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6景阳冈(教案)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7859605 上传时间:2020-10-14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320.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6景阳冈(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6景阳冈(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6景阳冈(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6景阳冈(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6景阳冈(教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6 景阳冈 文 本 分 析 本文选自我国著名的古典小说水浒传的第二十三回。全文按事情 发展的顺序,先讲武松进店饮酒,不听劝告,执意过冈;接着讲武松上冈, 见了官府榜文,才知真的有虎,但决定继续上冈;然后讲武松赤手空拳与 猛虎搏斗,终于打死了老虎;最后讲武松一步步挨下冈来。全文表现了武 松豪放、勇武而又机敏的英雄性格。教学本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朗 读,把握课文内容,弄清故事的前因后果,体会多种描写方法特别是 动作描写的作用,进而感受武松的英雄气概,体会其豪放、勇敢、机智的 性格,并能讲述这个脍炙人口的故事,从而进一步感受名著的魅力。 教 学 目 标 1. 会认 17 个生字,掌握 3 个

2、多音字“绰、呵、泊”,会写15 个生字; 重点理解“耻笑、寻思”等词语。 2. 把握并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弄清故事的前 因后果,能用自己的话讲述本文的故事。 3. 抓住重点语句体会武松的性格特点及作者是如何塑造武松这一英雄 形象的,学习全面地看待人物形象。 4. 提高自主阅读的能力,感受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 学 重 点 1. 分析“喝酒”和“打 虎”两件事,体会武松豪放 倔强、无所畏惧、勇敢机智 的性格。 2. 明确详略得当这一写 法的好处,学习作者运用对 话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 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 学 难 点 1. 赏析描写武松的语 言、动作、心

3、理的句子, 体会武松豪放倔强、无所 畏惧、勇敢机智的性格特 点。 2. 体会作者详写“喝 酒”和“打虎”这两件事 的目的、方法及效果。 课 时 安 排 2课时 1. 会认“倚、箸、碟”等17 个生字,掌握 3 个多音字“绰、呵、泊”,会 写“冈、饥、斤”等15 个生字,正确读写“耻笑、胸膛、半夜三更”等词语。 2 2. 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弄清事件的来龙去脉, 正确划分段落层次。 理清思路,弄清事件的前因后果,把握课文内容,划分段落层次,明确课文 重点。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 多媒体课件播放电视连续剧 水浒传的主题曲好汉歌,师生谈感受, 导入新课。 导语: 你们知道这首歌是哪

4、部电视剧的主题曲吗?(学生答)关于 水浒传, 你们还知道多少? (课件出示:一百单八将,武松、林冲、鲁智深、李逵、宋江等)你最喜欢 哪位水浒英雄?(有学生说:武松)很多同学喜欢武松,喜欢他武艺高强、行侠 仗义、快意恩仇。那么,把你知道的有关武松的故事说给大家听听吧!(学生: 景阳冈打虎、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夜走蜈蚣岭等)啊,原来 同学们对武松这么熟悉。今天,我们就锁定英雄武松,一同走上景阳冈,感受武 松打虎时那惊心动魄的场面。(板书:景阳冈) 2. 齐读课题,理解课题。 预设: 课题点明了什么?景阳冈在什么地方?在景阳冈发生了什么事?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 了解作者。

5、施耐庵(约 1296约 1370) 原名彦端,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江苏 兴化人。他博古通今,才气横溢,35 岁曾中进士,后弃官归里,闭门著述,与 门下弟子搜集整理关于梁山泊宋江等英雄人物的故事,最终写成“四大名著” 之 一的水浒传。 2. 出示自读要求,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借助生字表、工具书等,读准字音。 (2)标出段落序号,根据拼音拼读,将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3 3. 检测字词预习情况,学习生字新词。 (1)出示带拼音的字词卡片,指名认读。教师纠正读错的字音,学生识记 生字。 景阳冈 n 饥 j 渴一 碟 di 二三 斤 j n 俺 n 家榜

6、 bn 文杖 zhn 限申 shn 时 兼 ji n 勿 w 拖 tu 着知悉 x 坠 zhu 下去胸膛 t n 两 截 ji 倚 y 一双 箸 zh 绰 cho 起擒 qn 捉肋 l i 下踉 li n 踉 li n 跄 qi n 跄 qi n 呵 呀腰 胯 ku 霹 p 雳 l 咆 po 哮 xi o 铁 锤 chu 血泊 p 需注意的字音: “踉”的声母是边音,不是鼻音;“杖”读“zh n”, 不要读成“ zh n”;“勿”读“ w ”,不要读成“c n”;“胯”读第四声,不 要读成第一声。 需注意的字形:“饥”的右边是“几”,不是“九”; “踉”的右边是“良”, 不是“艮”。 多音字:

7、 ch o 绰起 chu 绰约绰号 p 血泊湖泊 b 淡泊停泊 形近字示例: 冈(山冈)岗(上岗)钢(钢铁)刚(刚强)纲(提纲) 网(网罗) 榜(榜样)傍(傍晚)磅(磅礴)膀(肩膀)谤(诽谤) 滂(滂沱) (2)理解词语。 结伙跟人结成同伴。文中指几个人一起行动。 请勿自误请不要使自己受伤害。 踉踉跄跄走路不稳,跌跌撞撞的样子。诡诈狡诈。 说时迟,那时快表示当时的时间非常短促。旧时说书人的习惯用语。 4. 检查朗读课文的情况。 绰 泊 4 (1)出示重点句子,指名或自主朗读,教师指导,及时指点重点词语、句 子的朗读。 (2)分小组朗读课文,或指名接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吐字清楚,语气 语调正确

8、,尽量读出武松的个性特点。重点朗读“打虎”的文字。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 用最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小组交流:试用自己的话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2)教师点拨后归纳。 2. 划分文章层次,归纳段落大意。 预设:可根据时间顺序和地点转换来划分层次。因为是叙事性的文章, 可按 “()在()时间()地方做了()事,结果()”的模 式归纳段落大意。 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第 1、2 自然段):写武松进店喝酒,不听劝告,执意过冈。 第二部分(第 3、4 自然段):写武松上景阳冈,见了官府榜文,才知道真 有虎,但仍决定继续上冈。 第三部分(第 5、6 自然段):写武松赤手空

9、拳与猛虎搏斗,终于打死了老 虎。 第四部分(第 7 自然段):写武松打虎后一步步挨下冈来。 3. 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明确: 本文主要写了武松一日来到阳谷县地面,又饥又渴,找到一家酒店, 连吃十八碗酒,酒家告之景阳冈上有老虎,劝其不要过冈,可酒壮英雄胆,武松 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 果然遇到了老虎, 武松与老虎展开了较量, 最终赤手空拳 将老虎打死的故事。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 教师总结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并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总结:面对“百兽之王”老虎,浑身是胆的武松却“明知山有虎,偏向 虎山行”,最终在景阳冈上打死了猛虎,也成就了自己“打虎英雄”的美名。武 松是怎样降

10、服猛虎的?作者又是怎样刻画武松这个人物形象的?下节课我们将 5 重点探究这些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朗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新词,还初步了 解 了 课 文 内 容 , 划 分 了 段 落 层 次 。 同 学 们 在 课 堂 上 都 表 现 得 很 活 跃,。 2. 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自由交流并积累学习方法。 (2)摘抄、积累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五、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同步巩固练参见“世纪英才丛书学案反馈手册”,阅读提升练参见 “英才好阅读”丛书) 1. 品读课文重点段落,品味重点句子,体会武松的性格特点。 2. 分析作者刻画人物所运用的描写方法及其作用。 分析

11、描写方法,把握武松的性格特点。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 教师出示词语听写卡,检查学生的字词掌握情况。 半夜三更寻思耻笑胸膛武艺 2.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以小标题的形式概括各部分内容。 预设:上节课,学生理清了文章的结构, 现在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标题似的概 括,有助于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为本节课理解课文内容打下基础。 明确: 喝酒(第 1、2 自然段);上冈(第3、4 自然段);打虎(第5、6 自然段);下冈(第7 自然段)。 3. 教师过渡,导入新课。 6 过渡:武松冈下饮酒十八碗, 不听店家的劝告, 酒后上冈,发现官府榜文后, 碍于面子,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当英雄与猛虎相遇,会呈

12、现出怎样一种精 彩的场面呢?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探究。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研读第一部分喝酒 1. 作者在这一部分中详细地描写了武松与店家的对话,根据要点划分层次。 (谈酒;谈虎) 2. 默读这一部分, 初步感知武松的性格特点, 然后分角色朗读, 说一说武松 的性格特点。 生 1:通过武松的语言,我体会到武松具有倔强的性格特点。 生 2:通过武松的语言,我体会到武松这个人比较豪爽。 生 3:我觉得武松很勇敢,但有点爱面子。 3. 追问:你们是从他的哪些话中体会到他的这些性格特点的?(学生自由交 流后发言) 4. 分角色读这一部分, 思考:为什么店家只给武松筛三碗酒? (三碗不过冈) 结果呢?(

13、武松喝了十八碗酒后上冈打死猛虎) 5. 讨论:这一部分与打虎有什么关系?对打虎一部分起什么作用? (这一部分主要通过写武松与店家的对话,刻画了武松勇敢无畏的性格特 点,为下文徒手打虎作铺垫) 6. 小结学习方法,讨论归纳。 (抓重点理层次;通过人物的语言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研读第二部分上冈 1. 指读提问: 第三部分是文章的重点, 具体写了武松打虎的经过, 我们通过 仔细阅读可体会到武松的性格特点, 第二部分与第三部分有什么联系?省略掉可 以吗? 2. 默读第二部分,思考:这一部分主要写的是什么?(武松的思想活动) 3. 武松的思想活动表现了他的什么性格特点?用笔圈画出描写武松心理活 动的句

14、子加以体会。 (通过写武松的心理活动, 表现了他好强、 无畏的性格特点) 4. 这一部分不是文章的重点,有什么作用? 7 (这一部分虽然不是重点, 但是对于武松性格的刻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通 过思想活动使武松勇敢无畏的性格特点更加鲜明,也为下文作了铺垫, 对于人物 的刻画是必不可少的) 研读第三部分打虎 1. 学生默读第 5、6 自然段,课件出示“思考大乐园”。 (1)这部分内容描写武松初遇猛虎时,运用了哪些动词?仔细体会作者用 词的精准。 (2)作者在描写武松打虎的场面时,用了很多精彩的动词,找一找,体会 一下这些动词运用的效果。 (3)武松打虎时,由开始的“以守为攻”到后来的“转守为攻”,

15、可以看 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2. 小组合作,解决“思考大乐园”中的问题。 3. 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出示多媒体课件中的相应内容,点拨引领,指导朗读。 (1)预设一 (课件出示) 武松见了,叫声: “呵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梢棒在手里,闪 在青石边。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 空里撺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 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 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 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

16、武松却 又闪在一边。 学生朗读, 感受武松打虎的精彩。 教师领读, 同桌合作读、 分组读、齐读。 感受老虎的凶猛。通过读句子,说说这只大虫给你什么感受。 感受武松的机智敏捷。 面对这只突如其来的身手敏捷、又饥又渴、 兽性大 发、恶迹斑斑、曾经伤过三二十条大汉性命的大虫,此时的武松能做的是(闪、 躲)。 学生交流,抓住动作描写,感悟武松的机智灵敏。 再读句子。(齐读) 8 (2)预设二 (课件出示) 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轮起梢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 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 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一按按将下来。 武松把只脚望大虫面门上、 眼睛里只顾乱踢。 那大虫咆哮起来, 把身底下扒 起两堆黄泥, 做了一个土坑。 武松把那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大虫吃武松 奈何得没了些气力。 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 提起铁锤般大 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 学生自由读句子,读出武松打虎的精彩。 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轮、劈、揪、按、踢、提、打”等动词,体会武松勇 武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