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考研政治各题型答题技巧大全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147888195 上传时间:2020-10-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考研政治各题型答题技巧大全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0考研政治各题型答题技巧大全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0考研政治各题型答题技巧大全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0考研政治各题型答题技巧大全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0考研政治各题型答题技巧大全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考研政治各题型答题技巧大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考研政治各题型答题技巧大全(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考研政治各题型答题技巧大全选择题答题技巧12种干扰项设置1、张冠李戴这类题目往往以相关的知识或相近的时事作干扰选项,考生如果记忆模糊,就会失误。在平时的复习中,考生要注意对相关知识进行归纳和整理,对重要时事,要尽可能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防止混淆不清。2、鱼目混珠试题通常以相近、相似、易混的知识作干扰选项,主要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在政治试题中,几乎每年都有类似的题目。考生在平时的复习中,必须对相关、相近、易混、易错的知识进行比较和辨析,才能排除干扰准确作答。3、偷梁换柱这类题目通常是在选项中偷换概念或转换论题,考生稍不注意就会误选。解答这类题目,一定要将题干所涉及的概念和选项的概念作对照

2、,看其内涵和外延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则不可选。4、正逆颠倒命题者在试卷的中间部分,一改正向思维的模式,插上一道逆向思维的试题,常常导致一些考生失误。解答这类选择题,关键在于判明题干的方向,在确认题目是逆向选择题的前提下,只要将原来正确的选项舍去即可。5、主次颠倒这类题目常将概念间的主次关系颠倒,粗略看来,选项意思和题干非常吻合,其实是以非辩证性干扰辩证法。答这类题一定要注意对应概念间的主次关系,诸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与政治、国体和政体等,无论在什么情形下,都是前者决定后者,要警惕命题者以貌似辩证性的手法加以干扰。6、因果倒置命题者在因果关系的选择题中,将原因和结果倒置,以混淆视线,主要考查考

3、生是否准确和透彻理解现实生活中各种现象之间、现象与本质之间固有的因果联系。解这类题,一要注意是因果型试题,还是果因型试题;二要注意题干和选项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如果是因果型的试题要注意题干和选项之间的因果 关 系是否成立,选项是不是题干所述原因的原因。如果是果因型试题尤其要注意检查选项所述原因是不是同义反复,有没有因果倒置。7、同义反复这种手法通常是在果因型,或者题干有说明、表明之类的选择题中,设置重复题干意思的选项,考生如不仔细辨析,就会错选。解这类题,要注意将选项和题干逐一比较,舍去不属于题干的原因的选项,如果是最佳选择题,只能选出最符合题干要求的一个选项。8、以偏概全在这类题目中,命题

4、者设计的选项,常以局部代替全部,以部分代替整体,以一种情形代替所有情形。在解答这类题目时,要运用辩证思维的方式对各个选项进行全面分析,将观点片面性、绝对化的选项舍去。9、添枝加叶命题者在题干或选项中增加一些修饰、限制成分,使观点趋向绝对化。答这类题,考生首先要抓住题干或选项中的主干成分,然后再对那些修饰、限制成分反复琢磨,看其是否和原来观点一致,若不一致,则必须舍去。对题中出现的所有任何、一定、都等字词一定要慎重推敲。10、似是而非这类题目一般以相关、相似、相近或相反的知识组成干扰选项,主要考查考生的理解和辨析能力。解答这类题目一定要根据所学理论和题干的规定性,对相关选项逐一辨析,谨防被似是而

5、非的选项所干扰。11、答非所问在这类题目中,命题者有意识设置一些说法正确,但和题干无关的选项作干扰。考生如果不对照题干,仔细辨析,就会误选。解答这类试题,只能选择那些和题干之间存在联系,且意思一致的选项。对那些和题干无关的选项,不论其本身的说法多么正确也不能选。12、舍本求末试题以现象或假象否定本质和规律,以细枝末节、无关紧要的东西来代替根本的、主要的东西。解答这类试题,考生必须把现象只看作是入门的向导,一进门就要抓住它的实质,自觉地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才能排除干扰,否则就会舍本求末,导致失误。多选题解题技巧(一)答题思路的关键正确和切题。正确即选项观点正确,先排除本身表述错误的选项留下正确的选

6、项。有关即选项的观点与题设的题意有关联性。如果选项表述正确但与题干毫无关联;或者是对题设意思的变相重复;或者选项的概念的外延大于或小于题设的规定性,都必须排除。(二)多选题答题技巧1、又偏又难的知识点一般可以排除从命题特点上看,正由于多选题难度系数高,则考察内容的难度会相对降低。一般不会把又偏又难的知识点,作为多选题的首选。也即多选题又偏又难的知识点考试概率低。2、选项对立取其中一个在政治多选题的A、B、C、D四个选项中,如果有选项表述彼此对立,或者矛盾,则其中一个选项就是正确答案。3、选项相互支持,两个都选假若有两个选项A和B,A可作为论据支持说明B,或者因为A所以B。那么,AB都是正确答案

7、。同理,假若有三个选项A、B和C,AB可作为论据 支持说明C,或者说是,因为AB所以C。4、经验、常识、政治意识错误,直接排除在多选题中,有些选项不受题干内容限制,凭借经验、常识或政治意识即可直接判断是否是正确答案或者错误选项。也就是说,这类选项通常在任何的语言环境中都是正确或错误的。(三)多选题答案的概率1、4选3答案组合永远较多多选题答案的组合只有3种组合:4选2、4选3以及4选4。15年真题多选题有12道4选3、3道4选2、2道4选4;14年真题多选题有8道4选3、6道4选2、3道4选4。往年真题中4选3组合的答案比较多,其他两种组合的则相对较少一点。在做完题后,可以检验一下4选3的答案

8、是不是相对较多。2、多选题的干扰项在18个左右17道多选题,共有68个选项。通过对历年真题进行统计,最多的一年干扰项是22个,最少的一年是14个。取中间值大概干扰项是18个。可以根据此点进行检查。3、四个选项全选的最大可能性是形势与政策部分形势与政策一般是按照中央文件出题,尤其中央领导人的讲话,全选情况很常见;但是近几年也出现非全选的情况,这主要是出题者加入一些明显的错误选项。所以时政部分,没有明显错误的可以考虑全部选上。4、马原部分基本没有全选纵观各年真题,马原部分四个选项一般都会出迷惑项。也就是说马原部分全选的概率很低。如果你做出的结果有全选的情况,需要仔细斟酌。考研政治初试答题窍门一、选

9、择题答题技巧选择题分为单选题和多选题,这部分题量较大,从历年考研试卷来看,它是考生分数拉开差距、决定上线的关键。选择题覆盖面广,随机性强,任何一个学科中的任一知识点都可能出现。只有按照考纲要求和考纲规定的知识点,将知识内容全面、系统地掌握,除此之外,没有别的捷径。对一些重要的概念,不要简单地记忆、背诵,而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把学科中不同章节的概念、观点综合起来把握。选择题大量考查的是概念、观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二、辨析题答题技巧辨析题是考研中比较重要的一类题型,考研政治的各个学科都可能涉及到辨析题。辨析题分值近年来有所上升。分值之所以上升,从近几年考研实践来看,辨析题的区分度较好,便于选拔人才。

10、在解答辨析题时,建议考生注意以下三点:第一,辨析题的题干给出的材料和观点涉及到的重要名词概念,要在答案中加以解释说明。第二,回答辨析题时要加以判断。从这几年辨析题的命题思路来看有两种,一种是非此即彼,另一种叫亦此亦彼。在回答辨析题的时候,思路要广一些,两方面的可能性都可能存在,判断时要格外注意。第三,解答辨析题时,应特别注意一个原则:轻判断,重分析。从历年考研政治试卷的辨析题部分来看,国家命题组给出的标准答案往往把重点放在问题的分析上,而不是判断上。因此,考生在做辨析题的时候,如果仅仅回答观点的对错,是得不到分的。要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先不加以判断,直接进行分析说明。三、分析题答题技巧材料分析

11、题在近几年考研政治试卷中所占的分值比较重。考生在解答材料分析题时要注意两点:一要注重联系实际,材料归纳出来后,用相关的事实理论做依据做出分析。二是结合理论分析问题时,要尽可能全面一些。材料涉及几个点,答题时就要将这几个点答全,每个点不需要展开太多,但要把基本要点说到。解答材料题时,尤其要注意层次和逻辑,不要自相矛盾,在答案中最好把观点一一罗列出来,便于阅卷教师找到要点。分析题的答题过程一般分为以下四个步骤:(1)仔细审题。大多数题目是跨章节,甚至跨学科的。答题之前要仔细阅读题干、材料及问题,了解题目需要回答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回答,怎么回答。要注意思维的发散性。(2)解释每一个概念并写出原理的基

12、本内容。如果自己写出的相关概念太多,则视试卷留出的空白捡重要的写,解释概念和原理一般不要超过本题答题空间的二分之一。要注意答题时每个概念和原理要作为一段。(3)联系实际。目前的分析题主要偏重于材料题,答题时要指出材料中的一些问题(也就是将材料用你学过的关于政治的术语再复述一遍),这部分一定要有,而且要作为一个独立段落。(4)总结。这一部分是绝对送分的,但也要有技巧。一般材料中都会有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答题时应提倡材料中好的做法,批评材料中坏的做法,并给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最后,提一下答题过程中最被考生重视,也最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字迹。答题时,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晰。一份看上去字迹潦草、层次模糊的试卷会让阅卷老师对其印象大打折扣,即使回答再好,也不会得到太高的分数,这一点请考生切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