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对作战的影响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7632667 上传时间:2020-10-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7.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气对作战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天气对作战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天气对作战的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天气对作战的影响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天气对作战的影响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天气对作战的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气对作战的影响(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天气对作战的影响从诺曼底登陆谈起天气作为战争中的众多不可控因素之一,从古至今一直对战争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在战争中运用军事谋略时,天气往往会成为决策者制定计划的重要参考。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著名的战役之一的诺曼底登陆战,天气因素在军事谋略的运用中十分经典。一、 天气在诺曼底登陆战役决策中的重要作用(一)、诺曼底登陆战役前的准备国际战争背景:1944年到来之前,在苏德战场,苏军已发动大规模的战略进攻,而法西斯德军一再溃退,希特勒只好把大量预备队和西线兵力东调,以阻止苏军的迅猛攻势。在亚洲太平洋战场,日本陆军深陷中国大陆难以自拔,海军、空军也在太平洋上屡遭失败, 在自顾不暇的情况下,日本政府无

2、力与德国进行战略配合。在意大利战场,由于意大利政府投降,德国不得不把大批兵力部署在那里以对付美英军队的进攻。在西欧各国,大规模的反法西斯运动如火如荼地发展,各国人民反对法西斯占领的武装斗争此起彼伏,德军在各占领国已立足不稳。在地中海和大西洋, 盟军已控制了海上通道。美苏英三国元首最终确定了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的决定。所有这些, 都为盟军在西欧登陆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盟军在发动诺曼底登陆战役前对敌情作了广泛而周密的侦察,对希特勒的部署方案了如指掌。这对制定登陆战役计划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英格兰布莱切里公园,英国设有一个相当强的密码情报破译中心, 密码破译人员总是把译后的情报

3、加密后及时送往战场上的最高指挥官,为盟军正确实施登陆指挥发挥了重要作用。仅在登陆前的两个多月内,盟军侦察机出动 4560架次,为登陆作战提供了大量宝贵的战役战术情报。此外盟军还派出小型潜艇抵近法国海岸进行侦察并取回登陆海滩上的泥沙样品, 分析滩岸地质情况。这一点对重型坦克和装甲车辆的登陆十分必要,也是空中侦察无法做到的。盟军在拟定登陆作战计划时认为, 可供登陆的方向有法国北部和南部。根据开辟欧洲第二战场迅速指向德国腹地的战略意图,盟军应以法国北部为主要登陆方向,并以法国南部为次要登陆方向原计划南北两个方向同时实施登陆。那么,法国北部可能登陆的地段在什么地方呢? 盟国远征军联合参谋部经过分析和研

4、究, 列出了加来地区、诺曼底的塞纳湾地区和靠近塞纳湾的科唐坦半岛等几个候选的登陆地点。盟军最高指挥部还根据气象、潮汐和月亮圆缺等情况, 将登陆时间最初定在1944年5月或6月。在德黑兰会议上,美、英、苏首脑商定在1944年5月1日登陆。当艾森豪威尔就任最高司令后,为了扩大登陆区和获得更多的登陆艇,又将登陆日期改在6月初。但具体哪天实施登陆合适,仍然是个令人头痛的难题。因为此次战役对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有着战略性意义。任何不利于登陆作战的因素都不得不慎之又慎地考虑在内。(二)、天气预报为“诺曼底登陆” 建立奇功1944年6月4日,是盟军最高统帅部历史上最不平凡的一天。盟军集中45个师,1万架飞机,

5、几千艘舰船,即将开始诺曼底登陆作战。这时。在大西洋上执行任务的气象船和气象飞机发来了令人沮丧的消息。今后三天英吉利海峡将在低压槽控制下,使得舰船出航十分危险。盟军统帅艾森豪威尔将军面对风高浪急的海峡一筹莫展,盟军司令部里的空气显得异常压抑。各军兵种的高级军官们都知道,登陆发起日对天气的要求非常苛刻,而1944年的6月只有几天才能满足这种要求。天气因素几乎对整个登陆有着决定成败的影响。拿月光来说,若无月光,空降部队则难以辨认地面目标; 而皎月下, 渡海作战的庞大舰队又容易暴露目标。但两者比较,月光对于登陆作战特别是空降作战还是必不可少的。拿潮汐来说, 在诺曼底海岸,平均潮差18英尺,最大潮差25

6、英尺,海滩的坡度很小,每距100英尺才升高1英尺。陆军希望在快到高潮时上陆, 以缩短部队通过暴露海滩的时间,而海军则主张低潮时登陆,好处是登陆舰艇可在敌人登陆障碍物以外抢滩,陆上爆破队也可在高潮到来之前排除这些障碍物。拿天亮时间来说,6月份4时30分天就大亮了,根据以往经验,最好在日出前12分钟至日出后 90分钟之间上陆。按当时的夏令时间(时针拨快2小时),诺曼底 6月上旬登陆日的日出时间是5时58分。由于5个登陆地段的潮汐情况各不相同,因此规定了5个上陆时间,最早的 6时 30分,最晚的7时55分。经过对上述诸多因素反复进行综合分析和比较研究后,艾森豪威尔确认6月上旬只有 5日、6日、7日这

7、三天符合登陆进攻所需要的条件。若错过这三天,则要等到半个月以后,即 6月1820日,这后三天的条件无论如何也比不上前三天。于是,他最终选定 6月5日。关键是届时天气究竟如何?但天不作美,6月5日,盟军官兵最不愿看到的鬼天气出现了。怎么办? 当时出现意见分歧: 陆军第 21集团军群司令蒙哥马利主张按既定时间办,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实施登陆作战;而海军司令拉姆齐认为,海上风浪将超过6级,足以使登陆舰沉没,难以实施登陆,空军司令利-马洛里则认为在如此恶劣的气象条件下空军根本无法执行任务。正在大家愁眉紧锁的时候,盟军联合气象组负责人、气象学家斯塔格提出一份预报:有一个冷锋正在向英吉利海峡移动,而在冷锋过去

8、和低压槽到来之前,可能有一段较好的天气,这一天可能是6月6日。当晚,联合气象组对6日的天气又作了更为详细的预报:上午晴,夜间转阴。这种天气虽不很理想,但起码满足了登陆的基本条件。打仗最忌犹豫不决,面对着这确实的天气预报,绝不能错失良机,艾森豪威尔当即拍板定案:6月6日为登陆作战的发起日。德军对盟军的大规模登陆计划,早有所知,并做了拼死防守的准备。可惜,就是在天气这个问题上,他们的努力成为泡影。盟军在发起进攻之前的几个小时,曾破译了一份德军的天气预报:“从目前的月相和潮汐来看,恶劣天气还将在英吉利海峡继续下去。”正是这份天气预报,使德军司令官隆美尔认为,盟军不可能在最近组织登陆。正因为如此,他才

9、于6月5日清晨和他的副官一起回德国本土为其妻子过生日。临走时,他还交待:“部队长期处于戒备状态,目前气候恶劣,可以考虑休整一下。”由于天气预报的原因,那些本来就能够提前发现进攻舰队的空中和海上警戒被取消了。盟军的扫雷舰队已经驶到了肉眼可见的距离,德军竟然没有一个人知觉。 但是就当时的天气预报状况来说正是近40年或50年以来最坏的天气。英国皇家空军上校,首席气象学家斯塔格(1900-1975)指出,“一连串的三个低压带正慢慢地从苏格兰穿过大西洋,向纽芬兰岛移动”。他预测这将导致直到6月7日英吉利海峡都会有强风出现,而且伴有覆盖率达100,低度为500到1000英尺的云层。在这样的天气状况下,无论

10、是海上炮轰还是空中袭击都无法进行。艾森豪威尔和他的指挥官们决定将他们的决议延迟到第二天也就是6月4日星期天早上4点15分,接下来的24小时对艾森豪威尔来说是一段相当紧张的时间。现在诺曼底登陆的 “霸王”计划几乎完全依赖于英国气象小组的专家们对这一模糊不清的复杂气压带以及几百英里外的冷锋的估价关键的时刻到了,斯塔格运用了当时最先进的预报方法,在最后的关键时刻做出了坏天气将会有一个短暂中止,这一人类历史上至关重要的预报以及盟军统帅对于天气的高度重视,使得盟军在异常恶劣天气情况下部署、展开了诺曼底登陆这一历史性的战役,最终取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二、 天气在军事谋略中运用的其它例子从上例已经足以说

11、明了天气对登陆作战的影响之大,影响之深。不仅如此古今中外很多次战争的结果直接或间接受到天气的影响。我们最熟悉的“草船借箭”就是利用大雾的天气成功“借”到上万只箭,给孙刘联军提供了大量对抗曹操的装备;以下就其它四个案例来论证天气的利用对于作战决策的重要性。(一)、白登之围汉朝高祖时期,匈奴时常侵扰北方,一度占领了马邑,并继续向南进攻,围住晋阳。汉高祖刘邦听说马邑被占领,马邑的首领居然投降,一气之下亲自率领军队赶到晋阳与匈奴单于冒顿对峙。就在公元前200年的冬天,天空下着雪,天气特别寒冷,中原的兵士没碰到过这样冷的天气,冻坏了不少人,有的人竟冻得掉下了手指。但是,汉朝的军队和匈奴兵一交战,匈奴兵就

12、败走。汉高祖进了晋阳,派出兵士去侦察,回来的人都说冒顿的部下全是一些老弱残兵,连他们的马都是瘦马。如果趁势打过去,准能打胜仗。刘邦听了都没来得及考虑就立即下令追击匈奴兵。结果中了冒顿的计,被围困在了白登山。原来匈奴兵并非仅剩老弱残,他们佯装吃了败仗正是为了引汉军上钩。刘邦和部下在白登山上一直被围不能逃脱。无奈之下,刘邦身边的谋士陈平派使者带着黄金去贿赂冒顿的妻子阏氏,阏氏得了财宝就劝说冒顿放了刘邦。冒顿想了想就在白登山的包围中让开一个缺口,放刘邦下山。这一次刘邦谨慎又谨慎,不敢轻易下山。第二天清早,天降大雾,能见度极低,就是在浓雾的掩护下,刘邦一行自白登山突围,安全下山。也正是这次大雾天气,刘

13、邦才突围成功。可以看出,冒顿利用天气的因素使刘邦中计是对此因素较早的运用。(二)、鹿耳门之战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在明清时期一度被荷兰侵略军占据。南明延平王郑成功在抗清义军的基础上整编军队,决意由福建厦门渡过海峡收复台湾,作为继续抗清的根据地。公元1661年,郑成功在金门举行隆重的誓师仪式,率领航队驶抵澎湖。海上的风浪很大,但是郑成功的船队不畏险阻,终于于4月前抵达鹿耳门港外。这时候摆着他们面前的问题就是:如何顺利渡海进入台江,一举击败荷兰军队,进而收复台湾。从外海进入台江有两条航路:一条是大员港,叫南航道,在北线尾与一鲲之间;一条是北航道,在北线尾与鹿耳门屿之间,即“

14、鹿耳门航道”。南航道口宽水深,船容易驶入,但港口有敌舰防守,陆上有重炮压制,如果想要通过,一场恶战是在所难免的。北航道水浅道窄,只能通过小舟,大船必须在涨潮时才能通过,但是几乎没有军士防守。因此郑成功选择在鹿耳门港突入。在此前,郑成功做了充足的准备:一是掌握了该地的潮汛规律,即每月初一、十六两日大潮时,水位要比平时高五六尺,大小船只均可驶入。郑成功从澎湖冒风浪而进,正是为了在初一大潮时渡鹿耳门,二是郑成功早已探测了从鹿耳门到赤嵌城的港路。所以,郑成功实施登陆作战的路线、地点都是正确的。而荷兰军队却对于涨潮日期一无所知,他们只是在南航道部署了重兵。四月初一中午,鹿耳门海潮果然大涨,郑成功命令众将

15、士扬帆转舵,顺利通过鹿耳门。这次战役,借助潮汐的变化,郑军得以顺利登陆,造成对敌分割包围的有利态势。进而成功击败荷军,收复台湾。这便是中国古代登陆作战中利用天气因素出其不意战胜敌人的例子。(三)、台风战役同样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德之间的一次战争。也是因为天气原因使战局发生逆转:1941年9月30日,德国陆军元帅冯.包克的中央集团军群,按照希特勒的指令,以“台风”为代号,集中了74 个师、148万人、1700 辆坦克和强力火炮、1390架飞机、14000多门大炮和迫击炮,从南翼向莫斯科发起进攻,苏联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然而10月上旬,天气突然发生了变化,而且不同于正常年份的天气规律。10月

16、6日,莫斯科下了第一场雪,比以往差不多提前了一个月,10月中下旬又秋雨连绵,使道路泥泞不堪。11月3日,第一次寒潮降临俄罗斯,莫斯科的气温骤降至零度以下;11月下旬,气温则降到了零下二十度。这是极少见的严寒,要知道,莫斯科月平均气温才零下10.2,而1月才是莫斯科冬天最冷的月份。天气突然变坏使德军的猛烈进攻几乎全部停滞。到11月底,由于天气恶劣,台风战役中的德军补给品供应中断,南方集团军群停滞不前。在50万辆卡车中,百分之三十已损坏得无法修复,另有百分之四十需要大修或全面检修,只有百分之三十仍在使用。德军的坦克在严寒中根本无法启动,火炮驻退辅进机里的液体都凝固了。由于同样的原因,机枪和自动步枪也不能使用了。唯一能使用的只有迫击炮。光学瞄准具和望远镜的镜片出现模糊现象,失去了作用。履带式车辆没有防滑器就会在冰上打滑无法前进。德军坦克的履带较窄,在松软的雪地里行驶时战术机动性很差。德军可以说基本上失去了大部分战斗力。虽然如此,德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