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14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梯级演练 大纲人教版第六册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47892389 上传时间:2020-10-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14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梯级演练 大纲人教版第六册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语文 14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梯级演练 大纲人教版第六册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语文 14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梯级演练 大纲人教版第六册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语文 14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梯级演练 大纲人教版第六册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语文 14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梯级演练 大纲人教版第六册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14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梯级演练 大纲人教版第六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14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梯级演练 大纲人教版第六册(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梯级演练检查我的学习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注音、释义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拜为(,成为)上卿为一击缶(,给)我所以为(,为了)此者 B.使人遗(,送给)赵王书见臣列观(,看)秦王不怿(,高兴)C.舍(,安排住宿)相如广成传舍(,馆舍)相如虽驽(,愚劣)D.间(,抄小路)至赵矣从者衣(,穿)褐臣语(,告诉)曰答案:D 解析:A.为一击缶,我所以为(,做)此者。B.观 ,宫殿。C.舍相如广成传舍。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唯:用在句首,表希望的语气引赵使者蔺相如 引:延请B.而束臣归赵矣 束:捆缚独畏廉将军乎 独:难道C.因跪请秦王 因:因此礼节甚倨

2、 倨:傲慢D.均之二策 均:权衡曲在赵 曲:理亏 答案:C解析:因:趁机。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与“廉颇闻之,肉袒负荆”中的“负”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B.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C.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D.秦贪,负其强答案:C解析:A.使承担;B.辜负;C.背着;D.凭借,倚仗。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舍相如广成传舍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廷斥之 秦王恐其破璧 庸人尚羞之 宁许以负秦曲A./B./C./D./答案:A解析:名词作状语;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5.下列句子的句式相同

3、的一项是( )A.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以勇气闻于诸侯B.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而君幸于赵王C.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求人可使报秦者D.君何以知燕王廉颇者,赵之良将也答案:B解析:都是被动句。提升我的能力阅读下面文段,回答611题。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

4、臣奉璧,拜送书于廷。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取,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舍。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6.指出下边的解释是各解释哪句哪个词的。奉璧

5、奏秦王 王授璧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悉召群臣议 逆强秦之欢 因持璧却立 特以诈佯为予赵城 设九宾于廷A.呈献 B.交给C.后退 D.信件E.全部 F.通“傧”,赞礼官 G.触犯 H.表示I.斜视 J.只是K.仗恃 L.尊重M.假装答案:奏 A 授 B 严 L,修 H 悉 E 逆 G 却 C 特 J,佯 M 宾 F7.下边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怒发上冲冠 发闾左谪戍渔阳B.臣乃敢上璧乃不知有汉C.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明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D.舍相如广成传舍而操舍鞍马答案:C解析:A.发:头发/征调;B.乃:才/竟;C.谢:道歉;D.舍:安排住宿/舍弃。 8.下边含有意动用法

6、的句子是( )A.大王必欲急臣B.秦王恐其破璧C.归璧于赵 D.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E.逆强秦之欢F.秦贪,负其强答案:D解析:先:以为先。9.下边复句的第一个层次间的关系应是(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A.因果复句 B.让步复句C.假设复句 D.并列复句答案:A10.文中“秦王度之”的“之”指代的是( )A.蔺相如 B.璧C.取璧 D.眼前情况答案:D11.这段文字表达的中心意思是( )A.相如为护璧,非常勇敢B.相如宁可失信也要完成使命C.相如用智谋重新夺回璧D.相如为维护国家尊严,智勇保护国宝,体现了崇高爱国精神答案:D开阔我的视野阅读

7、下面文言文,然后回答问题。魏其武安侯列传 魏其侯窦婴者,孝文后从兄子也。父世观津人。喜宾客。孝文时,婴为吴相,病免。孝景初即位,为詹事。 梁孝王者,孝景弟也,其母窦太后爱之。梁孝王朝,因昆弟燕饮。是时上未立太子,酒酣,从容言曰:“千秋之后传梁王。”太后欢。窦婴引卮酒进上,曰:“天下者,高祖天下,父子相传,此汉之约也,上何以得擅传梁王!”太后由此憎窦婴。窦婴亦薄其官,因病免。太后除窦婴门籍,不得入朝请。 孝景三年,吴楚反,上察宗室诸窦,毋如窦婴贤,乃召婴。婴入见,因辞谢病不足任。太后亦惭。于是上曰:“天下方有急,王孙宁可以让邪?”乃拜婴为大将军,赐金千斤。婴乃言袁盎、栾布诸名将贤士在家者进之。所

8、赐金,陈之廊庑下,军吏过,辄令财取为用,金无入家者。窦婴守荥阳,监齐、赵兵。七国兵已尽破,封婴为魏其侯。诸游士宾客争归魏其侯。孝景时,每朝议大事,条侯、魏其侯,诸列侯莫敢与亢礼。(节选自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注:魏其侯窦婴:观津(今河北境内)人,字王孙(文中“王孙宁可以让邪”中的“王孙”即指窦婴,而不是一般意义的贵族子孙)。历任汉文、景、武三朝。孝文:即汉文帝。加一“孝”字,是西汉谥法的规定。从刘邦之于汉惠帝刘盈开始,谥号的第一字都用“孝”字,如刘彻,谥孝武皇帝,省称为汉武帝。下文的“孝景”亦如此。詹事:掌管皇后、太子宫中事务的官。财:通“裁”,酌量,裁度。条侯:即周亚夫。12.对下列句子中加

9、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窦婴引卮酒进上。 引:引用。B.父子相传,此汉之约也。 约:制度。C.婴入见,固辞谢病不足任。 谢:道歉。D.诸列侯莫敢与亢礼。 亢:通“抗”,对抗。答案:B解析:A.引:举起;C.谢:称、说;D.亢:通“抗”对等。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梁孝王朝,因昆弟燕饮。不如因而厚遇之。B.上察宗室诸窦,毋如窦婴贤,乃召婴。屠乃奔倚其下。C.王孙宁可以让邪?王侯将相宁有种乎?D.所赐金,陈之廊庑下。余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遇。答案:A1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够表现窦婴贤良正直廉洁的品格的一组是( )(窦婴)曰:“上何以

10、得擅传梁王!”婴入见,因辞谢病不足任。乃拜婴为大将军,赐金千斤。婴乃言袁盎、栾布诸名将贤士在家者进之。所赐金,陈之廊庑下,金无入家者。诸游士宾客争归魏其侯。A.B.C.D.答案:A解析:句表现窦婴正直、忠于王室;表现窦婴能举荐贤才,说明其贤良;句表现窦婴不贪财,说明其廉洁;从侧面表现窦婴贤良。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窦婴是孝文后的堂侄,因为平定七国之乱有功,被封为魏其侯。孝文后即汉景帝和梁孝王的母亲窦太后。 B.在这篇节选的文字中,有两位对立面的人物:窦婴和窦太后。两人格格不入,其原因是文中提到的是否立梁孝王为帝的问题。窦婴坚决不同意,因此遭到窦太后的冷遇

11、。C.因为窦婴平定七国之乱后被封为魏其侯,所以“诸游士宾客”才争相归附到窦婴门下。D.汉景帝时,窦婴的声誉很高,每当朝廷商议大事,别的大臣都不敢和他与条侯周亚夫平起平坐。答案:C解析:C项说法太绝对。16.翻译下列句子。(1)孝文时,婴为吴相,病免。(2)(上)从容言回:“千秋之后传梁王。”(3)窦婴亦薄其官,因病免。(4)太后除窦婴门籍,不得入朝请。答案:(1)孝文帝时,窦婴是吴国国相,因病免职。(2)(皇上)满不在乎地说道:“我去世后传位给梁王。”(3)窦婴也嫌官小,便假称有病辞职。 (4)太后收回了窦婴出入宫门的通行证,不许他参加朝见。作文链接 链接:本文的特点就是善于剪裁和组织材料以及

12、用语言行动描写揭示人物性格。人物的表现贵在有精神,再高贵的品质如果没有传神的细节描写,也不会被读者认可。 1.史记的体例 史记记载了自传说中的轩辕黄帝到汉武帝后期共三千多年的历史,全书130篇,共52万多字。在这部伟大的作品中,司马迁采用了纪传体的方式,以人物为中心,将有关的历史事件归纳排比,记载到人物的传记中去,再由许多人物的传记,构成一代的历史。 在史记的五种体例中,“本纪”大多记叙历代最高统治者、帝王的事迹;表是各个历史时期的大事记,是全书叙事的联络和补充;“书”记叙社会文物演变的过程,对于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艺术等的发展和现状都有记述,不过这里面有很大一部分是抄录前人的史书;“世家”记载侯王诸国的历史;“列传”记述古今特殊人物及其集团,是各种人物的传记。这五种体例的文章,各自成篇而又相互配合和补充,构成完整的历史体系。 2.课文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原传在这个题目下,按时间顺序,先后记叙了赵国的几个重要的将领。本课只节选了原文的第一部分。在这部分之后,原传接着还写了赵奢、赵括、廉颇和李牧,一直到李牧受谗被杀,赵国灭亡为止,全篇涉及前后六十几年。 3.本文结构 4.本文的艺术特点 (1)选择典型事件刻画人物。 (2)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 (3)运用反衬手法刻画人物。6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