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的中高考备考策略PPT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7636654 上传时间:2020-10-11 格式:PPTX 页数:30 大小:193.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形势下的中高考备考策略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新形势下的中高考备考策略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新形势下的中高考备考策略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新形势下的中高考备考策略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新形势下的中高考备考策略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形势下的中高考备考策略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形势下的中高考备考策略PPT(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形势下的中高考备考策略,1,一、做好整体规划,调整备考节奏,2,3,第一阶段,是学生复习迎考的爬坡期,第一阶段,是教师指导备考的关键期 第一阶段,是学校教学管理的重心期,3,这一阶段要避免出现以下现象: 做题代替了教学,复习变成了考试,考完就讲,讲完就考, 考试题目不选择,讲评试卷对答案;以考代练,以练代教, 天天考试。 有些教师在考试后只针对错题或纠错本整理后进行复习, 随意性大,基本上没有什么计划,错哪里讲哪里,就题论 题的多; 大搞“题海战术”“难题战术”,专题复习变成了难题复习, 模拟练习变成了盲目练习。,4,专题规划,逐点突破 问题导向,教考结合 体系建构,突出重点,这个阶段备考

2、的原则,5,二、做好专题复习,精心备课,保障教学效率,避免两种现象: 把在教辅书上、试卷上写出答案当作备课; 不经自己领悟和整合,照着资料或者教材“照本宣科”“满堂灌”;,复习课要特别防止出现“裸教”现象。教学内容没有经过教师的 整理、思考,没有教学设计,没有准备地上课。,6,如何备好课?,关键是教师要做到“五个有”: 心中有课标 脑中有考题 手中有教材 眼中有学生 耳中有信息,7,8,研究真题(优质的模拟试题),才能把握命题规律,考题就是 最好的复习资源,与其大量做题,不如抽出时间认真研磨真题或者 优秀的模拟试题,因为它反映了命题者对考试内容的深思熟虑,对 设问和答案的准确拿捏,对学生水平的

3、客观判断,研究这些试题, 就如同和命题者对话。 命题专家,三、研究历年真题,把握命题规律。,9,“研”真题 不能仅仅把考题当做一般练习题,而是研究的标本。 主要视角: 一看情景材料; 二看知识点; 三看能力要求; 四看题型创新; 五看教材的本源;,10,下面是一副曾悬挂在山东曲阜孔府内的对联。这副对联可以让我们从多方面了 解到孔子的思想。请你从上、下联中各选择一个方面,并分别以【链接材料】一则 语录中的相关内容为例,简要说出你的认识。(4分),上联:居家当思清内外别尊卑重勤俭择朋友有益于已 下联:处世尤宜慎言语守礼法远小人亲君子无愧于心 【链接材料】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

4、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 论语学而 )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 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 )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 乎?”(论语为政 )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 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论语为政 )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 论语八佾)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 ) 答: (北京市语文试题第8题),11,(语文(八年级下)第二十二课二则课后习题第五题:

5、 五、下面是礼记学记中的一些格言警句,查阅工具书,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 谈谈你的理解。 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2、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 3、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4、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语文(八年级下)第二十三课马说课后习题第四题: 四、阅读下面的短文,结合课文,写一段文字,谈谈你对人才问题的看法。 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日未有奇才耳 朵!”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 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12,“还原”命题细目表,13,“比”考题,对比历年考试试题

6、对比相同考点试题 对比不同考卷试题,找共性、找趋势 找规律、找变化 找特点、找风格,14,15,“研”答案 对选出来的试题进行反思与反复研究。认真研究参 考答案与试题背景材料和考试要求之间的关系,从中找 出命题人构思答案的思路和方法。 看答题的角度 看知识点的运用 看答案的语言组织,16,四、依托教材,用好教材,形成知识迁移的能力。,“ 教材是中高考复习的第一资料”。 中高考复习阶段的“依托教材、用好教材”,绝对不是去简单“教 教材”,让学生对教材死记硬背,而是真正要做到“用教材教”,以教材中的案例为例,来阐释中高考考什么,怎么考,考什么能力。,17,关键是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的备考价值,那么,

7、如何利用教材进行复习呢? 找出历年中、高考命题在教材中的“本源”。 站在中、高考命题的角度挖掘教材、俯视教材,把教材案例当作中高考的一个命题来看待。 进一步思考中、高考题是如何拓展、延伸、变式教材的。,18,教师要引导学生重视教材,把教材当作最好的复习资料。 建议: 要充分挖掘课本原题的在中、高考中价值和体现,认真琢磨课本典型例题(练习题)地在命题、解题、答题中典范作用。 老师要经常改变教材典型习题,把课本上典型例题、习题及其 变式题印发给学生。在近期的测试题中,编入部分课本原题或其变式题。 要求学生画出知识结构图。 尽量要求学生把所有知识(概念、定理、公式、例题、拓展知识等) 按照其内在逻辑

8、总结梳理一遍,找出各知识点间和方法间的有机联系, 形成知识网络,画出知识结构图。,19,五、倡导“先学后教,先考后教”复习课模式。,学生被动学习,教师“满堂灌”的危害 老师思考、分析代替学生了的思考,养成学生依赖和思维的“懒惰” ,降低学生思维能力。 直接进行“结论式、教条式”的灌输教学,实质上只在发展学生的记 忆能力,发展学生的低阶思维。实际上反而造成学生思维能力、解 题能力下降。,20,见解让学生(大胆)讲 重难点让学生(充分)议 思路让学生(自己)悟 规律让学生(反复) 找 总结让学生(自己)写,复习课,我们更需要提倡:让学,21,专题复习课,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专题主干知识梳理,典

9、型例题解析,变式训练,环节,学生先于教师 梳理主干知识 训练专题基础,讲易错点、重(难)点,学生研做典型题 学生讲解题思路 学生分析出错原因,教师规范解题思路 讲审题、讲方法 讲技巧、讲规范,学生做变式训练 迁移方法、技巧 学以致用、巩固强化,查漏补缺 拓展提升,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先学后教”的复习课范式,(一个单元或者一个专题,根据具体情况用二到三个课时完成以上步骤),22,专题考试,(小考训练),暴 露 问 题,找出 本质 原因,专题 教学,专题 训练,专题知识 梳理,“先考后教”的复习课模式,23,六、精心研题选题,进行合理适度的强化训练。,训练效率、效果不佳的因素 各种因素,试题精选

10、不到位; 追求数量,讲评“赶时间,抢进度,对答案”; 针对性差,学生会做的总会做,不会做总不会; 学生没有时间进行思考、总结、内化;,24,第一:精心选择训练题,选题的精度直接决定着复习的效度,但选题的前提是研题。 建议一:教师要先做题、多做题,“老师跳进题海,学生才能 跳出题海”。 建议二:好题不止用一次,老师学会改编,要让学生变式练; 建议三:各学科注意配合,学科间训练量要科学、合理;,25,建议四:老师树立 “宁可浪费试卷,不可浪费学生时间”的意识,要杜绝过多过滥的复习资料和试卷不经选择就投放给学 生,真正做到学生手中的材料是经过老师精心整合的精品。,26,选题的要求 要保证方向正确性。

11、要在研究近三年中、高考试题的基础上,精 心选择符合中、高考方向的试题,同时借鉴参考其他省份的具有创新 思维的试题。 要以中档题为主。教师不会做的题一定要砍掉,教师要花费很长 时间才能做的题少用; 要保证题目的科学性。教师必须先解出结果后再确定是否投放给 学生; 要保证题目的典型性。所谓典型性,就是试题体现典型的考法、 典型的解法、典型的背景、典型的解答。,27,第二:做到多种训练形式的结合。,采取“专题+综合”“限时+自主”的训练方式 构建知识体系,进行专题训练(主)。 提高解题能力,进行题型训练(主)。 提高应试技能,进行题组训练(主)。 提高实战能力,进行综合考试(辅)。 提高答题速度,进

12、行限时训练。 提高思考深度,进行自主训练。 学生越是遇到“瓶颈期”,越要进行“专项训练”,自主 性的针对训练,反对过多过滥的“综合考试”。,28,及时批改、及时反馈; 教师要有“错题本”。 学生做过的试卷是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平时注意收集和分类 整理学生的典型错题,形成错题档案。 对学生错因进行分析。 找出犯错的根本原因,并做错因归类分析,如审题不准、记忆 不清、计算不对、方法不当、步骤不全、情绪不稳等。,第三:教师要做好以下工作,29,点对点专项训练。 找准病因后,须对症下药,点对点的训练与强化,设计同类题, 反复进行专题突破和变式训练。 错题有意义反复重做。 把学生的典型错题及其变式题经常编入试卷中,让学生阶段性的重 做错题。,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