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60年小学In字教学改革(上)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4746048 上传时间:2017-11-0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6.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中国60年小学In字教学改革(上)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新中国60年小学In字教学改革(上)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新中国60年小学In字教学改革(上)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新中国60年小学In字教学改革(上)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新中国60年小学In字教学改革(上)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中国60年小学In字教学改革(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中国60年小学In字教学改革(上)(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新中国 60 年小学识字教学改革 (上)新中国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60 年项目组吴忠豪 丁 炜 于 龙 邢长征 陆 平杜 弘、牛晓静、林 霞、沈 妍建国以来,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多彩多姿,思想非常活跃,成果也很丰富。其中识字教学改革尤其活跃,取得的成果最为突出。我国传统语文教学主要采用集中识字教学方法。史传史籀篇 仓颉篇就是秦汉以前的蒙童识字课本,魏晋以后一直到清末一千四百多年间,逐步形成了一套以三字经 百家姓千字文为主要版本的比较稳定的识字教材。学童学完“三百千” ,识字1500 个( 实际是 1496 个字)以后,再开始读四书五经。民国初期,语文教学的目标逐步由白话文替代文言文,我国开始仿照西

2、方语言学习的方法,生字不再集中认读,而是随课文出现,于是形成了分散识字的教学方法:即读一篇课文,识几个字,寓识字于阅读之中。这种随课文分散识字教学方法一直延续到解放初期。解放前后一般的语文课本两年只教 1200-1500 字左右,一节课只教 35个生字,平均每个学习日识字不到 3 个,这就是所谓的“三、五观点” 。识字总量少,识字进度慢,是这一时期识字教学的特点。六十年识字教学改革就是在这样一个起点上开始的。上世纪 50 年代我国掀起了文化建设高潮,识字教学少慢差费的“三五”观点受到了冲击。广大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围绕着如何用较少时间获得最好的识字效果问题展开了实验,在识字教学的理论研究和经验总

3、结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果,形成了“集中识字”和“分散识字”两种识字教学方法。2两项实验用事实证明,小学生两年识字可以达到甚至超过 2000 字,两年基本可以过汉字关。这些实验为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和语文教材提供了有力的事实依据。1978 年以来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国策,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的创造热情。他们在集中识字、分散识字实验的基础上,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按照汉字字音、字形和字义的某些规律,创造出了注音识字、字理识字、韵语识字、字族文识字等多种多样识字教学法。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也为识字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于是由计算机辅助识字的电脑识字教学应运而生,我国的识字教学改革

4、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2000 年 11 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为召开全国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交流研讨会 ,向社会公开征集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结果共收到有定称的识字教学方法三十多种。各种识字教学方法都依据一定的学理形成了自身的特点,因而也都能够产生一定的效果。例如,主张先识后用,以便利用汉字自身规律加强横向联系的,就必须在聚合状态下识字,这就是集中识字、字族文识字和字理识字等方法。字族文识字强调利用汉字的声符系统,而字理识字强调利用汉字的义符系统。主张识用同步,也就是识字和运用一步到位,就必须在组合状态下识字,这就是分散识字法、听读识字。还有强调利用拼音和直观图像从视觉人

5、手增强学习者记忆的,如注音识字和看图识字;利用韵律的作用从音感人手增强学习者记忆的,如韵语识字等。各种识字教学方法由于强调各自的学理依据,因而选择了不同的切人点,产生了不同的教学法。尽管各种识字教学方法各具特点,但却都是在追求一个共同的目标尽量缩减识字时间,尽早让学生进入阅读和3写作。这些识字教学方法大多数取得了明显识字效果,并且都以有力的事实向世人昭示,在母语学习环境中,只要方法得当,小学生两年基本可以过识字关。然而任何一种识字方法在显示其优点的同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某些方面的局限。小学生识字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每累积到一定的数量,学习者的认知规律和思维特点就要发生变化,识字教学的方法和

6、策略也应该随之变化。有学者曾将零起点到认识 2500 个常用字的小学识字教学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突破零的阶段。初始识字阶段学生识字难度最大,但是意义也最重大。增进学生识字的兴趣,往往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前提。这一阶段学生由于不识字或识字很少,对笔画和构建的感觉还没有形成,没有任何系统可以依托,对汉字音形义的识别完全靠机械识记,而且是以对大轮廓的整体识记为主,无法实现组合,因此不必过多进行字理分析。这一阶段教学识字要特别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对所识字的选定,笔画相对简单,组合概率较高,意义比较浅显的独体字应该成为首选;二是恰当的教学方法,利用朗读以语音来强化字形的记忆,通过与口语的关联和利用构图来显示字

7、形与语义的关联。识字量大幅度增加的阶段。随着单字字数的逐步增多,字理的显现越来越明显,学生很容易进人字理的归纳。因此这一阶段识字教学要引导学生逐步建立汉字表意性的观念、形声系统的观念。由于识字量的不断增加,学生的阅读与写作欲望会自然产生,在语言环境里,对汉字意义的掌握不断加深,表义文字与文化的联系也越来越明显,这就为汉字教学内容的人文性和趣味性创造了条件。因此衡量这一阶段的教学效果,不能简单地以把握字形的数量和速度为标准,重要的是看学生在识别字形的同时依靠字理掌握意义的深入程度,看他4们形成的关于汉字的正确观念的程度,看他们书面阅读和表达能力的提高程度。识字的巩固阶段。在这一阶段,识字教学是在

8、阅读和写作过程中同步进行的,识字进入字用阶段,形音义是并重的,新字的积累主要采用演绎的方法。在用字过程中。语言环境对汉字识别的作用日益增大,汉字在聚合中见其形义系统,又在组合中见其音义系统。到这一阶段,识字教学应当摆脱了困难,速度不断加快。综上所述,随着学生识字量的增加,其学习的意愿、认知规律和思维特点都会发生变化,固守一种识字教学方法,对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对学生提前进入阅读和写作其实并不有利。六十年识字教学改革取得了重大的成功,同时也给我们以诸多启示。第一,任何一种识字教学方法都是有局限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例如,集中识字对学生掌握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十分有效,但必须要在大量阅读

9、中使用汉字,巩固汉字;分散识字可以借鉴集中识字的经验,采用归类或小集中识字的方法凸现汉字的规则,以提高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各识字教学流派之间要克服门户之见,不要画地为牢,而要扬长避短,相互借鉴,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使难学的汉字变得好学。第二,单纯追求速度与数量是不可取的。社会舆论评价识字教学成绩往往用一年之内识多少字作为唯一标准,甚至有些正式的评估体系也把识字速度和数量当成主要标准给予不适当的强调。这种宣传使教师与儿童的压力都无形加重,而汉字教学的很多重要功能与应有的质量却无法保证心理学研究表明,低年级儿童处于语言和智力发展的最好时期,过度强调识字的数量,无疑会阻碍5儿童语

10、言和智力发展。因此小学识字教学要符合汉字学习的规律、更要符合学生特定年龄阶段的认知规律和符合母语学习的普遍规律。第三,正确而全面认识识字教学的目标和功能。汉字是表音文字,是阅读与写作的基础,因此识字教学的目标不仅在于能识读一定数量的汉字,更强调汉字形音义的全面把握,强调字用;识字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因此要强化汉字音形义规律教学,让学生掌握科学的识字方法,以达到不教而终身识字;汉字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民族精神和智慧的结晶,要在识字教学中强化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这些综合性的指标应该成为评价汉字教学的成绩的依据。面对 21 世纪,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要在继承优秀传

11、统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在教学观念、方法和手段等方面推陈出新,以充分发挥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在推进素质教育中应有的作用。 (吴忠豪)分散识字分散识字也叫随课文识字,斯霞老师称其为“随课文分散识字” 。分散识字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中与集中识字并列的另一种识字方法。其主要特点就是随课文教学生字。五四新文化运动后,课文以白话文编入,随课文识字成为流行的方法。当时低年级每课书只学三五个生字,形成所谓的“三五观点” 。上世纪50 年代中后期随着集中识字方法的掀起,随课文识字方法曾经一度被批评为“少慢差费” ,然而南京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斯霞老师认为识字速度快慢关键在教材的识字量,不在“集中识字”还是“随课文识字” 。

12、从 1958 年起,斯霞老师开始进行“随课文分散识字”实验。斯霞老师从改编教材和改进教法两方面进行大胆的改革。她在原有教材的6基础上,大量增加看图识字,多编短语和句子,编选补充短文,使识字量大大增加。第一册课文增加了 18 篇,达到 31 篇;第二册课文增加了 12 篇,达到43 篇;第三、四册课文各增加 18 篇,达到 50 篇。与此同时,教学方法也加以改进,分散识字方法强调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主要特征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 ,注重生字音、形、义的有机联系,结合具体的一篇篇课文学习来感知、理解和掌握生字。分散识字的具体做法如下。首先,教好汉语拼音和一批独体字,让学生掌握识字工

13、具。汉语拼音是识字的工具,应先让学生初步学会利用拼音来学习生字新词和正音。教了拼音后,再教独体字。在教独体字时,结合教学偏旁部首、笔画名称和笔顺规则,这样学生便具备了识字的基本能力,为以后多读课文多识字创造了条件。其次,教完拼音和一部分独体字之后,就开始让学生随课文识字。学生边阅读边识字,注重“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识字教学原则,采用多样化的方法加强字词练习。通过阅读这一途径,把识字、理解词句、朗读、说话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在朗读中又多次与生字见面,并加深了对字词的理解,有利于识字教学音、形、义的结合,体现了在语言环境中识字的教学思想,学生既学会了生字,也读懂了

14、课文。随课文分散识字,并不是说识每一个字都必须随课文出现。斯霞老师归纳了随课文分散识字几种不同的字词出现方式:按照课文内容顺次出现生字词;课文中占主要地位的生字词先出现;结合讲读时提出生字词;在理解课文内容以后再提出生字词。也就是说,运用分散识字教学方法并非是出现什么字就学什么字,而应该研究生字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地位,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的兴趣,将字的音形义紧密结合,读写说紧密结合。7再次,教会学生查字典,这是又一种识字工具。二年级上学期教学生按音序查字法查字典,下学期教学生按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学会了使用字典这个工具,学生就取得了学习的主动权,有助于他们的识字和阅读。斯霞老师“随课文分散识字”实验

15、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南京师范学院教育系的肖毓秀和罗珉老师曾于 1960 年 12 月 8 日对实验班学生进行了识字调查,儿童最多能识 3197 个字,最少的识 2219 个字,平均识字数 2750 个,比同年级学生多识 425 个字。同时,学生读写能力也比较强:有好几个孩子看了 120 多本课外书,一般的也看了 40-50 本。他们除了阅读新少年报 小朋友 儿童时代等定期报刊外,还看了我的一家 卓娅和舒拉的故事 渡江侦察记 红旗谱等内容比较深的书籍。多数儿童写话能写到 400-500 字,最长的有 1438 个字,并且文章有思想性,语句通顺,层次分明,错别字很少,并能正确运用已教过的七种标点符号

16、。实验班学生三年级识字达到 3300 多个,能写800 字左右的文章,语文成绩已经达到了一般六年制小学五年级的水平。实验证明,分散识字同样能达到“高效” 。现行人教版、苏教版、上教版等大多数小学语文教材,识字教学兼取多种识字方法的长处,但都是以随课文分散识字为主,应该说斯霞老师的实验为我国识字教材编写作出了积极的历史性贡献。与其他识字教学方法相比较,分散识字即随课文识字具有独特的优点: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课文分散识字寓识字于阅读之中,在讲述生动有趣课文的过程中进行识字教学,有利于克服集中识字比较乏味的弊端。教学中可以穿插适当的各种各样的语文活动,可以增加教学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82有利于牢固掌握汉字的形、音、义。分散识字的最大优势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学生可凭借上下文,读准字音,理解字义,因此有利于学生对词义的准确理解。尤其对多义词、虚词、含义较深的词,如虚词“其实” “如果”,意义较抽象的词“英明” “祖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