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47435065 上传时间:2020-10-09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0.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它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时1300余年,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隋朝统一全国后,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推翻隋朝的统治后,唐王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在唐代,考试的科目分常科(每年分期举行)和制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 两类。其中,明经、进士两科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唐高宗以后进士科尤为时人所重。明经、进士两科,最初都只是

2、试策,考试的内容为经义或时务。后来两种考试的科目虽有变 化,但基本精神都是进士重诗赋,明经重帖经(即将经书任揭一页,将左右两边蒙上,中间 只开一行,再用纸帖盖三字,令试者填充)和墨义(即对经文的字句作简单的笔试)。帖经与墨义,只要熟读经传和注释就可中试,诗赋则需要具有文学才能,所以进士科得第很难, 当时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流传。武科创始于武则大长安二年(702年),由兵部负责考试,武进士中第待遇同文进士, 前三甲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中武举的考生按成绩的高低入军界担任相应职务。宋代的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有常科、制科和武举。但在考试内容上作了较大的改革, 宋代常科的科目比唐代大

3、为减少,其中进士科仍然最受重视,进士一等多数可官至宰相, 所以宋人以进士科又称为宰相科。宋代,殿试成为科举制度的最高一级的考试,并正式确立了乡试、省试和殿试的三级科举考试制度。从宋代开始,科举开始实行糊名法。但是,到了北宋末年,由于政治日趋腐败,此项制 度也就流于形式了。 宋代在考试形式上的改革, 不但没有革除科举的痼疾,反而使它进一步恶化。元代开始,蒙古人统治中原,科举考试进入中落时期,但以四书试士,却是元代所开的先例。 元朝灭亡后,明王朝建立,科举制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明代统治者对科举高度重 视,科举方法之严密也超过了以往历代。明代以前,学校只是为科举输送考生的途径之一。到了明代,进学校却

4、成为了科举的必由之路,明代入国子监学习的,通称监生。明代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明代乡试、会试头场考八股文。而能否考中,主要取决于八股文的优劣。所以,一般读书人 往往把毕生精力用在八股文上。八股文以四书、五经中的文句做题目,只能依照题义阐述其中的义理,措词要用古人语气(即所谓代圣贤立言),格式也很死,结构有一定程式,字数有一定限制,句法要求对偶。八股文的危害极大,严重束缚人们的思想,是维护封建专制治的工具,同进也把科举考试制度本身引向绝路。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愤慨地说:“愚以为八股之害,甚于焚书。”清代的科举制度与明代基本相同,但它贯彻的是民族歧视政策。满人享有种种特权, 做

5、官不必经过科举途径。清代科举在雍正前分满汉两榜取士,旗人在乡试、会试中享有特殊的优特,只考翻译一篇,称翻译科。以后,虽然改为满人、汉人同试,但参加考试的仍以汉人 为最多。科举制发展到清代,日趋没落,弊端也越来越多。虽然清代统治者对科场舞弊的处分特 别严厉,但由于科举制本身的弊病,舞弊越演越烈,科举制终于消亡,1905年,溥仪取消科举制。在一定意义上,科举制度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和巨大进步。它所坚持的是“自由报名, 统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公开张榜”的原则,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对政治的 垄断,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改革。它给中小地主阶级和平民百姓通过科举入仕提供了一个公

6、平竞争的平台,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并且对于朝鲜、日本、越南的选官制度也产生了影响。其次,科举制将以往分散的选任官吏权力完全收归中央, 设专门机构负责考试及调配任用,防止任人唯亲、个人说了算,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同时,科举考试具有学风的导向性,其对文学诗赋的偏重,对“唐诗”、“宋词”的繁荣起到潜在的推波助澜作用。 但是,科举考试的内容到明代以八股文为主,即“八股取士”,它逐步成为一种僵化的H模式,特别是到晚清时已成为严重束缚知识分子的枷锁,促使读书人从根本上忽视实际才能的培养,一味的读死书、死读书,形成不务实际的社会风气。同时,科举考试的程序过 于繁琐,且应试者难以一次性通过考试,往往需复考多次,累以十余年、数十年计。这样, 无数知识分子一声沉浸在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美梦之中,成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