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心脏里的秘密:DELL德州工厂探秘

上传人:蜀歌 文档编号:147720713 上传时间:2020-10-12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89.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巨人心脏里的秘密:DELL德州工厂探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巨人心脏里的秘密:DELL德州工厂探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巨人心脏里的秘密:DELL德州工厂探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巨人心脏里的秘密:DELL德州工厂探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巨人心脏里的秘密:DELL德州工厂探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巨人心脏里的秘密:DELL德州工厂探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巨人心脏里的秘密:DELL德州工厂探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巨人心脏里的秘密:巨人心脏里的秘密:DELL 德州工厂探秘德州工厂探秘 全球最大的 PC 巨头 DELL 在 PC技术上所获专利远远不如 IBM、惠普等厂商,但是在管理以及生产等领域 获取大量专利,位居所有 PC 巨头之首。多年来,由于 DELL 很少向外公开起工厂情况,而 DELL 向台湾 厂商委任代工产品也人尽皆知,因此公众反倒对 DELL 自有工厂的内幕生产秘密不甚了解,甚至有人会认 为 DELl 自己根本没有工厂,不事生产。如今,日本记者籍着访问 DELL 的生产中心美国德州奥斯丁 工厂,终于可以带领大家一睹 DELL“心脏”中的情况,学习他们的管理之道。事不宜迟,我们就跟着他 的镜头

2、出发吧: (酒店提供的地图居然有详细的到达 Dell工厂指示) 广告:d_text 记者抵达的时候正好遭逢了几十年难得一见的寒流影响,已经下了几天的雪。在这样的 寒冷天气下, 从奥斯丁机场出来先到分社停留, 再马上乘车到 Dell 的奥斯丁工厂, 前后也就 50分钟的车程。 (工厂入口 Dell的大招牌) 与日本厂商完全相反的生产方针? 与日本厂商完全相反的生产方针? 进入工厂,首先感到吃惊的事有两件: 首先,虽然已有部分配件交由关系企业代工生产,工厂内依然采用了纵横交错的地面传送带,一旦启 动,噪音非常厉害。 其次,据工厂负责人介绍,暂时工厂内仍然有部分工作需要人手操作,但长远目标是实现所有

3、操作全 部自动化。另外,奥斯丁这个生产厂和全世界所有其他工厂的结构是完全一样的。 日本的松下电器,索尼等大型电器厂商,还有 NEC,富士通等 PC 厂商的生产线为了成本的削减和产 品的尽量多样化,大量地使用了人手操作,而戴尔所采用的方向很明显与此截然不同。 全世界采用同样的工厂结构 全世界采用同样的工厂结构 Dell 的奥斯丁厂是在 1999 年开设的,主要由三大部分构成。一个是宽达 30万英尺的生产据点,面向 北美市场的台式计算机就在这里生产;第二个设施生产投放北美市场的旗舰产品服务器;第三部分则用 于存储部件等的生产。 (宏伟的制造中心) Dell 的一大特色是在世界各地都采用了同样的生产

4、结构。其中爱尔兰工厂面向欧洲市场、马来西亚的 面向亚洲、中国面向日本及中国、美国的生产厂加上巴西的则主要供给南美。所有这些工厂在生产体制、 测试程序、职员培训等方面都采用和奥斯丁工厂相同的结构。 Dell 生产的三大要诀生产的三大要诀 据说 Dell 有三大生产要诀: (Dell努力方向三角图) 第一,坚持低价政策。为了追求低成本,减少库存,提高生产率,缩短产品周期是日日讲,天天讲; 第二,按照供货期限提供用户所定购的最好产品; 第三,当然是质量啦。不仅是对零部件本身的质量,对成品也有一系列保障高品质的体制。 所有职员每年都接受最低 4060 小时的教育,掌握着从生产技术到安全性的知识。进行组

5、装的员工必 须是接受过专门教育并得到认可的职员。另外每年实施两次无记名问卷调查,了解职员的意识变化,有针 对性地改善经营管理。 每台 每台 PC 都是跟单定做都是跟单定做 众所周知,快速直销是 Dell 的特有经营模式。通过电话、网络等接受订货,用管理系统核算,确认手 头库存,然后按照数量要求向零部件厂商订货,必要的部件就被运到生产据点。每两小时进行一次这样的 过程,工厂内的部件大体上每两小时就会追加一次。Dell 各工厂平均库存维持在 4 天左右,根据工厂的不 同甚至只有 2 小时的库存。而据 Dell 透漏,其他对手的库存甚至有多达 45 天的。 奥斯丁工厂有 6 条台式电脑生产线,却有约

6、 100 多处的船坞门,从这里用叉车往各自的生产线搬运部 件。 下面介绍一下著名的戴尔电脑的生产流程: 第一道工序是准备组装用的部件。根据接到的订单数据,把零部件放入一个边长约 60cm 的方形黑色 塑料箱里。每个箱里都装有组装一台 PC 所需的全部部件,每个箱子上都装有 RFID(无线射频识别标签), 传输订货数据。空箱到了配置工序后,就会读取端口的数据,存放着有关部件的架子上的红灯就会闪耀。 工作人员把这些必要的部件摆放整齐。这项工作叫做“PTL”。要在流水线前进约 20m 距离的时间内,把 这些部件备齐。这里目前全部用手工进行,不过据说将来会全部实现自动化,同时还要让每一个部件都附 带

7、RFID。 (PLMM人手组装 Dell电脑中) 部件装箱以后,利用传送带输送到组装人员那里。每个组装人员都单独负责组装全部部件。由液晶显 示器指示操作方法,同时,还有组装的图解照片,能灵活对应不同机种的生产。据说现在奥斯丁工厂使用 的机种有 18 种之多。 (此工厂生产的 18 种 PC) 组装结束后,又利用传送带运到下一区域,自动进行软件下载等的试验。VAR 提供的附加应用软件也 会在这里被装入。到了这个区域,安装、试验全部都是自动的,不需要人的介入。 然后是包装。把需要放入包装箱内的手册、文件、附属品等和移动传送带上面的包装箱并行,工作人 员排成一列,不停地把这些东西放进包装箱里。不过,

8、最近这一工序开始了部分自动化,今后目标是全部 自动化。 (打好包的 PC经输送带送往出口) (组装完的 PC在工人头上移动) 接下来就是向全美发送。从这里出货的产品,95会被直接送到用户手上,所以工厂同时还起着流通 据点的作用。 全自动化,削减成本和灵活性 全自动化,削减成本和灵活性 大家通常都以为这种订制生产要想实现低成本的生产环境,应该大量采用手工作业的生产方式,但是 以全自动化为目标的 Dell 的工厂结构着实让人感到吃惊。 日本的电器制造厂商通常尽量不去引进传送带和高价生产机器,在可能的范围内尽量用手工作业的方 式,不会对可以自己制作的工具进行大规模的设备投资,而是自行制造,减少设备投

9、资。松下电器就是用 这种方法,用大约 1/40 的费用构筑了生产效率比全自动生产线还要高的生产设备。 但是,Dell 却在反其道而行。据 Dell 透漏,该公司 2004 年的设备投资额达 3 亿 5 千万美元,对生产 设备的投资也有扩大倾向。在他们看来,投资的扩大是必不可少的,但即使这样也能做到成本削减,因为 他们将在 12 个月内回收全部投资。短期内回收的目的是使下一轮投资成为可能。 根据 IDC 等的调查,Dell 在全世界 PC 出货量大约是每年 2,500 万台,和 NEC 每年 275 万台的生产规 模比较,差别就很明显了。而 Dell 目前仍然有扩大产量的倾向,也许他们认为这样的生产规模才能保证在 对全自动化投资的同时仍然能够实现低成本。 (工厂获得的专利状,据说已有 550 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