事件中寻找素材进行估计练习,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发展学生的数感。4、关于评价。对本单元知识与技能的评价,要重点考察学生有没有掌握100以内的数数、读数和写数的基础知识,是

13、否掌握了数的顺序,会不会比较数的大小,能不能进行简单的口算。同时还应关注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参与活动的情绪、与同伴合作学习的态度、情感体验等方面是否得到了健康的发展。四、本单元建议课时数:6课时 第一课时来到南极 100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页信息窗一例1及自主练习1、2、5、6题。教学目标:1、通过数一数、摆一摆、估一估等活动,使学生在经历大量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抽象出数的概念。能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物体的个数。2、在数数的过程中,认识计数单位“百”,初步了解数位(个位、十位、百位)的意义及顺序。3、在简单的估计和交流中,建立初步的估计意识,培养数感。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14、语言表达能力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学准备:课前丰富南极的相关知识。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谈话导入:小朋友们,你知道南极吗?你对南极有哪些了解?(教师简要介绍南极的概况及情境图的背景)2、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你看到了什么?你想知道什么?3、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和你小组的小伙伴说一说。(学生小组交流)4、谁愿意把你提的数学问题说给大家听听?(让学生充分提问)学生根据情境图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企鹅有多少只? 贼鸥有多少只? 海豹有多少只? 海豹和贼鸥一共有多少只? 二、操作探索,解决问题、数一数企鹅的只数,认识整十数及100。师:一共有多少只企鹅呢?请小朋友先估一估吧!(学生估计)师:说一说,你是怎样估计的?(生答)师:怎样才能准确地知道有多少只企鹅呢?生:数一数就知道了啦。(学生先独立去数,再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数法, 然后全班汇报。教师参与指导。)师:小朋友可以用小棒代替企鹅数一数。(学生动手操作)师:你是怎样数的?数给大家听听。(数的方法:1根1根地数,2根2根地数,5根5 根地数,10根10根地数)师:数这么多企鹅,你认为那种方法可以数的又快又对?生:10 根10根的数最不容易出错。2、借助数小棒教学100的组成。师:请小朋友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