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高二历史上学期限时训练(6).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47634813 上传时间:2020-10-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佛山市高二历史上学期限时训练(6).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广东省佛山市高二历史上学期限时训练(6).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广东省佛山市高二历史上学期限时训练(6).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广东省佛山市高二历史上学期限时训练(6).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广东省佛山市高二历史上学期限时训练(6).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佛山市高二历史上学期限时训练(6).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佛山市高二历史上学期限时训练(6).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佛山市中大附中三水实验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限时训练(6)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广东模拟)马丁路德指出,主教的权柄与政府的权柄“都有上帝的命令,所以应当尽心尊敬、重视,看为上帝所赐世人最大的福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否定主教在宗教领域的地位B强调世俗权力的优越性C论证教权与世俗权力的平等地位D反对教权对世俗权力的遵从解析:马丁路德认为主教的权柄与政府的权柄皆由上帝分赐,实际说明教权与世俗权力是平等的。答案:C2(广东广州综合检测)马克思在谈到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时说:“他打破了外在的枷锁,但是给人们的心灵套上了枷锁。”材料中前后两个“枷锁”分别是指()A赎罪

2、券和圣经 B天主教会和宗教思想C封建统治和人文主义 D禁欲主义和人文主义解析: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旨在打破天主教会的独裁统治,建立适合资产阶级要求的宗教思想和体系,故前一个“枷锁”指天主教会的独裁统治,后一个“枷锁”指适合资产阶级要求的宗教思想和体系。答案:B 3(广东广州调研)排巫运动发生在近代早期的欧洲,15801660年间是排巫运动最狂热的时期。其间,许多人被迫害致死,其中95%是女性,多为衰老贫困的单身女性。“排巫运动”的发生表明经历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欧洲()A仍然缺乏理性精神B科学精神高涨C需要继续进行反教会斗争D人文精神增强解析:“排巫运动”像一面镜子,把人们非理性的一面活脱脱摆在

3、大家面前展示出来,迫使先觉者们思考一些最基本的问题,需要进一步进行思想启蒙,使人类的行为更具有理性精神。欧洲的“排巫运动”是启蒙运动的前夜。答案:A4(江苏镇江调研)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贵族书中说:“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因此,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的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这句话的含义是()A教会权力应高于世俗权力B世俗权力受教皇的委托C教会权力只受上帝的制约D世俗权力应高于教会的权力解析:从材料中“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 俗权力都有

4、权来管他”可以看出马丁路德主张世俗权力高于教会权力,A、C两项违背了材料的精神,错误;材料中“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可以说明B项错误。答案:D5(安徽模拟)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表应该是对哪一个重要概念的解析()A. 人文主义 B民主主义C理性主义 D人权主义解析:本题考查对理性主义的理解。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的旗帜,其含义就是强调人的思考和判断。故选C项。答案:C6.(黑河模拟)2009年8月13日,美国素有“反战母亲”之称的希恩收集到足够的签名,要求美国最高法院启动法律程序追究原总统布什的战争责任。要想进一步了解西方三权分立的理论渊源,可以参阅() A论法的精神 B社会契约论C权利法案 D基

5、督教原理解析: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系统阐述了三权分立原则,权利法案为限制王权提供了保障,但未明确阐述三权分立原则;社会契约论阐述了“天赋人权”和“人民主权”思想;基督教原理是加尔文的著作,没有体现三权分立的思想。答案:A7.(山东滨州一模)14201436年,意大利建筑师布鲁内莱斯基在建造佛罗伦萨大教堂时,匠心独具地设计了一个41米宽、106米高的大圆顶,大胆突破传统的完全封闭风格,在上面嵌有让阳光照射进来的窗洞(右图)。该设计反映出()A启蒙运动的光辉照耀着人们前进B欧洲已告别专制迎来新的曙光C新宗教理念开始支配人类行为D人类摆脱束缚奔向自由的精神解析:佛罗伦萨大教堂建造的时间是142014

6、36年,正值文艺复兴时期,封建专制势力非常强大。此时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尚未发生。所以,A、B、C三项均不正确。答案:D8(湖南师大附中模拟)梁启超曾自述道:“梨洲有一怪书,名曰明夷待访录这部书是他的政治思想。从今日青年眼光看去,虽像平平无奇,但在三百年前卢梭民约论出世前数十年有这等议论,不能不算人类文化之一高贵产品。”明夷待访录和民约论有何相同之处()A都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都主张实行法治,建立资产阶级政权C都具有反封建专制的民主思想D都主张以民为本,实行君主立宪解析:明夷待访录是黄宗羲的代表作,他主张反对君主专制,而卢梭提出“社会契约论”也是反对君主专制。答案:C9(济宁模拟)在经济

7、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让人民做他们愿意做的事,让自然界自然地发展。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键性的用语“社会契约”。 这些口号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文中最确切的内容应当是()A智者运动 B宗教改革C文艺复兴 D启蒙运动解析:结合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进行分析,根据“自由、放任”、“社会契约”等词可判断为启蒙运动。答案:D10(天津河西一模)对英王查理一世的审批与处死是英国革命中的重大事件。布拉德肖法官曾在法庭上向查理一世宣示:“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这就好像一条纽带,纽带的一头是君主对国民应尽的保护义务,另一

8、头是国民对君主应尽的义务。先生,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上述材料表明,布拉德肖比法国启蒙思想家更早提出了()A君主立宪的观点 B三权分立的学说C社会契约的理念 D天赋人权的思想解析:社会契约论是卢梭政治观点的核心之一。他认为社会有一个公共意志,为了维护这个公共意志,大家都应遵守一定的社会契约。统治者如果违反民意,撕毁社会契约,人民就有权推翻他。材料中布拉德肖的言论体现了这一思想。答案:C 11(中山模拟)霍克海默阿道尔诺说:“在启蒙精神的发展过程中,总是不可避免的、必然的有一定的理论观点受到毁灭性的批判”。在启蒙运动中受到批判的“理论”或“观点”不包括()A“一个国王

9、、一种法律、一个信仰”B“上帝是宇宙的主宰,君主的权力来自上帝”C“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D“教皇是太阳,国王是月亮,国王的权力借自教皇”答案:C12(广东广州文综)在18世纪,法语成为欧洲上流社会和知识分子的国际语言。这主要是因为()A启蒙运动的影响 B拿破仑对外战争的推动C人权宣言的传播 D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繁荣解析:18世纪,法国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法语成为欧洲上流社会和知识分子的国际语言,故选A项。拿破仑对外战争、人权宣言的传播发生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影响尚有待散发,浪漫主义文学主要是在英国,故其他三项不符合题意。答案:A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0、)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至于神,我们既然无法真切地感受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到底长什么样子,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普罗塔哥拉材料二下面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材料三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繁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路德选集材料四如果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会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如果司法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

11、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和立法权合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二为一,法官便有压迫者的力量。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概括普罗塔哥拉的主要观点。(2分)(2)材料二、三所反映的思想有何相似之处?指出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关系,并简要说明。(8分)(3)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运动是如何进一步发展人文主义思想的。(4分)(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特征。(6分)答案:(1)怀疑神,肯定人。(2)相似之处:都体现了人文主义(或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都抨击教会。关系:后者是对前

12、者的继承与发展。文艺复兴运动宣传人文主义,冲击了神学的统治;宗教改革运动进一步宣传了人文主义,动摇了罗马教会的统治地位。(3)反对专制制度,提倡三权分立(或分权),宣扬理性主义;提出“天赋人权”。(4)起源(或萌芽)阶段:强调人的价值。复兴(或发展)阶段:主张发展个性。成熟 (或明确)阶段:构建理想社会。14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沃尔夫1935年评价牛顿的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说:“牛顿的原理被公认是科学史上最伟大的著作。在对当代和后代思想的影响上,无疑没有什么别的杰作可以同原理相媲美。二百多年来,它一直是全部天文学和宇宙学思想的基础无怪乎牛顿力学的非凡成功甚至给诸如心理

13、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各个不同领域的工作者也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以至于他们都试图在解决各种问题时以力学或准力学为楷模。”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材料二启蒙运动一词源自以下事实:这一运动的领袖们认为他们生活在一个启蒙时代。他们将过去基本上看作是一个迷信和无知的时代,认为只是到了他们的时代,人类才终于从黑暗走进光明。因而,启蒙时代的一个基本特点是有了“进步”这种一直持续到20世纪的概念。由于启蒙运动,人们开始普遍认为,人类的状况会稳步地改善,因此,每一代的境况都将比前一代更好。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法国启蒙运动在世界文明史上引起的震动具有显著的超文化差异的特征。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的学说后来一直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为具有各种文化背景的人所传诵,鼓舞着种种争取社会进步的斗争。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述牛顿科学成就的思想价值。(8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启蒙运动中的什么力量使人们开始普遍认为人类的状况会稳步地改善。(2分)(3)启蒙运动的目标与文艺复兴比较发生了什么大的变化?产生这些变化的根源是什么?(4分)(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现代民主政治角度分析法国启蒙运动的主要贡献。(6分)(3)变化:直接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同时描绘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蓝图,要求自由、平等。根源: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