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大二轮配套ppt课件 5-14“有规可循”的遗传与伴性

上传人:五****心 文档编号:147741 上传时间:2016-11-28 格式:PPTX 页数:49 大小:813.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大二轮配套ppt课件 5-14“有规可循”的遗传与伴性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高考生物大二轮配套ppt课件 5-14“有规可循”的遗传与伴性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高考生物大二轮配套ppt课件 5-14“有规可循”的遗传与伴性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高考生物大二轮配套ppt课件 5-14“有规可循”的遗传与伴性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高考生物大二轮配套ppt课件 5-14“有规可循”的遗传与伴性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大二轮配套ppt课件 5-14“有规可循”的遗传与伴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大二轮配套ppt课件 5-14“有规可循”的遗传与伴性(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考点 14“ 有规可循 ” 的遗传与伴性专题五 )(1)伴性遗传有哪些类型?各有怎样的特点?(2)如何根据系谱图判断遗传病类型?测和预防 ( )(1)人类遗传病有哪些类型和特点?(2)如何对人类遗传病进行监测和预防? )(1)人类基因组研究的内容是什么?(2)人类基因组研究的意义是怎样的?核心提炼 夯实基础 突破要点题组突破 剖析题型 提炼方法栏目索引(1) , 。(2)何一条都可来自母亲,也可来自父亲。向下一代传递时,任何一条既可传给女儿,又可传给儿子。、 炼女儿 儿子(1)伴 发病率 女性 男性 ; 遗传 ; 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 一定 。(2)伴 发病率 男性 女性 ; 遗传 ; 女患者

2、的父亲和儿子 一定 。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特点高于 世代患病高于 隔代交叉患病(1)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 , 女病父 (子 )正非伴性 。(2)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男病母 (女 )正非伴性。(1)若子代雄性为隐性性状 , 则 位于 上 。(2)若子代雌雄均为显性性状,则位于 X、 上 。区段(1)已知性状显隐性:选择纯合隐性雌性个体与显性雄性个体杂交 。 子代雌雄表现型相同 , 基因 位于 染色体 上 。 子代雌雄表现型不同 , 基因 位于 染色体 上 。(2)正交 、 反交实验判断 结果相同 , 基因 在 染色体 上 。 结果不同,基因 位于 染色体 上。染色体上的 )摩

3、尔根等人以果蝇为研究材料 , 通过统计后代雌雄个体眼色性状分离比 , 认 同 了 基 因 位 于 染 色 体 上 的 理 论 (2015江苏 ,4B)( )(2)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2012江苏 , 10A)( )(3)某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出了一个红绿色盲的儿子和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儿 , 该女儿与一个表现型正常的男子结婚 , 生出一个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的概率 是 (2010海南 , 15B)( )题组一 伴性遗传的相关判断题组突破14 (4)家猫体色由 、 只含基因 只含基因 其他个体为玳瑁猫 , 其中玳瑁猫与黄猫杂交后代中玳瑁猫占 50%(2013山东 , 5B)( )(5

4、)某遗传病的遗传涉及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 。 已知 1基因型为 且 2与 3婚配的子代不会患病 。 根据以下系谱图 , 可推断 2的基因型一定为 012山东 , 6B)( )(6)火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 曾有人发现少数雌火鸡 (卵细胞未与精子结合 , 也可以发育成二倍体后代 。 遗传学家推测 , 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卵细胞与其同时产生的三个极体之一结合 , 形成二倍体后代 (。 若该推测成立 , 理 论 上 这 种 方 式 产 生 后 代 的 雌 雄 比 例 是3 1(2011福建 , 5C)( )2.(2015山东 , 5)人类某遗传病受 、 、 b)控制 , 且只有 A、 不考虑

5、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 根据系谱图 ,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 - 1的基因型为 - 2生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 为题组二 把握方法 , 玩转遗传系谱图14 解析 图中的 - 2的基因型为 其女儿 - 3不患病 ,儿子 - 2患病 , 故 - 1的基因型为 - 3不患病 , 其父亲传给 则母亲应能传给她 - 1的致病基因只能来自 - 3, 自 - 3, - 3的致病基因可以来自 - 1, 也可来自 - 2, 若 无论 - 2的基因型为 - 1与 - 2(基因型为 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均为 1/2 1/2 1/4, 答案 2015浙江 , 6)甲病和乙病均为单基因遗传病 , 某家族遗传家系

6、图如下 , 其中 4不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乙病为伴 传病B. 1与 5的 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 14 C. 3与 4的后代中理论上共有 9种基因型和 7的性染色体组成为 产生异常生殖细胞的最可能是其 母亲解析 由 3和 4不患甲病而后代 7患甲病可知,甲病为隐性遗传病,且 4不携带甲病致病基因,由此推断甲病为伴 1和 2不患乙病而后代 1患乙病可知,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用 A、 B、 1的基因型为 5的基因型为 B ,由 3和 4有关甲病的基因型为 5有关甲病的 基因 由 患乙病的 4可推知, 3和 4的基因型为 此 5有关乙病的基因型为 5的基因型 为 故

7、 两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 为 3与 4的基因型分别是 论上其后代共有 2 4 8种基因型、 2 3 6种表现型, 型为 12 X A X A 或 12 X A X a , 12 X A 或12 X a , 12 , B 错误; 若 7的性染色体组成为 亲本有关的染色体组成为 此最可能是母亲的卵原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出现异常, 答案 设甲病显性基因为 A,隐性基因为 a;乙病显性基因为 B, 隐性基因为 b。 且 1体内不含乙病的致病基因 ,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控制遗传病甲的基因 位于 _染色体上 , 属于 _性基因;控制遗传病乙的基因位于 _染色体 上 , 属于 _性 基因 。解析 由

8、 图可知 1和 2都没有病 , 而其女儿有病 ,说明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 他们的儿子有乙病 ,但 1不含乙病致病基因 , 说明乙病是伴 常 隐隐X(2) 1的基因型是 _。解析 1没有甲病和乙病 , 但其是甲病携带者 , 故基因型是 3)从理论上分析 , 若 1和 2再生女孩 , 可能有_种 基因型 , _种 表现型 。解析 如果 1和 2再生女孩 , 常染色体有 3种基因型 , 性染色体有 2种基因型 , 共有 6种基因型 。 但表现型只有不患病和患甲病不患乙病 2种表现型 。(4) 7和 8婚配 , 他们生一个患甲病孩子的概率是 _。解析 7患有甲病是 8无甲病也无乙病 , 但其

9、兄 弟 是 甲 病 患 者 说 明 其 父 母 是 携 带 者 , 其有1/3, 乙病是 所以他们生一个患甲病的孩子概率是 2/3 1/2 1/3。1/3(5)若 7和 8生了一个同时患两种病的孩子 , 那么他们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是 _。解析 如果 他们生了一个同时患两种病的孩子 , 说明 7是乙病携带者 , 8是甲病携带者 , 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是 1/2 1/4 1/8。1/8技法提炼在计算常染色体与 要注意进行合理的拆分 。 如计算生育患白化病及色盲男孩的概率时 , 拆分为白化病与色盲男孩两个事件处理 , 最后再将两个事件的概率相乘即可 。 注意区分色盲男孩 (范围是整个后代 )

10、与男孩色盲 (范围是男孩 )的差异 。计算两种不同类型遗传病的概率法则角度 一 :基因 位于 X、 要 判断 果蝇某伴性遗传的基因是位于片段 上还是 片段 1上 , 现用一只表现型为 隐性 的雌蝇与一只表现型为显性的雄蝇杂交 ,不 考虑突变 。 根据子代的性状表现对该基因的位置进行判断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雄蝇为隐性 , 则该基因一定位于 片段 雄蝇为隐性 , 则该基因一定位于 片段 雄蝇为显性 , 则该基因一定位于 片段 蝇为显性,则该基因一定位于 片段 1上解析 假设控制该对性状的基因为 B、 b, 若基因位于片段 上 , 则母本的基因型为 父本的基因型为 后代情况分别为雌显雄显

11、 、 雌显雄隐 、雌隐雄显;若基因位于 1上 , 则亲本的基因型为其后代情况为雌显雄隐 , 比较四个选项 ,A、 上 。答案 :基因 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 X、 突变性状是由一条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突变产生的 (假设突变性状和野生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 A、 。 为了进一步了解突变基因的显隐性和在染色体中的位置 , 设计了杂交实验方案:利用该株突变雄株与多株野生纯合雌株杂交;观察记录子代中雌雄植株中野生性状和突变性状的数量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染色体上,则子代雄株全为 突变性状 ,雌株全为野生 染色体上且为显性 , 则子代雄 株全 为野生性状 , 和 且为显性 , 则子代 子代雄 株雌 株各有一半野生性状解析 如果突变基因位于 则亲本的基因型为X, 子代中雄株全为突变性状 , 雌株全为野生性状 ,故 如果 突变基因位于 则亲本的基因型为 子代中雄株全为野生性状 , 雌株全为突变性状 , 故 如果突变基因位于 的同源区段 , 且为显性 , 则亲本中雌株的基因型为 根据题中信息 “ 突变性状是由其一条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突变产生的 ” , 则该株突变雄 株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