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诸暨牌头镇中2012学年九年级科学第一学期月考测试卷 浙教版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47900092 上传时间:2020-10-1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诸暨牌头镇中2012学年九年级科学第一学期月考测试卷 浙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浙江省诸暨牌头镇中2012学年九年级科学第一学期月考测试卷 浙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浙江省诸暨牌头镇中2012学年九年级科学第一学期月考测试卷 浙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浙江省诸暨牌头镇中2012学年九年级科学第一学期月考测试卷 浙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浙江省诸暨牌头镇中2012学年九年级科学第一学期月考测试卷 浙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诸暨牌头镇中2012学年九年级科学第一学期月考测试卷 浙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诸暨牌头镇中2012学年九年级科学第一学期月考测试卷 浙教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科学月考测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满分为200分。2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C1-35.5 N-14 0-16 Na23 P31 S32 Fe56 Cu64 K-39 Mg24 Ca-40 Cl-35.5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4分,共80分。下列各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2不能用金属跟酸直接反应得到的物质是( )A氯化铁B氯化亚铁C氯化锌D氯化镁3下列物质中,可作为复合肥料的是( )ANH4H2PO4 BCO(NH2)2 CCa3(PO4)2DNH4Cl4在密闭容器中有以下四种物质,它们在一定条件

2、下充分反应,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14362011反应后质量/g252016待测 A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B乙一定是氧化物 C待测值是20 D反应生成的甲、丁质量之比是l:15下列四个图像的变化趋势,能正确描述对应操作的是( )氢气质量/g 溶质质量分数/ 沉淀质量/g pHA足量的铁片和铝片分别与等质量、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反应B将浓盐酸敝口放置在空气中C向氢氧化钾和硝酸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硫酸D向p H=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入水6为了更好地表示溶液的酸碱性,科学家提出了酸度(AG)的概念。若从酸度(AG)的概念出发可得出结论:酸

3、性溶液的AG0,中性溶液的AG=0,碱性溶液的AG7的溶液中AG07向硝酸银、硝酸铜、硝酸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铁粉,待完全反应后,再过滤。下列情况不可能存在的是( )A滤纸上有Ag,滤液中有Ag+、Cu2+、Fe2+、Mg2+B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Ag+、Fe2+、Mg2+C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Fe2+、Mg2+D滤纸上有Ag、Cu、Fe,滤液中有Fe2+、Mg2+8下列归纳方法运用正确的是( )A. 铁与硫酸铜溶液、铜与硝酸银溶液之间都能发生置换反应,因此,置换反应一定要在溶液中进行B. NaOH与CO2, SO2, 都能发生反应,所以碱能与所有非金属氧化物反应C. 有些物

4、质能变质,而变质都是因为发生了化学变化D. 中和反应能生成盐和水,由此可知能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属于中和反应氢氧化钠稀溶液稀盐酸滴有酚酞的蒸馏水9U形管中是滴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向左、右两管中分别同时逐滴滴加一定量的氢氧化钠稀溶液和稀盐酸(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开始时左边溶液呈蓝色,右边溶液呈红色 B开始时左边溶液呈无色,右边溶液呈红色 C充分反应后U形管中溶液可能呈红色 D充分反应后U形管中溶液一定呈无色10在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发生如下反应:3NaOH + AlCl3 = Al(OH)3+ 3NaCl ,Al(OH)3 + NaOH = NaAlO2

5、+ 2H2O ,NaAlO2易溶于水。下列图象不正确的是( )11利用无色酚酞试剂就能鉴别的一组溶液是( )ABaCl2、H2SO4、HCl BNaOH、KOH、HClCK2 SO4、Na2CO3、KCl DNa2CO3、NaOH、HCl12(La)是一种活动性比锌强的金属,其氧化物La2O3和对应的碱La(OH)3均难溶于水,而LaCl3、La2(SO4)3都易溶于水,下列各组物质中,不能直接反应制得LaCl3的是( )ALa+HCl BLa2O3+HCl CLa(OH)3+MgCl2 DLa2(SO4)3+BaCl213下表是各物质所含的少量杂质以及除去这些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其中

6、正确的是( )选 项物 质杂 质除杂试剂或操作方法A氯化镁溶液氯化钠加入适量硝酸银溶液,再过滤B硝酸钠溶液硫酸钠加入适量氯化钡溶液,再过滤C熟石灰石灰石高温煅烧D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再用浓硫酸干燥14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烯烃反应领域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下面是他们研究烯烃反应的示意图:CCHHR1HCCHHR2HCCHHHHCCHHR2R1催化剂该反应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15为了探究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中量的关系。某兴趣小组做了五组实验。实验结果 记录如下:编号加入铁的质量/g硫酸铜溶液体积

7、ml生成铜的质量/g11.1210.01.282x10.02.5633.3610.03.8444.4810.04.9855.6020.0y 则表格中记录的x和y的数值应分别为( ) A.2.24, 4.98B.2.24, 6.40C.3.36, 5.12D.3.36, 4.9816溶液的碱性强弱跟溶液中OH的数量有关。一定体积的溶液中OH数量越多,则溶液碱性越强。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密度为1.1g/cm3)与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KOH溶液(密度也为1.1g/cm3)相比较,碱性更强的是( )ANaOH溶液BKOH溶液C一样强D无法比较17把铁粉和氧化铜的混合物加入到一定量的盐

8、酸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在滤液中加入少量铁粉,无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滤渣中一定不含铜 B滤渣可能是铜和铁的混合物 C滤液中含有FeCl2和HCl D滤液中含有FeCl2和CuCl218有Na、S、O、H四种元素中的二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四种常见的化合物。其中甲能跟氯化钡反应生成一种硫酸盐和另种盐;乙能跟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和水;丙能跟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丁呈中性,且可以分别跟氧化钙或二氧化碳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相应的碱或酸。下列推断:甲定是硫酸钠;乙可能是硫酸;丙定是氢氧化钠;丁定是水。其中正确的一组是( )A B C D19粗食盐中常含CaCl2、 MgCl2、Na2SO4杂质,需加入Na

9、OH溶液、Na2CO3溶液、BaCl2溶液和盐酸(均过量),然后过滤、蒸发,可制得精盐,所加四种溶液的顺序不正确的是( )ANaOH、BaCl2、Na2CO3、HCl BBaCl2、Na2CO3、NaOH、HClCNa2CO3、BaCl2、NaOH、HCl DBaCl2、NaOH、Na2CO3、HCl20有A、B两种混合粉末,质量分别为m1,m2。A由CaCO3和KHCO3组成,B由MgCO3和NaHCO3组成。将A、B分别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均为w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已知:KHCO3+HCl=KCl +CO2+H2O ,NaHCO3+HCl=NaCl+CO2+

10、H2O ) Am1 = m2 B混合物A中CaCO3和KHCO3质量比一定为1:1 C21ml=25m2 D混合物B中MgCO3和NaHCO3质量比一定为1:1二、简答题(每空3分,共60分)21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沿着容器壁慢慢地注入_中。表面生锈的铁钉放入足量稀硫酸中,无色液体逐渐变成 _ ,过一段时间以后看到铁钉表面 。22在实验室常采用固体氯化铵(NH4Cl)和熟石灰Ca(OH)2共热来制取氨气(NH3),已知氨气属于碱性气体,会和酸反应生成铵盐,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制取氨气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l(固) + Ca(OH)2(固)CaCl2 + 2NH3+ 2H2O

11、据此回答: (1)制取氨气时某同学从下图中选择了反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你认为正确的组合应该是 。AA和C BA和D CB和E DB和D(2)某同学为了获得干燥的氨气,于是想在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之间加装一个干燥装置,那么你觉得该干燥装置中的物质可否用浓硫酸?试写出理由(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3知识网络图有助于知识间的融合。下列框图是初中科学部分常见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其中A是一种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B属于氧化物。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C 。 (2)得到F溶液的操作的名称为: 。 (3)若I是红褐色沉淀,则G+FI的化学方程式为: 24在一烧杯中盛有l00gBaCl2

12、和HCl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2CO3溶液,混合溶液的质量与所滴入Na2CO3溶液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请根据题意问答问题: (1)在实验过程中,有气体放出,还可以看到的明显实验现象是 _ 。(2)在实验过程中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为 _ g。 (3)当滴入Na2CO3溶液至图中B点时,计算此时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 _ (计算结果精确到0.1)25.根据表中五种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和溶解性,回答下列问题:空气NH3CH4HClO2密度/gL-11.2930.77l0.7171.6291.43溶解性极易溶难溶极易溶难溶(1)既能用排水法,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是_。(2)用如图所示盛满水的集气瓶收集CH4,气体应从_端进入。26. 小敏设计了一个从空气中分离二氧化碳的操作方案,其基本流程如图所示(部分条件未标出)。(1)写出流程中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的化学方程式_。(2)整个流程中,除水外,还有二种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写化学式)。27在20亳升的氢氧化钠稀溶液中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随后逐渐加入少量稀盐酸,每加一次就测量一次通过的电流。如图是由测量中得到所加稀盐酸的体积和通过的电流的关系图线:(1)在图线的P点紫色石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