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9.3大气压强-练习(3)含答案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7623510 上传时间:2020-10-1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21.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9.3大气压强-练习(3)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9.3大气压强-练习(3)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9.3大气压强-练习(3)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9.3大气压强-练习(3)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9.3大气压强-练习(3)含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 1,压强是反映 _ 作用效果的物理量,物理学中把物体 _ 上受到的 _ 叫做压强。 2,水平桌面的面积为 1 平方米, 上面放着质量为 5 千克的物体, 物体与桌面接触面积为 0.1 平方米,则物体对桌面的压力是 _ 牛,对桌面的压强是 _ 帕。 3,船闸和锅炉水位计等 _ 相连的装置,都属于 _ 。 4,液体的压强随 _ 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_ ,不同 液体的压强还跟 _ 有关系。 5,最早测出大气压大小的著名实验是 _ 实验。 1 标准大气压等于 _ 帕,相当 于 _ 厘米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6,大气压随着 _ 的增

2、加而减少;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少时 _ ,气压增大时 _ 。 7,如图 ,在水平方向用 50 牛的力, 将一个重 30 牛的木块压在竖直的黑板 上,木块与黑板间的接触面积为 0.01 米 2 ,则黑板受到的压力为 _ 牛,压强是 _ 帕。 8,抽水机是利用 _ 来工作的,在标准大压强下,抽水机能把水抽到的最大高度约是 _ 米。 9,斧头要经常磨, 这样用来砍木头时可以增大 _ ;铁路的钢轨不直接铺到路基 上而铺到枕木上,这样可以 _ 压强。 10,潜到海面下 30 米的潜水员,受到的海水压强是 _ 牛顿 / 米 2,约等于 _ 标准大气压(海水的密度是 1.03 10 3 千克 / 米

3、3) 二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6 分) 1,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时,下面哪种说法一定可以增大压强?:( ) A,增大压力,减小受力面积; B, 减小压力,增大受力面积; C,同时增大它们之间的 压力和受力面积; D, 同时减小它们之间的压力和受力面积。 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大气层越薄,大气压越小; B, 同一地点的大气压是固定不变的; C,大气压是空气 对物体产生的压力; D, 高山的大气压比山脚下的大气压高。 ,关于液体的压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液体的压强大小跟液体的体积大小有关。 B, 液体的压强大小跟液体的质量大小有 关; C,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大小跟容

4、器底的面积大小有关。 D, 液体对容器侧 壁有压强,这一特点跟液体的流动性有关。 ,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不同的容器装的是同一种液体,则液体对三容器底的压强的 大小关系是:( ) A,甲的最大; B, 乙的最大; C,丙的最大; D, 一样大。 ,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马德堡半球实验是用来测量大气压数值的一个实验。 B, 托里拆利实验中的玻璃管 内的水银面上受到大气压强; C,同一地点的大气压不是固定不变的; D, 大气 压的方向一定是竖直向下的。 ,用塑料胶管吸瓶子中的饮料,当饮料沿胶管上升时:( ) A,口中的空气压强一定小于外面的大气压; B, 口中的空气压强一定大于外面的

5、大气 压; C,口中的空气压强一定等于外面的大气压; 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把装满水的杯子浸入水中, 口朝下。 如下图所示那样抓住杯底向上提, 在杯口离开水面 前,杯子露出水面的部分:( ) A,充满水; B, 没有水; C,有水,但不满,水面上方是空气; D, 有水,但不满,水面上方是 真空。 8,一台拖拉机对地面的压强是 3 10 4 帕,它表示地面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的:( ) A,压力是 3 10 4 牛; B, 压力是 3 104 帕; C,压强是 3 10 4帕; D, 重力是 3 10 4 帕; 9,一根筷子竖立在水平面上,对桌面的压力是 F,压强为 P,当把一双同样的筷

6、子扎在一起 竖立在水平桌面上时,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是:( ) A, 2F , 2P; B, 2F , P; C, 2/F,2/P D, F , P 。 10,甲、乙两烧杯的底面积之比为 3:1 ,依次盛入密度之比为 1:2 的液体,且液体高度之比 为 2: 1。则两烧杯底面所受液体的压强比是:( ) A, 1:3 ; B, 1:2 ; C, 2:1 ; D, 1:1 。 11,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测得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是 760 毫米,然后再向水银槽里注入 水银,使 槽里水银面上升 10 毫米,则这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为:( ) A, 770 毫米; B, 765 毫米; C, 760

7、毫米; D, 750 毫米。 12,某同学自制一只水银气压计,测得的数据比实际数据偏低,其主要原因是:( ) A,水银槽内水银过多; B, 玻璃管内进入空气; C,玻璃管太粗; D, 玻璃管粗细不 均匀。 二,实验题:( 6 分) 在做“液体内部的压强”实验时,将下列各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用前面的代号排列好: _ 。 A,将金属盒固定在水中某一位置,改变膜的方向(向上、向下、向侧),看各方向的压强 是否相同; B,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入水中,观察 U 形管内两液面是否存在高度差,从而判断水和内部 是否存在压强。 C,改变金属盒的深度,看压强是否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 D,换上盐水,重做上述实验。结果

8、又如何? E,将金属盒在同一深度移动,看各点的压强是否相等。 四,计算题:(第 1 题 10 分,第 2 题 12 分,共 22 分) 1,滑雪板长 2 米、宽 10 厘米,当质量为 60 千克的人用它滑雪时,求雪地受到的压力和压 强。(设每块滑雪板的质量为 1 千克,取 g=10 牛 / 千克) D, 重力是 3 10 4 帕; 9,一根筷子竖立在水平面上,对桌面的压力是 F,压强为 P,当把一双同样的筷子扎在一起 竖立在水平桌面上时,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是:( ) A, 2F , 2P; B, 2F , P; C, 2/F,2/P D, F , P 。 10,甲、乙两烧杯的底面积之比为

9、3:1 ,依次盛入密度之比为 1:2 的液体,且液体高度之比 为 2: 1。则两烧杯底面所受液体的压强比是:( ) A, 1:3 ; B, 1:2 ; C, 2:1 ; D, 1:1 。 11,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测得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是 760 毫米,然后再向水银槽里注入 水银,使 槽里水银面上升 10 毫米,则这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为:( ) A, 770 毫米; B, 765 毫米; C, 760 毫米; D, 750 毫米。 12,某同学自制一只水银气压计,测得的数据比实际数据偏低,其主要原因是:( ) A,水银槽内水银过多; B, 玻璃管内进入空气; C,玻璃管太粗; D, 玻璃管

10、粗细不 均匀。 二,实验题:( 6 分) 在做“液体内部的压强”实验时,将下列各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用前面的代号排列好: _ 。 A,将金属盒固定在水中某一位置,改变膜的方向(向上、向下、向侧),看各方向的压强 是否相同; B,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入水中,观察 U 形管内两液面是否存在高度差,从而判断水和内部 是否存在压强。 C,改变金属盒的深度,看压强是否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 D,换上盐水,重做上述实验。结果又如何? E,将金属盒在同一深度移动,看各点的压强是否相等。 四,计算题:(第 1 题 10 分,第 2 题 12 分,共 22 分) 1,滑雪板长 2 米、宽 10 厘米,当质量为 60

11、千克的人用它滑雪时,求雪地受到的压力和压 强。(设每块滑雪板的质量为 1 千克,取 g=10 牛 / 千克) D, 重力是 3 10 4 帕; 9,一根筷子竖立在水平面上,对桌面的压力是 F,压强为 P,当把一双同样的筷子扎在一起 竖立在水平桌面上时,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是:( ) A, 2F , 2P; B, 2F , P; C, 2/F,2/P D, F , P 。 10,甲、乙两烧杯的底面积之比为 3:1 ,依次盛入密度之比为 1:2 的液体,且液体高度之比 为 2: 1。则两烧杯底面所受液体的压强比是:( ) A, 1:3 ; B, 1:2 ; C, 2:1 ; D, 1:1 。 1

12、1,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测得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是 760 毫米,然后再向水银槽里注入 水银,使 槽里水银面上升 10 毫米,则这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为:( ) A, 770 毫米; B, 765 毫米; C, 760 毫米; D, 750 毫米。 12,某同学自制一只水银气压计,测得的数据比实际数据偏低,其主要原因是:( ) A,水银槽内水银过多; B, 玻璃管内进入空气; C,玻璃管太粗; D, 玻璃管粗细不 均匀。 二,实验题:( 6 分) 在做“液体内部的压强”实验时,将下列各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用前面的代号排列好: _ 。 A,将金属盒固定在水中某一位置,改变膜的方向(向上、向下、向侧),看各方向的压强 是否相同; B,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入水中,观察 U 形管内两液面是否存在高度差,从而判断水和内部 是否存在压强。 C,改变金属盒的深度,看压强是否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 D,换上盐水,重做上述实验。结果又如何? E,将金属盒在同一深度移动,看各点的压强是否相等。 四,计算题:(第 1 题 10 分,第 2 题 12 分,共 22 分) 1,滑雪板长 2 米、宽 10 厘米,当质量为 60 千克的人用它滑雪时,求雪地受到的压力和压 强。(设每块滑雪板的质量为 1 千克,取 g=10 牛 / 千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