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教学课件02

上传人:五****心 文档编号:147606 上传时间:2016-11-28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后一课》教学课件02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最后一课》教学课件02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最后一课》教学课件02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最后一课》教学课件02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最后一课》教学课件02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后一课》教学课件0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后一课》教学课件02(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Q:7647230792016/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Q:764723079教学目的要求1. 理解课文所表现的反对侵略、热爱祖国、热爱并努力掌握好自己 祖国语言 的主题。2. 了解作者怎样通过平凡的材料,表现重大的社会问题。( 以小见大)3. 理解本文 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4. 学习通过语言、外貌、动作、心理活动来 刻画人物的方法 。5. 了解 第一人称的写法及其作用 。2016/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Q:764723079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 掌握文学常识 、 重点的字词 、 理清小说的基本情节 、 训练复述能力 。 、 大致掌

2、握小说的结构2016/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Q:764723079小说 的情节很简单,它以 普鲁士战胜法国 后强行兼并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的事件为背景 , 通过一个小学生在上最后一堂法文课时的所见所闻与内心感受,深刻地表现了法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感情。阿尔封斯 都德法国 19世纪后半期小说家 。2016/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Q:764723079情节 :环境 :人物 :小说的中心,反映文章主题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2016/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Q:764723079你知道这些字词吗踱来踱去诧异懊悔惩罚祈祷郝 赫宛转哽咽o 字捂 ( 戒 ( 凳

3、 ( 叟 ( 膝 ( 赚 (钥 (匙 ( 藤 ( 挟 ( 皱 (016/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Q:764723079四、课文分析1作者为何以 最后一课 为题 ?2、这篇小说的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写了哪些人? 主要写谁 ?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Q:764723079一、上课路上二、 上课前三、上课中四、下课后以 时间推移为顺序 按情节发展可把文章分为:(171124课件由【语文公社】Q:7647230792016/11/28朗读课文第 节 ( 上课路上) , 注意 “ 我 ” 在途中的所见所闻。1、 我 为什么想 别上学了 ?小弗郎士是怎么想的 ?小弗郎士这天迟到,怕老师骂,特

4、别是怕检查功课,因此很自然地想到了逃学。野外的景色是那么吸引人。2、沿途有哪些景象吸引了他 ?么暖和;画眉在树林边宛转的唱歌;普鲁土兵正在操练。3、对于普鲁士兵的操练 “ 我 ” 是如何看的 ?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真、幼稚、无知、是非不清,为下文做了铺垫。2016/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Q:7647230794、 可是我还是能管住自己,急忙向学校跑去 有哪些地方能说明他能管住自己 ?尽管周围的自然环境和普鲁士兵的操练吸引了他,但他还是向学校跑去。看见许多人在看布告,他只是边走路边猜测,没有停步, “ 一 ” 表示思想的跳跃,经过一番斗争还是 “ 不停步 ” 。听到华希特跟他玩笑,还是

5、继续跑,跑得 上气不接下气 。2016/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Q:764723079小结 :(1一段写 上学途中的情景, 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 ,告诉我们小弗郎士有贪玩的一面,他没有学好功课,但还能重视纪律,管住自己,急忙赶到学校。 2016/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Q:764723079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 通过理解小说对人物的动作 、 语言 、 心理等的描写把握人物形象 ( 通过韩麦尔先生语言 、 动作 、 神情以及小弗郎士的后悔 、 悲愤的心情 , 深刻体会他们的爱国精神 。 )2、 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2016/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Q:7647230

6、79在上学路上,小弗郎士看到的情景 (操练、布告牌 )对全文内容起什么作用 ? 布告牌前为什么围了那么多人 ?到底又发生了什么事 ?现出一个孩子的性格特征,为他后来的心理变化作了辅垫。阅读课文第 7上课前)1、到了学校、小弗郎土发现哪些情况 不同往日 ?请填写下表2016/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Q:764723079气氛平日上课 最后一课学生老师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喧闹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上课前,开课桌啦,关课桌啦,捂着耳朵大声背书啦 老师拿着大铁戒尺在桌子上紧敲,“静一点,静一点“ 平时,我迟到,会遭到韩麦尔先生的责骂 。一切偏安安静静地,整个教室都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气氛。

7、上课前,学生们已经都在自己的座位上了。韩麦尔先生踱来踱去,胳膊底下挟着那怕人的铁戒尺。今天迟到,韩麦尔先生却温和地叫我快坐好。老师穿 打 戴 (和平时不一样)2016/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Q:7647230792、在这种气氛中走进教室,小弗郎士会想些什么呢?3、郝叟老头和其他人为什么坐到教室来?体现了人们对“最后一课”的重视。2016/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Q:764723079阅读 11至 23段讨论:1 、 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 用书上的话回答 )这问题严重吗 ? 为什么 ?韩麦尔先生怀着什么心情来宣布这一消息 ?2、 听到韩麦尔先生说 “ 今天是最后一堂法语课了

8、” 小弗郎士明白了什么 ? 他的 思想感情有哪些变化 ? (用书上的原文回答 )柔和又严肃 。柔和:对孩子充满了爱;严肃,怀着沉重的心情宣布这一消息。分难过,坏家伙 、 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 、 可怜的人,忘了他给我的惩罚 、 现在我明白了 。2016/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Q:7647230793、第 15节为什么说韩麦尔先生是可怜的人 ?不能教法语,辛勤工作四十多年,却要被无辜赶走,实在是令人痛心的事。这当中有小弗郎士对老师的敬爱之情,还掺杂着对老师的理解和同情。小结 :小弗郎士原来是个幼稚、无知的孩子。当他听到要永远失去学习祖国语言的权利时,他的感情起了极大的变化,他感到了亡国的

9、痛苦 家伙 ;对祖国语言的眷恋 再也不能学法语了 ;称先生是 可怜的人 。现在,小弗郎士好像一下子成熟了、懂事了。他明白了布告牌前为何围了那么多人,今天教室气氛为何与往日不同,过去讨厌的东西一下子变得那么可爱了。 小弗郎士的爱国心在他思想上强烈地表现出来2016/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Q:7647230794、小弗郎士没能答出分词的用法,老师说了什么?由此可看出他的心情是怎样的?要把学习拖到明天,这正是阿尔萨斯人最大的不幸 、 算了吧,时间有的是,明天再学也不迟 。 先生批评阿尔萨斯人不珍惜时光学习,结果连自己的语言也不会说、不会 写,而今又失去了学习自己祖国语言的权利,表现先生的民

10、族责任感和爱国热情。2016/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Q:7647230795、老师讲到法语,对法语有什么评价?用了什么比喻?这个比喻的深刻意义是什么?表现先生怎样的思想感情 ?为什么小弗郎士这次听讲全都懂?匙比喻法国语言;得挺容易。他受到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知道了学习祖国语言的重要,自觉要求学好语言,听得特别细心,所以全懂。含义是:掌握祖国语言,可以激起人民的爱国意识,从而团结起来,打败敌人,求得民族的解放。2016/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Q:7647230796、 上习字课时 , 作者是通过哪些方面描写专心写字的 ?此时 , 从教室屋顶传来鸽子咕咕的叫声 , 我 心里怎么

11、想 ?表现小弗郎士怎样的思想感情 ?细节描写)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小弗郎士 嘲笑 普鲁士侵略者强迫人民学德语,也表现出一个天真的孩子对侵略者无所不至的暴行的 愤慨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Q:7647230792016/11/287、小弗郎士以怎样的心情观察老师,联想到了什么?为什么小弗郎士永远忘不了“这最后一课”?作四十年的地方多么伤心,他心疼老师、爱老师,又发出了 “ 可怜的人 ” 的慨叹。由此可见,小弗郎士同情并理解即将被侵略者赶走的韩麦尔先生。听到郝叟那古怪的拼读字母的声音,他想笑,但没有笑,因为他感到难过。他听出这声音中包含着悲愤与痛苦。他永远忘不了这 “ 最后一课

12、 ” ,忘不了自己祖国的语言 。2016/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Q:764723079总结 :从第 11 最后一课 中心部分 ,着重写韩麦尔先生以自己对祖国无限热爱的心情上好最后一课,以及小弗郎士激发了爱国热情,从一个天真、贪玩的孩子转变成为一个懂事的学生,专 心上好最后一课的情景。2016/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Q:764723079第三课时教学要点 1讲读第 24归纳本文的中心 。2了解作者是如何通过 平凡的材料 表现重大主题 的。3理解本文标题的含义和作用。2016/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Q:764723079一 、 朗读最后一个部分讨论1、这段文字对韩麦尔先生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描写?为什么他听到钟声,脸色惨白?我又为什么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言、动作描写 ;此将和祖国的语言告别;而先生的脸色中感到他对祖国的爱,对失去祖国的 痛苦心情 。国精神,使我觉得他的形象高大了 ,我认识到他不仅仅是一位教师,更是一位爱国志士。2016/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Q:764723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