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学科校本研修活动纪实4.11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7634495 上传时间:2020-10-11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语文学科校本研修活动纪实4.11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中学语文学科校本研修活动纪实4.11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中学语文学科校本研修活动纪实4.11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中学语文学科校本研修活动纪实4.11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中学语文学科校本研修活动纪实4.11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语文学科校本研修活动纪实4.1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语文学科校本研修活动纪实4.11(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语文学科校本研修活动纪实一、主题:从竹影一课看有效教学目标的设计二、主持人:刘红三、主讲人:刘红、于淑萍四、记录员:于天成 五、活动方式:参与式、互动式研讨六、参加人员:35中语文教师:于淑萍 姚斌 司海燕 赫兰飞 刘娜于天成 贾明明 郭媛媛 宋珊;19中语文教师:刘红 杨连广 张会园 南贞 ,共13人七、时间安排:2012年4月11日 13:4014:50八、研修主要内容及过程:(一)、主持人刘红组织教师就座,提出本次研修的主题、内容及研修的目的,并提出活动要求。1、开场白: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在阳光明媚、春风送暖的四月,在万物复苏、朝气蓬勃的季节,为了共同的目标让中学

2、语文教学更好发展,让我们自己幸福成长,我们相聚在整洁漂亮而又充满活力的老虎屯中心校,开始了今天的研修活动。我们将在理论的指引下,挖掘出教材的深度,理解着学生的心声,传递着智慧的足音。 2、主题:从竹影一课看有效教学目标的设计3、活动目的:以竹影一课教学目标的设计为载体,弄清如何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举一反三,学会科学地制定教学目标,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4、活动要求:我们将采取互动式研讨,这次研讨将是智慧的花开,思想的碰撞,经验的交流,希望大家积极思考,各抒己见,齐心协力,设计出有效的教学目标!(二)、主持人带领大家回顾教学目标的设计的理论。在设计教学目标之前,我们一起回顾一下相关的理论。我

3、想大家一定还记得邹老师给我们做的讲座教学目标的制定与达成吧?让我们一起先来了解一下教学目标的内涵吧!(大屏幕展示教学目标的内涵)【教学目标是预期的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学习活动的结果或所要达到的标准。是对要求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而发生的各种变化的具体描述。】1、主持人读内涵,并强调“教学目标是预期的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学习活动的结果或所要达到的标准”!2、这个内涵告诉我们,设计教学目标绝不是心血来潮,天马行空,那么,设计教学目标的依据有哪些?(于天成做记录)张会园:应该依据课程标准,它是我们上课的总纲领啊!姚 斌:还应该依据大连市下发的两个标准:大连市初中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大连市初中生学业质量评价标准,它们

4、也给我们提供了建设性的意见啊!于淑萍:我们再设计教学目标的时候,一定不能忽视学生的具体情况啊!因为他们是学习的主体!司海燕:现在的课程设计都是以单元主题教学为模式,所以,我们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充分研究单元提示的内容。宋 珊:再设计教学目标时我们还应该深入研读课文,尤其是课后习题,它能清晰地把文章的主要训练点点出来,所以,课文的特点也是我们备课的必备因素啊!3、教师回答后,主持人做小结:听了大家的介绍,我们可以确立设计教学目标的六大依据:课程标准、大连市初中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大连市初中生学业质量评价标准、单元提示、课文特点 、学情。在这中间,最重要的依据是课程标准,因为它是我们进行教学活动的纲领

5、,犹如指路明灯;其次便是大连市下发的两个标准,也具有导向作用;另外单元提示、课文特点也是我们设计教学目标的文本依据吧,学生的实际情况又是我们必须考虑的人为因素,因为我们的教学时为了学生服务的啊!那么下面我们一起去深入学习这六大依据吧!请老师从中找出与本课相关的理论,并结合竹影一文进行分析。张会园:我先来说吧!竹影是一篇现代文,语文课程标准中对现代文阅读有这样的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经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字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依据课程标准,从竹影这一课的具体情况来看,本课应该是训练学生通

6、过多种阅读方法,鉴赏文章的良好载体,像精读、略读、品读、跳读等在这一课都可以得到有效的训练。我们还应该抓住另外一个突破口,就是让学生在品读、鉴赏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时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贾明明:大连市初中生学业质量评价标准对于现代文是这样要求的:能够用普通话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在朗读的基础上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通读文章,理清行文思路,能用记叙文的六要素准确概括课文内容、提炼有用信息,提出有价值问题;联系生活,发挥想象,能联系文中的体验发表自己的看法;领悟文章内涵,得到有益启示,初步欣赏文中优美语言。因为竹影一课是自读课文,所以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我认为可以遵

7、循以下几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炼主旨。2、联系生活、根据课文中的游戏体验能说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游戏乐趣。3、欣赏文中优美句子,说出其妙处。司海燕:大连市初中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中对初中语文教学目标设计有如下要求,目标内容要符合现行课程标准的要求,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要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体现大语文教学观。目标的阐述要求准确、具体、可检测性、具有可操作性。基于上述要求,我认为在竹影一课俭学目标的设计中,要注意两点。一是要充分体现自读课的特点,目标的设计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明确本科的学习任务。二是从本课内容出发,课文讲述了

8、几个小伙伴做游戏,由于有了爸爸的指导,从而获得了艺术上的发现。我们的学生有着非常丰富的游戏经历,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中应考虑联系学生生活,回忆做过的游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话可说,有不同的认知发现,从而让学生们明白:生活之中处处有语文,体现“大语文教学观”。姚斌:我说说单元提示的相关内容。竹影是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片自读课文,第四单元的导读提示中提示了我们这样的两条信息:第一方面是关于本单元的选文内容是文化艺术方面,即要求我们通过阅读看书作家对艺术的体验和感悟及由此生发的对人生的思考和认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陶冶情操。第二方面是关于学法和教法的。即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联系自己的

9、生活体验,理解作者的思想内容,品味并积累优美的语句。鉴于此,我们在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时,要着力做好两方面内容。一是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备学生生活中的游戏,要了解学生生活中常做的游戏,才能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发现其中蕴含的艺术美。二是要通读课文,在学生赏析之前筛选出文中描写优美的语句,以便在学生的鉴赏过程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补充。赫兰飞:我来说说竹影这篇课文的特点。竹影作为本单元一篇自读课文,应通过本文对单元提示中体会文章思想内容、品味积累精彩语句进一步落实。根据单元提示、本文可依据课后题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课后练习一:概括课文内容,可引导学生抓住本文的记叙要素,力求简洁地概括本文的思想内容(范

10、围是初第二自然段之外)。课后题二:哪些描写最为生动?为什么?可把本文第二段作为重点段落进行多角度赏析。引导学生品读从整体感受从日暮到月生的画面的动态美,体会句子中词语的准确性。可从“乏了油的灯”“一跳一跳地”等词语入手,以比喻修辞作为第三个角度,以“长音阶变成短音阶”等句子体会比喻修辞生动形象的特点,学生在自主合作中有所收获。课后习题三:是在课后习题一二整体感知到局部赏析再到拓展延伸训练。本文通过画竹影游戏体会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的艺术方面知识,那么如何引导学生从自己童年游戏中感受艺术创造。应找准切入点,真正产生阅读共鸣。从而联想到自己生活中游戏也是一种艺术创造的过程。以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11、对写作素材得到进一步挖掘。以上就是我对本课特点的分析。杨连广:我来分析一下我们19中的学生情况。经过一个学期多的训练,我们的学生存在以下优点:1、学生能利用有指导性的学案,预习文学常识、词语、概括内容等方面的内容,基本上解决双基部分的学习;2、学生知道概括文章内容的方法,结合记叙的六要素概括;3、学生具备一定的赏析能力,知道赏析的角度与方法;4、学生形成了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组内互相帮助,学生的语文能力较好。但也存在很多不足:1、虽然学生养成查资料的习惯,但是,不会提炼主要信息,所查资料往往不经筛选,啰嗦,需要教师帮助把握重点;2、在概括文章内容的时候,往往语言啰嗦,变概括为复述;3、虽说学生

12、知道如何赏析,可是在组织语言时往往凌乱,有时不能不要点答全。4、虽有小组合作学习,大部分学生能做到细致预习,但是仍有一部分学生预习比较简单,停留在眼睛看这一阶段,不爱动笔,更不爱动脑啊!教师在这方面也是想了不少办法,仍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刘娜:我分析一下我们35中的学生情况。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应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与提高,虽经过初一上学期的训练之后,有一部分孩子的语文综合能力提升很快,但仍有很多孩子有许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如下几点:1、如今,市面上出售的各种教辅材料不断增多,虽给学生带来了不少便利,弥补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不足,如:字词、文学常识这部分,可以说学生比老师找的资料都全面

13、,具体。但任何事务又都有利有弊,这样一来学生缺少了主动性,随之思维也受到束缚,去玩少了动脑思考的过程,且对资源不会取舍,那么教师在面对这种情况时,应指导取舍资源信息的方法,从而提高学习效率。2、现代文阅读。经过了一个学期的训练之后,大部分学生已初步掌握了现代文阅读方法,但仍有有一部分学生缺乏一般的阅读技巧和方法 ,圈点勾画、标注的意识较差,阅读语段上,无任何勾画痕迹,由于这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所以阅读中很难完整地概括文章的内容,回答问题时层次不清,词句不当,回答很难达到点子上。我觉得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与技巧是终身受用的事,为了让学生走向社会之后能够更好地阅读,我们应该抱着对他们负责

14、任的态度,不离不弃地对他们进行指导、训练,让他们的成绩也能更上一层楼。3、在教学中,我发现有小部分学生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热情不高。针对这部分学生,我觉得应与他们交流,了解他们的自身状况,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在备课过程中,应把语文课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想办法让这部分学生爱上语文,从而提高成绩,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三)、竹影教学目标案例分析经过我们刚才的理论学习和实际分析,想必大家已经完全清楚了设计教学目标的要求,在我们具体设计之前,先看看我从网上下载的两个竹影一课教学目标设计的案例,评价它是否合理。1、请看案例一例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初步了解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特点,体会文章表现的童真、

15、童趣。 过程和方法目标:在教师恰当的引导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语文课具有开放性。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领会童稚的活动中蕴含着的艺术和美,学会在生活中去发现、创造艺术的美。(大家看后思考,研讨)姚斌:我认为“知识与技能目标”设定有问题,“初步了解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特点”,怎么看上去很像是美术课的学习要求,本文是回忆小时候与小伙伴做游戏的往事,没必要把它作为语文学习内容的目标,而且画的特点不应该是语文知识性目标,所以,我认为这个目标是不合理的。司海燕:我来说一下知识与技能目标存在的问题:刚才姚老师说这不是语文知识目标,那么什么是语文知识目标呢?它应包括认知、理解、分析、综合、运用和欣赏评价,所以认知目标的设计应充分体现这一点。第二:语文知识目标的设计还应体现层次性,从基础的字词到内容的概括到语句的欣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所以,这个目标是不合理的。南贞:尤其是“体会文章表现的童真、童趣”中的“体会”一词,不具备可检测性,学生达到什么程度叫做体会了呢?我们无从知晓啊,又怎么去检测呢?所以我觉得“体会”一词使用不对,太模糊了。宋珊:如果把“体会”一词改为能说出文中哪些语句蕴含了童真童趣,就会更好,可检测了。南贞:我还发现,在知识与技能目标中,没有技能目标,目标不全面,应该有概括、欣赏等能力的体现才对啊!张会园: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