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4.2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名师制作优质教案(人教版选修3)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47462094 上传时间:2020-10-1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03.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4.2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名师制作优质教案(人教版选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地理4.2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名师制作优质教案(人教版选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地理4.2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名师制作优质教案(人教版选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地理4.2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名师制作优质教案(人教版选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4.2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名师制作优质教案(人教版选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4.2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名师制作优质教案(人教版选修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校名 推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选修3人教版 第二节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课时安排 : 2 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2初步理解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和类型。3初步了解旅游环境保护的主体和措施,树立“旅游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的观念。教学重难点:重点 :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及保护措施难点: 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和类型教具准备: 图片、图表等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活动探究法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一)对自然环境的破坏1污染环境: 旅游交通、旅游食宿、游览活动所产生的废气、废水、垃圾以及噪声等会造成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以及噪声污染等。2危害生物: 包括捕

2、猎野生动物、采集野生植物、干扰生物的生活习性、阻断生物的迁徙路线,甚至导致某些珍稀物种灭绝。3破坏旅游背景资源: 例如,旅游活动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土壤板结、滑坡、雪崩,损害天然洞穴、海岸、河岸、湖岸等。4破坏视觉效果: 建筑物、索道、山区公路、停车场等人工设施破坏了优美和谐的自然风光。(二)对社会环境的破坏1破坏传统社区文化:外来文化的强力冲击,使旅游地社区传统文化消亡或商业化、表演化,千百年的历史积淀可能毁于一旦。2破坏文物古迹 :不文明的游客行为、过大的游客流量都会造成文物古迹不可逆转的破坏。3造成城市问题:如城市景观破坏、建筑物过于密集、交通拥挤等。说明: 旅游活动中产生的环境问题,不但

3、危害到人类社会的其他活动,也危及旅游活动自身,破坏了旅游持续发展所依赖的资源和环境。探究活动: 在你的家乡,旅游开发过程中产生哪些环境问题?(提示:可以结合具体事例说明。)思考1有人说旅游业是“无烟工业”,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试举例说明。点拨: 在 20 世纪 80 年代,人们还奢谈旅游业是“无烟工业”,认为旅游业不像工业生产那样产生污染物污染环境。在工业“三废”污染令全世界焦虑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当然地鼓吹大力发展旅游业。然而不久,人们逐渐认识到,旅游活动不仅产生污染物污染环境,而且还导致其他环境问题。例如,一些生态旅游区已经造成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退化,动植物遭到破坏,乃至物种灭绝。采集珊瑚、

4、钟乳石等破坏了景观。废弃物排放污染了环境。对环境的破坏也包括对社会环境的破坏,例如游客对文物古迹的破坏,景区人工1名校名 推荐造景对文化景观的破坏等。所以,要达到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必须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岩石的不同利用岩石类型用作建筑工业的原料用作旅游景观石灰岩用作生产水泥的原料,破坏山体,造成污染利用和保护岩溶景观花岗岩用作建筑材料,破坏山体,造成污染利用和保护花岗岩球状风化造成的景观玄武岩用作建筑材料,破坏山体,造成污染利用和保护玄武岩棱柱状景观2说到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人们往往注意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请你联系当地实例,说明旅游开发对社会环境的负面影

5、响。点拨: 旅游开发对社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造成负面影响的有旅游开发者和经营者、游客等。例如乡村或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社区风貌、民俗文化被现代城市文化所取代,民俗活动表演化、庸俗化。文物和地方特产的商业化仿造,社区居民从事千篇一律的旅游纪念品销售,古老的民间艺术和衣食习俗后继乏人而面临失传。又如真实的文物古迹遭受破坏,仿古建筑泛滥。再如过多的游客、不文明的旅游行为、过度的旅游地建设,造成旅游地过度城市化和社会风气不健康,拥挤、污染、不安全和不稳定因素增多。旅游开发不当,占用农田,迁走原住民,抬升旅游地物价,破坏当地居民的谋生方式,带来当地居民难以接受的生活方式;犯罪率上升等都会对社会环境造成严重

6、的负面影响。图 4 5 旅游活动中的环境污染该图形象展现了旅游活动中的环境污染。在旅游开发中,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首先是污染。旅游交通、旅游食宿、游览活动所产生的废气、废水、垃圾以及噪声等会造成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以及噪声污染等。旅游开发对世界遗产造成的破坏案例 旅游开发对世界遗产造成的破坏本案例是通过分析旅游开发对世界遗产造成的破坏,来提醒同学们关注旅游开发对社会环境的破坏。过度开发、不文明的游客行为、过大的游客流量会造成对文物古迹的破坏,有些破坏是不可逆转的。城市和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导致一些世界遗产有消失的危险。案例中举了两个实例。三大宗教圣城耶路撒冷,无度的城市发展与观光旅游,导致城市古

7、建筑物不断受到侵扰和破坏。我国的长城在旅游开发中用水泥和石块另修长城,而把原有长城拆除,有的地方擅自扒开长城的豁口,随意丢弃拆下的文物。总之,旅游业也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通过案例学习,了解以下内容:1、世界遗产往往被用作高档次、高知名度的旅游品牌,世界遗产的某些内容也往往是珍贵的旅游资源。不合理的旅游开发对世界遗产会造成严重的破坏。2、开发利用世界遗产的首要任务是对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的保护,但有些地方优先考虑的是旅游开发的商业价值,且已造成对世界遗产的破坏。3、我国世界遗产因旅游开发而存在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周边环境的破坏、社区的过度商业化、游客过多等。二、旅游环境容量1、含义: 一般认为,旅游环

8、境容量是指对某一旅游开发地域而言无害于其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活动量。旅游环境容量有时也简称旅游容量,或称旅游承载能力。2、合理推算旅游环境容量的意义:旅游环境容量的合理推算是旅游景区规划的科学依据,是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的保证。3、常用表示方法:游客流量 (原因:旅游活动量与游客流量直接相关)4、分类: 旅游环境容量分为旅游极限容量和旅游合理容量。旅游极限容量是所能容纳的最大旅游活动量,旅游活动量达到旅游极限容量称为饱和。旅游合理容量也叫旅游最适容量或旅游最佳容量,保证游客满意程度高,旅游环境处于最佳状态。2名校名 推荐5、控制: 旅游环境容量的控制可以从控制游客数量与扩大环境承载力两方面进行。案例

9、 4 颐和园的旅游环境容量与管理通过对案例的学习,了解以下内容:1、颐和园是北京著名的旅游景区之一,游客流量大,旅游季节性强,旅游旺季的游客流量往往达到或超过旅游环境容量。在颐和园的旅游开发中,要注意有针对性地对旅游环境加以保护。2、了解颐和园对旅游环境容量的管理,积极的措施是分流,从长远看应增强非饱和区的旅吸引力;消极的措施是加收饱和区附加费和饱和区限流。图 4 6 颐和园旅游区人数饱和程度从图中可以看出: 颐和园的游客量在空间上差异明显。图 4 7 颐和园游客流量高峰时期图 4 7 显示: 高峰期游客流量超过旅游环境容量。思考:1、说说旅游环境容量测算对颐和园环境保护所起的作用。点拨: 旅

10、游环境容量测算对颐和园环境保护所起的作用是通过对游客流量的控制来实现的。颐和园的旅游吸引物有许多是珍贵的文物,游客的触摸、 践踏等都会使文物遭受损耗控制客流量就控制了这些损耗。游客过多,废弃物也过多,超过颐和园的承受能力就会造成污染,控制客流量可以使废弃物控制在处理能力范围内。控制游客容量,可避免游客过多造成旅游氛围和景观的破坏,可避免发生各种矛盾和不文明行为乃至犯罪行为。旅游环境容量测算为颐和园的管理、发展和规划提供了基本依据,有助于管理部门因时因地做好管理、监督、疏导工作,有助于制订颐和园旅游发展规划,还有助于采取颐和园客流的时空分流措施。2、你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解决颐和园旅游环境容量问

11、题。点拨: 解决颐和园旅游环境容量问题可以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加以考虑。“开源”即新辟旅游地点,实行分流,除了案例所述,还可以进行季节性客流调节,安排一些旅游淡季可以吸引游客的旅游活动,如大型节庆活动、室内活动等,改变游客认为颐和园适游期与不适游期区别明显的观念。颐和园可以开发夜游项目,以丰富多彩的夜间活动吸引较多游客。颐和园还可以与周边旅游景区合作,做到客流的协同调节。“节流”是指控制游客流量,例如在饱和景点实行分批放客和限时游览,尤其对旅游团队。在旅游旺季,可实行门票预定,促使游客分流,尤其是人数较多的团队。板书设计4、2 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一、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一)对自然环境的破坏1污染环境2危害生物3破坏旅游背景资源4破坏视觉效果(二)对社会环境的破坏1破坏传统社区文化破坏文物古迹3名校名 推荐3造成城市问题二、旅游环境容量1、含义2、合理推算旅游环境容量的意义3、常用表示方法4、分类5、控制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