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2010-2011学年高二政治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理 新人教版【会员独享】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47774311 上传时间:2020-10-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2010-2011学年高二政治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理 新人教版【会员独享】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陕西省2010-2011学年高二政治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理 新人教版【会员独享】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陕西省2010-2011学年高二政治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理 新人教版【会员独享】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陕西省2010-2011学年高二政治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理 新人教版【会员独享】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陕西省2010-2011学年高二政治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理 新人教版【会员独享】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2010-2011学年高二政治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理 新人教版【会员独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2010-2011学年高二政治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理 新人教版【会员独享】(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届高二年级期中考试政治(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我们讲文化生活,这里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A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只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 B包括自然科学、语言、文字只具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C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D纯粹“自然”的东西。2、下列活动属于文化现象的是企业的生产活动 参加学校艺术节 参加人大代表的选举 浏览网站,领略世界各地风土人情ABCD3、人的文化素养是多方面的,其中具有方向性作用、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A社会科学素养 B自然科学素养 C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D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4、对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理解不正确的是A

2、一定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B一定的文化给予一定的经济和政治重大影响C一定的经济和文化决定一定的政治D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5、“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故事感动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可见A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塑造人生起了重要作用B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C文化的产生、传播和积累是一个过程D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6、文化影响人,主要体现在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ABCD7、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是指A文化遗产 B民族节日 C传统思想 D传统建筑8、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

3、标志是A文化遗产 B民族节日 C传统文化 D当代文化9、被称为“凝固的艺术”的是A传统文艺 B传统习俗 C传统建筑 D传统思想10、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加大文化资源开发和利用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A B C D11、江苏省华西村在发展过程中坚持“既富口袋,又富脑袋”,这正是华西村保持发展活力的秘诀所在。华西村在发展过程中,口袋富了不忘富“脑袋”,这是因为A文化是由人所创造的B文化对社会的发展只具有促进作用C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D优秀文化能够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12、必须以理想信念为核心,大力

4、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原因在于A优秀文化能够指导人们正确地开展实践活动B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强制性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D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13、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 科学文化素质 健康素质 心理素质 ABCD中国的京剧、书法、武术为世界独有,俄罗斯的芭蕾舞、意大利的歌剧等等享誉天下,这一切形成了世界文化大观园。回答14-15题。14、上述材料表明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文化多样性主要体现为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不同民族、不同地域其文化存在着

5、差异 只有最独特的文化才是正确的文化ABCD15、正确对待不同民族的文化就要A发展先进民族的文化,反对落后民族的文化B实现各民族文化的完全融合C尊重文化多样性D把发展民族文化作为国家的根本任务16、培根说:“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传播的深度和广度。”这名名言主要强调了A知识的价值是不分大小的B文化传播的重要性C文化交流的过程是最重要的D知识的力量都是巨大的17、“在进行文化比较时,一个重要的原则是不能有文化中心主义。文化中心主义的本质是一种傲慢的态度,也是一种学术浅薄。”反对文化中心主义是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的表现 有利于世界各国人民相互尊重、共同发展

6、 是尊重差异、平等相处的要求 是承认各国文化是具有优劣好坏之分的ABCD18、“乡音难改”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A是潜移默化的 B是深远持久的C是有形的强制的 D是主观想象的19、文化传播的途径包括 商业贸易 人口迁徙 大众传媒 教育 ABCD著名的人文学家费孝通在谈及文化教育的多样性时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回答20-22题。20、“各美其美,美人之美”强调的是A比较各民族文化的好坏优劣是尊重民族文化的前提B发展好本民族文化,就能驰名世界C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D只有选出优秀文化,才能发展民族文化21、“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是要求A不同民族之间相互尊重,

7、共同维护、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形成B取消不同民族文化的特色,形成世界统一的文化C寻找各国文化的共性,实现各国文化的完全融合D尊重民族文化的共同特点,最终形成共同的文化22、要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必须遵循的原则是A求同存异 B兼收并蓄C公平、公正、合理 D各国文化一律平等23、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的标志是A广播、电视的出现B网络的产生和发展 C印刷媒体的推广 D电子技术的发展24、由于三峡工程的修建,一部分库区居民被国家安排到东营安家落户,他们同时带去了当地人爱吃的火锅和一些风俗习惯。这说明A人口迁徙带来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B人口迁徙促进了文化的传播C商贸活动带来文化

8、的发展 D经济活动促进了国际文化交流25、传统文化具有以下特点 相对稳定性 继承性 鲜明的民族性 创造性A B C D2004年9月24日中国上海首次举办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分站赛,其赛道形状是中文“上”字形,令人联想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京”字形会徽,昭示了传统文化与现代体育的完美结合。回答26-27题。26、下列关于中国象形文字的表述中,正确的是它是古代群众社会实践的结果 是优秀的文化遗产难写难认,属于落后文化 它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地被继承和发展ABCD27、上海“上”字形轨道与北京的“京”字形会徽,昭示了传统文化与现代体育的完美结合。关于传统文化,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传统文化都是过时的

9、 B传统文化都是积极的C传统文化都是稳定的、落后的 D对传统文化要辨证地认识批判地继承28、对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理解不正确的是A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 B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C继承与发展是不同过程的两个方面 D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29、影响文化发展的根本性因素A教育 B社会制度的更替 C科学技术的进步 D思想运动30、文化发展的实质是A文化创新 B继承文化 C推动实践的发展 D繁荣民族文化31、“清明祭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送元宝,烧纸钱,这是古人留下的方式,而今,一些地区出现了鲜花祭祖、植树祭祖,在祭祖扫墓追思先辈的同时,为山野增添了一片新绿。这启示我们在对待传统文化时更应

10、该 A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B尊重差异,理解个性C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D推陈出新,革故鼎新32、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A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B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C立足于社会实践 D以我为主为我所用33、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A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B立足于社会实践 C不断进行文化创新 D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34、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我们需要坚持的正确原则是A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 B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C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D取其精华、去其糟粕35、“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是A建设更加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B消除腐朽文化对社会的影响C全民学习、终身学习D坚持马列主义二、非选择题36、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不同民族

11、文化相互交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文化的多样性?(10分)37、材料一:为庆祝第29届奥运会胜利闭幕,中国和英国联合发行了奥运会从北京到伦敦纪念邮票4枚。为使这套邮票达到整体和谐统一与系列的一致性,中英艺术家尽量把握东方与西方、中国与英国的文化符号,把奥运精神与建筑艺术、时代精神巧妙地结合了起来。材料二;”红灯停、绿灯行、黄灯等一等。“然而色盲患者因不能区别颜色,过马路很不方便。某中学高三学生小潘思考这种情况:能否发明一种色盲患者也可识别的交通信号灯?他深入观察了解,灵活思维,注意借鉴他人智慧和大学的知识,经过反复试验,终于取得成功,他的发明获得了第三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并在国际

12、中学生创新成果展评上获得最高奖“最佳国际优秀奖。”材料三:日本是世界公认的漫画大国,动漫是日本的第二大支柱产业。日本漫画的热潮席卷了整个世界,每年仅出口到美国的卡通片价值就达到了5000亿日元,是日本对美国钢铁出口金额的4倍;漫画还被迅速改变成电子游戏、卡通片和真人演出的节目。但是日本漫画除了具有催人奋进的精华外,还包含有色情、暴力、扭曲历史等诸多糟粕,会对缺乏辨别能力的青少年产生诸多不良影响。结合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材料二,从文化创新的角度分析小潘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10分)(2)、结合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说明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其他各国的文化?(10分)政治(理

13、)参考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CCCCA ABACC DACCC BABCC ADCBC CDCBA DCDBC二、 主观性试题36、既要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5分)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5分)37、(1)第一: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小潘关注并理解色障者的利益和需求,创意和发明过程都只在实践中产生和实现的。(4分)第二:文化创新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博采众长、借鉴融合的过程。小潘正是努力汲取学习改造最后终于取得了成功。(4分) 第三:实现文化创新不能因循守旧和故步自封并需要主观努力。小潘思维活跃,具有创新意识并进行了艰苦的努力,最后取得了成功。(2分)(2)、第一:既要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5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