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行规程(锅炉篇)

上传人:&****#160; 文档编号:147432851 上传时间:2020-10-09 格式:DOC 页数:87 大小:5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行规程(锅炉篇)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运行规程(锅炉篇)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运行规程(锅炉篇)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运行规程(锅炉篇)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运行规程(锅炉篇)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运行规程(锅炉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行规程(锅炉篇)(8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运行规程(锅炉篇)运行规程(锅炉篇) (标准版)编写:某某 某某 某某 某某 某某 某某 某某 某某 修改:某某 某某 某某 某某审核:某某批准:某某20XX年 9月 日 发布 20XX年9月 日 实施前 言 1.本规程主要编写依据:南通万达锅炉股份有限公司TG-90/5.3-T型锅炉机组设计说明书、安装说明书、使用说明书,各辅机厂家提供的设备说明书,以及兄弟单位同类型机组运行经验等。2.本规程是指导锅炉运行工作的准则,运行人员在工作中必须认真执行。3.锅炉机组的检查、启动、运行、停止及事故处理操作,必须在值长的统一指挥下,按岗位职责依照本规程进行。4.下列人员应熟知本规程:生产运行部部长、副

2、部长、锅炉专工、值长、锅炉运行人员。由于编写人员的水平有限,难免出现不完善之处,希望相关人员在使用中发现问题时及时提出宝贵意见,以便逐渐修编完善。目 录第一章设备的简要特性6第一节设备概况6第二节锅炉整体布置简述7第三节设计规范.10 第四节 DCS安全联锁控制及保护.13第二章锅炉机组的启动15第一节锅炉冷态启动前的检查15第二节 锅炉冷态启动前的准备与试验23第三节 锅炉点火.29第四节 锅炉升压与并列.30第五节 锅炉热启动.33第六节 安全阀的整定.35第三章锅炉燃烧调整36第一节燃烧控制与调整的主要任务36第二节床温调控37第三节床压调控39第四节炉膛负压的调控39第五节烟气含氧量的

3、调控40第六节 物料循环倍率的控制41第四章锅炉运行中的监视与调整。42第一节锅炉运行调整的任务42第二节锅炉水位的调整43第三节汽压和汽温的调整45第四节锅炉排污46第五节排渣放灰与打焦47第六节 转动机械的运行监视49 第七节 锅炉运行定期工作.50第五章自动装置的运行51第一节汽包水位自动控制51第二节主汽温度自动控制52第三节 DCS操作注意事项53第六章吹灰系统的运行54第一节慨 述54第二节吹灰操作54第三节控制界面操作说明55第四节注意事项55第五节常见故障及处理56第七章除尘及输灰系统的运行57第一节工作原理57第二节除尘器的运行57第三节输灰系统的运行58第四节注意事项58第

4、八章锅炉机组的停运59第一节正常停炉59第二节 停炉后的冷却60 第三节 热停炉.61第九章 锅炉事故处理62第一节事故处理的原则62第二节紧急停炉与申请停炉63第三节锅炉满水64第四节锅炉缺水、水位不明及叫水程序65第五节汽包水位计损坏67第六节汽水共腾68第七节锅炉承压部件损坏69第八节锅炉及管道的水冲击74第九节锅炉灭火75第十节流化床结焦76第十一节旋风筒内再燃烧77第十二节返料器结焦或终止返料78第十三节负荷骤减与骤增79第十四节厂用电中断81第十五节风机故障83第十六节放渣管堵塞84第十章 锅炉保养85第一节 短期维护85第二节 长期备用(超过两周)86锅炉运行规程第一章 设备的简

5、要特性第一节 设备概况1锅炉简述、锅炉型号TG-90/5.3-T制造厂家南通万达锅炉股份有限公司制造日期2010年12月投产日期20XX年9月 锅炉深度(前后支柱中心距离)15700mm锅炉宽度(左右支柱中心线距离)8600mm锅炉顶板标高31500mm锅炉运转层标高7000mm锅筒中心线标高33600mm布风板标高4500mm尾部烟道截面68002800mm2锅炉基本尺寸 3.燃料设计本锅炉燃料设计为70%稻壳和30%棉杆及毛竹混合物,为保证锅炉具有良好的适用性,稻壳和棉杆按平均成份设计制造,锅炉考核试验时,按相关国家标准进行折算。锅炉运行时,根据实际的燃料情况进行运行调整。设计燃料成分见下

6、表项目符号单位稻壳棉杆毛竹设计值重量比列70%15%15%碳C%34.7229.9241.4235.01氢H%5.945.387.056.02氧O%31.5326.833.2931.08氮N%3.072.482.82.94硫S%0.110.090.060.1全水M%10.8131.5212.7714.21灰分A%13.823.812.6110.64挥发分V%69.1675.378.6271.5发热量QKJ/Kg12447105741463012494第二节 锅炉整体布置简述本锅炉由浙江大学与南通万达锅炉股份有限公司联合设计开发的中温次高压、单锅筒自然循环、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锅炉采用半露天布

7、置,钢结构,燃用稻壳,秸秆,农林废弃物等生物质燃料,固态排渣。锅炉采用循环流化床燃烧方式和高温分离循环返料的燃烧系统。该系统由炉膛、物料分离收集器、返料器三部分组成。炉膛为膜式水冷壁结构,下部为倒锥型流化燃烧段,即密相区。炉膛上部为稀相区。底部为布风板,布风板上布置有蘑菇型风帽,布风板下为一次风室。一次风经风帽小孔进入密相区使燃料开始燃烧。二次风从由料层上方的二次风口送入炉膛。锅炉燃烧后产生的灰渣通过布风板中心左右两个排渣孔放出。为防止水平烟道积灰,在分离器入口区域布置了松动风。过热器分包墙、低过,屏过,高过四级过热器。在低过和屏过之间、屏过和高过之间各设有喷水减温器。屏过布置在炉膛顶部靠出口

8、处,高过、低过、省煤器、空预热器均布置在竖井烟道内。锅炉采用轻柴油床下点火。1、 汽包及内部装置锅筒内径1380mm,壁厚60mm,材料20g,锅筒全长约为11500mm,包括内部装置总重约为26T,是锅炉单件重量最重的部件。锅筒的一次分离元件为26只直径290mm的旋风分离器,由省煤器来的水进入汽包汽水连通罩,水冷壁汽水由引入管进入汽水连通罩,然后一起进入旋风分离器,分离出来的水滴流至水空间,蒸汽经分离器上部的波形板再分离后进入汽空间。二次分离原件为均汽孔板,布置在汽包顶部。汽包正常水位在汽包中心线以下50mm处,正常水位范围为75mm。汽包内设有磷酸盐加药管,连续排污管,紧急放水管,再循环

9、管。底部为下降管。汽包前部配有7对水位监测接口。两端为双色水位计和接点水位计,中间为3对平衡容器用管座和一对水位监测备用接口(以备接机械式低读水位计)。锅筒顶上配有安全阀管座2只,压力表2只。 汽包由吊架吊于钢架的顶部板梁上。2、 炉膛炉膛采用全模式壁结构,上部为长方体形,横断面4.53x7.43m,下部为下小上大斗形,整个水冷壁炉膛通过水冷上集箱悬吊于钢架的顶部梁格上,以利于水冷壁向下膨胀。在炉膛底部布置水冷布风板,布风板上设有两个直径219mm的排渣管,以排放床料和灰渣所用。 水冷壁共为六个回路,其中前后墙两个回路,左右墙各一个回路,分别由汽包通过下降管引入。 为防止水冷壁磨损,炉膛密相区

10、四周水冷壁均敷设耐火防磨材料。 布风板下一次风室为适应床下点火的需要,四周均敷设耐火材料。水冷壁外侧四周沿高度方向装设了刚性梁,以增强水冷壁刚度和承受炉内压力的波动。 为监视炉膛的运行工况,沿高度方向分几层布置了烟气温度和烟气压力测点。同时,在适当的位置装设了火焰检测孔。看火孔、检查门、和防爆门等。3、 旋风分离器本锅炉采用旋风分离器作为循环物料的气固分离装置。分离器具有较高的分离效率,将烟气中的颗粒分离下来保证烟气排放的粉尘浓度达标,同时实现物料的循环,延长物料颗粒在炉内停留时间,提高锅炉的燃烧效率,同时可以使炉膛上部空间具有较高的物料浓度,使炉膛整体温度均匀。分离器采用浇注料制作,外衬钢护

11、板,两个分离器并列布置在炉膛出口,分离下来的物料通过返料器送回炉内。4、 返料器返料器采用LOOPSEAL结构,分离器底部料腿起到回路密封作用,下部构成一个小型流化床,由返料风机提供风源,返料器装有温度测点,运行时用来监视循环情况。在立管上装有膨胀节,返料器内装有排灰口。5、 过热器饱和蒸汽从锅筒引入低过入口集箱,然后经级喷水减器后进入屏式过热器,再经级喷水减温器后进入高温过热器最后进入到集汽箱。 屏式过热器位于炉膛顶部靠近炉膛出口处,材料为12CrMoVG, 管径为直径38x4.5,前两排采用镍合金喷涂。 高温过热器采用双管圈顺列布置,位于上出气分离器前的水平烟道中。高温过热器材料为12Cr

12、MoVG, 管径为直径38x4,其中前四排管子材质采用TP347H。低温过热器布置在尾部竖井烟道内,管径为直径38x4,前两排装防磨盖板。 为调节过热器中蒸汽温度,在低温过热器和屏过及屏过和高温过热器两段之间,各布置一喷水减温器,设计减温能力为3t/h,采用锅炉给水作为喷水水源(要求锅炉给水水质保证合格)。 过热器出口集汽集箱规格为直径27316mm。集箱上装有压力表、安全阀管座各2只,向空排汽及反洗管座个1只。主蒸汽从集箱右侧端部引出。6、 省煤器省煤器布置在尾部竖井对流蒸发管束受热面的下部。省煤器分两组布置在尾部,顺列逆流,为有效地防止磨损,采用膜式结构,并在最上排加焊防磨盖板,弯头加防磨罩。省煤器管径为直径324,材料20G(GB5310)省煤器重量分别通过管夹和梳形板支撑在钢梁上。7、 空气预热器空气预热器卧管式结构,分成两级布置,上级为二次风空预器,下级为一次风空预器,上级下级均为双行程。 一次风空气预器下级管箱管子采用直径为401.5mm的搪瓷管。二次风空气预热器下级管箱管子采用直径为401.5mm的搪瓷管。冷一、二次风从尾部烟道的后墙进入空气预热器的下段,经联通箱后进入空气预热器的上段,然后从尾部烟道的后墙出来供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能源与动力工程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