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调节学习PPT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7659882 上传时间:2020-10-12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1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我调节学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自我调节学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自我调节学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自我调节学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自我调节学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我调节学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我调节学习PPT(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自我调节学习Self-Regulated Learning,2,自我调节学习,第一节自我调节学习的含义 一、自我调节学习的研究背景 二、自我调节学习的定义 三、自我调节学习涉及的心理学概念 第二节自我调节学习的过程与自我调节能力的习得 一、自我调节学习的过程 (一)齐默尔曼的自我调节学习过程模型 (二)温内和哈德温的自我调节学习过程模型 (三)两个模型的比较 二、自我调节能力的习得 (一)自我调节能力的实质 (二)自我调节能力习得的过程 (三)自我调节能力习得的环境,3,第一节自我调节学习的含义,一、自我调节学习的研究背景 二、自我调节学习的定义 三、自我调节学习涉及的心理学概念,4,三、

2、自我调节学习涉及的心理学概念,(一)认知因素 (二)动机因素,5,一、研究背景,社会中(学校以外) 1、工作的经常变化,需要不断地学习 2、知识更新快 3、学习在人一生中普遍存在 学校中 1、部分学生成绩差,从课程方面寻找原因,效果不理想 2、发现学生个人因素很重要,6,二、定义,申克和齐默尔曼:学习者系统地引导自己的思维、情感和行为而使它们指向目标实现的一种过程。 平特里奇:一种主动的、建构性的学习过程,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首先为自己确定学习目标,然后监督、调节、控制由目标和情境特征引导和约束的认知、动机和行为。,7,二种定义的共性:,1、自我调节学习是一种过程 2、都强调学习者自己确定的

3、学习目标对学习过程的引导作用 3、都强调要达成学习目标,学习者要对自己的认知、情感、动机进行调节与控制,8,9,三、自我调节学习涉及的心理学概念,(一)认知因素 知识和策略 知识:是学习者具有的元认知知识,这些知识既有关学习者自身学习特点的知识,也包括学习者对学习任务的认识和理解。 策略: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10,11,认知策略,1、认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这些方法和技术能使信息较为有效地从记忆中提取。 2、分为:复述、精细加工和组织三种。 (1)复述:是指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函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之上的策略。

4、(2)精细加工:通过把所学的新信息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以此来增加新信息的意义,也就是说我们应用已有的图式和已有的知识使新信息合理化。 (3)组织策略:指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策略。,12,元认知策略,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是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对思维和学习活动的知识认知和控制。 元认知知识:人们对于什么因素影响人的认知活动的过程与结果、这些因素是如何起作用的,它们之间又是怎么样相互作用的等问题的认识。 元认知策略:计划、监控、调节,13,资源管理策略,资源管理策略:是辅助学习管理可用环境和资源的策略。 时间管理:是通过一

5、定的方法合理安排时间,有效利用学习资源。 学业求助策略: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向他人请求帮助的行为。,14,三、自我调节学习涉及的心理学概念,(二)动机因素 涉及自我效能、任务价值、目标定向以及意志 自我效能: 任务价值: 目标定向: 意志:区别于动机。 动机意味着投入,意志意味着坚持到底。,15,第二节自我调节学习的过程与自我调节能力的习得,一、自我调节学习的过程 (一)齐默尔曼的自我调节学习过程模型 (二)温内和哈德温的自我调节学习过程模型 (三)两个模型的比较 二、自我调节能力的习得 (一)自我调节能力的实质 (二)自我调节能力习得的过程 1、观察水平 2、模仿水平 3、自我控制水平

6、 4、自我调节水平 (三)自我调节能力习得的环境,16,一、自我调节学习的过程,(一)齐默尔曼的自我调节学习过程模型 (二)温内和哈德温的自我调节学习过程模型 (三)两个模型的比较,17,齐默尔曼的自我调节循环阶段 (图),作业或意志控制 performance or volitional control,先前准备 forethought,自我反思 self-reflection,18,19,自我调节的循环阶段,1、先前准备阶段指在努力学习和选取策略之前的影响过程和信念。 2、作业控制或意志控制指在努力学习时,影响注意和作业的过程。 3、自我反思,是在努力学习之后,影响学习者的对体验的反应。

7、4、自我反思,反过来会影响接下来的先前准备,因此完成自我调节循环。,20,1、先前准备:1)目标设置,1、目标设置指确定学习的具体结果。 2、高自我调节学习者与低自我调节学习者的差别不在于是否设定了目标,而在于设置目标的质量。 3、目标的质量主要从目标的明确度和难度来看。 (1)从明确度来看,低自我调节者设定的目标内容往往是模糊不清、或离目标较远,如“好好学习数学”,高自我调节学习者的目标则是明确的、具体的,如“在一小时内做完这套题”。 (2)难度大小取决于个体的能力和经验。,21,2)策略计划,1、策略计划指为获得既定目标选择学习策略或方法。 2、包含了怎么做,和在什么条件下运用这两方面。

8、3、低自我调节者则较少使用策略或向他人执行性求助 4、受许多个人的信念影响,如学习者的自我效能、目标取向和对任务内在兴趣或对任务的价值判断。,22,3)自我效能,1、自我效能指对是否能成功完成某一任务能力的主观判断。 2、高自我效能的学生与低自我效能的学生相比,会设置更有挑战性的目标,选择更可能有效的学习策略。这样通过努力达到目标可增强自我效能。而低自我效能者制定极低的目标,虽不会增强他们的效能感,但也不会降低效能感;或者,制定极高的目标,较少或不选用学习策略,即使达不到目标,归因时也会认为是由于目标问题或策略问题而不是能力问题,因此,也不会降低自我效能。而且高自我效能者能更好地进行自我监控,

9、具有积极的自我反应和较低的焦虑水平。 3、有效的自我调节依靠自我效能,但不需要过高,如果过高则可能会恃自己的能力而降低努力程度及策略的有效运用。,23,4)目标取向,1、目标取向是一系列影响学生学习的行为倾向。 2、目标取向分为掌握目标和作业目标 (1)掌握目标是指学习者从事成就活动的目标是为了发展新的技能、提高自身的能力、理解和掌握新的知识,目标指向活动本身。 (2)作业目标是指学习者的成就行为的目的在于做得比别人更好,超过外界所要求的标准,从而获得他人对自己能力的肯定与赞扬,避免对自身能力的否定评价,行为的目的指向他人。,24,两种目标取向的差别,25,当然,两种目标取向在一个个体身上并不

10、是非此即彼的,它们往往同时存在。 而且新的研究发现,趋向作业目标也不会有消极影响,它的较高水平预测了自我效能、任务评价、认知和元认知的更高水平,具有高掌握目标/高作业目标模式是最适应模式。,26,5)内在兴趣/价值,把任务看成是有趣味的,即使没有明确的物质奖励,也将受内在动机的驱使而继续努力学习并采用有效策略,即使遇到一些困难也能继续坚持。 高自我调节者通过从事任务培养内在兴趣,而低自我调节者则将内在兴趣缺乏归因为他们教师讲课不生动、任务枯燥等。,27,2、作业阶段:1)注意聚焦,1、注意聚焦强调学习者应免于分心物的干扰,而将注意力集中到任务上。 2、为达到这一点,学习者可建构有利于自己学习的

11、环境,如选择没有电视的房间,一个人关上门,写上“请勿打扰”,或拔掉电话线等来避免外界的干扰而破坏既定的计划。 3、此外,低自我调节者在从事任务时,常会回头考虑先前的决定或从事任务中出现的问题如暂没完成计划,会因此而分心,结果很可能是打破了以前的计划而重新制定学习计划。不象高自我调节者那样全神贯注在所从事的任务上,能很好地保护作业阶段过程,避免回到先前准备阶段而重新设定目标。,28,2)自我指导,1、自我指导指告诉学习者在学习任务中如何进行。 如阅读文章时通过言语提醒自己,: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呢?我在笔记上该记下哪些呢?与上一段有什么联系呢? 2、途径:A、言语化;B、自我意象 (1)言语化比较

12、适合那些不经常使用组织、复述或其它对成功很必要的策略的学生以及获得技能和策略的学习早期阶段、学生遇到学习困难的任何时候。 (2)、高自我调节者倾向于更多地积极地使用自我言语,低自我调节者则很少用,即使用也常使用消极的自我指导,如“这题真难,解不出来就算了。” 口头语的问题,29,B、自我意象,1、自我意象也是一种很积极的使学习策略应用于任务之中的方法。自我意象,实际上就是形成心理图片。 2、如对一种学习策略不知怎么用时,则可以观察一位能较好应用这种策略的老师如何应用的,但不是单纯的模仿,而是先在心中像过电影一样过一遍老师应用的情景,再将老师换成自己,想象自己熟练使用这种策略的形象。 3、通过形

13、成心理图片过程,可大大增强在实际进行任务时对策略的有效应用。 4、此种方法在体育中经常应用,教练让运动员在比赛前想象自己如何成功地做完每个细节动作。 5、高自我调节者会在心中形成生动的、积极的图片,即自己成功的细节,而低自我调节者则往往形成消极的不利于自己的图像,实际是一种自设障碍的策略。,30,3)自我监控,自我监控是对从事任务情况的检查。 自我监控和成人监控比无监控导致更高的自我效能、坚持性和成绩。自我监控比成人监控更有利于独立学习。自我监控帮助学生长期不间断地使用自我调节策略。 低自我调节者往往不能很好地进行自我监控。,31,3、自我反思阶段:1)自我评价,1、自我评价通常是这个阶段的最

14、初的自我反思过程之一。它包括将自我监控来的信息(如教师的反馈)与一些目标或水平相比较。 2、高自我调节者寻找机会评价他们在学习上的努力而低自我调节者则忽略或避免自我评价。 3、而良好的自我评价依赖于明确的目标和自我监控。高自我调节者由于设定了明确的目标,进行了良好的自我监控,因此倾向于同自己比,而低自我调节者由于没有明确的目标,自我监控又自设障碍,所以很难跟自己比,只能跟他人比,因此,经常体验自我受到他人的威胁。,32,2)归因,1、自我评价主要导致对结果原因的归因 2、归因受一系列的个人和环境因素影响,比如个人的目标取向、伴随的任务条件和其它人在这项任务上做得如何。 3、自我调节学习者倾向将

15、失败归为可改变的原因,如学习策略、学习方法、努力程度等,而将成功做个人的能力归因。,33,维纳关于归因的维度划分,34,不同的归因的影响:,35,3)适应,策略归因不仅能提高自我评价,而且能帮助辨别学习错误的原因。 策略归因强化在方法上不断地变化,直到学习者最后发现对他们自己有用的策略,也就是最适合自己的策略。 对于重要的学业技能,这种适应过程能产生许多实践循环。因为自我调节者能更恰当地评价他们的作业,做策略归因,所以更能适应,即在策略和行为上做适合于自己的调整。,36,二、自我调节能力的习得,(一)自我调节能力 的实质 1、是高级心理机能。 2、是对心理过程的有意识认识、抽象及控制,而学习者

16、的自我调节能力也涉及学生有意识地管理、控制其学习过程,因而可以将自我调节能力纳入到“高级心理机能”的范畴中,从而深化了对自我调节能力的认识。,37,(二)自我调节能力习得的过程,1、高级心理机能是通过“内化”过程而习得和发展起来的,因而可以用“内化”过程来描述自我调节能力的发展。 2、即自我调节能力起源于社会,最初体现在人际之间的相互作用中,随着学习者对语言这一文化工具的掌握和运用而逐渐将其内化为个人的能力。,38,自我调节能力发展的不同水平,39,3、自我调节能力发展的不同水平,(1)观察水平 学习者从对榜样的观察中归纳出学习策略的主要特点、要对策略做一些尝试和练习。 这时,榜样的指导、反馈、矫正性示范以及鼓励 (2)模仿水平 当学习者的学习表现接近于榜样表现的一般形式时,就进入了模仿水平。 学习者不是原封不动地复制榜样的表现,而是模仿其一般的形式与风格。,40,3、自我调节能力发展的不同水平,(3)自我控制水平 此阶段能够独立地使用学习策略。 社会性的支持已没有必要,学习者对学习策略的运用受其对榜样示范所形成的内部表象及言语表征所指导,他们能对自己运用策略的情况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