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注册税务师备考税法一第一轮教材基础精讲考点重点知识总结全

上传人:q82****22 文档编号:147890342 上传时间:2020-10-14 格式:DOC 页数:211 大小:4.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注册税务师备考税法一第一轮教材基础精讲考点重点知识总结全_第1页
第1页 / 共211页
2020年注册税务师备考税法一第一轮教材基础精讲考点重点知识总结全_第2页
第2页 / 共211页
2020年注册税务师备考税法一第一轮教材基础精讲考点重点知识总结全_第3页
第3页 / 共211页
2020年注册税务师备考税法一第一轮教材基础精讲考点重点知识总结全_第4页
第4页 / 共211页
2020年注册税务师备考税法一第一轮教材基础精讲考点重点知识总结全_第5页
第5页 / 共2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注册税务师备考税法一第一轮教材基础精讲考点重点知识总结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注册税务师备考税法一第一轮教材基础精讲考点重点知识总结全(2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税法基本原理第一节 税法概述第二节 税收法律关系第三节 税收实体法与税收程序法第四节 税法的运行第五节 税法的建立与发展第一节 税法概述一、税法的概念与特点二、税法原则(重点)三、税法的效力与解释(重点)四、税法作用(了解)五、税法与其他部门法关系一、税法的概念与特点(一)税法的概念【注意】税法与税收有区别。税收的概念:1.征税的主体是国家;2.国家征税依据的是其政治权力;3.征税的基本目的是满足国家的财政需要,以实现其进行阶级统治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职能;4.税收分配的客体是社会剩余产品;5.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的特征。税法的概念:税法是指有权的国家机关制定的有关调整税收分

2、配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总和。制定税法的主体:有权的国家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获得授权的行政机关)。形式立法机关税收法律全国人大及常委会税收法规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税务规章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税法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税法是各种税收法律规范形式的总和。从狭义上讲,税法指的是经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正式立法的税收法律,如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法、企业所得税法、税收征收管理法等。税法的调整对象:税收分配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包括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和各级政府间的税收利益分配关系两个方面。(二)税法的特点1.从立法过程看

3、税法属于制定法,而不属于习惯法。【解析】税法是由国家制定的,而不是由习惯作法或司法判例而认可的。2.从法律性质看税法属于义务性法规,而不属于授权性法规。【解析】税法直接规定人们从事或不从事某种行为的法规,具有强制性。(1)税法的强制性力度仅次于刑法;(2)从税法的角度看,纳税人以尽义务为主;(3)并不是税法没有规定纳税人的权利,权利从总体上看不是纳税人的实体权利,而是纳税人的程序性权利。3.从内容看税法属于综合法,而不属于单一法。【解析】税法是由实体法、程序法、争讼法等构成的综合法律体系,其内容涉及课税的基本原则、征纳双方的权利义务、税收管理规则、法律责任、解决税务争议的法律规范等。【提示1】

4、我国税法结构:宪法+税收单行法律、法规。【提示2】我国目前还没有税收基本法。【例题1单选题】(2013年)下列关于税法属于义务性法规的解释,正确的是( )。A.税法是国家制定的税收相关法律规范总和B.税法是综合性法律体系 C.税法是以规定纳税义务为核心构建的D.税法属于制定法【答案】C【解析】A选项不符合题目的要求;B选项是从内容来看;D选项是从立法过程来看。【例题2单选题】(2019年)关于税法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法律性质看,税法属于授权法B.从立法内容看,税法具有单一性C.从立法过程看,税法属于制定法D.从立法形式看,税法属于行政法规【答案】C【解析】税法的特点:一般特点

5、注意辨析区分1.从立法过程看,税法属于制定法不属于习惯法2.从法律性质看,税法属于义务性法规不属于授权性法规3.从内容看,税法具有综合性不是单一的法律二、税法原则(重点)税法原则可以分为税法基本原则和适用原则两个层次。税法原则包括(交叉出题):四项基本原则、六项适用原则。两类原则具体原则税法的基本原则(4个)1.税收法律主义2.税收公平主义3.税收合作信赖主义4.实质课税原则税法的适用原则(6个)1.法律优位原则2.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则3.新法优于旧法原则4.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原则5.实体从旧、程序从新原则6.程序优于实体原则【例题单选题】(2018年)下列属于税法基本原则的是( )。A.新法优于

6、旧法B.特别法优于普通法C.税收合作信赖主义D.程序法优于实体法【答案】C【解析】税法基本原则可以概括成税收法律主义、税收公平主义、税收合作信赖主义与实质课税原则。选项A、B、D,均属于税法适用原则。(一)基本原则(4个)基本原则解释及举例税收法律主义(1)含义:指税法主体的权利义务必须由法律加以规定,税法的各类构成要素皆必须且只能由法律予以明确规定(2)功能:保持税法的稳定性与可预测性(3)双向要求:一方面,要求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另一方面,课税只能在法律的授权下进行,超越法律规定的课征是违法和无效的(4)具体原则:课税要素法定:课税要素必须由法律直接规定课税要素明确:规定必须尽量地明确而不

7、出现歧义、矛盾,在基本内容上不出现漏洞依法稽征:税务机关依法定要素、法定程序征税税收公平主义(1)含义:税收负担必须根据纳税人的负担能力分配,负担能力相等,税负相同;负担能力不等,税负不同(2)经济上的税收公平:从税收负担带来的经济后果上考虑;作为一种经济理论提出来的,可以作为制定税法的参考,但是对政府与纳税人尚不具备强制性的约束力(3)法律上的税收公平:法律上的税收公平要有具体法律制度保障;包括实体利益上的税收公平,也可以要求程序上的税收公平例如:对税务执法中受到的不公正待遇,纳税人可以通过税务行政复议、税务行政诉讼制度得到合理合法的解决税收合作信赖主义(1)含义:征纳双方关系从主流上看是相

8、互信赖,相互合作的,而不是对抗性的(2)表现:纳税人角度:纳税人应按照税法的规定及时缴纳税款税务机关角度:没有充足的依据,税务机关不能对纳税人是否依法纳税有所怀疑(3)限制:税务机关的合作信赖表示应是正式的,纳税人不能根据税务人员个人私下作出的表示,而认为是税务机关的决定,要求引用税收合作信赖主义少缴税对纳税人的信赖必须是值得保护的纳税人必须信赖税务机关的错误表示并据此已作出某种纳税行为实质课税原则(1)含义:依纳税人真实负担能力决定其税负,不能仅考核其表面是否符合课税要件(2)意义:防止纳税人避税与偷税,增强税法适用的公正性例如:纳税人借转让定价而减少计税所得,税务机关有权重新估定计税价格,

9、并据以计算应纳税额【例题单选题】(2013年)下列各项中,体现税收合作信赖主义原则的是( )。A.税法主体的权利义务必须由法律加以规定B.税收负担必须根据纳税人的负担能力分配C.没有充足证据税务机关不能对纳税人是否依法纳税有所怀疑D.应根据纳税人的真实负担能力决定纳税人的适用税率【答案】C【解析】税收合作信赖主义,也称公众信任原则。一方面,纳税人应按照税务机关的决定及时缴纳税款;另一方面,没有充足的依据,税务机关不能对纳税人是否依法纳税有所怀疑,纳税人有权利要求税务机关予以信任,纳税人也应信赖税务机关的决定是公正和准确的。(二)税法的适用原则(6个)适用原则含义解析1.法律优位原则关系:法律法

10、规规章税收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的效力,税收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税收行政规章效力(1)作用:处理不同等级税法的关系(2)效力低的税法与效力高的税法发生冲突,效力低的税法即是无效的2.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则新法实施后,之前人们的行为不适用新法,而只沿用旧法【例外】对税法中溯及既往的规定,对纳税人有利的,予以承认;对纳税人不利的,则不予承认3.新法优于旧法原则新法、旧法对同一事项有不同规定时,新法效力优于旧法作用:避免因法律修订带来新法、旧法对同一事项有不同的规定而给法律适用带来的混乱,为法律的更新与完善提供法律适用上的保障4.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原则对同一事项两部法律分别订有一般和特别规定时,特别规定的效

11、力高于一般规定的效力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原则打破了税法效力等级的限制,即居于特别法地位级别较低的税法,其效力可以高于作为普通法的级别较高的税法5.实体从旧、程序从新原则实体法不具备溯及力,而程序法在特定条件下具备一定溯及力应用:实体性权利义务以其发生的时间为准;而程序性问题新税法具有约束力(如税款征收方法、税务行政处罚等)6.程序优于实体原则在税收争讼发生时,程序法优于实体法,以保证国家课税权的实现纳税人通过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寻求法律保护的前提条件之一,是必须事先履行税务行政执法机关认定的纳税义务【例题单选题】(2014年)某纳税人2013年8月之前是营业税纳税人,之后为增值税纳税人,企业自查发现

12、2013年6月有一笔收入需补税,按税法规定应向主管税务机关补缴营业税,其遵循的税法适用原则是( )。A.法律优位原则B.程序优于实体原则C.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原则D.实体从旧、程序从新原则【答案】D【解析】实体从旧、程序从新是实体法不具备溯及力,程序性税法在特定条件下具备一定的溯及力,即在纳税义务的确定上,以纳税义务发生时的税法规定为准,实体性的税法不具备向前的溯及力。三、税法的效力与解释(一)税法效力(重点)1.空间效力:全国、地方2.时间效力:生效、失效3.税法对人的效力:属人、属地、属地兼属人【注意】我国采用的是属地兼属人原则。【提示】税法的时间效力税法的生效(1)税法通过一段时间后开始生

13、效(2)税法自通过发布之日起生效(最常见)(3)税法公布后授权地方政府自行确定实施日期税法的失效(1)以新税法代替旧税法(最常见)(2)直接宣布废止(3)税法本身规定废止的日期(最少见)(二)税法法定解释的特点:1.专属性:法定解释应严格按照法定的解释权限进行,任何有权机关都不能超越权限进行解释。2.权威性:法定解释具有与被解释的法律、法规、规章相同的效力。3.针对性,普遍性和一般性:法定解释大多是在法律实施过程,特别是在法律适用过程中对具体法律条文、事件或案件作出的,所以具有针对性,但其效力不限于具体的法律事件或事实,而具有普遍性和一般性。(三)税法法定解释的分类1.按解释权限划分,税法的法

14、定解释可以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行政解释。(1)立法解释特点:通常是事后解释解释主体: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解释法律国务院解释税收行政法规地方人大常委会解释地方税收法规判案适用性:可作判案依据(2)司法解释特点:在我国限于税收犯罪范围解释主体:最高人民法院的审判解释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检察解释由两高联合作出的共同解释判案适用性:可作判案依据(3)行政解释特点:在执行中具有普遍约束力解释主体:包括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判案适用性:原则上不能作判案直接依据2.按解释尺度分类解释方法含义字面解释必须严格依税法条文的字面含义进行解释,既不扩大也不缩小(基本解释方法)限制解释对税法条文所进行的窄于其字面含义的解释扩充解释对税法条文所进行的大于其字面含义的解释【例题单选题】下列有关税法解释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税法解释不具有针对性B.税法解释不具有专属性C.检察解释不可作为办案的依据D.税法立法解释通常为事后解释【答案】D【解析】选项AB,税法的法定解释的特点有专属性、权威性、针对性;选项C,由最高人民检察院作出的检察解释可作为办案的依据。四、税法作用(了解)五、税法与其他部门法关系(一)税法与宪法的关系税法对宪法要服从,依据宪法的原则制定。宪法是制定税法和向公民征税及公民依法纳税的直接法律依据。(二)税法与民法的关系(重点)联系:1.税法借用了民法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注册税务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