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中历史 5.1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学案4(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47880563 上传时间:2020-10-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高中历史 5.1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学案4(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2高中历史 5.1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学案4(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2高中历史 5.1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学案4(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2高中历史 5.1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学案4(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2高中历史 5.1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学案4(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高中历史 5.1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学案4(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高中历史 5.1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学案4(人教版必修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人教版必修2)【课标解读】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概括梳理】1.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1)城市:衣_。食_。住_。风俗习惯_。(2)农村_。2.新中国成立后的新生活新风尚新中国成立后, _。3.改革开放后(1)吃_(2)穿_(3)住_(4)风俗习惯_4.影响社会生活和习俗发生变化的因素(1)近代:_。_。_。_。(2)新中国成立后:_。_。_。_。(3)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特点:_。_。_。_。【重点难点突破】1.近代以来,人们的婚姻观念逐渐改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父母之命这句话固然视为天

2、经地义不可改易的,但是我们现在做父母的应该要晓得,这几千年来的礼教风俗到了今天决计行不通!做父母的应该要明白些现在世界的大势!闭关自守,做不到了;农业经济组织下的状态,保不住了。陆秋心婚姻问题的三个时期(新妇女1920年4月15日)材料二 我在小姊妹的帮忙下,加入了家庭妇联。我看见姊妹们加紧生产,努力学习文化,便愈感到自己的落后,我要好好地向姊妹们学习,我也加入了学习班。新婚姻法颁布以后,小姊妹张丽娟告诉我,说可以到家庭妇联申请向朱家离婚,婆婆没有理由阻拦我,于是我离婚了,我自由了。一个童养媳的新生(1950年9月1日解放日报)材料三 婚姻不是件私事;在任何地方一个男子或女子要得到一个配偶,没

3、有不经过一番社会规定的手续。费孝通生育制度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人们的婚姻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作为婚俗背景的经济基础和家庭关系,从传统到近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材料二中“我”的婚姻态度发生变化的社会条件是什么?(3)据材料一、三,不同学者在婚姻自由度问题上的视角分别是什么?我们应如何全面认识这一问题?【考点强化训练】1文绣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妃子。1931年由于与溥仪感情不合,要求法院出面调解,并于同年10月22日正式与溥仪解除婚约。这件事情震动社会,被称为中国千年未有的奇事。这件事情说明A中国的君主专制时期已经结束 B落后的婚姻风俗正在发生变化C中国已

4、经成为近代化法治国家 D一夫一妻制婚姻关系已经确立2下列服饰出现的先后顺序是AB CD3.历史变迁往往可以通过一些社会生活细节来反映。下列选项中能反映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生活细节是 A粮票股票 B大人先生 C法币人民币 D臣民公民4图右反映的是20世纪初期,中国的一种社会现象。对其理解正确的是A民主风气盛行一时B旧俗难改因循沿袭C实行新政必须先变风俗D政治革命促进移风易俗5明初服饰制度有严密的规定,但到明中后期“人皆志于尊崇富侈,不复知有明禁,群相蹈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 B西学东渐风气的影响C反封建民族思想的影响 D明朝百姓服饰统一规范6“1840年以后进入

5、近代,西洋文化侵袭着中国本土文化,许多沿海大城市,尤其是上海这样的大都会,因华洋杂居,得西方风气之先,服饰也开始发生潜在的变革。”这种变化体现在A西服的出现 B中山装的出现 C旗袍的改进 D列宁装的流行A7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在与西方文化交融碰撞中孕育出了许多富有民族传统特色的新生事物。以下具有代表性的是旗袍中山装京剧咖啡屋A B C D8服饰是一种文化现象,浓缩着历史的、民族的、时代的精华。其发展变化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社会进步。图片中影响孙中山、宋庆龄服饰的主要因素是 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近代西方生活习俗的影响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政治运动的推动A B C D9下列对我国不同时

6、期人们衣着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开国大典时,有穿着旗袍的妇女参加B中共八大召开时,有穿着中山装和人民装的代表参加C中共十三大召开时,有穿着西服和夹克衫的代表参加D进入21世纪以后,人们普遍穿起了长袍马褂和超短裙10饮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人在研究新中国成立后的饮食文化后说:“60年代讨饭吃;70年代有饭吃;80年代选饭吃;90年代好饭吃。”下列史实与材料中所反映的现象出现有关的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改革开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 B C D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世纪,中国开始出现近代报刊,如申报、国闻报、时务报等。材料二 以下是两幅反映20世纪20、30年代上海风貌的照片

7、:图一为20年代初的女学生打扮, 图二为30年代一些上海男子在与洋人的交往中的合影(图一) (图二)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四个在1900年的申报可能出现的反映中国近代城市变化的词组或新闻标题。(2)材料二照片中人物的服饰告诉你哪些历史信息? 这些历史信息说明了什么?(3)20世纪初中国城市生活正在发生着变化,为什么此时中国农村的变化却依然是微弱的呢?参考答案【重点难点突破】答案:(1)变化:从遵从父母之命到追求婚姻自由。 (2)经济基础:从传统小农经济到近代工商业的发展; 家庭关系:从传统纲常伦理(父为子纲)到家庭成员的平等自由; 社会条件:社会制度的变革(新中国的成立);社团组织(家庭

8、妇联)的支持;法律保障(新婚姻法的颁布)。(3)视角:历史考察;社会关系考察认识:随着社会的发展,婚姻当事人越来越自由,但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婚姻自由总是相对的。解析:回答第(1)问时注意“父母之命”“离婚、自由”,由此回答“变化”。第(2)问中的关键词“农业经济组织”即小农经济,家庭关系以“父为子纲”到平等关系转变,最主要的社会条件是法律。回答第(3)时要从历史角度、婚姻自由的相对性回答提问。【考点强化训练】参考答案:1:B。解析:注意关键词“法院出面调停婚姻”,与传统的婚姻制度有较大差别。2:D。解析:项为清朝服饰,项为民国旗袍,项为改革开放以来的服饰,项为新中国的军装。3:A。解析:注意

9、关键词“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A项最符合题意。4:D。解析:辛亥革命前后,“断发易服”具有了反清革命的色彩。5:A。解析:生活习俗的变迁以经济条件为前提。6:A。 解析:注意关键词“服饰开始发生潜在的变革”。7:B。解析:注意关键词“东西文化交融”“民族传统特色的新生事物”, 项属于传统文化,排除。8:D。解析:本题提问的是影响服饰的原因,项都符合题意。9:D。解析:D项中的“长袍马褂”是清朝时期人们的服饰,与21世纪史实不相符。10:A。解析:项对应60年代史实,项对应70年代史实,项对应80年代史实,项对应90年代史实。11. (1)观看电影、租界建花园洋房、西餐馆开业、铁路修建、阅读

10、报刊、八国联军、义和团抗击、乘坐轮船、革命党人(任选四个即可) (2) 历史信息:20年代的上海女学生多穿各式旗袍,也有穿中国传统褂子的;与外国人交往的中国男人有的穿西装,有的则穿传统的中装。说明:当时的中国人受西方服饰的影响,有的直接穿西式服装,有的则在中式服装上进行改进,如旗袍的式样等;同时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仍有一些中国人穿着较为保守;反映了中西文化相互共存、相互交融的过程。(3) 原因:当时中国农村小农经济仍然占主导地位,处于封闭状态,流动性差,几乎没有受到外国文化的冲击,传统、保守观念根深蒂固。解析:回答第(1)问抓住关键词“近代城市变化”。回答第(2)问注意图片人物“旗袍”“西装”信息。回答第(3)问从自然经济、思想角度回答。6用心 爱心 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